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认识规律设计教学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思考

2016-12-19安徽省六安市三里桥小学王林

新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魔盒分配律

安徽省六安市三里桥小学 王林

基于儿童认识规律设计教学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思考

安徽省六安市三里桥小学 王林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58页。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发现、理解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习重点:探索乘法分配律。

学习难点: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具:学前测试、教学课件、乘法“魔盒”。

教学过程预设——

一、问题生成:奠定基础,亲身理解乘法分配律

1.出示问题一:一个长方形花坛,长72分米,宽28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师: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预设:生1:(72+28)×2;生2:72×2+28×2。(板书两个算式)

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法,算出互结果。

生1:200分米;生2:200分米。】

你发现两个算是之间——(相等)

能不能在这两个算式之间写上“=”?(可以)

板书:(72+28)×2=72×2+28×2

2.出示问题二:(P56课本情境图)你能想到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是多少?

(生计算,汇报)

贴了多少块瓷砖?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生3:3×10+5×10,结果是80块。生2:(3+5)× 10,结果也是80块。

两种不同的方法,却得出相同的结果,说明这两个算式也是——(相等的)。

板书:(3+5)×10=3×10+5×10,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设:生3:4×8+6×8=80(块);生4:(4+6)×8=80(块)

观察我们刚才得到的三组等式,你有怎样的感觉?(可能有规律)

设计思考:教师有意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为学生得出了三组关联紧密的算式提供事实支撑。基于学生的视角,先铺垫了长方形周长这个知识点。学生对于长方形的周长问题,比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更加熟悉,更容易接受。在学生经历了两种不同思考方法的计算后,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知识规律,产生这样一种数学体验:乘法分配律来源于生活实践中,且在问题解决中产生的,是生活的需要。

二、百变“魔盒”:疏通建构,深切体验乘法分配律

师:刚才同学们感觉到这三组等式中含有规律,是真的吗?下面请你们开始探索之旅吧。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思考:对于可能存在的规律,仅凭这两个等式就能说明它是成立的吗?(不能)怎么办?(找更多的这样的等式验证)

生举例验证。

预设:生5:(3+2)×5=3×5+2×5,质疑:你计算过了吗?

生5:算过了,两边的结果都是25。

生6:(30+50)×5=30×5+50×5;生7:(24+76)× 2=24×2+76×2。

……

看来咱们头脑中的那个规律可能真的存在啊。我们也举了不少的例子,结果两边都是相等的。问题是这样的例子咱们能够列举得完吗?万一有一个不成立,怎么办?我们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我们可否换个角度思考?也就是不用计算,就能够判断两个式子的结果是否相等呢?

预设:生8:(72+28)×2=72×2+28×2,左边括号里算出是100,就表示100个2,右边是72个2加上28个2,也是100个2,所以两边的结果一定是相等的。

生9:(53+27)×6=53×6+27×6,左边是80个6,右边是53个6加上27个6,也是75个6……

生7:这个相同的数一会儿是2,一会儿又是6,百般变化,就像一个魔盒,可以出来任何数。

师拿出一个纸盒,告诉学生假如这就是魔盒,让3个同学一组、2个同学一组,每人手里一个魔盒,演示算式(3+2)×5=3×5+2×5的原理。启发:(3+2)个魔盒=3个魔盒+2个魔盒。像这样的式子两边有没有可能不相等呢?

(不可能,两边的结果一定相等)

设计思考:学生初窥规律,发现一点点的规律,此时教师不是马上让学生说出规律(缓说破),而是继续为学生的思维煽风点火,为学生搭建挑战的舞台,让学生继续观察、思考、猜想、交流、分析、探讨,进一步体悟等式的特点,验证存在其中的规律,进而掌握乘法分配律。学生经历了发现、猜想、质疑、体悟、验证等过程,培养了猜想,同时又验证猜想的能力。

师:照这样看来,咱们猜测的这个规律的确存在,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这个规律吗?

