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2016-12-20付德申孔令乾

商业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

付德申孔令乾

文章编号:1001-148X(2016)08-0025-08

广西 桂林541006;3.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摘要:将经济增长纳入到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框架下,以我国省域数据为样本对其相互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就整体而言,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它们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且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显著性更强;东中西部出现不同的回归结果,说明我国在发展上存在空间非均衡性的特点,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能忽视地区间的差异。

关键词: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8

作者简介:付德申(1972-),男,广西桂林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桂林旅游学院旅游与休闲管理系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产业政策;孔令乾(1991-),男,山东临沂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产业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XMZ05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并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增加了我国的资本要素积累。但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的下降,进口需求锐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趋于恶化。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产能过剩、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如何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扩大对外贸易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中央根据新的世界经济形势提出了新的对外开放战略,试图通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来倒逼改革。随着自贸区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对外贸易势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那么,对外贸易发展所带动的全球性的生产要素流动是否会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一些落后的行业会遭到淘汰,一些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将会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肯定会加大对某些生产要素的需求,这是否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现有大部分文献局限在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单向关系研究,而且缺乏相关理论分析,在变量选取和模型构造方面也考虑的不够全面。比如,大多数学者采用单方程模型对上述三者进行检验,但这容易忽视它们之间的内生性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模型异方差的问题。本文拟从经济增长的视角出发,把经济增长纳入到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框架下,在深入探讨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对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内在关系进行探讨。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国的产业结构最初是由资源、技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禀赋以及政府政策等众多因素决定的,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各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会不断变化。国际贸易活动是通过进出口不同产品来完成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一国会出口自身产业结构能够提供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换言之,一国的对外贸易范围会受产业结构所提供范围的影响,对外贸易结构是建立在本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并随着产业结构改变而改变。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本国对外贸易结构层次高低。对外贸易虽然受制于产业结构,但是其对产业结构也有一定的反作用,可以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一定的指引。一方面,对外贸易规模的增大将会促使后进国家的相关产业向其拥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集中,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构成(Krugman;1987;Grossman等,1991);另一方面,全球对外贸易的发展,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流动,发达国家在自身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必然要向外进行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活动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或者在承接一些中高端成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来发展壮大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加快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避免被固化在产业链的低端。Rodrik(2006)、Amiti等(2011)、Wang等(2010)的经验分析证实,对外贸易对中国产品更新换代和升级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黄庆波等(2010)、马颖等(2012)、徐春华等(2013)认为贸易开放总体上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可见,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密切相连,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有利于提高不同产业的生产能力,提升产品的质量,进而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还会促进对进口资源更加合理的利用和分配,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不仅使一国可以发展壮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规模经济,同时还可通过技术进步等方式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H1:产业结构升级对贸易开放具有显著地推动作用。

H2:贸易开放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地反作用。

早在1776年,斯密就对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把本国滞销的产品销售到国外,可以开辟新市场,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这一观点得到Robertson(1938)、Krugman等(1985)学者的证实。张立光(2004)、许和连(2006)进一步基于中国的经验数据发现,贸易开放可通过促进资本的流入、技术的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深化的当下,贸易开放可以为投资提供便利的条件,并促进全球贸易信息共享,从而减少市场价格的扭曲和寻租活动的产生,提高国际投资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1)贸易开放可增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包括技术、管理、服务等,促进本国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本国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国际竞争力,进而扩大企业规模,促进经济增长;(2)贸易开放有利于全球经济整合,促进国际分工专业化,使各国更加专注于自身最擅长的行业,通过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促进竞争力的增强,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而获得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3)贸易开放增加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对本国企业形成了一种优胜劣汰的筛选作用,有利于促进国内生产结构的调整升级,优化国内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与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比,不少学者认为,贸易开放仅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外部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升级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例如,Pender(2002)认为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可以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田银华等(2014)、王振华等(2015)以中国各地区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然而,也有部分学者如李东军等(2013)、付凌晖(2010)的研究认为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变迁、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政府政策与国际环境的改变,一国的产业结构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其一般的变化态势是从低级形态转变到高级形态。在转变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心也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发生转移,主要的变化特征表现为由轻纺工业转换到重化工业、由原材料为重心转换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由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换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和服务业为主。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元的,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其中的两大主要因素。由于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二者的交互作用将显著促进经济的增长。胡飞(2012)的实证分析为此提供了佐证。傅强等(2014)的研究也证实贸易开放度提高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作用显著促进经济增长。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选择

