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才能做出入脑入心的扶贫报道

2016-12-17吴志润

中国记者 2016年11期
关键词:贫困户精准群众

吴志润

内容提要新闻宣传也是一种扶贫。当前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进人攻坚期,扶贫宣传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关节。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了决定扶贫宣传成败的四个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精准扶贫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精神扶贫

一、方向要明确

当前,许多媒体有精准扶贫宣传报道任务。虽然这项工作已在全国开展三年,但一些媒体人仍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要求不甚明确,或者没有完全掌握它。这状况必须要有所转变,否则很难做出精准的宣传报道,实现精确舆论引导的目标。

(一)明确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精准扶贫有别于一般扶贫开发,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政治任务。精准扶贫不是一时一地、—人一事的小事,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五千多万贫困群众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是一项普通政务工作。媒体工作者一定要明确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要站在全局高度来开展精准扶贫宣传。

(二)掌握精准扶贫的政策指向。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媒体人_定要清楚这种状态变化,否则就可能做出与政策指向不一致的报道,使扶贫宣传脱离实际工作要求。

随着工作不断深入,扶贫开发越到后面越困难,精准扶贫正是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新要求,是更加深入的一项任务,是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一项工作。这也决定了开展扶贫宣传工作的性质,已经从以前的“反映”转化为“服务”,新闻人不是单纯反映客观事实的旁观者,而是实际参与者。同时,精准扶贫不仅要帮助贫困地区和群众在经济上脱贫,还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和科学文化普及等。这些都是媒体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的,否则很容易在具体新闻报道中,做出聚焦不准、指向不明、违背政策的负面宣传。

二、调查要精准

(一)脚沾泥土,反对“复印宣传”。要做好扶贫宣传,记者应深入一线采访,脚沾泥土。说实话,做扶贫宣传很不容易,因为贫困群众大多居住于山区,记者深入采访,除了往来费时费力外,还经常要挑战身体和心理的极限,比如晕车呕吐、蚊虫叮咬,以及翻山越岭等。

这是完全有别于普通采访的一种工作环境,但不能因为采访环境恶劣,而把自己变成“复印记者”“电话记者”,只凭现成材料或电话沟通,就大胆地写新闻、做报道。这种行为可能留下采访不实、调查不准的隐患,还极易造成虚假宣传的不良后果。比如东部某镇的一个案例:该镇为了在宣传上不落后于其他镇,就编造了一条解决贫困无房户住房问题的“八个一”工作经验,声称工作已得到有效推进,大造舆论。结果,有关领导下基层一看,发现事实与宣传不符。在这件事上,如果记者只凭现成的经验材料写新闻,就可能发出不实信息。

因此,做扶贫宣传必须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要清楚地知道,新闻宣传也是一种扶贫。工作再难,也要实事求是,坚决反对“复印宣传”。

(二)探寻本质,杜绝“表面宣传”。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必须擦亮眼睛,依靠群众做好调查研究。要深刻认识到,采访中所见所闻未必全部都是事实,材料观点也未必完全可靠。只有通过认真调查、全面核实,才能动笔做报道,而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可能偏听偏信,做出与事实不符的报道。这不但会损害媒体的公信力,还会给扶贫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半月谈》记者发现的一个案例:西部某县政府急于出成果、树典型,在数字上动心思,大做表面文章,把一个普通养殖大户包装成“扶贫大户”,结果不但扶贫没啥效果,反而弄得该养殖户负债累累。…因此,记者到基层采访报道,必须深入一线看实地,走访群众摸民情,而不能被表面舆论牵着鼻子走。哪怕花费再多的调查时间,也要认真探寻隐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坚决杜绝与实际不符的“表面宣传”。

三、节奏要踩准

(一)带着感情,不要“悲情”。在实际采访中,要接触的对象大多居住于大山深处,生活窘迫。当面对艰难困苦的场景时,要对贫困群众饱含真挚感情,但不能“悲情”。虽然采访对象的生活贫困,但我们不能意识“贫困”,要站在共同合作完成任务的角度平等看待贫困群众。

