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分析
——基于SSM方法

2016-12-19黄桂琴包先建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皖江第二产业产业结构

黄桂琴,梁 艳,包先建

(安徽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分析
——基于SSM方法

黄桂琴,梁 艳,包先建

(安徽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区域经济的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密不可分.基于2003~2012年间皖江城市带标准统计数据,借助SSM方法分析皖江城市带三次产业的结构效益.研究发现,皖江城市带产业经济总量增长快,区位竞争优势明显,但增速回落,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不显著,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第一产业发展整体处劣势,第二产业竞争力趋强,第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皖江城市带要进一步加强合肥与芜湖经济增长极的建设,促进区域产业承接与产业融合;发挥区位优势,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重点加大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强化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经济增长;SSM方法;产业聚集;结构优化

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1].一方面,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产业结构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随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变动,它在工业化过程中比后工业时期更为重要[2].自配第、克拉克和库茨涅茨等早期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来,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间演进规律被逐步揭示出来.Penede[3]通过流行的结构收益假说,分析了总增长如何影响产业结构的内在机制,并得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思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做法,也是发展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重要研究课题.

皖江城市带地处长江中下游,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桥头堡.城市带独特的地理优势对吸纳长三角地区的转移产业、促进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战略意义.2010年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建立起全国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确立了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滁州、宣城及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土地面积约 7.6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4%.2012年城市带年末总人口为5 988 万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0 605.49 亿元,占安徽GDP总量的61.4%,比2011年增长18.97 %;人均年GDP达到了40 536 元,比2011年增长10.46%,是安徽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皖江城市带发展的提出源于中部崛起及安徽经济发展的思考.较早关注并研究皖江城市带发展的是赵咏梅和葛向,1998年他们根据全国经济布局的态势, 提出安徽省地域经济布局三阶段发展模式中要形成有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淮南、安庆以及铜陵、淮北等城市在内的皖江城市经济带的工业化发展,但当时对城市带还没有明确界限[4].对皖江城市带的系统研究真正展开于2009年以后,5年多来,针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立项、产业布局及配套体系和政策,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论证.以2010年“规划”为界点,这之前,学者们重点研究城市带设立的战略意义和区域价值.吴克明[5]从战略的高度将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作为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选择中产业转移的最佳平台.程必定[6]提出皖江城市带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示范区建设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价值. 2010年“规划”审批下来以后,学术界则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具体建设上.一是对各要求分别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要在商务环境建设、合作环境建设、政策环境建设和区域间关系协调机制等四个方面加强区域经济建设[7]; 二是在各要素发挥作用的关系中找出路,从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的网络特征方面进行研究,提出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交通方式的创新及开发区建设等共同形成了驱动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不断变化的机理[8];三是将各区域间的协同合作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共生理论,根据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兼容度水平,提出了构建皖江城市带共性技术产业协同共生区域[9].这些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带经济发展,但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效益的研究不多.偏离—份额分析法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区域内各部门或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标准区相关部门或产业相比竞争力的大小,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以偏离—份额分析法为工具,对2003~2012年皖江城市带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以促进城市带经济发展.

1 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SSM解析

1.1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简称SSM)基本原理

SSM的基本思路是将被研究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参照区域的增长进行比较,将两者联系起来以考察研究区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常可分解为增长份额和转移份额两部分.增长份额是指研究区以参照区域平均增长率作为自己的增长率,计算其可能形成的经济增长量.增长份额是反映研究区域因产业体量的大小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贡献;转移份额是指因地区间资源转移而获得的增长量,它又可分解为结构偏离份额和区位竞争力转移份额两部分,用公式表达如下:

(1)

式中,G为研究区域考察期内生产总值总量;N为研究区域考察期内按参考区经济增长率增长所应实现的增长份额;P为研究区域结构偏离份额;D为研究区域竞争力份额;E、R和Ri、Ei分别是在考察期内,参照区域的总产值、总产值变化率和第i次产业产值及其产值变化率;r 、ri分别是在考察期内,研究区域总产值变化率和考察区域第i次产业产值变化率;e和ei分别为研究区域在某时刻的总产值和第i次产业的产值;0为考察期基期(年);t为考察期末期(年).

