APP下载

笔墨太湖的天与地

2016-12-21陶瑾

现代苏州 2016年28期
关键词:太湖苏州市苏州

记者 陶瑾

笔墨太湖的天与地

记者 陶瑾

王歌之老师的书法,既沉毅古朴,又不失江南之清雅

有没有想过,换一种方式看太湖?也许你会发现过往不过云烟,眼前方是天下,太湖这一方水域,晕染出了诗文般的娴静。苏州太湖的打开方式,以前认为是湖风幽雅,殊不知,也可以从一笔一墨中寻迹。日前,“舞墨成歌·大美太湖”王歌之、王大夷书法作品展开幕仪式在太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苏州市书法家协会、苏州龙宝斋艺术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太湖艺术中心承办,中国民主促进会苏州市委员会、苏州市政协书画室、江西银行苏州分行、新浪江苏协办。画展汇集了王歌之、王大夷两位中国书法名家的63幅作品。

参展作品涵盖对联、斗方、条屏等不同形式。这些作品以咏太湖诗为主,在形象的艺术性、丰富性和现代性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气息。

两位老师用独到的笔墨、精湛的技艺,通过一幅幅书法精品力作,谱写大美太湖之盛况。

太湖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在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风土清嘉,人文荟萃,也曾涌现过一大批著名的书法家,或领袖书坛,或名重当时。王歌之、王大夷两位老师在根植传统的基础上寻求传统技法的突围创新之变,在各自的艺术创作上独树一帜。

王歌之,1945年生于苏州。师从祝嘉先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沧浪书社社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在《全国首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获优秀奖。王歌之老师习书读书,其书法,得宋瓷之温润,水乡之韵致,既沉毅古朴,又不失江南之清雅。笔墨简淡,气息醇雅。

他深悟一艺之成需多方涵养积累,王歌之老师在总结自己创作历程与体会时这样描述道:“得法通变——读书养气——率性归真。”这分明谈到了法度、境界和性情这些艺术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他的这种书识和创作观念既是其这么多年来书法探索历程的经验之谈,也代表了他这一代艺术家对中国书法的执着情怀。

他认为,书法创作最本质的,是重书写、重学养、重诗意、重人文精神与品格。他说:“苏州有山有水有灵气,我非常喜欢太湖,来到这里后觉得视野和胸怀都开阔很多,这是个适合艺术家创作的地方。”

王大夷老师则多才多艺,书法篆刻绘画兼顾。以体势和笔力相胜,有书卷气,金石气,在沉稳中透出天真烂漫的趣味。

王大夷,1958年生于苏州,本名王建平,字大夷。朋友们常常以其字称之,久而久之,竟然都忘却了他的本名,圈内同道亦只知道苏州有个王大夷。大夷老师自少雅好金石书画,学皆有成,尤精于书印。1983年举办个展,1988年书法作品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同年应日本书道会之邀东渡扶桑讲学并举办书、画、印展。现为东吴印社顾问,职业书画家。

几十年来,他一心游艺于书印之间,探索不已。始终未放弃心中的艺术梦想,在他的乐石堂中,堆满了各类书画材料,壁间悬挂着新近的创作。每次路过,都忍不住想要进去看一看。

大夷老师的书画印,很有特点。他的书法与篆刻,走的是朴拙洒脱空灵一路,用笔厚重,结字奇崛,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书法,其实最讲究的是要“耐看”,当代很多高手之作,初看尚可,线条飞动,但再看,三看,久看便会生厌。大夷老师的书法,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我想大家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这一点。他的作品,特别是他近年来的作品,是非常耐看的。

当代书法经过30多年“书法热”的强烈推动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而随着书法展厅化、大众化的“大浪淘沙”,像王歌之、王大夷这样一批能够坚守艺术理想,扎根传统文化土壤,不为“展厅效应”左右的书法家终将再度脱颖而出。

大夷老师的书法,走的是朴拙洒脱空灵一路,用笔厚重,结字奇崛

TIPS

太湖艺术中心,是吴中太湖旅游的会客厅,也是全国艺术文化的交流平台。致力于推广传统雅集文化,长期举办高水准艺术展览,推介和宣传优秀艺术家、艺术品,不定期举办艺术品鉴赏、交流、讲座等公益活动,让广大苏州市民走近名家,欣赏佳作,面对面、零距离地直观感受当代中国名家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品享一道道丰盛的文化艺术大餐。

据了解,此次王歌之、王大夷书法作品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活动期间,广大市民朋友可以免费前去参观。

猜你喜欢

太湖苏州市苏州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2017中国太湖百合花节 花开园博 春满太湖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太湖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