笔者曾经与一位年轻记者到一个贫困村采访,在一位贫困户家中,当破败不堪的场景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位年轻记者竟然不自觉地泪流满面,导致主人也情绪失控失声痛哭,采访无法进行。所以说,为了帮助贫困户,为了完成采访任务,记者要注意控制情绪,从根本上说,深入基层采访,也是一种扶贫行为。做好本职工作,让政府和社会知晓真实的贫困情况,更有助于当事人受助脱贫。

再说,“扶贫先要扶志”,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淡化采访对象的“贫困意识”,努力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而不能让“悲情”影响贫困群众的情绪,不自觉地打击他们的脱贫信心。最好做法是,我们把贫困群众定位为合作者,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说出脱贫计划和现实期待。

(二)把好主线,不要“跑调”。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冲剌期。现在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四年多时间,时间越是紧迫,就越需要认清当下的硬目标和长远的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的要求,意味着各地绝不能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当然,这也是媒体工作者必须注意的地方,我们要多宣传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把镜头对准那些真抓实干、不解进取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不断为扶贫工作注入正能量。

比如这么一则报道:某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养羊,羊群生病后,不去联系兽医医治,而是给乡镇干部打电话,说“你们送的羊生病了,赶紧来看看”,乡镇干部接到电话后甚是无奈。报道的本意是批评贫困户不该对干部过度依赖,但如果换个角度看这件事,就可能得出不同结论。贫困户有困难找干部,这件事也可说明干部深受贫困户信任。虽然干部不一定能给羊治病,但贫困户相信干部有办法能帮他解决问题,这是多好的正能量事例。

四、宣传要给力

(一)创新“精神扶贫”方式。虽说“扶贫先扶志”,但要对贫困群众“扶志”很不容易。因为贫困群众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平时较少看书看报,甚至连广播、电视也少接触。如果采用常规宣传手段,媒体很难与贫困群众形成良好互动,也就很难在宣传上取得成效。

怎么办?这就要创新“精神扶贫”的宣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口口相传”的方式。我们依托当地的文化人或者干部,每逢民间节日前后,在人员聚集的地方,把要宣传的政策和新闻宣讲出去。让信息按照“二级传播”理论,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从而使贫困群众入心入脑地接受信息,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二是“比比身边”的方式。就是要树典型、立样板,媒体多报道普通贫困户脱贫的事迹或上进的故事。贫困户虽然在经济上贫穷,但绝大多数也是有自尊心的,当看到身边的人上进得实惠,也会受刺激而自觉要求上进。

笔者所在地有一个乡,叫长乐乡。为了解决贫困户的劳动力出路,该乡与福州一家全国500强的民营企业达成协议:贫困人员只要愿意到企业上班,就能被接收为正式员工(包吃包住有保险,底薪3000元)。刚开始,有些贫困人员还嫌离家远不愿意去,首批只去了17人。但一个月后,当这些人拿到工资寄回家的事传开了,许多人就争着要去了。这种“比比身边”的宣传方式,只要应用得当,往往就能取得很好效果。

(二)加强“舆论扶贫”力度。一是创新宣传手段,调动各种宣传渠道和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优势,为精准扶贫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努力增加扶贫报道的强度和频率,强化社会接受度。众所周知,社会对某类新闻的关注度与其在媒介出现的频率正相关。要加强“舆论扶贫”力度,我们必须要在各类媒体上增强扶贫报道的频率,从而强化社会接受度,同时还耍不断注入新内容,引导刺激各方积极为精准扶贫工作补充新能量,从而共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比如,笔者写过一篇《我市产业扶贫涌现三种典型的成功模式》的深度调查稿件,详细分析了“合作养牛模式”“科技养鸡模式”“电商+农业模式”三种成功做法。本想一次性刊发这篇8000多字的文章,后来觉得不妥。因为稿件太长未必能吸引读者,未必能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于是,我把这篇长稿分成三篇,做成一组系列报道,分三次刊发。同时,为了增加报道的强度,还配发了评论和照片。这组稿件发表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先后被100多家媒体转发,形成社会热点。这是一个成功的做法,不但有效地增加了扶贫宣传的强度和频率,强化了社会对产业扶贫的接受度,还推动了各地学习借鉴这三种成功模式。

猜你喜欢

贫困户精准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精准的打铁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