将N同实际的增长水平G相比较,如果高于实际时间增长水平,则总偏离(G-N)为正,反之,则为负.P值反映了研究区域相对于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当 P为正值,表示区域产业结构较合理,可促进区域经济总量增长;当P为负值,说明区域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则影响区域经济总量增长.D是指与参考区域相比,研究区域在发展产业方面具有区位优势或劣势,若D>0则研究地区竞争力高于参考区水平;反之,D<0.

(2)

式中,W代表结构效果指数,反映从整体上看考察区产业结构优化程度;U代表区域竞争效果指数,反映从整体上看考察区产业增长力.

W>1,说明区域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区域总体经济结构比较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反之,说明区域经济衰退,夕阳产业的比重过大,经济结构需要调整.U >1,说明区域内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反之,则说明区域产业竞争力较弱,地位有下降趋势.

1.2 皖江城市带产业SSM总体效果分析

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和自身竞争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三次产业的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和总偏离4个指数来体现.根据皖江城市带发展进程,选取2003~2012年10年间皖江城市带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分析.运用上述模型,以安徽省数据为参照区,将2003年作为基期,计算出皖江城市带各地市地区偏离—份额各分量.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安徽省统计年鉴》.核算中,各项产值以当年价格计算,未扣除因价格因素波动而产生的偏离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演变总体效果分析

资源来源:根据知网查阅国家和安徽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其次,从总的竞争优势分析,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但区域竞争优势明显.数据显示,皖江城市带的结构偏离分量P值为负值64.13,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十分不利.各个城市中,池州市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数值达到25.529,超过了合肥的16.836而居第一,铜陵和芜湖也仅维持在结构合理的水平上,而其他4个城市则处在P值为负的状态.不过,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向城市带的转移,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出来,区域竞争优势明显,竞争偏移分量值达到3 945.605 亿元.

再次,以相对增长率来衡量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结构效果情况,区域总体经济增长良好.表1显示, 皖江城市带经济相对增长率达到5.969的水平,其中,增长效果指数W值为6.026,这表明区域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不过,因为产业结构的拖累,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即结构效果指数仅为0.990,小于衡量指标1.这表明区域经济中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偏小,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最后,从皖江城市带的增长特征看,区域增长极基本形成,但其扩散效应还有待发挥.根据罗正英[10]等研究,城市带经济圈的构建要求区域内至少有一个增长极的出现.以合肥为增长极的区域经济形态基本形成.合肥市的总经济增量、份额分量、总偏离分别达到3 679.3 亿元、2 665.246 亿元和1 013.863 亿元,占区域经济的39%、48%和26.12%,具备明显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所需基本条件.芜湖市各项经济指标都紧随合肥市之后,其增长总量和份额分量分别达1 588.730 亿元和965.908 亿元,占区域经济的16.84%和17.24%,且与其他六市间拉开了较大距离,是区域经济中即将形成的另一增长极.但从8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演变分析,正在形成的两个增长极产业结构内部活力不高,还没有发挥出其扩散效应,未能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导致区域内经济发展增速极不平衡.皖江城市带各地区2003~2012年经济增长偏离—份额分析表如表2所示.

表2 皖江城市带各地区2003~2012年经济增长偏离—份额分析表

1.3 皖江城市带三次产业结构详解

为更清晰地显示出皖江城市带各市各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还需进一步做如下详细解析.

(1)皖江城市带第一产业发展整体处劣势.

从增速差值看,在8个城市中第一产业的差值最大的是合肥,为2.675,最小的是铜陵,达到-0.924,城市间的增速差距明显.10年来,城市带第一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缓慢,仅为0.489,对城市带的经济增长贡献有限.

从份额分量方面分析,第一产业份额分量过百亿的城市只有滁州和安庆两市,其他皖江城市第一产业的分量份额都很小,尤其是铜陵市仅有10.381亿.显然,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省和占据安徽省国土面积54%的皖江城市带,第一产业的规模经济不够,单位经济生产效率不高.

