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仁之“生意发端处”
——王阳明仁孝关系思想探析
2016-12-18赵文宇曾振宇
赵文宇,曾振宇
(1.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济南 250100;2.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济南 250100)
孝是仁之“生意发端处”
——王阳明仁孝关系思想探析
赵文宇1,曾振宇2
(1.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济南 250100;2.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济南 250100)
“仁”和“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范畴,在一定意义上,儒家文化可被称为仁孝文化。对于“仁”“孝”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很多学者进行了阐述,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汉唐学者多认为孝是仁之本,孝在先,仁在后;宋明学者则倾向于认为仁是孝之本,孝是行仁之本。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在“良知”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了仁和孝,他认为仁是良知之理,与良知不可分割,孝是良知与物(事亲)相感发出的表德。在仁孝关系方面,王阳明既沿袭了程朱的观点,又进行了新的阐发。他认为,仁是体,是孝的人性依据,孝是仁的发用流行,且是仁的先发。仁发用为爱,孝是爱亲,在所有的仁爱中最为真诚深厚。仁爱具有普遍性,但往往因条件受限而无法实现。在此情况下,王阳明认为应遵循“优先原则”,孝被置于最优先的位置。
王阳明;良知;孝仁关系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仁”和“孝”是一对极为重要的概念范畴。“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贯穿于儒学发展的全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儒学就是仁学。在儒家思想中,孝被视为百善之首、众德之本,人伦之始。那么“仁”“孝”这两个核心范畴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孔子弟子有若尝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此句揭开了后世仁孝之辩的开端。所谓仁孝之辩,指的是仁、孝的先后、体用、本末等关系问题。《后汉书·延笃传》载经学家延笃对于仁孝关系的看法:“夫仁人之有孝,犹四体之有心腹,枝叶之有本根也。……如必对其优劣,则仁以枝叶扶疏为大,孝以心体本根为先,可无讼也。”[2]延笃博通经传,对仁孝学说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孝是仁之根,孝为先,仁为大。汉唐学者大都持相似意见。宋代学者二程、朱熹则认为应将有若之言改为“孝弟也者,其为行仁之本与”,方能正确阐述仁孝之间的关系,孝不是仁之本,而是行仁之本。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在良知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了仁和孝。在仁孝关系方面,他既继承了程朱的观点,又进行了新的且极为有价值的阐发。
学术界对于王阳明思想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据统计,王阳明是除了孔子之外最受海内外学者关注的中国思想家。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良知与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鲜有人论及他对仁孝关系的阐述。笔者试图说明王阳明心学体系的核心概念——良知,通过辨明仁、孝与良知的关系确立两者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的位置,最后具体剖析王阳明对仁孝关系的看法,厘清其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良知——道德的终极依据
王阳明自幼时起就形成了“成圣”的人格理想,他终生的思想努力就是为了解决“成圣何以可能”这一问题。他在12岁那年开始思索关于人生终极意义的问题,他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回答:“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对此不以为然,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3]1226理想明确之后,王阳明就对成圣之路展开了多向度的探索。他曾在阳明洞中修行,潜心钻研佛道二氏以求悟道,差一点就要离尘出世,因为无法割舍对亲人的爱而最终放弃。“惟祖母岑与龙山公在念,因循未决。久之,又忽悟曰:‘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灭种姓矣。'”[3]1231“种姓”是佛教中唯识宗的用法,指的是人性的原始根柢、最初萌芽。孝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种姓,若是隔断人的孝亲之情,那么佛道所谓高妙的得道境界也就失去了人性的意义。明代,朱学被立为官学,影响力极大。王阳明也曾试图沿着朱熹格物致知的方式来达到成圣的目标。