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炼糖过程葡聚糖含量变化研究

2016-12-19陈家贤常国炜刘桂云杨宇格梁达奉

广西糖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原糖糖业制糖

陈家贤,常国炜,刘桂云,杨宇格,杨 华,马 步,梁达奉,

(1.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广西 防城港 538021;2.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3.广西糖业研发中心)

炼糖过程葡聚糖含量变化研究

陈家贤1,常国炜2,刘桂云2,杨宇格1,杨 华1,马 步3,梁达奉2,3

(1.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广西 防城港 538021;2.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3.广西糖业研发中心)

文章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炼糖过程中各物料的葡聚糖含量,研究葡聚糖在生产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为葡聚糖清除工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原糖精炼过程中七系结晶各系糖浆葡聚糖含量逐渐提高,前后两系糖浆中葡聚糖含量具有相关性;由原糖带入的葡聚糖进入糖产品中的比例约为45%。

免疫比浊法;葡聚糖;原糖加工;清除率

0 前言

葡聚糖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原糖中的多糖,其含量是原糖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新鲜甘蔗中几乎不含葡聚糖,但当甘蔗受刀伤、火烧、霜冻或在收割后长时间放置,就会受肠膜明串珠菌等微生物感染消耗蔗糖形成葡聚糖。在国外,甘蔗砍收方式主要以机械收割为主,有些地区在甘蔗砍收前还会对甘蔗进行火烧等处理,所得的甘蔗表皮损失严重且切口数量多,容易受微生物感染[1]。国外生产原糖的澄清工艺主要是石灰法,整个生产过程对葡聚糖清除率不高,因此进口原糖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葡聚糖[2],表1为国外原糖葡聚糖情况。

表1 不同品牌原糖输出国的分析指标[2]

葡聚糖的存在会使炼糖过程中糖浆粘度升高,对过滤、蒸发浓缩、煮糖(结晶)和分蜜等工艺过程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葡聚糖在煮糖过程中会包裹在蔗糖晶体内,降低精制糖品质[3-4]。国外的炼糖企业很早就认识到葡聚糖对炼糖的不良影响,并制定了相关措施从源头控制葡聚糖的进入,如美国著名的Amstar炼糖公司制定的原糖购买合同中,规定了葡聚糖等指标及惩罚制度(见表2)[2]。

中国是原糖进口大国,国家标准(GB15108-2006)要求进口原糖的葡聚糖含量小于400mg/kg。但由于传统的葡聚糖检测技术复杂、检测耗时长、准确性不高[5],国内并没有对进口原糖的葡聚糖含量进行检测。再加上国内精炼糖厂对原糖的质量要求常常偏重于原糖的糖度、色值等指标[6],对葡聚糖含量这一重要指标缺乏认识,进口原糖质量参次不齐,严重影响国内炼糖工业。

由于之前炼糖业普遍对葡聚糖问题缺乏关注,而且受检测手段限制,葡聚糖在原糖精炼过程中含量变化情况如何,目前尚无定量评价。免疫比浊方法根据抗体与抗原(葡聚糖)的特异性反应,可快捷、准确、定量测定原糖、中间物料和产品及副产品中的葡聚糖含量,因此本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炼糖过程中各物料的葡聚糖含量,研究葡聚糖在生产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为葡聚糖清除工艺提供依据。

表2 原糖质量合同(葡聚糖)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葡聚糖单克隆抗体试剂盒(由绿色制糖八桂学者研发团队提供);原糖、糖浆及精糖(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

1.2 主要设备

MCA浊度计、锤度计、阿贝折光仪、电子天平

1.3 分析指标和方法

1.3.1 常规指标

按《甘蔗制糖化学管理分析方法》进行。

1.3.2 葡聚糖含量

1.3.2.1 试剂配制和样品预处理

抗体溶液的配制:室温下溶解葡聚糖单克隆抗体。加入13mL抗体稀释液,充分摇匀溶解,静置15min备用。用0.45μm滤膜过滤抗体。

Dextran T-2000标准液的配制:称量0.0500g Dextran T-2000粉末,记录其质量m(精确至0.000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摇匀。用移液管吸取5mL上述Dextran T-2000溶液到4.0g标准糖中,继续用蒸馏水将标准糖溶解并定容至25mL,摇匀,用0.45μm滤膜过滤,备用。

