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S油田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2016-12-20王晓超王锦林李百莹华科良
王晓超,沈 思,王锦林,李百莹,华科良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
渤海S油田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王晓超,沈 思,王锦林,李百莹,华科良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
渤海S油田聚合物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因强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仍存在大量剩余油。为进一步改善聚合物驱效果,提高采收率,在物理模拟实验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渤海S油田聚合物驱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中、低渗层,动用贡献率分别为29%~32%、1%~15%,纵向非均质性越强,低渗层动用程度越低;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低渗带、油井间及边角处,渗透率变异系数越大,低渗带动用程度越小,动用贡献率为12%~29%。此外,水平井与直井组合开发效果优于单纯直井开发,但布井位置和方向影响剩余油的分布。当水平井垂直于流线方向位于低渗带时,能够大范围动用低渗带剩余油,提高采出程度。研究成果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为油田聚合物驱后期挖潜提供了理论支持。
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规律;数值模拟;非均质性;井型;渤海S油田
0 引 言
渤海S油田为渤海多层合采稠油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反九点井网开发,目前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暴露。该油田实施聚合物驱10余年,取得了良好效果[1],但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油[2-4]。明确剩余油的所在位置、分布规律以及储量是油田开发后期综合调整、针对性挖潜的前提[5-6]。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复杂繁多[7-8],其中,储层非均质性是主要因素之一[9-10]。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纵向(平面)非均质性、不同井型条件下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开展了系列研究,为油田聚合物驱后的挖潜方向及后期综合调整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方法
1.1 模型建立与拟合
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基础上,采用CMG-STARS模拟器建立数值模型。纵向剖面模型尺寸为30.0 cm×4.5 cm×4.5 cm,网格划分为30×1×3;平面非均质模型以反九点井网的1/4单元为模拟对象,模型尺寸为30.0 cm×30.0 cm×4.5 cm,网格划分为30×30×1。模型平均渗透率为2 000×10-3μm2,原始含油饱和度为0.773,原油黏度为70 mPa·s,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 750 mg/L,剪切后黏度为20 mPa·s。在此基础上,拟合不同的纵向剖面及平面物理模拟实验数据,得到了相渗曲线及聚合物物化参数(可及孔隙体积、吸附量、残余阻力系数等)。
1.2 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案
针对渤海S油田储层的地质特点和生产实际,设置不同的方案,研究纵向、平面非均质性及生产井型对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表1)。根据现场条件,模型水驱至含水60%,注聚合物0.25倍孔隙体积,后续水驱至含水98%,模型计算终止。
表1 方案及模型设置
2 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规律
2.1 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纵向井组模型渗透率变异系数范围为0.2~0.9。变异系数越大,纵向非均质性越强,采出程度越低。在含水98%时,高、中、低渗层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分别为0.439 5、0.603 0、0.736 1,低渗层动用贡献率仅为1%~15%,中渗层动用贡献率为29%~32%。注聚合物后,大部分剩余油仍富集在中、低渗层(图1)。当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0.6时,剩余油对纵向非均质性的敏感性较强,随着变异系数增大,高渗层剩余油动用程度增加,低渗层剩余油动用程度快速降低。当渗透率变异系数大于0.6时,剩余油饱和度变化幅度减小,低渗层剩余油动用程度小于6%。由此说明,当纵向非均质性极强时,单纯的聚合物驱对开发效果的改善程度有限,需配合其他措施共同提效。
图1 不同纵向非均性条件下聚合物驱含水98%时剩余油动用情况
2.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平面井组模型渗透率变异系数范围为0.17~0.90,平面非均质性越强,渗透率变异系数越大,采出程度越低。在含水98%时,高、中、低渗带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分别为0.458 0、0.428 8、0.621 0,平均动用贡献率分别为36.9%、42.6%、20.5%,即在平面非均质条件下开展聚合物驱,较好地改善了流度比。聚合物对高渗带起到了一定的封堵作用,使得中渗带剩余油大量动用,但低渗带剩余油动用程度相对较低。同时,随着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增大,低渗带剩余油动用程度逐渐变小(图2)。此外,从剩余油分布具体位置来看,反九点布井方式下,注采井间的主流线区域驱油效果良好,而油井间和边角处容易形成原油滞留区,剩余油相对富集。
图2 平面非均质聚合物驱含水98%时剩余油动用情况
2.3 不同井型开发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
平面非均质条件下,采用水平井与直井组合开发,效果要优于单纯采用直井开发的模式,但水平井的布井位置、布井方向会影响剩余油的动用(表2)。
