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女子袖身风尚变迁
2016-12-18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刘 菲,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清代女子袖身风尚变迁
刘 菲,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清代女子服饰满汉异制,满汉女子服饰的袖身变迁各有其独特的轨迹。但同时,满汉女子服饰所受服饰风尚的影响亦具有一致性,这导致其袖身的变迁具有相同的趋势。
满汉;袖子;女子
自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中国的服饰便与社会治理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因此被称为衣冠治国。中国的服饰体系历经千余年,自周汉至明逐渐形成了以交领深衣和圆领袍服为基本元素的服饰体系。明末,满族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最终建立起清朝这一少数民族政权。伴随着以满洲八旗为基础的权力系统重建,富有民族特色的满族服饰开始对汉族的传统服饰体系形成冲击和影响。两种服饰体系在满汉文化不断交汇融合的背景下,也逐渐从相互对抗与排斥走向调和与统一,并最终形成了清代的服饰风貌。文章选择对清代女性服饰中袖身风尚的变迁进行研究,以期由小见大,一窥清代服饰体系的动态形成过程。
1 清代满汉女子服饰的双轨制
鉴于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的经验教训,满族统治者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意识地进行了保留。摄政王多尔衮于清初陆续颁布谕令,要求归顺的汉族民众遵循满族的服饰传统“薙发易服”,甚至推行“从者不斩”,也即不剃额前发便斩首的严酷政策。历史上中国北部多次被异族所占领,元代更是全境陷落,但清之前的异族统治者都没有成功地迫使华族易服,并且中原传统文化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1]”。因此薙发易服的政策引发了全国性的反抗运动,尤以文人气氛甚浓的江南最为激烈,甚至最终形成了“嘉定三屠”等惨绝人寰的事件。面对此起彼伏的反抗,清廷最终以“十从十不”作为双方博弈的结果。在这一背景下,男子服饰无论满汉,皆从满俗,剃发易服;清代女子服饰则形成了复杂的满汉双轨制,女子日常服饰采取了汉女从汉俗,满人从满俗的政策;而汉族女子若为命妇,则其礼服、朝服、吉服仍需要按制穿戴。由于这种独特的满汉双轨制,清代女子满汉服饰风尚以各自的服饰文化为基础,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演化系统,同时两种服饰文化互相影响,在某些服饰局部呈现出交融之势。
2 汉族女子的袖身变迁
顺治初年,在易服政策尚未全面推开之时,汉族女子的日常服饰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基本延续了明代的女子服饰风尚。根据穿戴人身份、穿戴场合、服装上纹饰等特征,明代的女子服饰形成了繁复的服饰体系,但总结其上衣的款式,主要有交领大袖衫[3]、团领斜襟大袖衫、对襟大袖衫[4]、交领及立领大袖长短袄等。顺治二年,易服政策一经推行,汉族女子的官方服饰,也就是明代的礼服、吉服等服饰样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明代女子的日常服饰被保留下来,其中涉及上衣的服饰主要包括各种领型的斜襟大袖长短袄、对襟大袖披风等。从孔府所藏衍圣公夫人的画像中,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清初汉族女子上衣的大体形制。图1和图2中两张画像分别是第六十五代衍圣公侧室陶夫人小像和第六十六代衍圣公继配吕夫人小像,她们生活的时代分别是明末清初和清代康熙年间。从画像中可以发现,两人皆穿着便服,除第六十六代衍圣公继配吕夫人所穿长衫的袖身略小外,二人的袖身并无明显差别。另外两人长衫的袖身都比较宽大,袖口较袖身窄小,袖口无缘饰或仅仅有非常窄小的锦缘,袖身下缘有明显的弧线造型,由于袖身长于臂长,因此遮住了小口的袖缘。
图1 六十五代衍圣公侧室陶夫人小像
图2 六十六代衍圣公继配吕夫人小像
查阅这个时期的传世实物,如孔府中所藏女子明代服饰中的其中一件,其袖身平面图3所示。袖身上缘平直,下缘自腋下至袖口形成优美的弧线,通袖长两米,显然比一般女子的两臂展开要长,与画像中女子上衣袖身造型一致。实际上由于袖口的宽窄多有差异,因此明末清初女子袖身下缘的弧线的形态也有差异,当袖口较大时,下缘的弧线更为舒缓。
图3 明末女子上衣袖身示意图
