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烟叶主要真菌病害无公害化学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16-12-19蒲小明沈会芳陈永明张景欣邱妙文孙大元张雷斌林壁润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咪鲜胺吗啉毒力

蒲小明,沈会芳,陈永明,张景欣,邱妙文,孙大元,张雷斌,林壁润

(1.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2. 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广东 南雄 512400)

广东烟叶主要真菌病害无公害化学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蒲小明1,沈会芳1,陈永明2,张景欣1,邱妙文2,孙大元1,张雷斌1,林壁润1

(1.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2. 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广东 南雄 512400)

烟草黑胫病和赤星病已成为广东烟叶生产的重要真菌病害,开展其无公害化学药剂筛选和应用研究势在必行。以烟草黑胫病菌和赤星病菌为研究对象,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和氟吡菌胺的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分别为0.56 μg/mL和0.25 μg/mL),苯酰菌胺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次之(EC50为1.14 μg/mL);咪鲜胺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为0.26 μg/mL),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较高(EC50为2.66 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15 d,推荐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和80%苯酰菌胺可溶性粉剂2 500倍轮换施用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效果为87.23%;推荐药剂45%咪鲜胺水乳剂2 000倍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 500倍轮换施用对烟草赤星病的效果为82.53%;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为烟叶真菌病害化学防控提供了技术指导,促进了烟叶绿色安全生产,保证了烟叶产量和品质。

烟草黑胫病;烟草赤星病;化学防治;室内毒力;药效试验

广东省每年烟叶种植面积1.4万hm2,主要分布在粤西、粤北地区,烟叶收入是这些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撑。因采取烟稻轮作模式,这些地区一般在1月底或2月份开始移栽烟苗,平均气温处于15~20℃之间,3月份后为南方潮湿季节,这种气候特点非常适合烟草黒胫病菌和赤星病菌的流行危害。近年来,调查发现广东烟区的赤星病菌具有危害广泛性,且部分地区危害严重,严重影响了中下部烟叶的品质;烟草黒胫病危害也呈加重趋势,特别是在坡地烟田有时爆发成灾。询问一些烟农发现:烟农对于防治这两种烟叶真菌病害的防控意识欠缺,防控技术也较落后。烟农一般采取措施为随意喷施一些常规性杀菌药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甲霜灵等,且错过最佳防治时期,所以在病害危害严重年份,经济损失较大。

开展烟叶真菌病害(黒胫病和赤星病)的无公害化学药剂筛选,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剂型药剂的合理使用技术,对于提高病害防治效果、提高烟叶品质和增加种植户收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针对广东省烟区主要真菌病害病原菌进行了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的筛选,并对筛选推荐的药剂进行了田间实验,为烟草黒胫病和赤星病的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病原菌 烟草黑胫病菌:烟草疫霉致病型(Phytopht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Tucker),分离于南雄烟田的发病烟株组织,经柯赫式法则确定为烟草黒胫病病原菌,保存备用;烟草赤星病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ies) Keissler〕,分离于南雄烟田的发病烟株组织,经柯赫式法则确定为烟草赤星病病原菌,保存备用。

1.1.2 杀菌剂原药及制剂 杀菌剂原药:95%烯酰吗啉、97%氟吡菌胺、98%精甲霜灵、93%甲霜灵、97%苯酰菌胺、98%咪鲜胺、97%噁霉灵和95%溴菌腈等,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

