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四大类杀菌剂市场概况及前景展望

2016-12-19柏亚罗

现代农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年增长率三唑丙烯酸酯

严 明,柏亚罗

(1.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上海 201100;2.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46)

◆专论与综述◆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四大类杀菌剂市场概况及前景展望

严 明1,柏亚罗2

(1.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上海 201100;2.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46)

概述了三唑类、其他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及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等四大类重要杀菌剂的市场概况,近来年的发展走势及未来的前景展望,并对各类杀菌剂中市场份额较大或(和)市场增长较快的品种分别进行了介绍。

三唑类杀菌剂;其他唑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市场;应用;前景展望

2014年,全球杀菌剂实现销售额163.65亿美元,占632.12亿美元全球农药总市场的25.9%,同比增长4.4%。西欧、日本和北美等发达市场是杀菌剂增长的先锋。

2014年,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以37.43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越了三唑类杀菌剂,成为全球第一大杀菌剂产品类型,三唑类杀菌剂位列第二。近几年,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杀菌剂的增长最快,其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以2014年为基年)为26.8%;包括丙硫菌唑在内的“其他唑类杀菌剂”近几年也增长不俗,其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5%[1]。表1列出了全球各类杀菌剂近几年的销售额及2019年市场预测。

从销售额来看,2014年杀菌剂的主要应用作物包括:果树、蔬菜、谷物、大豆、非农领域、葡萄和水稻等。这一年,领涨杀菌剂市场的作物为大豆和梨果,而油菜、水稻和柑橘用杀菌剂的销售额则出现了下滑。

2009—2014年间,全球所有重要作物上的杀菌剂销售额均呈现上升态势,其中最突出的是大豆,其上所用杀菌剂销售额领涨约20%,油菜和玉米等排在其后,高价值谷物用杀菌剂市场持续增长。日本水稻种植面积虽然不大,但其在水稻用农药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期间,水稻用杀菌剂销售额的复合年增长率恢复为正值,主要因为日本对水稻市场的不利影响缩小所致[2]。

表1 2014年全球各类杀菌剂销售额、近几年增长趋势及2019年市场预测[1]

2014年,在全球领先杀菌剂中,嘧菌酯仍居于榜首,吡唑醚菌酯位居次席。表2列出了销售额前十五大杀菌剂。2014年,这些品种的销售额合计为87.90亿美元,占世界杀菌剂销售总额的53.71%。

表2 2014年世界前十五大杀菌剂的产品信息

2014年,全球共有39个杀菌剂的销售额不低于1.00亿美元,这些品种的总销售额为127.15亿美元,占全球杀菌剂总销售额的77.70%[3]148。其中,2009—2014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0%的杀菌剂有8个(表3)。环丙唑醇(或环菌唑)以24.4%的复合年增长率居于首位,其后分别为啶氧菌酯(+19.3%)、双炔酰菌胺(+17.9%)、螺环菌胺(+17.5%)和丙硫菌唑(+15.2%)等。

表3 2009—2014年复合年增长率大于10%的杀菌剂[3]

1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三唑类杀菌剂[1]223-230

20世纪70年代后期,拜耳1,2,4-三唑类杀菌剂(如三唑酮、三唑醇和联苯三唑醇等)上市。相对于当时的上市产品,这些产品作用机理新颖,性能更加优异,施药量大幅下降,从而使其市场份额迅速提升。

随着对三唑类杀菌剂研究的深入,其活性不断提高,第2~4代产品相继投放市场。该类产品因广谱而成为谷物用杀菌剂中的支柱产品;同样,三唑类杀菌剂在种子处理剂领域也拥有非常重要的市场地位;其广谱作用也使该类杀菌剂进入大豆、葡萄、果树和蔬菜等其他许多作物领域。

三唑类杀菌剂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SBI),它们通过抑制甾醇生物合成过程中C14脱甲基酶而起效。该类产品易产生抗性,因为它们的作用位点单一,所以生产上常与其他触杀型杀菌剂复配使用,亦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吗啉类等杀菌剂复配。