明末清初的汉族女子中还流行另一种袖身,其袖口稍宽,缘饰更为明显。如图4所示,袖身的下缘并不是一个平滑的曲线,而是自腋下先弧至肘部,然后自肘部至袖口齐平处为直线,齐平处至袖口形成一个九十度的倒角,袖缘装饰有锦边。这种袖式的上衣至清初依然流行,但是从图5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虽然袖身下缘的曲线被保留了下来,但是袖口的九十度倒角却不再存在,代之以宽阔平直的袖口,而且袖口的缘部装饰更为复杂,先是两层织金缘边,里面还有一层绿色晕彩的刺绣装饰。
图4 明末女子茶色绸平金短蟒衣
图5 清初蟹青绸女长衫
当然,清初汉族女子服饰的袖身不仅仅是袖口的变化,袖身的宽窄变化实际上是最为明显的。清初文人叶梦珠在其笔记《阅世编》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袖初尚小,有仅盈尺者,后大至三尺,与男服等。自顺治以后,女袖又渐小,今亦不过尺余耳[2]”。由于叶梦珠主要生活在明末至康熙中期,因此根据其记载可知,明初女子中流行一尺的袖身,而明末则流行宽大的袖身,宽者甚至可达三尺;由顺治年间开始,女子袖身逐渐变小;至康熙年间,袖身又变得宽阔起来,但也不过分宽大,也就是一尺多一点而已。实际上,从康熙末年开始,汉族女子的袖身又日益宽大,丝毫不比叶梦珠所描述的明末女子袖身的宽阔程度逊色,并且在裁剪上又出现了新的样式,自腋下至袖口的弧形裁剪方式逐渐不再流行,而是自腋下平直的延伸至袖口。另外,汉族女子外穿上衣的袖身有时会裁剪地很短,袖口更为宽阔,内长外短的袖长使得袖口形成层叠的效果。伴随着女子袖身廓形的改变,女子袖口的装饰也愈加繁复,宽阔的锦缎、刺绣缘边堆砌在袖口的部分层层叠叠,有时整个袖身都被各种缘饰所占据。图6是一件清后期的女子红色暗花罗上衣,其袖身较短,下缘平直,袖口宽阔,最外缘用白色的布料拼接装饰,内侧则层层装饰各种缘饰。
图6 清代女子上衣
直至清末,除了平民汉族女子服饰会采用方便劳作的小袖,汉族女子上衣的袖身基本沿用了直袖身的裁剪方式,袖身的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总体趋势是袖身日益肥大,装饰也日益繁复。
3 满族女子的袖身变迁
满族的祖先是辽东女真族,其服饰传统受到与其毗邻而居的蒙古族和朝鲜族的影响。崇德年间,伴随着服饰制度的完善,满族逐渐形成其独特的服饰语言和系统,此时的女子服饰日常以小袖团领斜襟上下连署旗袍和直袖对襟大褂为主,其袖身主要分为箭袖、去掉箭袖的小袖和直袖三种基本袖式。
清初,无论是礼服、吉服还是日常服饰,带有箭袖造型的长袍是女子最为常见的穿着。如图7所示的孝庄便服画像中,其所着袍服即为箭袖长袍,箭袖的造型与一般汉族女子的袖身有着明显差异。首先是袖身窄小,袖身下缘自腋下至腕部呈一条直线,使袖口紧贴腕部;其次,袖子手腕部连接形如马蹄造型,刚好能够遮住手背。箭袖在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中比较常见,是游牧民族为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和其渔猎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功能性极强的服饰结构。清代女子箭袖的裁剪方式十分多样,箭袖的袖身在很多时候也并不象孝庄画像中那样一体裁剪。在更为隆重的服饰,如吉服袍中,袖身往往在肘部偏下的位置裁剪开来,在分裁的部位装饰有较宽的绣缘。箭袖与连接处的绣缘往往采用深色布料,上面的刺绣纹样与布料保持一致的风格和色彩;而小臂部位的接袖则不同,虽然一般与箭袖和绣缘使用同色的布料,但却不使用刺绣。深色布料的大面积使用,使得清初的女子箭袖形成了一种较为肃穆的风格,在这种箭袖袖身的肩部再增加一个出肩的结构,则成为极为隆重的女性礼服的袖身样式,如图8。
图7 孝庄便服画像
图8 清代女朝服袖身
满族定居中原日久,箭袖造型逐渐失去了其功能性特征,同时由于在清代典章中对日常服饰不存在详细规定,故由康熙末期开始,在满族女子的日常服饰中,将马蹄形箭袖去掉后的小袖长袍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袖身造型,这种形制的长袍常常与袖身略宽阔的直袖对襟袍一起穿着。上面我们提到,女子服饰自有其流行的规律,袖身的宽窄也随时而变,伴随着箭袖在满族女子日常服饰中的消失,满族年轻女子日常服饰中的袖身也随社会服饰潮流日益宽大起来,袖缘的装饰也日益华美。经历了雍正、乾隆、嘉庆几朝的发展,至道光时期,按制带有箭袖的女子吉服袍的袖身已经尽失清初箭袖的风采,如果不是袖口处的独特弧线,已经与直身袖难以区分。
图9 道光时期的大红缂丝彩绘八团梅兰竹菊纹夹袍
如图9所示的这件道光时期的女吉服袍,两袖通长六尺多,宽尺余,袖身下缘平直,袖端为马蹄形袖口;袖身分裁,分裁处有缂丝绣花和平金提花缘边,马蹄形袖口和缘边有同样底色的面料,但由于纹饰繁密,因此并不影响服饰整体华美的审美格调。对比图8中的箭袖,可以看出两件袖身的结构基本一致,但是裁剪廓形却迥然不同,而且袖身上装饰的刺绣纹样题材、色彩搭配等也有较大的差异。