杀菌剂制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德国拜耳公司),20%烯肟·戊唑醇水悬浮剂(沈阳化工研究院),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80%苯酰菌胺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45%咪鲜胺水乳剂(浙江新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1.3 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马铃薯200 g,葡萄糖15 g,琼脂粉15 g,水1 000 mL,马铃薯去皮称重,切碎后水中煮0.5 h,滤液加入葡萄糖和琼脂粉,搅匀,补充水至1 000 mL,分装于三角瓶,121℃灭菌30 min后,备用;V8蔬菜汁培养基:美国V8蔬菜罐头汁150 mL,CaCO30.2g,补充水至1 000 mL,121℃灭菌30 min后,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病原菌毒力测定 菌丝生长速率法[1]:烟草赤星病菌(或烟草黒胫病菌)在PDA(或V8)平皿上28℃(或26℃)培养5~6 d后,无菌操作下用6 mm打孔器在菌落边缘取菌饼。将供试原药配制成10%制剂,用水稀释成系列浓度,每浓度药液适量加入50mL PDA(或V8)琼脂培养基(45℃)中,使用培养基中杀菌剂有效成分为实验所需的系列浓度。每50 mL琼脂培养基平均倒入3个平皿(直径9 cm),冷却,然后每平皿中间放入直径6 mm的病菌琼脂块,菌丝面贴培养基,每个浓度3次重复,以不加药为对照,28℃(或26℃)条件下培养,待对照长满平皿后,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计算药剂抑制率和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参数。

1.2.2 田间试验 选择烟叶真菌病害(赤星病和黑胫病)发病较重的烟地作为试验用地。烟苗7~8叶期时进行药剂防治。试验区的处理药剂为筛选的高效药剂,并选择合理使用浓度;常规防治区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赤星病)和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黑胫病),施药两次;清水为空白对照。试验区和常规防治区面积均为667 m2,清水对照面积为100 m2。烟叶赤星病采用喷雾法,叶面正反面喷雾至产生水滴;烟叶黒胫病采用基部喷淋法,烟株茎基部和根际土壤进行喷淋。各处理施药两次,第一次喷施7 d后各处理区再施药一次。第二次施药10 d和15 d后,每处理区采用五点调查法,每点观察10株烟。病害病情分级标准参照《烟草病虫害分级与调查GB/T23222-2008》,依据各病害病情分级标准记录各处理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烟草黑胫病病情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1/3,或1/3 以下叶片凋萎;3级:茎部病斑环绕茎围1/3~1/2,或1/3~1/2 叶片轻度凋萎;5级:茎部病斑超过茎围的1/2,但未全部环绕茎围,或1/2~2/3 叶片凋萎;7级:茎部病斑全部环绕茎围,或2/3 以上叶片凋萎;9级:病株基本枯死。

烟草赤星病病情分级标准:0 级:全叶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1%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2%~5%;5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6%~10%;7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11%~20% ;9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21%以上。

采用Excel 2003和DP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

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低毒低残留药剂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结果见表1。烯酰吗啉、氟吡菌胺、精甲霜灵、甲霜灵、苯酰菌胺和75%肟菌·戊唑醇处理后,其EC50分别为0.56、0.25、4.03、6.95、1.14、2.73 μg/mL,其EC95分别为3.27、1.34、95.28、186.75、19.84、171.97 μg/mL,其中烯酰吗啉和氟吡菌胺的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最高,苯酰菌胺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次之。图1显示了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烯酰吗啉和氟吡菌胺有效成分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选择烯酰吗啉、氟吡菌胺和苯酰菌胺作为烟草赤星病菌的推荐药剂。

表1 不同药剂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

2.2 不同药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

由表2可知,供试的5种药剂(咪鲜胺、噁霉灵、溴菌腈、75%肟菌·戊唑醇和20%烯肟·戊唑醇)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差异较大,其中咪鲜胺的毒力最高,EC50为0.26μg/mL;75%肟菌·戊唑醇的抑菌活性较高,其EC50为2.66μg/mL。图2为在V8蔬菜汁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有效成分的咪鲜胺和75%肟菌·戊唑醇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选择咪鲜胺和75%肟菌·戊唑醇作为烟草赤星病菌的推荐药剂。

图1 不同浓度的杀菌剂对烟草黒胫病菌的抑制作用

表2 不同药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

图2 不同浓度的杀菌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

2.3 推荐药剂防治烟草黒胫病和赤星病的田间试验

基于供试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选择实验区烟草黒胫病菌使用药剂为50%烯酰吗啉1 500倍(第一次)和80%苯酰菌胺2 500倍(第二次),烟草赤星病使用药剂为45%咪鲜胺2 000倍(第一次)和75%肟菌·戊唑醇2 500倍(第二次)。两次施药间隔7 d,第二次施药后10 d和15 d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见表3和表4。