样本选择方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区(详见表1)。其中,西藏数据缺失比较严重,港澳台地区数据由于经济制度、统计口径等差异而可比性太差,所以被剔除。

数据选择方面,本文所需数据大部分来源于1998-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个省的统计年鉴,并经过手工计算。对于年鉴里面缺失的数据,采用各省统计公报数据进行补全。为了保证数据的科学性,本文利用1997年的不变价格对部分数据进行了调整。

考虑到不同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异方差,为了消除异方差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对各变量进行了取对数处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三、实证分析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东中西部地区在资源禀赋、文化习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政策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各地区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为了更为科学地揭示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将对不同地区的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比较。

Hausman检验的结果显示,在随机效应条件下,模型在1%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即接受固定效应模型,因此本文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在全国省域层面上,实证检验结果和研究假设一致。

从贸易开放的回归结果看,产业结构升级对贸易开放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控制变量金融发展、市场化水平、政府政策和交通条件也都通过了实证检验。(1)我国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必然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对不同资源和要素尤其是高端技术的需求会发生改变,这会扩大我国对相关要素的进口力度;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会造成一定的产能过剩,需要通过对外出口来化解。综合供需两个方面,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进出口活动将会变得更加频繁。(2)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可以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撑,利于企业发展壮大,从而扩大销售范围,不断向海外扩展自身业务;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将加剧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开拓新的市场,打开国际销路;政府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的条件;良好的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商品、人员等自由流通,可以为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便利,同时也为对外开放提供重要基础。

从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归结果看,贸易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在1%的检验水平下通过了实证检验,与理论探讨的结果一致;技术进步、金融发展、市场化水平、政府政策也都通过了实证检验。(1)一方面,贸易开放可以实现全球商业信息共享,这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高端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而且还可以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2)技术进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保证,高技术企业往往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将引起产业内部比重的调整;金融业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尤其是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一些高端企业往往能够获得重要的资金支撑,这不仅有利于自身的转型升级,而且将对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市场化推动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刺激企业创新,通过优胜劣汰机制推动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政府财政支出如果更多地投入到经济发展上,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地区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从经济增长的回归结果看,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交互乘积项也通过了实证检验,且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金融发展、市场化水平、政府因素、交通条件、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也都有正向促进作用,实证检验的结果与现实经济运行的状况比较一致。(1)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际投资利用率,增加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同时,也可以促进各国间的交流,加快全球经济整合,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整体质量提升的过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阶段,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进程的加快,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逐渐增大。(2)改革开放以来,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大批劳动力的投入则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资金支持,加强了企业的活跃程度,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成长,从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市场化水平提升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如果政府财政投入到国民经济发展上则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投入方向不对则会造成资金浪费,不利于经济增长,而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看,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促进了经济增长;良好的交通条件方便了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的贸易与交流,是进行跨区贸易与交流的重要基础,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证检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为了能够反映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异质性特点,本文分别对东中西部进行了检验,回归结果见表5、表6。(1)从贸易开放的回归结果看,产业结构升级对贸易开放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东中西部都通过了检验,但是东部的显著性明显好于中西部;控制变量金融发展、市场化和交通条件对贸易开放的影响都呈现从东到西由强到弱的特点,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本地区率先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再加上东部地区位于沿海,区位要素禀赋远远优于中西部地区,所以造成了这样的差距;政府政策控制变量反倒是中部地区的显著性最差,这主要是中部地区长期以第二产业为主,政府财政支出对其发挥的作用不大。(2)从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归结果看,贸易开放对其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东中西部都通过了实证检验,但中部地区的显著性最差,这主要因为中部地区大多处于内陆地区,与东部相比不具备沿海优势,再加上产业结构固有的矛盾,造成了这种结果。在控制变量方面,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都非常显著,说明技术进步给企业带来的技术上的提升是卓有成效的,且不随地域的不同而变化;金融发展和市场化水平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呈现出东中西部逐渐减弱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在政府政策方面,中部表现出来的回归结果最弱,这主要是由于中部地区长期发展重化工业,导致其它产业发展相对缓慢。(3)从经济增长的回归结果来看,东中西部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全国基本一致,但中部地区显著性稍差,这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以及产业导向所致;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方面,中西部地区没有通过实证检验,这主要是由于中部地区以第二产业为主,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不明显所致。各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结果大部分通过,只有中西部部分没有通过,这也体现了经济地理学上的空间异质性特点,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还是东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所占有的资源不同所致。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运用我国各省份的经验数据对经济增长视角下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1)整体上,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且它们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只不过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一点。(2)在分地区检验时,东中西部的检验结果不尽相同,技术进步、金融发展、市场化、交通条件和劳动力投入在各自的模型中所呈现的显著性由东到西逐渐减弱,政府政策的显著性中部最差,表明我国地域广阔,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体现出空间异质性特征。