在结构偏离份额分析中,皖江城市带偏离分量都为负值,而且占据份额分量最重的滁州、安庆和合肥三市负值最大,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带总体结构偏离分量值达-218.283,第一产业结构与全国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产业结构较差.

从总偏离(PD)数值进一步分析,由于合肥的省会都市建设战略,芜湖作为长江开放式经济圈和马鞍山与南京一小时经济圈的明显区位优势,因而在区域优势的平衡下,这3个城市的第一产业PD值大于0,具有增长优势,潜力巨大,可以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但城市带整体竞争优势为-79.758,处竞争劣势,因而城市带从战略上看,第一产业不能成为优势发展的产业.

(2)皖江城市带的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快,竞争力趋强.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伴随着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而调整,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的工业化发展.皖江城市带工业化水平随着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素投入的增加,投资的驱动及资本的积累得以进一步优化,竞争力逐步加强.

从产业增速看,皖江城市带第二产业比重占GDP值上升到58.785%,产业增速差值达3.042.具体城市中,区域内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其中合肥、芜湖、铜陵、池州表现突出,增速差值都在3.2以上,远高于全国增速水平,区域内第二产业蓬勃发展,马鞍山以2.794的水平紧随其后,最低增速的为滁州市,仅为0.094,基本与全国水平持平.

从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皖江城市带的区位优势明显,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值达到2 986.065亿,是三次产业中表现最好的产业.由于区位优势,合肥的第二产业无论体量还是比重都是区域内最大的,其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达1 384.855亿.相比之下,毗邻南京的滁州经济发展慢,其竞争力偏离分量仅为12.415亿,第二产业的体量和速度都远远落后于区域内其他城市,更落后于相邻的南京.

从结构偏离分量分析,皖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的素质相对于全国来说较低.研究结果表明,8个城市的结构偏离分量全部为负值,且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和体量较好的合肥和芜湖两市,其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分别达到-14.149和-9.439,绝对值反而高于其他六市.这也说明了两大主要城市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相协调,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落后于经济的增长.

从总偏离(PD)分析,皖江城市带的第二产业总偏离值为正值,区域竞争力因其区位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潜力极大.区域内八市第二产业的PD全部为正值表明,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是不二的战略选择.

(3)皖江城市带第三产业发展后劲较足.

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皖江城市带第三产业是唯一一个分析指标全部为正值的产业,是三次产业中产业结构最好的.从具体城市来看,合肥、芜湖、马鞍山和池州4个城市的产业增速差值、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优势5个指标都大于0,显示出第三产业在这4个城市发展良好,具备较好的产业素质和较强的竞争力.铜陵、滁州、安庆和宣城四市其增速差值、竞争优势都小于0,表明这4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慢,产业的区位竞争处于劣势.尽管体量小,增长速度与第二产业相比要慢些,但从结构份额分量分析,8个皖江城市的分量全部为正值 ,其中最大值为合肥的99.631亿,最小的为池州市的13.283亿,产业结构较合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 皖江城市带三次产业结构演进效应

通过SSM分析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的演进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转移经济示范区建立后的效果更显突出,区域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通道.

2.1 区域经济随产业结构调整同步增长

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经济总量增速快.皖江城市带共计九市两区,10年间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绩.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 966.537 1 亿元,2012年达到11 398.52 亿元,以名义价格计算,10年间增长了5.796倍.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由2004年的433.86 亿元到2012年的910.21 亿元,增长了2.09倍;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从1 357.40 亿元增至6 124.45 亿元,增长了4.51倍;第三产业由915.7 亿元增为3 570.83 亿元,增长了3.90倍.从经济增长率看,2004~2012年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增长率一直都高于全省的增长水平.2005年19.65%的增长速度比全省10.47%的增长速度高出9.18个百分点,而2010和2011年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5.31%和33.27%,这正与当年的产业结构转移后第二产业的疾速增长密不可分.2003~2012年安徽省与皖江城市带GDP值及增长率如图1所示.