固体糖品的预处理方法:取16.0g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到100mL,用0.45μm滤膜过滤,备用。

液体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测量样品的锤度和密度,记为°Bx原(精确至0.1)和ρ原。用蒸馏水将样品稀释至锤度为13.5~16.5°Bx,记录其锤度为°Bx稀(精确至0.1)。测量其密度,记为ρ稀。用0.45μm滤膜过滤,备用。

1.3.2.2 抗体标定

把1mL抗体加入测试皿中,读取稳定浊度值作为空白值(N样)加入10μL待测样品,立即用移液枪反复吹打6次(尽量避免产生气泡)并置入浊度计,取最高值为样品溶液的浊度值(N样)。

1.3.2.3 样品标定

把1mL抗体加入测试皿中并置入浊度计,读取最高值作为样品的浊度值(N标0),加入10μL浓度的标准品,立即用移液枪反复吹打6次(避免产生气泡)并开始计时,置入浊度计,读取标准品的浊度值N标。

1.3.2.4 数据处理

其中:

C——Dextran T-2000标准液的浓度,mg/L

m——T-2000的质量,g

w——T-2000的含水量(已在试剂盒内注明)

其中:

G——固体糖品中葡聚糖含量,mg/kg糖

其中:

S——液体样品中,每千克固溶物含葡聚糖的毫克数(即对锤度的葡聚糖含量),单位:mg/kg×°Bx

ρ稀——稀释后的液体样品的密度,单位:kg/L

°Bx稀——稀释后的液体样品的锤度。

2 过程与操作

2.1 原糖精炼过程简介

原糖精炼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原糖蜜洗后(蜜洗情况由原糖色值决定)回溶,并用碳饱充、板式压滤进行澄清处理,得到的糖浆经过离子交换树脂脱色、蒸发浓缩、煮制(分蜜)等工序,最终得到产品精糖。精炼糖厂采用七系煮糖制度,依次为R1、R2、R3、R4、A、B、C,即前一系糖膏离心出的糖蜜作为下一系的糖浆,其中,R1、R2糖浆煮制的糖膏分蜜得到精制糖。

图1 原糖精炼工艺过程

2.2 试验方法和时间

在糖厂进行常规化验的情况下,增加采集以下样品进行葡聚糖含量检验:每5天集一次原糖样,每班取原糖稀汁瞬时样,定期取A糖、B糖、C糖的瞬时样,每天取精糖、各系糖浆(R1糖浆、R2糖浆、R3糖浆、R4糖浆、A糖浆、B糖浆、C糖浆)的集合样;每罐C糖的糖蜜瞬时样。试验时间为29天。

3 结果与讨论

3.1 原糖的葡聚糖含量与溶糖过程对葡聚糖含量的影响

表3为试验期间的原糖葡聚糖含量情况。由于入厂原糖质量的差异,5次原糖样中的葡聚糖含量有所波动,幅度在186~325mg/kg糖,原糖稀汁中含葡聚糖在226~275mg/kg°Bx。两种样品的平均值分别是243mg/kg糖和242mg/kg°Bx,结果非常接近,说明在溶糖的过程中,葡聚糖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从微生物生长的角度分析,由于溶糖时温度较高(达63~ 70℃),糖液锤度较高(达62~67°Bx),微生物很难在这种条件下生长,所以并不能把蔗糖转化为葡聚糖。从葡聚糖的性质来看,63~70℃的高温并不能将葡聚糖降解。所测原糖主要从巴西进口,而巴西以机收甘蔗为主,所以原糖中葡聚糖含量较高。

表3 原料中葡聚糖量

3.2 澄清、蒸发后葡聚糖含量变化情况

根据29天的平均结果,R1糖浆葡聚糖含量为246mg/kg°Bx,而原糖稀汁的葡聚糖含量为242 mg/kg °Bx,葡聚糖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这主要是因为葡聚糖在水中高溶解性和低极性,澄清和蒸发均不能有效去除或降解葡聚糖。在加灰、CO2饱充、硅藻土吸附、压滤、树脂处理及蒸发等几个处理中,糖汁一直处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状态,所以应该是没有新的葡聚糖产生。