上述研究结论启示我们:第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外贸易开放力度,积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逐渐放开贸易保护壁垒,提高贸易的自由度和便利水平,扩大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落到实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一带一路”为主线、自贸区战略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为重要支撑的新一轮对外开放。第二,要坚持创新发展与扩大有效需求并举的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构建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新体制,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第三,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改革步伐,划清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界限,减少行政干预,提升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水平。第四,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国各个地区间的互联互通水平,同时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际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提高我国与其它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

参考文献:

[1]Helpman E.P.R. Krugman.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J].Cambridge: MIT Pree,1985.

[2]D.H.Robertson.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J].The Economic Journal,1938,48(189):1-14.

[3]Grossman,G.Helpman,E.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1.

[4]Helpman E.P.R.Krugman.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J].Cambridge:MIT Press.

[5]Krugman,P.The Narrow Moving Band,the Dutch Disease,and the Competitive Consequences of Mrs.Thatcher:Notes on Trade in the Presence of Dynamic Scale Economie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7(1):41-45.

[6]Mary Amiti,CL Freund.China′s Growing Role in World Trade: The Anatomy of China′s Export Growth[J].Research Working Papers,2011(29):1-29.

[7]Peneder M. Structural Change and Aggregate Growth[J].Structural Change & Economic Dynamics, 2003,14.

[8]Rodrik,Dani.Whats So Special aboutChinas Exports?[J].China and World Economy,2006,14(5):1-19.

[9]Z Wang,SJ Wei.What Accounts for the Rising Sophistication of China′s Exports?[M].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0.

[10]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8):79-81.

[11]傅强,黎秀秀.贸易开放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工业技术经济,2014(3):115-120.

[12]胡飞.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皖江城市带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2(1):50-52.

[13]黄庆波,范厚明.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10(2):38-44.

[14]李东军,张辉.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原因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48-153.

[15]马颖,李静,余官胜.贸易开放度、经济增长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J].国际贸易问题,2012(9):96-107.

[16]田银华,邝嫦娥.湖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2012年数据[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0-58.

[17]王振华,李旭.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县域经济增长——以辽宁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2):68-75.

[18]徐春华,刘力.省域居民消费、对外开放程度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3(11):39-52.

[19]许和连,亓朋,祝树金.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12):3-11.

[20]张立光,史有军,李华.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效应[J].财经科学,2004(1):78-82.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
西部市场化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实证研究
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存在的必然性和作用”的逻辑思考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城镇化发展对河南省产业升级的影响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