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思想中,理是宇宙本根,是天、地、人存在的终极依据,人得之而为人性,物得之而为物性,物性即物理。王阳明沿着朱熹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苦读深思,开始意识到朱学无法解决成圣的问题。因为他的思想存在着“物理、吾心终判而为二也”的弊端,“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与修身养性并没有什么干涉,反而会因与外物的接触而滋生人欲。在对成圣的追问和朱子的批判中,王阳明于龙场悟道,《年谱》中如此描述:“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3]1234此后,王阳明开始沿着自己的路向建构心学体系。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①在王阳明之前,陆九渊已经提出"心即理"。但王阳明的"心即理"并非师承陆九渊,而是在"百死千难"的人生经历中悟出来的,与陆九渊既颇有暗合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爱问:‘至善只是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此说之弊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3]2-3王阳明反对朱熹心外求理的做法,认为天理在心中,没有外在于人心的理存在,消解了朱熹理学中天理和人心的紧张状态。“心即理”的“心”指的是本心,即良知。任何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都有自己的核心概念,良知就是王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良知”一词并非王阳明独创,最早由孟子提出。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4]897-898孟子的“良知”指人先天的向善的能力和倾向。宋明思想家对孟子的“良知”说颇感兴趣,并对其加以创新和发展。张载认为良知与见闻之知不同,是“天德”,具有诚和明的品格。“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见闻小知。”[5]20二程则强调良知作为天赋之知的超验品格。“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6]王阳明更为关注良知“系于人”的维度,将良知提升到哲学本根的地位。王阳明的良知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向度予以阐释。
首先,良知是本根,是道德的本原和依据。“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3]7孝、悌、信等道德都是良知与物(事父、从兄、与朋友交往等)相感自然生发的表德。道德是良知的呈现,良知是道德的本原和存在的依据。
其二,良知是意义世界的构成者,是天地万物“存在”的终极依据。王阳明并不关注本然世界中自在的天地万物,他所谓的“存在”是指意义世界中的存在。良知是意义世界的建构者。天地万物在未与良知感通之时处于“寂”的状态。在与物的交感中,良知赋予物以意义,物因此摆脱了“寂”的状态而存在于意义世界之中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的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3]136自在的天、地本无所谓高和深,高和深都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是天和地对于人的意义。这个意义本不是天、地所本有的,而是人的良知所赋予的。
其三,良知具有道德判断的能力。“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3]102良知是个“是非之心”,是善非恶。良知判断善恶的对象是自身的意念,一念所发,良知当下即可分辨是非善恶。在这一点上,约翰·洛克持相似意见:“良心只不过是我们自己对于自己行为的正当或邪恶的意见或判断。”[7]
其四,良知是先验知识,具有普遍性。良知先于经验产生,不通过学习和思考获得。“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3]86良知属于心的范畴,包含了情、意、知等维度。一方面,良知是构成经验世界必不可少的前提;另一方面,良知也通过情、意、知等经验世界的具体形式呈现自身。良知的普遍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良知没有时间的规定性,“天下古今皆同也”。其次,良知是人所共有的,“无间于圣愚”。圣人和凡人的良知没有区别,他们的区别在于良知受到遮蔽的程度不同,圣人的良知被遮蔽得少,凡人的良知被遮蔽得多。良知是成圣的内在根据,因为良知是人所共有的,所以人人都有成圣的可能性,只需要实地进行致良知的功夫,将良知扩充到底。
其五,良知有寂和感两种状态。寂是良知的未发状态,感是良知发用的状态。良知的发用指良知与物豁然贯通、融为一体,在此情形下,良知生出物之理。方东美将王阳明的哲学概括为 “机体主义哲学”,可谓切中要害。王阳明倾向于从联系的角度认识世界,把”身、心、意、知、物”看做一件事。王阳明认为不应将未发、已发截然分开,两者是一体之两面。“未发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尝别有未发者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别有已发者存;是未尝无动静,而不可以动静分者也。”[3]70
二、孝与仁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的位置
