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后勤工作

2016-12-20于海宇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后勤人员后勤工作企事业

于海宇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0-000-02

摘要所谓的后勤工作,亦称总务工作,是各单位职能活动正常进行而提供的以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工作。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后勤工作的服务质量的好坏,从而直接影响单位各项只能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如何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如何提升后勤工作的质量,意义长远而重大。本文结合后勤工作是以服务为主要目的的特点,分析后勤工作人员在服务方面如何提升素质从而提高后勤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后勤工作服务素质质量提升

一、后勤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性

后勤工作涉及到单位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项集管理、保障、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事务工作。从业务工作方面来看,包括设施设备的购买、安装、维护,业务资料的留存与建档,固定资产的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餐厅服务、住宿接待、安全保卫工作等等;从员工生活方面来看,包括日常生活保障、餐厅食品的购买和储存,水电采暖设施的维护,工作生活环境的绿化与美化,车辆的调度与维护保养等。

(二)阶段性

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是具有阶段性的,全年常规性工作持续保障及重大活动的临时性保障服务工作的同时,按照季节转换时的工作和任务的重点都有所不同。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制订相应的保障、服务计划;因此,后勤工作要服务于各阶段的计划安排,合理地安排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具体说来,春季做好环境绿化、种植的计划;夏季做好房屋的防雨、维修及防汛工作计划,预防食物中毒; 在冬季必需物资的采购、供暖设备的正常运行等。其中对于较大型施工建设要做好监管实施、安全防范、确保施工质量等工作。

(三)一贯性

企事业单位后勤工作虽然分成不同阶段,但很多工作都是连续进行的,不能间断。基础设施的维修维护、食堂的开放、车辆的使用、环境的清理等工作都具有一贯性,必须按部就班持续进行。

(四)突发性

企事业单位后勤工作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突发性安全问题,如防范易发生的流行疾病传染、食物中毒、火灾防控、车辆事故、文体活动引发的安全事故等。对于这些问题,后勤工作人员首先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防范意识,做好各方面的安全保障工作,结合自身业务工作特点制定各类防事故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向全体员工宣传安全知识,减少事故的发生。其次,在事故发生后,后勤部门要迅速反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处理工作,妥善解决突发性问题。

二、后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政治素养

企事业单位后勤工作人员在政治思想上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各基层组织要以基层党支部建设为基础,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每一名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和落实上级的指示和精神,定期组织学习时事政治,使每一位后勤员工在政治上要绝对合格。

(二)专业技术

企事业单位后勤工作涉及到很多专业,如水电、建筑、烹饪、园林绿化、车辆管理等等,每一项专业都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必须通过专业学习才能掌握。因此,后勤工作人员要具备科学的态度,注重自身的学习进步,不断更新知识系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提高后勤保障水准,更好地提供服务。

(三)职业道德

各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对于企事业单位后勤工作人员来说,首先要认识到服务第一的重要性。后勤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于服务质量的好坏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后勤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刻牢记服务第一的思想。其次,后勤人员要具备热情服务的意识,后勤工作千头万绪,关乎员工最基本的工作生活,任何小问题如不及时解决都可能对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极大的阻碍。为保证企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后勤人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热情地做好服务工作。

三、提高后勤工作质量的方法

(一)重视对后勤工作人员的选用和培养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后勤工作人员学历偏低,年龄偏大、业务技术人员偏少,存在大量临时工,流动性很大。后勤工作具有极大的综合性与技术性,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在日常的相处中,高素质的后勤人员会做出良好的示范,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被服务人员针对于服务质量好坏的认知和判断。因此,企事业单位领导要重视对后勤工作人员的选用和培养。首先,后勤管理部门的领导和职工都要通过竞聘择优上岗,选拔优秀的工作人员成为后勤部门的基层领导,打破干部和工人的界限,促进后勤队伍人员结构的优化。其次,把后勤人员的职称、考级等问题纳入正常的考核范围,提高后勤人员的地位,加大对提高后勤人员素质的投入,优化年龄结构,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以老带新,建立科学的管理、培训体系,充分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服务工作。

(二)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高效工作的保障。根据制度规范,企事业单位的各部门权责分明,充分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与其他部门更好地沟通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创造一个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各方面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使后勤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主要从以下你个方面来做好:一是完善议事制度,对于后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在民主集中制的指导下形成集体的意见,充分吸取大家的智慧,产生工作合力。二是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将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细化,使后勤工作真正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让每一位后勤人员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后勤工作水平。比如《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基建管理制度》《食堂卫生管理条例》《食堂食品购买、仓储、管理办法》《营院安全保卫管理制度》《营院绿化保洁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

(三)形成后勤工作文化

1.加强思想教育。我们常说“后勤不后、永争第一”。一些后勤人员认为后勤工作只是处理一些琐碎的小事,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后勤工作处理的事情虽然小,但是关系到单位发展的大局,“不是中心工作但做不好就一定影响中心工作”所以要有做好小事的耐心和决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为员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克服慵懒散职业习惯。后勤工作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作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因此,后勤人员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部门领导要运用心理健康讲座、团队活动等形式增加后勤人员的感情,提高后勤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形成和谐的后勤工作文化。

3.要让“安全”成为常态。安全是各项工作科学发展的基础,作为后勤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员工,一方面要让安全意识成为常态,时刻保持对安全重要意义的清醒认识,使安全意识成为一种习惯,贯穿在工作始终;要让安全管理成为常态,抓好日常值班、值勤、值守和安全管理,发挥安全管理的规范和预防作用,防止各种疏漏。要让安全行为成为常态,以技能保安全、向细节要安全,以良好的安全行为保证安全,杜绝“疏忽随意,敷衍塞责”的现象。另一方面要通过强化安全技能培训,把握好具体节点的安全强化,不断健全安全防患机制,及时解决不安全因素,切实防患于未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心理塑造,定时举行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安全检查,让安稳成为员工的一种良好心态。

(四)建立竞争机制

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不但可以提高后勤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进行优胜劣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员工的活力,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竞争机制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对后勤人员施以合理、恰当的奖励。

(五)适应社会化

企事业单位要遵循后勤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化服务的新形势,及时转变服务工作模式,树立“大服务”理念,寓管理于服务。按照后勤工作的性质、特征,将后勤工作的一部分脱离体制管理,实行社会化大保障,以减少后勤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要逐步研究切实可行的服务外包监管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加强日常监控、监督检查和评估考核,强化服务外包公司的意识,提升服务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逐步建立大服务工作体系,这是企业后勤的需要也是企业后勤工作发展的必然。

总之,后勤工作对企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提高后勤工作质量的根本在于提升后勤人员的素质;企事业单位领导必须加强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选用优秀的后勤人员,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形成后勤工作文化,建立竞争机制,激发后勤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后勤服务质量,为企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后勤人员后勤工作企事业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研究
浅谈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园务管理中提高后勤人员工作积极性
医院后勤社会化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的完善策略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做优做强工会企事业的几点思考
精细管理后勤工作
《当代中国军队的后勤工作》一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