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齐齐哈尔市生态建设思路
2016-12-18曹丽萍
曹丽萍
(齐齐哈尔市园林管理处,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新形势下齐齐哈尔市生态建设思路
曹丽萍
(齐齐哈尔市园林管理处,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齐齐哈尔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文章阐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齐齐哈尔市生态建设的布局和目标,该目标的实现将有效遏制西部风沙的危害,保障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基地的安全。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建设;布局;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积极探求长远、可持续发展模式所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到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部分进行论述,并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进行安排和部署,体现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同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当中,是统筹推进的六个建设之一,也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础之一。《十三五规划》还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当中,可见生态环境的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自然概况
齐齐哈尔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中游,位于46°13′—48°56′ N,122°24′—126°46′ E,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东临大庆市和绥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北与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接壤,距省会哈尔滨市359 km。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下辖1市8县7区,幅员4.24万km2,总人口571万。
2生态环境状况
2.1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齐齐哈尔市地处高纬度地区,具有温带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特征。春季干旱少雨、夏秋季多雨,容易造成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由于过度利用土地资源,耕地含量已由1970年的3%~5%下降到目前的2%~3%,且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8.5%。表明全市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中低产田比重较大。
齐齐哈尔市是全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之一,也是全省风蚀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222.4万hm2,占幅员面积的54%。其中耕地流失面积163.2万hm2,占耕地面积的82.6%,风蚀面积78.9万 hm2,土壤侵蚀模数3 500~5 000 t·km-2。东北部克东、克山、拜泉、讷河等地水蚀严重,西部龙江、甘南以水蚀为主,伴有风蚀,中南部富裕、齐齐哈尔市郊区、泰来等地则以风蚀为主。
2.2森林、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齐齐哈尔巿森林结构不甚合理,天然林比重少,人工林比重较大;中、幼林成分居多,且纯林多,混交林少。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全市草原“三化”面积达30.1万hm2,占草原可利用面积的71.3%。其中:沙化草场5.83万hm2,碱化草场5.69万hm2,退化草场18.58万hm2。干草产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2 250 kg·hm-2,下降到目前的不足750 kg·hm-2。“三化”草场大多地表裸露、植被稀疏、覆盖度低,优质可饲牧草逐年减少。全市草原理论载畜量仅为50万个羊单位。截至2014年,实际载畜量达600万个羊单位,超载11倍之多。由于严重超载过牧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草原植被迅速“三化”,生物多样性降低,草原生产力降低,生态功能削弱。草原“三化”已成为生态恶化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3湿地功能下降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如滥捕乱猎、开垦农田、大型建设工程等,致使湿地供水不足,湿地面积减少,湿地连续体被破坏。出现片断化、岛屿化趋势,导致湿地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下降,对周边地区人民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2.4嫩江干、支流两岸调洪蓄水能力不强
嫩江干、支流两岸多为荒山和沙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常形成“牤牛水”。其特点是水急、破坏力大,造成水土流失,形成侵蚀沟。1998年嫩江特大洪水,给齐齐哈尔市造成了巨大损失。特大洪水的发生,有自然原因,有嫩江干支流上游森林锐减的原因,同时也有嫩江干流两岸森林覆被率低,调洪蓄水能力不强的原因。经调查,嫩江干流砂质防洪大堤,经98特大洪水过后,无防浪林的堤坝侵蚀厚度平均为83 cm,有防浪林的堤坝侵蚀厚度平均为42 cm。其中:单纯灌木防浪林堤坝侵蚀厚度为61 cm,乔灌结合的防浪林堤坝侵蚀厚度仅为23 cm。由此可见,护堤护岸林可以很好地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3新形势下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1指导思想
在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依据《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根据齐齐哈尔市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突出绿色食品基地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防风固沙这一主要生态功能。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改变粗放生产经营为目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绿色食品为龙头的生态经济,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3.2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举的原则;
(3)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4)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5)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
4生态建设布局与目标
根据齐齐哈尔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结合保护与恢复生态功能的要求、土地利用方式与发展方向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将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划分为4个亚区,各亚区建设范围及目标如下:
4.1龙甘防风水保生态功能亚区
该区建设范围为甘南、龙江两县中的查哈阳乡、宝山乡、兴隆乡、甘南镇、中兴乡、七棵树镇、龙兴镇、山泉镇等8个乡镇和碾子山区。属风蚀、水蚀严重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治理总面积41.5万hm2,其中人工造林5.8万hm2,退耕还林5.4万hm2,治理侵蚀沟260条。
4.2龙甘梅富防风固土生态功能亚区
该区建设范围为甘南、龙江两县中的平阳镇、兴十四镇、鲁河乡、哈拉海乡、龙江镇、黑岗乡、华民乡、杏山乡等8个乡镇和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属主要平原农牧业产区,地势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合农牧业发展,灾害因子是春季风蚀。治理总面积88.4万hm2,其中人工造林7.9万hm2。建立大范围的防风固土林网体系,构成网格5 000~6 000个。
4.3泰昂防风固沙生态功能亚区
该区建设范围为泰来县和昂昂溪区。属重要风沙草原区,区域内包含了固定沙地、半流动沙丘和流动沙丘,沙化土地达到极敏感程度。主要灾害因子是风蚀,有利条件是地下水资源丰富。治理总面积10.1万hm2。其中人工造林3.6万hm2,退耕还林0.4万hm2,非生物工程治沙0.1万hm2。
4.4沿江护堤护岸生态功能亚区
该区建设范围为嫩江干流及其支流,区域内河流漫滩植被破坏严重,90%以上河滩裸露。建设目标为宽50 m的绿色走廊,总面积达0.7万hm2。
通过上述4个功能区的建设,将有效遏制西部风沙的危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障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基地安全能力不断提高,进而达到自然和谐、环境优良、物质丰富、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3.041
作者简介:曹丽萍(196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学,工程师,现从事绿化造林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20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3-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