3.3 煮糖过程葡聚糖含量变化

蔗糖结晶是一个高度提纯过程,但是在结晶过程中仍然会有杂质被包藏并与蔗糖共结晶。其中,糖液中葡聚糖就会以一定的比例进入蔗糖晶体中,并阻碍蔗糖晶体的生长,降低产品质量[7-8]。通过表4的数据可知,糖浆葡聚糖含量随煮糖系数后移而逐渐升高,图2、图3表明后系糖浆中葡聚糖量与前系糖浆中葡聚糖量具有相关性,也证明了这一点,主要是因为结晶过程部分葡聚糖进入蔗糖晶体,其余留在母液中,分蜜后作为下一系的糖浆进行下系煮糖。由表5可知,中间在制品糖晶体中葡聚糖含量随煮糖系数后移逐步升高,把表4和表5的相关数据对应起来分析,可以看出,糖浆的葡聚糖含量越高,对应晶体中葡聚糖含量越高。精制糖产品中葡聚糖量平均为134mg/kg糖,根据糖厂实验期间处理原糖总量和所得精糖量的数据,可知糖浆中大概45%的葡聚糖进入精制糖产品。

表4 各系糖浆葡聚糖含量

表5 产品及中间制品、废蜜中葡聚糖量含量

图2 R1糖浆与R2糖浆中葡聚糖量的关系

图3 R2糖浆与R3糖浆中葡聚糖量的关系

4 结论与展望

从生产工艺和各试验数据可以知道,整个炼糖过程都处于微生物难以生长的状态,所以炼糖过程中出现的葡聚糖绝大部分是从原料(原糖)引入的,而炼糖过程中的澄清、蒸发工段并不能有效去除葡聚糖,结晶过程对葡聚糖的清除率也不高。所以,要解决炼糖过程中的葡聚糖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使用不含或含量较低的原糖作为炼糖原料;二是在炼糖过程中加入葡聚糖酶。葡聚糖酶是能高效降解葡聚糖的生物制剂,随着绿色制糖的深入发展,葡聚糖酶已经被成功开发并进行了糖厂应用。梁达奉教授[9]及其科研团队进行了葡聚糖酶在炼糖厂生产应用的试验,结果表明,葡聚糖酶对原糖精炼过程物料及产品中葡聚糖的除去有明显的效果,对糖厂节能减排及提高糖回收率等有显著效果。因此免疫比浊法检测葡聚糖含量及葡聚糖酶在精炼糖厂的使用,将有利于提高糖厂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1] 韦雪珠译.精炼糖厂中的原糖质量概况[J].广西蔗糖,2013,70(1):37-39. [2] 霍汉镇.制糖工艺与装备的新概念与新实践[M].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2002:297-298.

[3] 梁达奉,曾练强,郭亭等.葡聚糖对制糖工业的影响及对策(上)[J].甘蔗糖业,2008,3:28-33.

[4] 梁达奉,曾练强.葡聚糖对制糖工业的影响及对策(下)[J].甘蔗糖业,2008(4):23-27.

[5] 柳颖,蚁细苗,林荣珍,等U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葡聚糖的研究[C].甘蔗糖业,2013(05):1-2.

[6] 何凤仪.原糖的质量与加工[J].甘蔗糖业,2007,(2):37-44.

[7] 杨光昭,甘蔗制糖过程葡聚糖初探[J].四川制糖发酵,1992(3),15-19.

[8] PromraksaA,FloodA E,SchneiderP A.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dextran partition coefficient in sucrose crystallization[J].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2009,14(311):3667-3673.

[9] 马步,常国炜,蚁细苗等.葡聚糖酶在原糖精炼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糖业,2014,(3):18-21.

TS244

B

2095-820X(2016)05-05

2016-09-17

陈家贤(1983-),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制糖工业化学分析技术。

梁达奉(1964-),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制糖及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原糖糖业制糖
广西财政厅聚力促糖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多举措阻力糖业发展又好又快
广西召开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甘蔗制糖澄清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
自动控制技术在糖厂蒸发系统中的应用
碱液喷涂对原糖储存过程中品质劣变的影响
制糖过程中还原糖问题的初步研究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基于时间序列法的广西原糖价格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