不仅如此,皖江城市带的经济总量占安徽省GDP总量的比率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04年,皖江城市带的GDP占安徽省GDP经济总量的50.12%,这与其所占省领土的54%的比例还落后4个百分点.而2009年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六成,比之2004年增长10%,到2012年,皖江城市带的经济迅速增长,占到安徽省GDP的66.22%,显示出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增.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节奏放慢,调整力度不断减小,且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皖江城市带经济在经历了2009~2011年连续3年大幅增长后,在2012年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节奏放慢,调整力度减小,区域经济增速回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明显相关.经济增长速度由2011年的33.26%下降到2012年的12.53%,下降幅度达20.73%,达到10年增长跌幅最大值.同时,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从59.054 8%下降到58.787 5%.示范区建设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出现了新的阻力,而这个阻力成为皖江城市带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2003~2012年皖江城市带各市GDP值如图2所示.

2.2 区域产业聚集效应渐显

皖江城市带10年发展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的特征.2003~2012年安徽省和皖江城市带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皖江城市带第一产业从15.05%的比重下降至10.43%,下降趋势明显;第二产业由49.97%增至58.79%,2011年曾达到最高的59.06%,总体呈现小波动的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在30%~38%内波动.统计数据显示,安徽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三二一”模式,逐步调整到2012年的“二三一”模式;而皖江城市带则一直在“二三一”模式中不断调整着三次产业的比重差距,第二产业比重越来越大,并逐渐挤占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空间,且这种趋势没有明显的改更迹象.这种调整趋势符合经典的配第—克拉克定律中的基本规律,即:随着在农业部门中产值与劳动力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工业部门中该比值呈现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在服务业部门中该比值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后迅速上升的趋势.依此,皖江城市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还处在工业化中期.

皖江城市带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也体现在产业聚集效应渐显.至2012年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累计引进省外资金8 369 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7亿美元,分别年均增长36.5%、27.2%;累计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3 772个,占全省72%.示范区第二产业中的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制造业项目约占示范区承接总规模的60%,产业集聚态势明显.第二产业的聚集也大大提升了该产业的竞争力.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1 097.7 亿元增加到2 181.5 亿元,年均增长22.1%,占全省比重达到83.1%;主导产业中电子信息和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加到3 962.4 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77.8%.

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增加值由2 428.1 亿元增加到3 724.3 亿元,年均增长11.2%,占全省比重达到66.2%.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第一产业中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成了19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国家级6个,占全省一半以上.

表3 2003~2012年安徽省和皖江城市带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

2.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协同发展需求急迫

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随着皖江城市带各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度不同,产业结构的基础各异和产业政策导向等问题正如表1、表2所示,区域中各市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应也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还可从图2中更为直观地反映出来.2003年时,合肥虽排在第一位,但GDP仅为485 亿元,安庆排第二,为320.4 亿元,滁州排第三,为300.5 亿元,经济体量最小的池州为75.5 亿元,各市的经济发展总量差距不大.到2012年,区域内的发展差距急剧扩大,各市的排名也发生了变化.2012年,仅合肥一市的GDP就达4 164.3亿,是皖江城市带2003年总和1 966.5亿的2倍,占到年度整个区域总产值的36.5%.同期,区域内池州市的GDP仅占区域经济总量的4.6%,为417 亿元.

图1 2003~2012年安徽省与皖江城市带GDP值及增长率 图2 2003~2012年皖江城市带各市GDP值

作为一个产业转移示范区整体,若要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并从中获益,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就须有较良好互动和较为平衡的发展态势.在皖江城市带中,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家电、汽车及零配件、轻纺、冶金、化工和建材七类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中,合肥和芜湖所占比例很高,尤其是芜湖,涉及其中的四类.集群产业分布有向经济较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11].这正是促成芜湖在2010年后快速发展,到2012年GDP总量达1 873.6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竞争力城市.而安庆、滁州的发展渐趋落后,宣城和池州体量较小的城市在发展步伐上也较慢.这也就是2012年虽有合肥、芜湖两市发展较快,但皖江城市带的发展速度反而急剧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作为产业集群的区域体,皖江城市带的竞争压力既有来自本省的皖北城市圈,更有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竞争.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放缓,区域外部竞争压力大的环境中,皖江城市带的内部协同发展,以期增强竞争力的需求就更显急迫了.

