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2016-12-22赵辉
赵辉
[摘 要] 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应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启发、渗透和磨炼学生,让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自觉的数学应用意识。
[关键词]数学应用意识 缺失原因 解决策略 生活实际 理解 学习方式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29
数学应用意识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当前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严重缺失。鉴于此,笔者就当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策略,以期能有效改善这种现状。
一、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缺失的原因
1.部分教学内容依旧游离于生活实际之外
现行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的应用性比以往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因学生个体生活经验、所处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问题的引入脱离生活实际及练习偏重形式等现象,严重抑制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部分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
部分教师误认为平时让学生多做应用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事实上,这只是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计算的熟练度而已,无益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与发展。
3.部分师生对数学应用意识的价值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对数学应用意识的价值认识不够、不到位,导致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另外,由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只求高分不求发展的错误思想,也导致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淡薄,对其的价值认识不深刻。
4.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单调,方法枯燥乏味
部分教师因对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认识不足,所以教学策略、方法单调枯燥,在教学中仅注重对知识的传授,不重视有机渗透数学应用的思想,导致学生严重缺失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5.教学评价单一、片面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主动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方法来解决。”这里的主动自觉,指的是学生的意识范畴。但目前的教学评价依旧是以考试、分数为主,抑制了教师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缺失的有效解决策略
1.充分开发数学课程资源,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从教与学的需要出发,开发并利用好课内外课程资源,特别是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如租船、租车、购票方案的确定及怎样包装最节约的设计等实际问题,不仅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涂抹上浓重的生活色彩,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鲜活、灵动,而且促进了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萌生出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有效地激发了他们自觉应用数学的意识。
2.科学创编教学内容,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科书是教与学的蓝本。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师生都囿于教科书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减弱,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了。为此,教师需要加强研究教科书的结构,突破它的束缚与框架,筛选、更新、重组或拓展一些教学内容,并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创编,让学生真正学会选择恰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质疑,而且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3.着力转变学习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是改变他们学习方式的策略之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给他们创造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如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储蓄、保险和税收等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去调查、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逐步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4.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有效深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课堂是学生探究、获得新知并形成技能的主阵地。所以,我们的教学评价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功利性倾向,立足于学生的数学发展,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升评价的导向性,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做到以评促用、以评导用,让评价成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深化的动力,促其升华。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启发、渗透和磨炼学生,让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自觉的数学应用意识。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