预设:生1:(爸爸+妈妈)×我=爸爸×我+妈妈×我。

生2:(我+你)×他=我×他+你×他?,我和你都是他的好朋友,也就是我是他的朋友,你也是他的朋友。

生3:(真悟空+假悟空)×金箍棒=真悟空×金箍棒+假悟空×金箍棒

生4:(A+B)×C=A×C+B×C

生5:(a+b)×c=a×b+a×c

生6:(⊿+★)×○=⊿×○+★×○……

师:哈哈哈,这么多呀!你觉得用哪一个等式表示这个规律好一点?为什么?

(第四个用小写字母的那一个。简单好记,前面学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也是这样表示的。)

师:这就是数学的简洁美。这个规律就是乘法的分配律。

师:齐读这个式子,并指名用语言叙述表达。

(通过读式子,完善语言表达)

设计思考:乘法分配律难就难在学生对内在规律的把握上。有些教师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这背离了数学的本质。我们应该把劲儿使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多个算式中观察、比较和归纳,去完整地体验感知,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表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等式。经过这样的体验活动,再用语言来表达乘法分配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样的活动,对知识的建构有着积极地意义。

三、是真的:内化“魔数”,形成数学理解

1.雾里看花辨对错。

57×(18+29)=57×18+29

76×76+39×79=(76+39)×76

82×(2×9)=82×9+22×9

2.心灵感应(把结果相同的两个式子连起来)。

①(35+27+38)×29①26×25+3×25

②86×18-56×18②(56+44)×68

③63×68+68×37③35×29+27×29+38×29

④59×102-59×2④(86-56)×18

⑤(23+6)×25⑤59×(102-2)

你感应到了相等的式子了吗?请你选择一组自己喜欢的式子计算出结果吧。

师巡视指导。

预设:生1:(35+27+38)×29=35×29+27×29+38×29,等于3900。(只是计算了左边的等式)

追问:为什么只是计算了左边的等式?

(等式两边结果相同;左边的式子算起来容易一些)

生2:59×102-59×2=59×(102-2),结果是5900,这次我算右边的那个式子,右边的括号里是100,59×100一眼就能知道答案。

观察这两个等式,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3:生2的算式不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不能这样计算。

生4: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只不过它是倒过来用的。

达成共识: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同样可以让计算简便。

生5:(35+27+38)×29=35×29+27×29+38×29,等于3900。通过右边的式子可以看出是100个29,很简便。

问生1:对生2这个等式,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其他算式都是带“+”的,可生2这个是“-”。也行!

师补充板书:(a-b)×c=a×c-b×c

师:有没有勇敢的同学来计算35×29+27×29+38×29这个式的?

生5:我们同桌计算了,结果也是2900,和它左边的那个式子结果相等。

师:你们有了什么发现?能不能与大家分享?

(其他的等式都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这个等式是三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追问:如果是4个数、5个数、6个数,更多数的和与一个数(魔数)相乘,分配律还能用吗?

3.用你认为比较简便的方法算一算。

①213×15+187×15;②101×97;③36×17-26×17;④(57+43)×19。

设计思考:用来巩固新知的练习应该具有层次性,在题型上要能体现出综合性和层次性,如果能体现出开放性更好。“心灵感应”题型设计富有创意,既照顾了基本形式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巩固,又拓展了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更广泛的探索空间,体验数学的“魔力”,感悟数学的美!

四、魔力犹存:体验合情推理,延伸课堂内涵

咱们共同见证了乘法分配律的非凡功力,它让计算变得简便有趣。我想知道: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也有这样的等式吗?

板书:(a+b)÷c=a÷c+b÷c?

这个等待同学们课后验证了,可以参照今天咱们研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进行猜想、验证。

设计思考:发现乘法分配律,会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一些问题,这是本节课的基本要求。如果仅仅到此为止,我觉得意犹未尽。在课前的前测中,我发现了藏在学生心中的大大的问号——除法是否也有分配律?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课尾有意荡开一笔,抛出“除法有没有分配律”这个问题,点燃学生合情推理的思维火花。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究热情空前高涨,但此时并不急于得出结论,而是宣布“下课”,课堂戛然而止,干净利索。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热情,投入到课后的探究之中去,积极验证这个合情推理的合理性。让学生独自经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王林,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六安市三里桥小学)

猜你喜欢

乘法分配律魔盒分配律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欧拉魔盒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魔盒”里的小精灵
巧克力魔盒
带着“魔盒”去远行
基于学情,把握本质,深层建构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