3 结论与建议

分析结论表明,从经济总量上看,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明显,但增速回落,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不显著.皖江城市带的区位竞争优势明显,但产业结构整体水平不高.皖江城市带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发展整体处劣势,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快,竞争力趋强,第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进一步加强合肥与芜湖的经济增长极的建设,促进区域产业承接与产业融合.合肥和芜湖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重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向技术要素的投入转变,让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区域经济增长.合肥与芜湖两个正在发展形成的增长极要进一步凝聚人力、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集中发力,建设一批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产业集聚优势明显的企业,促进城市核的形成,发挥增长极的集聚和溢出效用,带动整个城市带的发展.

发挥区位优势,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皖江城市带位于中国经济增长较好的江浙经济圈邻界和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下游,应发挥优势,在产业链延伸、新兴产业竞合、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快与苏、沪、浙在区域经济、科技与金融等多领域的合作.皖江城市带三大产业都具备明显区位优势,第二产业尤为突出,滁州、马鞍山都毗领南京经济圈,宣城紧接浙江,芜湖依江而落,工业基础好.后期发展中,这几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要加快地域性产业的结构调整,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升级工业服务业,加速与长三角产业链对接,突出城市带区域主导产业发展.

重点加大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强化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皖江城市带着手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和资产投资收益率,抓好两个核心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培育前向和后向产业链长的产业,带动周边城市围绕主导产业构造配套生产体系.在第一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的合肥、芜湖发展具有规模效应的现代农业;第三产业结构优势明显的合肥、池州、芜湖、马鞍山,要重点培育现代企业服务产业;安庆经济体量大,又处皖江城市带腹地,重点抓好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结构升级.

[1]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2] 蒋伏心,申俊喜.增长的空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增长方式转变比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Peneder,Michael.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J].Structural-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December,2003,14(4):427-448.

[4] 赵咏梅,葛向东.试论安徽经济发展的基本空间格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4):32-33.

[5] 吴克明.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若干思考[J].江淮论坛,2009(1):16-21.

[6] 程必定,袁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中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价值[J].江淮论坛,2010(6):11-16.

[7] 王可侠,彭玉婷.安徽“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学术界,2010(3):135-141.

[8] 韩会然,焦华富,李俊峰,等.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1(3):384-389.

[9] 冯锋,李天放.皖江城市带支柱产业创新效率与协同共生研究——以首个国家级产业承接示范区为例[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2):55-61.

[10] 罗正英.区域经济:双圈联动发展战略分析——兼论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1] 姜江,胡振华.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3(8):86-90.

Analysis of Wanjiang City Bel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Effect—— Based on SSM

HUANG Gui-qin,LIANG Yan,BAO Xian-jian

(College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Wanjiang City Belt standard statistical data from 2003 to 2012,is was found that economic aggregate growth of Wanjiang City Belt industry is rapid,reg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obvious,but the growth rate is decreasing,the the diffusion effect of growth pole is not significant and structural quality of the industry is not high;the firs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is at a disadvantage, the second industry has stronger competitiveness,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prospers,based on the SSM-shift-share analysis of Wanjiang City Belt three industry structure benefit index,index and relative growth of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growth ratio of three industry.Wanjiang City Belt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Hefei and Wuhu economy growth pole construction,promote regional industrial undertaking and industry integration;play to regional advantages,speed up the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circle;focus on increasing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strengthe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y.

economic growth;SSM analysis;industrial agglomeration;structural optimization

1672-2477(2016)05-0049-08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SK2013B063)

黄桂琴(1975-),女,江西吉安人,讲师,博士研究生.

F062.9

A

猜你喜欢

皖江第二产业产业结构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小鲟”过皖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