三唑类杀菌剂2014年的销售额为34.70亿美元,同比略降1.1%;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4%。其主要信息见表4。

20世纪80、90年代,大量的研发力量聚焦于三唑类杀菌剂,从而开发出许多新产品,并投放市场。然而其后,研究力量转向了更新的杀菌剂化学类型,导致三唑类杀菌剂鲜有新品上市。

三唑类杀菌剂在发达地区的市场已渐趋成熟,虽然其在发展中市场仍有提升空间,但随着与SDHI类杀菌剂、丙硫菌唑等复配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将会影响三唑类杀菌剂市场进一步增长;而且氟环唑、苯醚甲环唑、环丙唑醇和丙环唑等颇具市场影响的产品被列入“欧盟替代产品目录”[4],这可能也会影响三唑类杀菌剂的发展。

Phillips McDougall预计,三唑类杀菌剂2019年的销售额将达39.80亿美元,2014—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2%(以2014年为基年)。

表4 2014年全球主要三唑类杀菌剂的产品信息

1.1 环丙唑醇(cyproconazole)

环丙唑醇(或环菌唑)是目前三唑类杀菌剂中销售额最大的产品。1988年,由山道士上市,商品名Alto[5],其后易主为先正达,并迅速成长为欧洲谷物杀菌剂市场的领先产品。基于反垄断的需要,先正达于2000年将环丙唑醇在欧盟的开发权转让给拜耳。现如今,环丙唑醇已成为一个非专利产品,先正达、拜耳等公司都参与销售,其全球市场稳步上扬。环丙唑醇在大豆上的使用前不久赶超了谷物,因此大豆现成为环丙唑醇第一大应用作物。针对大豆作物,环丙唑醇即有许多复配产品,特别是先正达的环丙唑醇+嘧菌酯、拜耳的环丙唑醇+肟菌酯以及杜邦的环丙唑醇+啶氧菌酯等。

环丙唑醇2014年的全球销售额为5.95亿美元,同比稍有下跌;然而,2009—2014年的5年间,环丙唑醇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4.4%,在三唑类杀菌剂中高居首位。

1.2 氟环唑(epoxiconazole)

1993年,巴斯夫上市了氟环唑,商品名为Opus[5],防治谷物霉病、锈病,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和壳针孢菌(Septoria spp.)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等。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相比,氟环唑的作物防治谱要窄,但氟环唑以许多复配产品的上市来弥补其不足。与其复配的有效成分有:丁苯吗啉、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等。

由于2010年欧洲谷物杀菌剂市场总体走弱,因此氟环唑的销售额有所下降,但从此进入上升通道。作为三唑类杀菌剂,氟环唑在谷物市场保持其领先水平;2003年起,其在大豆上的市场地位也不断攀升,巴西亚洲大豆锈病的严重发生对氟环唑市场增长起到助推作用;同时,氟环唑在水稻、玉米、果蔬和甜菜等作物上的应用也很多。氟环唑2014年的销售额达5.75亿美元;其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

1.3 戊唑醇(tebuconazole)

戊唑醇由拜耳1988年上市[5],用于包括谷物等在内的许多作物,叶面喷雾和种子处理均可。作为谷物种子处理剂时,戊唑醇可有效防治许多重要种传病害。戊唑醇既与杀菌剂(触杀型或其他专用型)复配,亦与杀虫剂复配,用作种子处理剂。

为了应对戊唑醇后专利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美国市场,拜耳与爱利思达、安道麦(原马克西姆)、杜邦及巴斯夫等达成了供应协议,并持续上市新复配产品。像2014年上市了与丙硫菌唑、甲霜灵及吡虫啉的四元复配产品等,用于种子处理;2015年,上市了甘蔗上使用的、与肟菌酯的二元复配产品等。

近些年,戊唑醇的销售额持续增长,2014年为5.70亿美元;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6%。