到了同治年间,除了极为严肃的场合,箭袖基本退出满族女子服饰,小袖则主要成为贫民方便劳作的服饰形态。越来越宽大的袖身裁剪,越来越繁复的缘边装饰成为清末满族富贵人家女性所钟爱的服饰,从这个时期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清末满族女子袖身的宽阔程度。
图10 1871-1872年北京的满族女子
图11 清晚期绿纱绣折枝梅金团寿纹衬衣
在图10中,画面右侧的买花女子为比较富裕的满族女性,其所穿长袍的袖身宽阔,袖身下缘平直,袖口装饰有宽阔的缘边;而左侧卖花的女子则是比较贫穷的满族女子,其长袍朴素无饰,袖身更加瘦小。实际上,清末满族女子的袖身不仅越来越宽阔,袖身长度也逐渐收短。一般情况是最外面的袖身长度最短,里面的袖身逐次加长,使袖口形成层叠之状。天气炎热时,为了追求袖缘的层叠效果,甚至会在一件衣服的袖口处刻意缝制出假的层叠袖口,以为美观,如图11所示。满族女子宽阔而短小的袖身并不仅仅出现在富有民族特色的长袍上面,同时也运用在了满族的长短褂之中,由于外褂穿在袍身外面,袖身更加肥大,以至于仅看外褂的话,已经难以判断出外褂穿着者的所属民族,更多的是为我们判断穿着者所属的社会阶层提供了依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清朝自开国之初所定的服饰政策决定了清朝女子服饰形成了满汉双轨制,清早期满汉女子服饰的袖身对此亦有所体现。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汉女子服饰自清中期开始,在统一的流行风尚影响下逐渐发生变迁,这种流行风尚反映在袖身上,就是逐渐以宽大为美、以宽大为贵;崇尚繁复的刺绣或锦缎装饰的华丽缘边,并且形成了袖身内长外短、层叠相间的搭配方式。清朝覆亡后,满族彻底融入中国社会,满汉女子服饰之双轨制就此消弭,但清代满汉女子服饰经过裁剪改良,仍对后世服饰风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 孔丘.孝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
[2] 叶梦珠.阅世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205.
[3] 王金华、周佳.图说清代女子服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晚晴碎影-汤姆逊眼中的中国[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
[5] 张琼.清代宫廷服饰[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6.
[6] 山东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孔子像衍圣公及夫人肖像[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8.
The Fashion Changes of Women’s Sleeves in Qing Dynasty
Manchu and Han nationality women dress system is different in the Qing Dynasty,The change of the sleeves of the Manchu and Han women's clothing has its own unique track.But at the same time,the influence of women's clothing of Manchu and Han nationality is also consistent,which leads to the same trend of changes in the sleeve.
Manchu and Han nationality; sleeve; woman
刘菲:女,1980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代手工艺术学院教师,历史学博士。
博士毕业院校:山东大学,研究方向:中国服饰史。
硕士毕业院校:北京服装学院,研究方向:现代首饰设计与制作。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千佛山东路23号山东工艺美院现代手工艺术学院。
本文是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年度课题“清代孔府服饰演变研究(15-ZZ-WX-1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