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6-12-17余欢

人间 2016年31期
关键词:缺失原因诚信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诚信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好坏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综合发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发展决定着社会未来诚信文明的发展趋势,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对目前大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表现出的不足分析了内在原因,并从理论上提出了有效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原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88-01

自古以来,诚信就被看作是为人之本,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个普遍的社会话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深层次的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面貌,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素质教育是否具有成效[1]。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支撑力量,诚信是其应有的基本素质。诚实守信不仅是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二零零五年,教育部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向各地大专院校引发了《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准则中第五条明确提出了“诚实守信,严于律己”的要求。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章第六条中提出大学生须“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大学生守则,即是为了大力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指引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

一、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

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基本思想素质是积极向上的,它与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素质要求基本一致。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改革,加之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部分学生表现出了诚信意识不足甚至缺失的问题,大学生诚信教育已成为新形势下学校思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3]。

当前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大致可以分为论文抄袭、考试作弊、个人材料弄虚作假、拖欠学费及助学贷款等[4][5]。论文抄袭和考试作弊是学习方面的失信行为,尽管各大高校对于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做出了严格的处罚规定,但是目前来看仍处于有禁不止的状态。

个人材料弄虚作假主要出现在学生进行社会兼职、就业时,部分学生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往往背离诚信的要求,通过伪造获奖证书、资格证书等手段获得应聘者的青睐。

拖欠学费及助学贷款的失信行为是经济方面的失信行为,尽管有部分学生是家庭确有实际困难,但是也存在部分学生属于恶意拖欠。目前随着各类助学金政策的出台,甚至出现了部分学生通过伪造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来获取助学金的现象。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6]

导致大学生失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7]。首先,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对于身心发生正在剧变的大学生产生了及其不良的影响。其次,学校及家庭诚信教育的不足也是原因之一。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但是由于诚信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多种原因学校诚信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老师,部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失信行为对子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或是只重视子女成绩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些都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最后,学生自身诚信意识的缺乏是导致部分学生失信的原因之一。

单就学校诚信教育来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高校诚信教育内容和形式较为陈旧,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及变化。诚信教育方法仍在依靠理论灌输式方法进行,我们应该选择更加多样化和更加适合目前受教育群体特点的方式。二是目前的高校教育更加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

三、对策与建议[8][9][10]

1.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形成良好诚信教育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诚信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及诚信意识的形成和诚信行为的培养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文化宣传阵地和目前新兴的多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诚信文化,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诚信价值观把握自身发展,为推进学校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大力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追求诚信。

2.加强诚信日常行为规范,建立有效的诚信奖惩机制。缺乏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是导致部分学生失信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诚信奖惩机制对于加强高校诚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可以在学生入学时为学生建立一份个人信用档案,参照一套有效的诚信考核制度,并结合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量化个人信用指标,最终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入党、申请助学贷款、就业推荐的重要参考依据,使学生不断的完善自我。

3.加强学校家庭联动机制,明确家庭诚信教育主体地位。在具体的诚信教育中仅有学校教育作用是不够的,需要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和大力支持以形成综合合作。学校要创造条件与家长建立相应的联络机制,使家长了解和掌握子女的思想动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诚信教育在内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和家庭双方要互通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结语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同时诚信教育内容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实际状况,贯穿于学生成长的每一阶段,诚信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斌,赵长孚.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J]世纪桥,2010,17:81-82

[2]刘震.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2

[3]张颖香.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4]俞美丽.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GS大学为例[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3

[5]刘妍.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报告[J] 读与写杂志,2014,11(8):54-58

[6]肖艳红.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3

[7]王旭涛.大学生诚信机制教育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8]顾慕娴.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建设新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5):172-175

[9]缪倩. 构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1(2):131-134

[10]陶菊良. 从规训到认同——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养成的路径研究[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1):87-90

作者简介:余欢,女,讲师,生于1987年10月,湖北汉川人,研究生,理学博士,目前从事高校学生辅导员工,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缺失原因诚信教育对策研究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策略
谈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浅析历史课堂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对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兴趣缺失原因及对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