1.4 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

苯醚甲环唑由先正达1989年上市,商品名包括Score和Dragon等,叶面喷雾和种子处理皆可,主要应用于谷物、水稻、蔬菜和果树等。苯醚甲环唑现已在欧盟获准再登记,是先正达在果蔬及种子处理市场的重要成员。虽然伴随着非专利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但2009年之后,苯醚甲环唑的全球销售额逐年递增。2015年,先正达复配杀菌剂Aprovia Top(苯醚甲环唑+苯并烯氟菌唑)在加拿大获准登记,用于葫芦和果蔬等作物。苯醚甲环唑2014年的全球销售额为3.45亿美元;在2009—2014年的5年间,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0.4%。

1.5 丙环唑(propiconazole)

丙环唑于1980年上市,迄今仍在先正达的杀菌剂产品中保持重要地位。谷物是丙环唑的主要市场,其许多复配产品用于谷物,其中包括与嘧菌酯的复配。在加拿大和美国,先正达上市了其新杀菌剂Trivapro(丙环唑+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2003—2004年,像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丙环唑同样得益于巴西暴发的亚洲大豆锈病;最近,丙环唑在美国玉米上的使用也使其受益。2014年,丙环唑与Plant Health Care公司Harpin技术的组合产品Astera由爱利思达上市,用于玉米。丙环唑亦已在欧盟正式登记,成为欧盟市场的重要产品之一。丙环唑的全球销售额基本稳步提升,其2014年的销售额达3.35亿美元;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

1.6 叶菌唑(metconazole)

叶菌唑于1993年上市,吴羽和氰胺联合开发[5]。叶菌唑最初的市场因20世纪90年代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成功开发而受到阻滞。2004年,叶菌唑转让给巴斯夫,在美国上市,防治大豆上的亚洲大豆锈病;目前进一步扩作至玉米、谷物等。叶菌唑与吡唑醚菌酯的二元复配制剂于2010年上市;Valent目前也在美国销售含叶菌唑的种子处理剂。叶菌唑现已在欧盟获准再登记。虽然叶菌唑的市场停滞了一段时日,但自2011年起,其全球销售额逐年上升,不过2014年有所回落。叶菌唑2014年的销售额为1.85亿美元;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0%。

2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其他唑类杀菌剂[1]231-236

在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中,除三唑类杀菌剂外,其他唑类杀菌剂是一个多样化的产品组合,覆盖了不同的作物领域。其中,大多数产品在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早期上市,有3个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21世纪初上市。

2014年,其他唑类杀菌剂的全球销售额为13.01亿美元,同比增长5.2%;2009—2014年,其复合年增长率为10.0%。其主要产品信息见表5。

近几年,该类杀菌剂销售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丙硫菌唑的成功开发。目前,该产品在谷物、大豆和油菜上都取得了较大的销售额。其他唑类产品中的一些老产品在各自的市场曾一度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许多产品已经被新产品所超越。

展望未来,其他唑类杀菌剂的增长潜力仍然较大。尽管日本和韩国水稻种植面积持续下降,但随着水稻市场的恢复,也会驱动其他唑类杀菌剂市场的增长;另外,随着丙硫菌唑新的复配制剂的开发,其应用作物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也因此得以放大。

总体来说,其他唑类杀菌剂将持续增长,但增速可能不及前几年,因为丙硫菌唑在主要作物市场接近成熟。据Phillips McDougall预测,其他唑类杀菌剂2019年的全球销售额将增至14.20亿美元(以2014年为基年);2014—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

表5 2014年全球主要“其他唑类杀菌剂”的产品信息

2.1 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

其他唑类杀菌剂中的领军产品为拜耳开发的丙硫菌唑,2004年上市,主要用于谷物和油菜。2007年,丙硫菌唑在法国上市,用于谷物;2008年,在美国的标签扩大到大豆;2009年,在意大利获准登记;2011年,在加拿大、阿根廷和美国进一步登记。丙硫菌唑以许多复配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尤其是与拜耳的氟嘧菌酯、肟菌酯等的复配;最近还与SDHI类杀菌剂中的氟唑菌苯胺、氟吡菌酰胺等复配;亦与杀虫剂噻虫胺复配,用作种子处理剂;另外,拜耳还就Evergol Energy(丙硫菌唑+氟唑菌苯胺+甲霜灵)与杜邦先锋达成授权协议,作为种子处理,用于大豆。