推荐药剂50%烯酰吗啉1 500倍和75%苯酰菌胺2 500倍防治烟草黒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表3);试验区第二次施药后10 d和15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71%和87.23%,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8%甲霜灵·代森锰锌800倍的防治效果。推荐药剂45%咪鲜胺2 000倍和75%肟菌·戊唑醇2 500倍防治烟草赤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表4);试验区第二次施药后10 d和15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33%和82.53%,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1 000倍的防治效果。在实际生产中,每种病害采用两种防治药剂轮换使用,可有效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从而提高病害防治效果。

表3 50%烯酰吗啉和80%苯酰菌胺防治烟草黒胫病田间试验结果

表4 45%咪鲜胺和75%肟菌·戊唑醇防治烟草赤星病田间试验结果

3 讨论

烟草黒胫病菌和赤星病菌的化学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和80%苯酰菌胺可溶性粉剂2 500倍轮换施用对烟草黒胫病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药后15 d防治效果达87.23%;45%咪鲜胺水乳剂2 000倍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 500倍轮换施用对烟草赤星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药后15 d防治效果达82.53%,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此结果为烟叶真菌病害的化学防控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于烟叶真菌病害危害国内烟区都有相关报道,如湖南[2]、贵州[3-4]、安徽[5]、云南[6]、广西[7]和湖北[8]等。报道证明烟草赤星病危害时间越长,造成烟叶细胞受损及崩解程度越重,品质越差,所以建议在染病前进行一次药剂预防[9];赤星病主要对烟株的下二棚叶和上二棚叶造成危害,这也符合广东省烟区病害危害特点[10];烟草黒胫病菌侵入后造成根系活力下降,生长受到一定限制水分运输受阻,间接或直接影响烟叶的品质和产量[11]。化学防控方面:往年多以甲霜灵、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常规农药品种防治,近年来烯酰吗啉开始推广防治烟草黒胫病,但农户偏好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从而造成病菌抗药性产生。朱桂林等[12]报道了广西烟草黑胫病菌已对甲霜灵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以靖西县的病菌抗药性最强(EC50为1.0243 μg/mL);彭丽娟等[13]发现贵州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显著提高,其中南州地区的病菌抗性倍数达到9.13倍(EC50为1.4562 μg/mL);杨天沛等[14]对黔东南州镇远县烟草黑胫病菌进行了烯酰吗啉毒力EC50为1.19 μg/mL,为抗性中间型菌株,具有耐药性特点。本试验结果表明,烟区长期使用的一些化学杀菌剂品种对烟叶真菌病害的防效较差,如多菌灵、甲霜灵和代森锰锌等,可能是由于病原菌的抗药性和耐药性原因造成。如不对烟农进行技术指导,农户则加大药剂使用浓度,从而可能造成药害和农药残留超标。

烟草真菌病害的化学防控应以预防为主,抓住病害发生早期进行防控。化学药剂选择应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环保剂型为目的,其中烟草黒胫病菌推荐使用药剂为烯酰吗啉、氟吡菌胺和苯酰菌胺单剂及其混配环保剂型;烟草赤星病菌推荐使用药剂为咪鲜胺单剂或其混配剂型及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等,施药时应轮换使用药剂品种。因此,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是保证烟叶品质的关键。

[1]许文耀,吴刚. 噁霉灵与溴菌腈混配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J]. 植物保护学报,2004,31(1):91-95.

[2]汤晓明,赵莉,彭业敏,等. 张家界烟区根茎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J]. 湖南农业科学,2014 (3):38-40.

[3]胡吉凤,桑维钧,刘健锋,等. 贵州省不同气候区烟草黑胫病的发生情况调查[J].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11):96-99.

[4]唐承成,曾琛,姜于兰,等. 贵州省烟草赤星病病原菌的鉴定[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5):3656-3658.