在王阳明思想中,良知是哲学本根,其他概念都要通过辨认与良知的关系来确立其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的位置。
(一)孝是良知与物(事亲)相感发出的表德
孝是“事亲”之理。事亲是一事,王阳明称其为“物”。他的“物”指的不是本然世界中自在的天地之物,而是依赖于人存在、对人有意义的事。“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即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3]52意之所在为物,意是物的重要构成者,物无法脱离意存在。而意是心之所发,心是意之体。综上,物不能脱离心而存在,所以王阳明说“心外无物”。
良知是至善的道德本体,在不同的情形中会发出相应之理,比如遇父知孝、遇兄知悌、遇友知信、遇民知仁等。“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需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3]3良知是如何发出孝的呢?良知生生不息,随物而感。良知与物(事亲)相感,使两者融为一体。
在此情况下,良知发出孝。良知是孝的本原,孝是良知的发用。孝的产生也不能离开物(事亲),仅良知自身不能发出孝,只有与物(事亲)相感之时才能发出孝,良知与物都是感通的必备条件。因此,孝是良知与物(事亲)相感而发出的表德。关于孝的发生还需要注意以下3点:其一,相对于孝的产生,良知与物(事亲)的感通是逻辑在先,不是时间在先,两者是同时的。其二,孝是良知自然的生发,没有外力的推动。其三,良知是本心,属于心的范畴,涵盖了情、意、知。孝作为良知之发,在形式上也涵盖了情、意、知等。
良知与物(事亲)相感发出孝,在“知行合一”的话语系统中,此孝可被称为“知”,知本身蕴含着通向行的冲动,即知即行,如此便是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只有知行合一才是真孝。“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经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3]4王阳明认为知孝而不能行孝,不是真的知孝。知而不行的原因在于私欲隔断了知与行之间的本然联系。若想达至知行合一,就必须要去除私欲的遮蔽,去弊则需格物的功夫。所谓格物,就是按照良知所知尽心去做,即行。通过格物的功夫,去除了私欲的遮蔽,知孝必然去行孝。知行合一的实现,标志着“事亲”一物获得孝之理,孝真正实现。
(二)仁是性之属性,良知之理
王阳明思想中的“仁”有两种:作为用的“仁”和作为体的“仁”。前者指的是“仁民”之“仁”。“仁民”之“仁”是治民之理,与孝一般,属于“物理”,是良知的发用。后者是指人性的“仁”,因为人性中有仁存在,人对天地万物有一种普遍的爱,天地万物因此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笔者着重探讨作为体的“仁”与良知的关系。
其一,仁是性之属性。王阳明认为仁、义、礼、智是“性中性”,“性中性”的意思是性之属性。在这一点上,王阳明与朱熹的观点一致,他们都认为仁、义、礼、智四者是性的属性。性中只有此四者,别无其他。“性一而已,仁、义、礼、智,性之性也;聪、明、睿、知,性之质也;喜、怒、哀、乐,性之情也;私欲、客气,性之弊也。”[3]75仁是天理,是天赋予人的至善本性。
其二,仁是良知之理,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仁是良知的“诚爱恻怛处”,仁与良知相互成就、不可分离,没有仁就没有良知,没有良知也就没有仁。“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之心,亦无良知可致也。”[3]1039两者始终是一体的,良知的发用是仁的外化。仁是生之理,对心具重要意义。首先,王阳明认为“视、听、言、动”是心的功能,心的功能的实现依赖的便是仁。仁发用流行在耳、目、口、鼻,心就会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便谓之心。”[3]39其次,仁是道心区别于人心的根本因素。“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谓也;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3]260-261“危”是对人心的描述,而“微”“精”“一”“中”是对道心的描述。道心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仁”的存在,“微”“精”“一”“中”实际上是仁,道心因为与仁一体同在而获得了这些品质。所以道心和人心的区别不仅仅是在这些限定词的区别,根本上是否具备“仁”的区别。
三、王阳明的仁孝关系思想
在王阳明思想中,仁是性,是良知之理。良知与仁不可分割,良知的发用必定有人在场,仁通过良知的发用来展示自身,所以良知的发用也是仁的发用。孝是良知的发用流行,也可以说是仁的发用流行。因此,仁与孝之间的关系是体用关系。仁是体,是孝的人性依据,孝是仁的发用流行,且是先发。王阳明将孝描述为仁之“生意发端处”。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是仁存在的根本方式。所谓仁之生指的就是仁的发用流行。仁是性,发用流行为对天地万物普遍的归属于情感的爱,具体表现为孟子所说的 “亲亲”“仁民”和“爱物”。郑玄将“仁”解释为“爱人及物”,韩愈训“仁”训为“博爱”,如此训释虽然有只关注现象而忽略现象背后的本质之嫌,但是却准确表达出仁在发用流行上的普遍性。仁爱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又有着与之兼容的差等性。
仁的差等性首先表现为仁在发用流行上有先后的区别,孝为先发,然后依次为仁民、爱物。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其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涂之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悌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3]28-29