丙硫菌唑具有非常广泛的杀菌谱,尤其对谷物上的壳针孢菌(Septoria spp.)引起的病害、眼斑病、霉病,以及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和Rhyncosporium spp.等引起的病害活性优异[6]。

2010年因欧盟和美国市场走弱和价格竞争等,丙硫菌唑的全球市场有所下滑,但其后强劲反弹,2014年的销售额达8.55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在2009—2014年的5年间,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2.2 咪鲜胺(prochloraz)

咪鲜胺由Boots公司于1980年上市,后转至拜耳旗下,巴斯夫和富美实等参与开发。咪鲜胺曾一度成为防治谷物上眼斑病(Pseudocercosporella herpotrichoides)的领先产品。但眼斑病目前在生产上的重要性下降,加之许多第3代三唑类杀菌剂及一些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上市,提供了好的预防作用,对咪鲜胺的市场形成冲击。不过,咪鲜胺在治疗作用方面仍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咪鲜胺被用于许多复配产品,以扩大防治谱。虽然咪鲜胺在其他作物、水稻和葡萄上的市场份额在增加,但其在谷物上的总体市场份额在下降。

咪鲜胺市场竞争激烈,加之抗性的发展,其2014年的销售额同比下滑。咪鲜胺这一年的销售额为1.40亿美元;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0%。

2.3 三环唑(tricyclazole)

三环唑为稻瘟病防治产品,1975年由礼来引入市场,商品名为Beam。其日本市场的权利授予组合化学,三环唑在日本曾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然而,目前,其主要市场在中国、印度、越南和巴西。在日本,三环唑常与杀虫剂(如氟虫腈、吡虫啉等)复配,用于育苗箱。三环唑对稻瘟病具有长残效作用,最近,三环唑因广泛用于防治稻瘟病,其市场竞争力提升。三环唑2014年的销售额为1.40亿美元;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9%。

2.4 活化酯(acibenzolar)

活化酯由先正达于1996年上市,商品名为Bion。该产品能激发植物体内天然的防御机制,用于谷物、水稻和蔬菜等[7]。活化酯在美国登记用于烟草,其与百菌清的复配产品用于草坪。活化酯在欧盟也已取得登记,但在该地区还没有大的商业化影响。虽然活化酯2014年的全球销售额小于0.30亿美元,但在2009—2014年的5年间,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4.9%。

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1]267-27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真菌中细胞色素bc1间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该类杀菌剂基本具有内吸性,主要用于叶面喷雾。此类产品用于谷物时,可增绿,延缓衰老,使籽粒饱满,从而实现增产。

1996年,巴斯夫上市了醚菌酯;1997年,捷利康(现先正达)上市了嘧菌酯。从此该类产品在杀菌剂领域迅猛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它们的产品性能:比市售产品更广谱,高效,用量低,适合与其他产品复配等。

2000年,诺华(现先正达)的肟菌酯上市,后剥离给拜耳。2001年,先正达上市啶氧菌酯;2006年,啶氧菌酯转让给杜邦。2002年,巴斯夫上市了吡唑醚菌酯。2004年,巴斯夫的醚菌胺和拜耳的氟嘧菌酯上市。2007年,巴斯夫的肟醚菌胺上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其中3个主要产品(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更是功不可没。醚菌酯和啶氧菌酯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不过,杜邦正在进一步挖掘啶氧菌酯的潜能。

最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防治巴西大豆上的亚洲大豆锈病;在美国玉米上的使用;以及在种子处理剂领域的使用等。

2014年,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全球销售额为3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6%;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3%。其主要产品信息见表6。

