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跆拳道专项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探究
——以三峡大学为例
2016-12-20谢晓艳周紫琪
谢晓艳 周紫琪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2)
我国高校跆拳道专项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探究
——以三峡大学为例
谢晓艳 周紫琪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2)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法,以近3年三峡大学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当前就业形势与现实,针对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跆拳道 毕业生 就业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由于高校跆拳道项目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与其他学科毕业生相比,就业范围明显较窄。该文以三峡大学为例,通过对近3年三峡大学跆拳道专项毕业生进行调查,了解跆拳道专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当前就业形势、面临的就业问题和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今后就业提供参考和依据。
1 结果与分析
1.1 近3年三峡大学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
该文首先从其就业流向入手调查,包括工作类型流向及工作地区流向,如表1、表2及图1所示。
表1 工作类型流向表
表2 就业区域流向表
表3 就业形势的态度
结合表1和图1分析出,近3年跆拳道专项毕业生的就业类型主要以体育教师和道馆、健身房教练为主;自主创业和考研呈明显上升趋势,考研和自主创业成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部分毕业生选择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由表2分析出,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中东部大中城市的倾向都较为明显,分别占总人数的53%和30%;然而西部偏远地区仍是毕业生最不愿去的地方,仅有7人,占总人数的12%。
1.2 近三年三峡大学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程度分析
通过对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程度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目前从事职业与跆拳道专项完全对口的占21%,比较对口的占40%,一般的占19%,有一定关联的占9%,甚至有11%的毕业生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由此可以看出当前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就业质量还需有待提高。
1.3 近3年三峡大学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就业薪资分析
通过对近3年三峡大学跆拳道专项毕业生薪资待遇期望值与实际值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如图3所示。
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在薪资待遇期望值与实际值有所差距。大部分毕业生趋于理性化,他们的期望值与实际值相差不大,集中在3 000~4 000之间,处于中等收入水平;但是,还是有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对薪酬的期望值过高,但实际薪酬却与他们的期望相差过大,在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下,有的人慢慢地学会了适应社会现实,然而还有很多人放弃了本专业而选择了其他出路。
1.4 近3年影响三峡大学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分析
从图4分析出,大部分跆拳道专项毕业生都认为专业限制是其首要的限制因素,占30%,说明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专业是否对口;其次是地域和待遇的限制,分别占26%和28%;最后,自身能力的限制、家庭因素等也是限制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1.5 近3年三峡大学跆拳道专项毕业生的就业求职途径分析
通过对近3年三峡大学跆拳道专项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该院跆拳道专项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包括校园招聘会、各大型招聘会、招聘网站、报纸期刊等。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媒体是跆拳道专项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占31.5%。
1.6 近3年三峡大学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析
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促进学生就业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程度的调查,充分反映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如图6所示)。
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对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总体评价一般,只有5%的跆拳道专项毕业生选择了十分满意,14%的跆拳道专项毕业生选择了比较满意,而52%的跆拳道专项毕业生选择了一般,甚至分别有25%和4%的跆拳道专项毕业生选择了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由此看出该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进一步提高。
1.7 近3年三峡大学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对将来就业形势态度分析
通过对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将来就业形势态度的调查,了解其是否具有较高的就业自信心,如表3所示。
研究结果得出,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对将来的就业形势选择非常乐观的仅占10.5%,选择比较乐观的占19.3%,选择一般的占47.3%,甚至有22.8%的选择不太乐观或不乐观,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在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表现担忧,就业缺乏一定的信念与信心。
图1 近三年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就业类型变化图
图2 工作与专业对口程度
图3 薪资期望值与实际值对比图
图4 就业限制因素
图5 就业途径
图6 对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
2 结论与建议
2.1 结论
通过该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在择业观上,主要体现在择业对象比较分散,教师与教练职业仍是主选,专业是否对口也是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就业考虑的主要因素。
(2)在择业区域方面,多数选择了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的城市,西北偏远地区及经济落后地区依然受到冷落。
(3)在薪酬方面上,基本符合客观实际,但仍有部分毕业生就业初期对薪酬期望过高,导致就业不理想。
(4)专业、地域、待遇是三大主要限制因素。
(5)跆拳道专项毕业生主要依靠在网上投递简历以及网上的招聘等媒体渠道获得就业信息。
(6)跆拳道专项的学生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评价一般,对跆拳道专项毕业生的就业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7)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对即将面临的工作性质、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等了解程度不深,缺乏多元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2.2 建议
2.2.1 学生自身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毕业后就业问题
(1)改变就业观念,树立终身学习观,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2)主动探索就业市场,制定就业规划。
2.2.2 学校应积极提高各方面服务质量应对就业形势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实现与就业市场对接。培养出“一专多能”的新型体育人才。
(2)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学校必须秉承“重招生、重就业”的观念,加快完善学生—学校—人才交流市场—用人单位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健全信息反馈体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
(3)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注重家庭教育。
2.2.3 发挥国家和社会的作用积极解决就业问题
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领域就业岗位。促进跆拳道事业本身发展的同时,鼓励各领域企业、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等多领域增加专业岗位,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1]王璇.大学生就业危机及危机应对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5(11):84-85.
[2]谢琰,胡倩.大学生就业形势困难分析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36):26-27.
[3]曾剑斌.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期望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35-36.
[4]郑博.吉林体育学院跆拳道专项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J].好家长,2015(33):4-9.
G807
A
2095-2813(2016)11(c)-001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