从布井位置来看,低渗带采用水平井开发时效果最优。由于水平井在油层中的穿行距离长,有效扩大了泄油面积[11-12],在相同生产压差下,水平井相对直井产液能力更强,能够大范围动用直井开发时不能波及的低渗带剩余油,降低剩余油饱和度,低渗带剩余油动用程度可提高15.8%,整体提高采出程度可达6.99%。中、低渗带均采用水平井开发时效果次之,而仅中渗带采用水平井开发时,虽然能进一步降低中渗带剩余油饱和度,但大部分低渗带的剩余油仍然没有动用,整体上相比直井开发采出程度仅提高1.54%。
从布井方向看,相同布井位置下,水平井垂直于流线方向时开发效果较好。水平井平行于流线方向时,水平井位于低渗带仍可提高采出程度,而水平井位于中渗带或中、低渗带时,开发效果不及直井。
表2 不同井型模型聚合物驱至含水98%时采出程度及剩余油分布
3 矿场验证
3.1 纵向剩余油分布
注聚合物区块的调整井资料显示,纵向上渗透率相对较高的Iu、Id油层组区域驱油效率最高,剩余油动用程度也较高,II油层组渗透率较低,驱油效率与剩余油动用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剩余油相对富集,纵向主要分布在该油层组,与研究所得认识基本一致(图3)。
图3 调整井K13井饱和度测井资料
3.2 平面剩余油分布
为得到更好的开发效果,渤海S油田注聚合物区块逐步进行了井网加密调整。可以看出,调整井在油井排和边角地带产量较高,在注采井之间产量相对较低(表3),与研究所得认识基本一致。
表3 不同油藏位置调整井初期产能对比
3.3 水平井调整
渤海S油田为受断层控制的半背斜构造,注聚合物主体区位于油藏构造高部位,储层发育,物性较好,油藏边部物性相对较差,渗透率较低。边部原有生产井32口,平均日产油为1 733.2 m3/d,平均含水率为76.2%。自2013年起,在边部区域陆续部署10口水平调整井,布井方向均垂直于流线方向,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为63.5 m3/d,是区块直井平均日产油的1.3倍。目前,10口水平井日产油为453.5 m3/d,占边部区块日产油的20.7%。水平井调整后,显著改善了边部区块的开发效果,采油速度由1.5%提高至1.9%。
4 剩余油挖潜分析
在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渤海S油田实际情况,分析了剩余油挖潜策略。
纵向上,主要通过深部调剖措施来改善吸水剖面。根据研究结果,当纵向非均质性严重(渗透率变异系数大于0.6)时,可采用分层注入、分层系开发方式调整层间矛盾,提高低渗层动用程度。渤海S油田储层厚度大,层数多,纵向非均质性强,层间干扰严重,其相邻的2个井区(A区和B区)因开发方式不同,效果有所差异。A区实施分层注聚合物,注聚合物前含水率为70.0%,注聚合物后平均单井日产油提高37.4 m3/d,含水率为68.8%,降水增油效果显著。B区实施笼统注聚合物,注聚合物前含水率为75.0%,注聚合物后平均单井日产油提高16.5 m3/d,含水率为77.5%,聚合物驱效果不及A区突出。2014年,B区进行细分层系开发试验,纵向上由原来的1套层系合采逐步调整为2套层系分采,区块日产油由1 871.8 m3/d逐渐增至目前的2 272.3 m3/d,含水降至72.4%,有效挖掘了聚合物驱井组的生产潜力。
平面上,主要采用井网加密及水平井调整方式来挖潜剩余油。渤海S油田初期为稀井网(反九点)大井距(350 m)开发,加密调整空间较大。2010年至今,已逐步加密生产井55口,形成井距175 m、排距350 m的行列井网。通过完善注采关系,强化开采井间滞留区,油田日产油增加3 140.6 m3/d,采油速度由1.4%提高至2.6%,充分动用了剩余油。此外,为提高聚合物驱效果,在低渗带等剩余油富集区采用水平井生产,较定向井更能有效抑制高含水形成,更大范围动用储层。渤海S油田目前共有水平调整井17口,比采油指数为同期相邻定向调整井的2.8~6.2倍,调整措施有效挖掘了油田潜力,促进了聚合物驱生产效果。
5 结 论
(1) 纵向上,大部分剩余油分布在中渗层和低渗层,以低渗层为主,纵向非均质性越强,低渗层剩余油动用程度越低,是下一步挖潜的主要区域。
(2) 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低渗带、油井间以及边角处,渗透率变异系数越大,低渗带剩余油动用程度越小,是下一步挖潜的主要区域。
(3) 非均质条件下,水平井与直井组合开发效果优于单纯直井开发效果,但布井方向与布井位置均会影响剩余油的动用。水平井垂直于流线方向布井于低渗带时,能够大范围动用直井开发时不能动用的低渗带剩余油,提高采出程度。
[1] 邓景夫,李云鹏,吴晓慧,等.海上稠油油田早期聚合物驱见效规律[J].特种油气藏,2015,22(4):128-130.
[2] 张贤松,孙福街,冯国智,等.渤海稠油油田聚合物驱影响因素研究及现场试验[J].中国海上油气,2007,19(1):30-34.
[3] 高博禹,彭仕宓,王建波.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特种油气藏,2004,11(4):7-11.
[4] 刘义坤,范萌,张东,等.三元复合驱后剩余油微观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5,34(2):117-120.
[5] 高淑玲,邵振波,张景存.聚驱后续水驱阶段挖掘分流线剩余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3):88-90.
[6] 刘宗堡,闫力,高飞,等.油田高含水期断层边部剩余油富集规律及挖潜方法——以松辽盆地杏南油田北断块葡萄花油层为例[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4,38(4):52-58.
[7] 侯健,杜庆军,束青林,等.聚合物驱宏观剩余油受效机制及分布规律[J].石油学报,2010,31(1):96-99.
[8] 元福卿,李振泉.不同因素对聚合物驱效果的影响程度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4):98-100.
[9] 刘道杰,田中敬,孙彦春,等.渗透率级差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J].特种油气藏,2013,20(3):83-85.
[10] 徐洪玲.油藏非均质性对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22(5):99-102.
[11] 许国民,王卫东,高忠敏,等.水平井技术在老区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7,14(6):80-82.
[12] 赵井丰,于广文.利用直井-水平井联合开发薄差储层[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33(2):62-65.
编辑 姜 岭
20160126;改回日期:20160328
国家重大专项“海上大井距多层合采稠油油藏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机理研究”(2011ZX05024-002-001)
王晓超(1988-),女,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2013年毕业于该校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从事提高采收率技术、油藏方案方面的研究工作。
10.3969/j.issn.1006-6535.2016.03.024
TE32+7
A
1006-6535(2016)03-0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