表6 2014年全球主要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产品信息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成功开发,起初吸引了许多公司的关注,并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然而,目前的研究注意力已经转移到SDHI类杀菌剂。沈阳化工研究院最近上市了几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并有多个同类产品仍在开发中。住友化学正在开发mandestrobin,该产品可用于许多作物,包括玉米、果蔬、油菜和葡萄等。

由于抗性的发展以及对后专利产品的保护,目前,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8]。开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三大主要公司先正达、拜耳和巴斯夫,已经扩大了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的开发,如最近上市的SDHI类杀菌剂产品,目前已有多个产品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市场有望持续增长,但随着SDHI类杀菌剂的上市,将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形成冲击。因为SDHI类杀菌剂同为呼吸作用抑制剂,并能提高作物品质,而且其抗性发展目前还不成问题。不过,作物价格依然是左右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市场的重要因素,如果作物价格依然较低,那么以增产为目的该类产品的使用就会受到明显影响。

据Phillips McDougall公司预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近期的增长或将放缓,其2014—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以2014年为基年);2019年的销售额为41.30亿美元。

3.1 嘧菌酯(azoxystrobin)

嘧菌酯由捷利康(现先正达)开发,1997年上市。其比醚菌酯杀菌谱更广,预防及治疗作用兼备。先正达已在许多国家上市嘧菌酯,用于很多作物,其现已成为全球杀菌剂市场的领袖产品。在谷物上,嘧菌酯可有效防治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锈病(Puccinia spp.)、颖枯病(Leptosphaeria nodorum)、叶斑病(Septoria tritici)和网斑病(Pyrenophora teres)等。

目前,大豆是嘧菌酯最重要的应用作物,其后分别为:谷物、果蔬、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棉花和葡萄等。嘧菌酯成功商品化的主要因素还包括:在多元复配产品中的使用增加,并常用作种子处理剂。但是,嘧菌酯同样遭遇到来自非专利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并受到谷物上对壳针孢菌抗性问题的影响。先正达正试图通过进一步开发嘧菌酯的复配产品来减缓这些影响,尤其是开发了与吡唑萘菌胺的复配产品Reflect Xtra,与苯并烯氟菌唑的复配产品Elatus等。2013年,嘧菌酯的全球销售额有所回落;但2014年再次取得增长,其部分原因是,随着Elatus的快速推广,其在巴西大豆市场的用量增加。2014年,嘧菌酯的全球销售额为12.15亿美元;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0%。

3.2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

2002年,巴斯夫将吡唑醚菌酯引入欧洲市场,最初与氟环唑复配(商品名Opera),主要用于谷物,现也用于大豆[9]。该产品还进一步在其他国家和作物市场销售,甚至还用于非农领域,如草坪和观赏植物等,商品名为Insignia。巴斯夫还上市了多个其他复配产品,如与SDHI类杀菌剂中的啶酰菌胺、氟唑菌酰胺等的复配。

吡唑醚菌酯被认为是市场上活性最高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大豆是其最重要的应用作物,其后分别为谷物、玉米、果蔬、葡萄和油菜等。自上市以来,吡唑醚菌酯的销售额就快速增长,只是在欧洲谷物市场走弱的几年出现了下滑。巴斯夫与孟山都、Incotec、Sursem等公司先后达成了吡唑醚菌酯种子处理剂供应协议。2013年,巴斯夫扩大了吡唑醚菌酯的生产能力。2014年,吡唑醚菌酯的全球销售额为10.00亿美元;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4%。

3.3 肟菌酯(trifloxystrobin)

肟菌酯由诺华(现先正达)开发,2000年上市,商品名为Flint和Twist。肟菌酯广谱,用于谷物、葡萄,防治白粉病和葡萄孢菌(Botrytis spp.)引起的病害等,并对霜霉病具有一定的防效;也用于苹果,防治白粉病和疮痂病等。2000年,拜耳收购了肟菌酯,继而在广泛的作物和国家市场进一步登记肟菌酯产品。肟菌酯的主要应用作物包括:大豆、谷物、果蔬、玉米、水稻、梨果和葡萄等。近几年,肟菌酯许多新的复配产品上市,提升了其全球市场的销售业绩。其中,尤以与SDHI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氟唑菌苯胺等的复配产品最为引人关注。2015年,拜耳将肟菌酯与戊唑醇的复配产品Nativo扩大应用到巴西的甘蔗上,这是拜耳第1个甘蔗用杀菌剂。