能近取譬是儒家生命哲学的运思路向。它首先由孔子提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1]65对于“能近取譬”的涵义,学者持不同的意见。比如,朱熹认为“能近取譬”指的是推己及人,包含了忠和恕。冯友兰与朱熹观点一致,并认为忠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恕是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8]。杨伯峻认为能近取譬是“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笔者较为赞成杨树达的观点,他认为“能近取譬”是“万事万物在此身之外者,皆引之于人身而求其相合”[9],即拿身边的万事万物和人进行比较,寻找人立身行事的依据。在传教过程中为了说明一些形而上的问题,王阳明常常采用能近取譬的方式。在他的思想中,天地万物是“一气流通”的,自然界的普遍真理也适用于人文世界中。一年中,“一阳”发展为“六阳”,“六阳”变化为一阳,草木从发芽到生叶乃至荣枯。这是自然界中人人都能感知到的普遍现象,可谓“近”。王阳明认为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理,也是整个宇宙万物之理,也可以解释人文现象。仁的发用流行也是一个渐的过程,有其“生意发端处”。孝是仁的“生意发端处”,是仁能够生生不息的逻辑前提。有了孝的存在,仁民、爱物才能发生。
孝不仅仅是仁之先发,而且禀受的仁爱最为深厚,表现在人对父母的爱是最真诚深厚的一种。仁的差等性除了表现为仁有先发和后发的区别,还表现为仁的不同发用禀受的仁爱有厚薄的差异,按照仁发用的先后顺序,所禀受的仁爱逐渐变薄,爱的情感强度逐渐降低。人对自己的至亲是感情最深厚的,然后依次为路人、禽兽、草木、瓦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者也。”[3]1015王阳明用词非常考究,在孺子入井、鸟兽哀鸣、草木摧折、瓦石毁坏的情况下,王阳明的用词是“怵惕恻隐”“不忍”“悯恤”“顾惜”,其爱的情感程度逐渐降低的趋势一目了然。王阳明心学上承孟子学说,在仁的差等性方面,两者也颇有相通之处。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4]948-949“君子”在此地可作为“仁者”看待,“仁者”对物、民和亲都是爱的,但这个爱又是有差等的,对物止于爱,对民止于仁,对亲止于亲。虽然孟子表述的是一种人格的“应然”,王阳明所说的是一种“实然”。但孟子的“应然”是奠定在“实然”基础之上的,与“实然”一致。孟子认为人性有“善端”,人应该顺性而为并扩而充之,故孟子倡导的人格之“应然”也是人性之“实然”。
在某些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仁爱的普遍性无法实现,亲亲、仁民、爱物存在冲突而无法兼顾。王阳明提出“优先原则”,即禀受仁爱较厚的优先于较薄的,或者说先发优先于后发。孝被置于最为优先的位置,亲亲优先于仁民,仁民优先于爱物。
“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心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宴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就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始终是这条理,便谓之信。”[3]118-119
仁发用流行的先后次序,爱的情感强弱次序以及“优先原则”,都是仁自身的条理,是天理所规定的客观秩序,不为人的私意所改变。墨子“兼爱”的学说将路人和亲人一样爱,违背了天理的规定,是不现实的。同样,不爱自己的亲人反而去爱路人也违背了仁发用的秩序,被王阳明称为 “悖德”“悖礼”。
四、结语
孔子弟子有若尝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从字面来看,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孝悌为仁的根本。孝是本,仁是末,孝的位格比仁高,显然与《论语》的一贯思想相悖。所以学者多主张将“仁”训为“人”①曾振宇在《思想世界的概念系统》一书中较为全面罗列了将“仁”训为“人”的学者,其中包括孟子、叶德辉、陈善、王恕、江声以及敦煌《论语》写本,来证明“仁”就应该训为“人”,并将这句话解释:“孝悌是人之为人的根基。”,变成“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意思是孝悌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以有若这句话讲得并不是孝与仁之间的关系,而是在强调孝对于人的重要性。二程并没有理会仁是否为通假字,而是直接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改为 “孝弟也者,其为行仁之本与”,表达其对于仁孝关系的理解。程颐在实践伦理的角度来解读仁孝关系,认为孝不是仁之本,而是行仁之本,行仁自孝始。人性中只有仁、义、礼、智,而没有孝德目。孝是仁的发用流行,其涵义已经内在于仁之中了。在仁孝关系方面,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观点。“仁是性,孝弟是用。用便是情,情是发出来底。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论行仁,则孝弟为仁之本。如亲亲,仁民,爱物,皆是行仁底事,但须先从孝弟做起,舍此便不是本。”[10]王阳明也非常认可二程的观点:“明道云:‘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其说是矣。”