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组织形式研究
2016-12-20刘彬陈涛
刘彬陈涛
文章编号:1001-148X(2016)08-0083-08
摘要:“法人化导向”是我国对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采取的政策。考虑到市场特征和外资银行特征,本文通过构建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组织形式的实物期权决策模型考察外资银行的进入模式,发现因当初我国长尾客户比例较小、波动率较高,且外资银行对我国市场不熟悉,外资银行倾向于选择先设立分行;随着我国长尾客户市场越来越重要,经过分行阶段的学习而增加对我国市场的熟悉程度的外资银行分行会选择转制成为法人银行;我国应该加强对外资分行退出的限制,以促使其转制法人银行。
关键词:外资银行;组织形式;法人银行;长尾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15
作者简介:刘彬(1982-),男,山东日照人,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商业银行、资本市场;陈涛(1983-),男,山东日照人,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研究方向:中央银行、支付体系。
一、引言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一般采用独立发展或战略入股的形式,但近年来外资战略投资者不断退出,设立分支机构独立发展逐渐成为其进入的主要模式。2006年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规定外资分行只能接受10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存款而且不能从事银行卡业务,而外资法人银行不受限制,这体现了监管层对外资银行的“法人化导向”。2014年底,国务院又重新修订该条例,取消了外资法人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营运资金以及取消设立代表处的要求。外资银行法人化后,将由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可以强化监管力度,防范境外金融风险的传导,维护我国的金融稳定。“法人化导向”使得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在2006年底,只有外商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14家,有74家外资银行设立共200家分行。而在“法人化导向”下,截至2014年底,外商独资和合资的法人银行共有40家(其中38家独资,2家合资),外资分行数目为97家,很多外资分行已经转制成为法人银行。
外资银行在华组织形式包括非营业性机构(如代表处)和营业性机构(分行或法人银行)。外资分行的主要目标是追随母国客户,满足跨国业务的需要,而法人银行不但服务母国客户,更重要的目标是庞大的本地市场[1]。早期文献主要研究外资银行进入的动因,如Ball和Tschoegl[2]研究美国和日本市场发现外资银行越熟悉本地市场越倾向于设立营业性机构。进一步,学者们开始关注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组织形式,Goldberg和Saunders[3]对外资分行的实证检验表明本地市场对外资监管的增强使得外资银行不愿意选择分行模式;Miller和Parkhe[4]对比研究美国在海外的分行和法人银行发现,本地市场对分行监管的增强和银行业务的放开会促使外资银行设立法人银行;Cerutti和DellAriccia[5]对拉丁美洲和东欧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在高税率和对外资分行低监管的国家,倾向于成立分行,而欲进入本地零售业务市场时,将选择成立法人银行。另外,Cerutti和DellAriccia、Brei和Winograd[6]以及DellAriccia和Marquez[7]分别通过实证和理论发现当面临政策风险时,外资分行将面临更小的资金约束。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外资银行选择分行或者法人银行的组织形式,而没有关注外资银行建立分支机构的时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我国“法人化导向”的背景下,外资分行还可以选择转制法人银行,而对转制问题的研究还较少。宋梅和孙英隽[8]分析了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和策略;刘立安和傅强[9]从转制前后税率不同的角度建立实物期权模型,研究了分行转制法人银行问题;泽翁索朗[10]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142家外资银行选择在华分支机构形式发现在华分支机构数目多且资产规模较大的外资银行分行选择转制成法人银行的可能性较高。实务中,根据监管要求,外资分行无法为长尾客户提供服务,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增加,长尾客户越来越重要。因此,外资银行可以设立分行服务母国客户和高端客户,进而择时转制为法人银行服务全部客户,也可以直接设立法人银行开展业务。从实物期权的角度而言,外资银行拥有择时在我国成立分行或法人银行的扩张期权,以及外资分行择时转制法人银行的扩张期权。同时,外资分行阶段还可以通过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增加对本地市场的熟悉程度,以便转制后更加适应本地市场。另外,本地市场高成长的同时也存在着高风险,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外资分行可以方便地退出本地市场,这就相当于外资分行拥有退出期权,但外资银行成立法人银行是不可逆的,难以进退自如。因此,外资银行的进入模式还要考虑到退出期权的影响,以上各种实物期权将综合影响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
据KPMG《2015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截至2014年,我国银行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信贷业务,净利息收入占比接近80%,外资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也超过70%。经典的信贷竞争模型Broecker[11]、Sharpe[12]和Hauswald和Marquez[13-14]的研究共同表明,信贷竞争具有鲜明的非对称信息特征,银行之间因对市场或客户熟悉程度的差异而具有信息非对称性,对银行竞争能力和信贷竞争均衡时的利润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首先建立信贷风险控制技术不同的两家银行间的信贷竞争模型;其次,在市场不确定条件下,分别建立外资分行转制法人银行,外资代表处成立分行以及外资代表处直接成立法人银行的扩张期权模型;然后,从市场特征和外资银行特征两个角度,分析对分行转制法人银行时机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外资银行代表处进入本地市场的模式选择问题;最后,考虑到外资分行的退出期权,将模型进行拓展,并对比得出考虑退出期权对外资银行决策的影响。
二、基本模型
外资银行代表处可以选择两种模式进入,模式1为先成立分行再转制法人银行,模式2为直接成立法人银行。在这两种模式中有三种组织形式,分别为分行B,分行后转制后的法人银行S,以及直接成立的法人银行C。根据徐振业等的研究结论[15],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利润与技术水平有关;同时,根据上文分析,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利润还与对中国市场的熟悉程度有关。不妨假设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在本地市场的利润为kηθ,其中θ表示技术水平,η表示对市场的熟悉程度,显然ηS>ηC>ηB,这说明法人银行比分行更熟悉本地市场,经过分行阶段学习的转制后法人银行比直接成立的法人银行更熟悉本地市场。此外,k是系数。不妨假设市场上长尾客户的比例为ξ,所以外资银行三种组织形式在单位市场可以获得的利润分别为πS=πO+kηSθ,πC=πO+kηCθ,πB=πO+(1-ξ)kηBθ,其中πO表示外资银行母国客户的利润,由分支机构直接承接。
选择模式1进入本地市场的过程中,代表处分别拥有成立分行B和转制成法人银行S的扩张期权,而选择模式2拥有直接成立法人银行C的扩张期权。外资银行的决策过程受到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假设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信贷市场规模Y服从几何布朗运动:
dY=αYdt+σYdz(1)
其中,α为市场规模的漂移率,表示信贷规模的增长速度;σ为市场的波动率,表示信贷规模的波动;dz为标准Winner过程增量。ρ为无风险利率。
在模式1中,外资分行B和转制后法人银行S的现金流分别为πBY和πSY,相应的价值可以分别表示为πBY/(ρ-α)和πSY/(ρ-α);同理,在模式2中,直接成立的法人银行C的现金流为πCY,价值为πCY/(ρ-α)。下面采用逆序倒推的思路对两种模式进行建模。
五、结束语