2014年,肟菌酯的全球销售额增加至6.7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巴西亚洲大豆锈病防治剂市场的强势增长;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5%。

3.4 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

啶氧菌酯由先正达2001年上市,商品名为Acanto,主要用于大麦和苹果,以及嘧菌酯不够奏效的小市场。据报道,啶氧菌酯是内吸性最好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其主要优点是,对黄锈病具有治疗活性,对壳针孢菌引起的病害以及大麦上的网斑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先正达在绝大多数欧洲市场登记了啶氧菌酯,不过,由于嘧菌酯影响了其市场定位,所以其市场受到限制。2006年,啶氧菌酯转让给杜邦,其市场潜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杜邦通过新增登记以及开发复配产品等来提升啶氧菌酯的销售业绩,尤其是与环丙唑醇(环菌唑)的复配产品,用于防治大豆上的亚洲大豆锈病。杜邦还从先正达获得了一项授权,将苯并烯氟菌唑与啶氧菌酯复配,用于巴西大豆和其他作物。

2014年,啶氧菌酯的全球销售额大幅提升至3.50亿美元,这主要受益于新复配产品的上市;2009—2014年,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9.3%。在杜邦的精心培育下,啶氧菌酯正处于快速上升通道。

3.5 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

氟嘧菌酯由拜耳于2004年上市,主要靶标谷物上的茎基部病害,包括由壳针孢菌、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病害,云纹病(Rhynchosporium secalis)、霉病和网斑病等。2003年,氟嘧菌酯与丙硫菌唑的复配产品Fandango在英国首先获准登记。2005年,氟嘧菌酯授权给爱利思达,在美国上市,用于果树、蔬菜和草坪,2007年在墨西哥上市。2012年,关于氟嘧菌酯的授权扩大到世界范围的应用,不过,其种子处理剂及拜耳的专利复配产品除外。2012年,爱利思达在美国上市了氟嘧菌酯与粉唑醇的复配产品Fortix,用于玉米。

2014年,氟嘧菌酯的全球销售额增至2.20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与丙硫菌唑种子处理复配产品的成功开发;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0%。

4 SDHI(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1]291-298

SDHI类杀菌剂都具有内吸性,该类产品通过抑制病原菌线粒体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而发挥作用[10]。有利来路于1966年上市了萎锈灵;灭锈胺和氟酰胺分别于1981年和1986年上市,用于水稻作物;1997年,噻呋酰胺和呋吡菌胺上市,亦应用于水稻作物;巴斯夫于2003年上市了啶酰菌胺,由于啶酰菌胺应用范围广,可用于许多作物,有力地推动了该类产品的增长;三井化学和杜邦共同开发的广谱杀菌剂吡噻菌胺,则于2009年上市。

啶酰菌胺的成功上市引发了科研人员的强力关注,他们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开发并上市了许多新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尤其是上市了其中的重要分支——吡唑酰胺类杀菌剂。2010年,先正达的吡唑萘菌胺、拜耳的联苯吡菌胺投放上市;2011年,先正达开发的氟唑环菌胺上市;2012年,巴斯夫上市了氟唑菌酰胺,同年,拜耳上市了氟唑菌苯胺和氟吡菌酰胺;2013年,先正达开发的苯并烯氟菌唑上市。2014年,fluindapyr(意赛格/富美实开发)、pydiflumetofen(先正达)和pyraziflumid(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等3个SDHI类杀菌剂正在开发。

随着许多新的SDHI类杀菌剂的陆续上市,该类产品成为杀菌剂市场杀出的一匹黑马。SDHI类杀菌剂2014年的全球销售额为13.72亿美元,同比增长29.9%;在2009—2014年的5年间,其复合年增长率为27.2%。其主要产品信息见表7。