[5]杜雷,张乐,高智谋,等. 安徽烟草赤星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研究[J]. 中国烟草学报,2009,15(1):39-43.

[6]胡中会,赵立华,严恩平,等. 云南烟草赤星病菌及近似种rDNA-ITS 序列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2012,27(4):670-676.

[7]黄福新. 广西烟草侵染性病害的种类、分布及发生为害情况[J]. 广西农业科学,1993(6):15.

[8]赵玉纲,沈文静,陈永德,等. 南漳县烟草赤星病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205.

[9]陈惠明,张仲凯. 烟草接种赤星病后细胞病变及化学防治时期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8,25(2):125-128.

[10]高家合,余清,李梅云,等. 烟草赤星病对不同部位烟叶产值量的损失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355-357.

[11]孙清,周汝鸿. 烟草黑胫病损失机理的初步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26(4):366-369.

[12]朱桂宁,贤小勇,黄福新,等. 广西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检测[J].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6):623-626.

[13]彭丽娟,丁海霞,陆铮铮. 贵州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测定[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8):92-95.

[14]杨天沛,付继刚,邹光进,等. 烟草黑胫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4):8173-8174.

(责任编辑 杨贤智)

Screening and test of non-polluted chemicals for controlling main tobacco fungal diseases in Guangdong

PU Xiao-ming1,SHEN Hui-fang1,CHEN Yong-ming2,ZHANG Jing-xin1,QIU Miao-wen2,SUN Da-yuan1,ZHANG Lei-bin1,LIN Bi-run1
(1.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New Technique for Plant protection in Guangdong,Guangzhou 510640,China;2. Nanxiong Tobacco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Nanxiong 512400,China)

s:The tobacco black shank and brown spot have been become the important fungal diseases in Guangdong,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screening and application of non-polluted chemicals.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tobacco black shank and brown spot.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bioassay indicated that the toxicities of dimethomorph and fluopicolide against Phytopht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were the highest,and the values of 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 were 0.56μg/mL and 0.25μg/mL respectively;the toxicity of Phenylamid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dimethomorph and fluopicolide,and the EC50was 1.14μg/mL. The toxicity of prochloraz amines against Alternaria alternata was the highest of all,and the EC50was 0.26μg/mL;the toxicity of 75% trifloxystrobin·tebuconazole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 (WD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rochloraz amines,and the EC50was 2.66μg/mL. The results of flied experiments showed of. after a 15 d-treatment,the control effect of rotation application of 50% dimethomorph wettable powder (WP) 1 500× and 80% Phenylamide WP 1 500 × against tobacco black shank was 87.23%;the control effect of rotation application of 45% prochloraz amines emulsion in water (EW) 2 000× and 75% trifloxystrobin·tebuconazole WDG 2 500× against tobacco brown spot was 82.53%;the values of control effect of recommended agent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ast agents (P < 0.05). The research provided technical guidance for chemical control of tobacco fungal diseases,promoted the green safe production of tobacco,and ensured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obacco.

tobacco black shank;tobacco brown spot;chemical control;laboratory bioassay;flied experiment

S482.2

A

1004-874X(2016)11-0097-06

2016-08-01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科技专项(201309,201544000024059);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J450003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201515)

蒲小明(1981-),男,博士,副研究员,E-mail:puxm1981@126.com

林壁润(1963-),男,博士,研究员,E-mail:linbr@126.com

蒲小明,沈会芳,陈永明,等.广东烟叶主要真菌病害无公害化学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11):97-102.

猜你喜欢

咪鲜胺吗啉毒力
HPLC-MS/MS法测定32%肟菌·咪鲜胺水乳剂 有效成分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羟乙基吗啉中吗啉含量的研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蒜薹中的咪鲜胺残留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氟醚菌酰胺和烯酰吗啉对芋疫病菌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
咪鲜胺降解菌群的富集及降解特性研究
布鲁菌缺失疫苗株M5-ΔznuA和M5-Δbp26-ΔznuA的构建及毒力和免疫原性的评估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
高感度活性稀释剂丙烯酰吗啉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