本文同时考虑我国市场和外资银行特征,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分别建立了外资银行代表处先投资分行再转制法人银行,以及代表处直接投资法人银行两种模式的价值评估模型,进而研究市场特征和银行特征对决策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拓展研究考虑退出期权时,外资银行决策的变化。研究结论表明,原来我国长尾客户比例较低,市场波动率较大,外资银行会优先选择设立分行进入;当前我国长尾客户逐渐成为新的蓝海,促使外资分行转制成为法人银行。因此,选择先设立分行并择时转制成为法人银行对大多数外资银行而言是较优的进入模式。进一步,对外资银行特征的研究发现,因为不熟悉我国市场阻碍其技术优势发挥的原因,外资银行倾向于选择先设立分行通过学习效应增加对我国市场的熟悉程度,并进而转制成为法人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市场。此外,扩展考虑外资分行的退出期权,发现退出期权的存在使得外资银行愿意维持分行状态,政策上可通过限制外资银行分行的破产退出而促使分行加速转制法人银行,以达到“法人化导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Clarke G, Cull R. Foreign Bank Entry: Experience,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Economies, and Agenda Further Research[J].The World Bank Research, 2005, 18(1): 25-59.
[2]Ball C A, Tschoegl A E. The Decision to Establish a Foreign Bank Branch or Subsidiary: An Application of Binary Classification Procedures[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82, 17(1): 411-424.
[3]Goldberg L, Saunders A. The Growth of Organizational Forms of Foreign Banks in the U.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81, 13(3): 365-373.
[4]Miller S R, Parkhe A. Patterns in the expansion of U. S. bank foreign opera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8,29(2): 359-388.
[5]Cerutti E,DellAriccia G. How banks go abroad: Branches or subsidiarie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7, 31(6): 1669-1692.
[6]Brei M, Winograd C. Foreign Banks,Corporate Strateg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Lessons Form the River Plate[R].Working Paper, 2009.
[7]DellAriccia G, Marquez R. Risk and the Corporate Structure of Banks[J].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10, 65(3): 1075-1096.
[8]宋梅,孙英隽. 上海中外资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 2009(6): 157-160.
[9]刘立安,傅强. 外资银行改制经营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5):126-129.
[10]泽翁索朗.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形式选择的实证研究[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11.
[11]Broecker T. Credit-WorthinessTests and Interbank Competition[J].Econometrica, 1990, 58: 429-452.
[12]Sharpe S A.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ank Lending, and Implicit Contracts: A StylizedModel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Finance, 1990,45(4): 1069-1087.
[13]Hauswald R, Marquez 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Services Competition[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3,16(3): 921-948.
[14]Hauswald R, Marquez R. Competition and Strateg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 Credit Markets[J].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6, 19(3): 967-1000.
[15]徐振业,曾勇,邓光军. 战略引资和网点规模对银行信贷竞争的影响[J].技术经济, 2014,33(4): 114-122.
[16]Margrabe W. The Value of an Option to Exchange One Asset for Another[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78,33(1): 177-186.
[17]Dixit A K, Pindyck RS.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18]陈旭东,曾勇.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考虑退出期权[J].技术经济, 2014, 33(12): 115-122.
An Analysis of the Choice of Foreign Banks′ Organizational Form in China
LIU Bin1, CHEN Tao2
(1. Post-doctoral Station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Post-doctoral Station,
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Shanghai 200002, China; 2. Bank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Beijing 100045, China)
Abstract:“Legal person oriented” is the policy of our country to the branch of the foreign bank. By taking the characters of China′s market and foreign bank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develops a real option model about organizational form of foreign bank branch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eign bank tends to establish branches at first, when the proportion of long tail market is small, the market volatility is high, and the foreign bank is not familiar with the domestic market. Along with the growth of the long tail customers and the learning effect these years, the foreign bank branches prefer to transform into subsidiaries. The research of the exit options of branches gives the policy suggestions that the regulators should impose restrictions on the exit of foreign bank′s branches, in order to prompt them to transform into subsidiaries.
Key words:foreign bank; organizational form; corporate bank; long tail market
(责任编辑: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