表7 2014年全球主要SDHI类杀菌剂的产品信息

因为SDHI类杀菌剂作用位点单一,较易产生抗性,所以FRAC(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提出建议,将其与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复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与SDHI类杀菌剂虽同为线粒体呼吸作用抑制剂,但两者因作用位点不同而无交互抗性,它们的复配往往能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难题。

SDHI类杀菌剂仍拥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尤其是近年来上市的新品种(如氟唑菌酰胺和苯并烯氟菌唑等)将进一步提升该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它们有望持续成为杀菌剂市场的增长先锋。Phillips Mc-Dougall预计,该类杀菌剂2019年的销售额有望达到20.50亿美元(以2014年为基年);在2014—2019年的5年间,其复合年增长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为8.4%。

4.1 啶酰菌胺(boscalid)

啶酰菌胺在SDHI类杀菌剂中的销售额暂居首位,它由巴斯夫于2003年上市,防治白粉病,以及由灰霉菌(Botrytis 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和菌核病菌(Sclerotiniaspp.)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等[11]。该产品现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登记,不仅用于谷物、蔬菜、果树和油菜等作物,而且也用于草坪等。上市产品既有单剂,也有许多复配产品。配伍产品包括:吡唑醚菌酯、醚菌酯、氟环唑、醚菌胺和叶菌唑等。啶酰菌胺2014年的全球销售额达3.90亿美元;在2009—2014年的5年间,其复合年增长率为6.9%。

4.2 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

氟唑菌酰胺在SDHI类杀菌剂中位列第二,商品名Xemium。巴斯夫于2012年将其引入市场,在欧美用于谷物、玉米、油菜和大豆等,叶面喷雾和种子处理均可[11]。氟唑菌酰胺拥有许多复配产品,如用于谷物的Adexar(氟唑菌酰胺+氟环唑)、用于谷物的Ceriax(氟唑菌酰胺+氟环唑+吡唑醚菌酯)、用于大豆的Priaxor和Merivon(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等。氟唑菌酰胺的市场扩张相当快,现已在包括中国、巴西、美国和欧洲等在内的绝大多数主要国家和地区取得登记。公司预计,氟唑菌酰胺有望在全球70多个国家的100多种作物上获准登记。基于氟唑菌酰胺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将其年峰值销售额提升至6.00亿欧元,是公司最初期望值的3倍[3]152。2014年,氟唑菌酰胺的全球销售额为2.85亿美元,这主要受到巴西市场的强力驱动。

4.3 联苯吡菌胺(bixafen)

联苯吡菌胺是由拜耳开发的SDHI类杀菌剂,2010年上市,防治疫病和叶斑病等,专用于叶面喷雾。2010年,联苯吡菌胺与丙硫菌唑的复配产品在英国登记用于大麦和小麦。2011年,在德国、智利及许多欧洲市场上市;两年后,在欧盟取得正式登记。联苯吡菌胺的销售额增长迅速,尤其是其中的Xpro(联苯吡菌胺+丙硫菌唑)系列产品,它们因对防治谷物重要病害特别有效而显著推动了市场的增长。联苯吡菌胺2014年的全球销售额飙升至2.00亿美元。

4.4 氟唑菌苯胺(penflufen)

氟唑菌苯胺用作种子处理剂,拜耳于2012年将其投放市场,应用于马铃薯、油菜、谷物、棉花和大豆等许多作物。氟唑菌苯胺拥有众多复配产品,与其复配的有效成分有丙硫菌唑、甲霜灵、肟菌酯和噻虫胺等,商品名为EverGol和Emesto等。除杀菌作用外,氟唑菌苯胺也展示了增产功能。2011年,氟唑菌苯胺首先在英国登记,继而在美国、加拿大、乌克兰、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登记。拜耳与杜邦先锋达成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拜耳向杜邦提供三元复配产品EverGol Energy(氟唑菌苯胺+甲霜灵+丙硫菌唑),用于杜邦的美国大豆种子处理项目。氟唑菌苯胺2014年的全球销售额大增至1.30亿美元。