[3]93在仁孝关系问题上,王阳明继承了前人的观点,认为仁是体,孝是用,孝是行仁之本。孝是仁的先发,而且禀受仁爱最为深厚。除此之外,他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即“优先原则”。仁表现为对天地万物普遍的爱,但往往因为条件限制普遍性无法实现,亲亲、仁民、爱物出现矛盾无法兼顾。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提出“优先原则”。按照禀受仁爱的厚薄次序,也就是仁发用流行的先后次序,厚的优先薄的,先发优先于后发,孝被置于最优先的位置。王阳明的优先原则将仁的普遍性与差等性结合起来,解决了仁的普遍性在因条件受限而无法实现的情况下的选择问题,既合乎天理人心,又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1690.
[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4]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20.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60.
[7]洛克.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3.
[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8.
[9]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52.
[10]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471-472.
[责任编辑:箫姚]
Filial Piety is the“Life Starting Point”of Ren-Study on WANG
Yang-ming's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Ren and Filial Piety
ZHAO Wenyu1,ZENG Zhenyu2
(1.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handong Univeisity,Jinan 250100,China;2.Advanced Institute of Confucian Studies,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Ren”and“Filial Piety”are the core concept of Confucianism.In a certain sense,Confucian culture can be referred to as Ren and Filial Piety Culture.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Ren”and“Filial Piety”,many ancient Chinese scholars have carried on elaboration to it,and mainly formed two views.The Han Dynasty and the Tang Dynasty scholars believed that Filial Piety is the foundation of Ren.Song and Ming scholars tend to think that Ren is the foundation of Filial Piety,Filial Piety is the foundation of reaching Ren.Ren is the rationality of Intuitive Knowledge,Filial Piety is the Intuitive Knowledge's performance in the case of sever the father.WANG Yang-ming is the Master of Mind Theories.He refined the“Ren”and“Filial Piety”on the basis of“Intuitive Knowledge”.In the aspec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Ren and Filial Piety,he not only followed Cheng-Zhu's view,but also have new explication.Ren,he argues,is the substance,Filial Piety is the function,and is the first function.The function of Ren is love.Filial Piety is love parents,is the most sincere and deepest love.Ren is universal,but it is often impossible to achieve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condition.In this case,WANG Yang-ming believes that should follow“principle of priority”.Filial Piety is placed in the top priority.
WANG Yangming;intuitive knowledge;relationship between Ren and filial piety
B248.2
A
1009-3370(2016)02-0145-05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