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2016-12-19孟金海
孟金海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孟金海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16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84例,中西医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中西医组均明显少于西医组(P<0.05),总有效率中西医组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效果确切。
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冠心病患病率也随之升高[1]。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68例,均为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84例。中西医组男49例﹑女35例,年龄42~72岁,病程5~70个月,病情程度轻度27例﹑中度43例﹑重度14例。西医组男47例﹑女37例,年龄40~73岁,病程6~182个月,病情程度轻度28例﹑中度44例﹑重度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伴有持续性或阵发性心前区疼痛,经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心电图等检查确诊。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2]。胸闷﹑胸痛,动则加重,休则减轻,脉弱而涩,舌淡紫,面色紫黯。年龄40~80岁,负荷试验及心电图显示缺血性ST变化。
排除标准:严重血液系统﹑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严重传染病及精神疾病,妊娠﹑哺乳期,不配合﹑依从性差。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84),口服,每天1次,每次10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口服,每天2次,每次25mg;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039),口服,每天2次,每次20mg。
中西医组加用气虚血瘀中药治疗。药用藏红花20g,茯苓20g,降香20g,丹参20g,半夏20g,五味子15g,生地黄15g,三七15g,枳壳15g,甘草10g,瓜蒌10g,乳香10g,薤白10g。水煎服,每天3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3 疗效标准
显效:压迫性胸痛﹑心动过速等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检查结果基本达正常标准,心电图达正常范围。有效: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改善,疾病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程度减轻,间歇时间长,各项检查结果不同程度改善,ST段超过0.05mV,未及正常范围。无效: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无变化,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冠心病中医证候疗效。显效:证候积分减少超过70%。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证候积分减少低于30%。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s)
组别 n 发作频率(次/周) 发作持续时间( min/次)中西医组 84 3.52±1.71 1.40±0.47西医组 84 8.64±6.01 5.62±3.62 P<0.05 <0.05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冠心病是一种发病率相对比较高的疾病,其发病因素和家族病史﹑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有一定关系[3]。
冠心病属中医“心痛”﹑“胸痹”﹑“厥心痛”等范畴,病因主要是气血阴阳虚损,以痰浊﹑气滞为标,属于血瘀实证,临床以左胸部发作性疼痛﹑憋闷为主要病症。病机为气虚血瘀﹑本虚标实,主要是由于年老衰弱,经久疲劳,致使内伤,久病后,脾胃虚弱﹑心气亏虚,运血无力,血脉运行不通,瘀血阻络。治疗需标本兼治,益气活血。自拟中药方具有通脉化瘀,益气活血功能。其中藏红花﹑丹参﹑三七活血行血,改善血液循环;茯苓﹑降香﹑五味子﹑半夏﹑生地黄﹑枳壳﹑瓜蒌﹑薤白等有效成分可提高红细胞粘附功能,清除血液循环免疫复合物,扩张冠状动脉,进而改善气短﹑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诸药配伍,使气旺而助血行,达化瘀通络﹑益气活血目的。对瘀血病症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药扩张血管﹑抗凝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活血化瘀治疗,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绞痛,疗效更好。
[1] 宋金梅,张传凯,耿怀营. 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8): 66-6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0-186.
[3] 符显昭,喻嵘,成细华,等. 基于稳定斑块思路的糖尿病冠心病中西医防治策略[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0):1257-1258.
R541.4
B
1004-2814(2016)11-1073-02
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