4.5 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

据报道,在防治亚洲大豆锈病的杀菌剂中,苯并烯氟菌唑的活性最高;它不仅用于大豆,还用于许多其他作物。苯并烯氟菌唑由先正达于2013年首先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上市;继而于2014年在巴西登记和上市。先正达授权杜邦,将其苯并烯氟菌唑与杜邦的啶氧菌酯复配,用于巴西大豆等作物。苯并烯氟菌唑的许多复配产品(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丙环唑、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等)亦在美国上市。据先正达介绍,2014—2015年,苯并烯氟菌唑在拉丁美洲及欧洲等地区都取得了骄人的市场业绩。尤其是苯并烯氟菌唑与嘧菌酯的复配产品Elatus于2014年在巴西上市首年即获得了3亿多美元的销售额,2015年销售额更是突破了4.0亿美元。为此,先正达将Elatus的年峰值销售额提升至10.0亿美元[3]153。然而,这些销售额并没有计入2014农业年的市场数据,从而造成苯并烯氟菌唑的销售额偏低。

[1]Phillips McDougall.AgriService.Products Section—2014 Market [R].Phillips McDougall-AgriService,2015:223-230;231-236; 267-274;291-298.

[2]Phillips McDougall.AgriService.Crops Section—2014 Market[R]. Phillips McDougall-AgriService,2015:167.

[3]柏亚罗.全球畅销农药及快速增长的重点品种[C]//柏亚罗.2016江苏农药新产品新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南京:2016,147-148; 152-153.

[4]陈燕玲,柏亚罗.欧盟将逐步淘汰77个有效成分[J].农药快讯, 2015(24):5-6.

[5]Tomlin C D S.The e-Pesticide Manual[DB/CD].16th ed.Brighton:British Crop Production Council,2011.

[6]柏亚罗,顾林玲,张晓进,等.专利过期重要农药品种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87

[7]柏亚罗,张晓进,顾群,等.专利农药新品种手册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99.

[8]柏亚罗,万红梅.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抗性剖析[J].农药, 2009,48(2):95.

[9]杨丽娟,柏亚罗.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J].现代农药,2012,11(4):46-50.

[10]仇是胜,柏亚罗.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研发进展(Ⅰ)[J].现代农药,2014,13(6):1-7.

[11]仇是胜,柏亚罗.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研发进展(Ⅱ)[J].现代农药,2015,14(1):1-7.

(责任编辑:顾林玲)

Market Overview and Prospect Outlook on Four Fungicide Sectors Including Methoxyacrylates

YAN Ming1,BAI Ya-luo2
(1.Shanghai Public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Affairs Center,Shanghai 201100,China;2.Jiangsu Pesticid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Nanjing 210046,China)

Market overview,develop trend and prospect outlook on four fungicide sectors,including triazole,other azole,methoxyacrylate (strobilurin)and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 fungicides,were summarized.Some of important fungicides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s.These products had larger market shares or(and)faster increase.

triazole fungicides;otherazole fungicides;methoxyacrylate(strobilurin)fungicides;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 fungicides;market;use;outlook

TQ 455

A

10.3969/j.issn.1671-5284.2016.06.001

2016-09-13

严明(1980—),男,江苏省泰州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上海市大型公共绿地养护管理及信息化工作。E-mail:18001672@qq.com

猜你喜欢

年增长率三唑丙烯酸酯
二手交易平台你用过吗
2035年中国GDP将是美国的1.5倍
本杰明·格雷厄姆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实证分析
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无皂拒水剂的合成及应用
不同浓度三唑锡悬浮剂防治效果研究
POSS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光固化含氟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三组分反应高效合成1,2,4-三唑烷类化合物
印度禽流感危机或结束禽肉产量继续增长
1,1′-二(硝氧甲基)-3,3′-二硝基-5,5′-联-1,2,4-三唑的合成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