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型校对机制防范采编数字化的技术性差错

2016-12-17张小良卢曦知李娇

中国记者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差错新闻媒体电脑

张小良 卢曦知 李娇

内容提要新闻媒体的技术性差错,是指由传播者操作失误而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的符号缺位、错位,冗余或者错用,而不是因为价值判断出现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新闻媒体频现技术性差错,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追根溯源,业内往往从领导重视、加强管理、落实责任等着手;却忽略了传统校对机制与当前传播格局和数字化采编系统不匹配;忽略了构建适应当前传播格局、融入数字化采编系统、从根本上防范差错的新型校对机制。本文对此提出一些设想。

关键词技术性差错采编数字化新校对机制

当前传播格局,以高速、快节奏、海量、多主体、多媒体竞争为标志。为此,主流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电脑(合智能手机、IPAD)写稿,用数字化采编系统修改、编排、传送,再通过网络传播到手机电脑等各种终端,即“屏幕”对“屏幕”传送。

纸质媒体一般写稿、传稿、修改、编排也在数字化平台上进行,只是最后印在纸上,分发给读者。

采用数字化采编系统,效率提高的同时,差错也呈现新特点。

一、采编数字化后技术性差错呈现新特点

(一)音近字和形近字引发的语义差错增多

手写时代,就有“音近而误…‘形近而误”的说法;使用电脑问题更突出。由于录入速度快,用拆分字形输入法时,拆分错误、记错代码都会造成文字形近而误。而拼音类输入法,容易因音近而误,如将“担心”写成“丹心”,将“凸起”写成“突起”等。拼音输入时,若干个读音相同的字在一起,顺手一敲,则一键之差,谬之千里。

(二)联想功能造成差错

电脑存储海量词组供选择,“云计算”也根据用户习惯,罗列相关字词供挑选。这些称为“联想”功能,意在提高录入速度。但在录入过程中,容易因操作失误而选择错误。比如,键入“chaye”拼音,电脑给出词组①茶叶②茶业③查夜④插页,假如正确词组为“茶业”,而第一“联想”是“茶叶”,两组词意义相近,用户容易习惯性敲击空格键选择“茶叶”,而不是使用数字键2来选择“茶业”。比如,20lS年11月13日的南方某报,就将“众创”写成“重创”。

麻烦的是,这类差错本身不是锴别字或词组不合错别字,常用校对软件很难识别或提示修改。

这些,属于清代段玉裁所说“定本子之是非”范畴。要求根据文本逻辑、语言环境等,判断文本作者要说什么,说得是否正确,核实后修改。这就要求从记者、部门编辑、主任,到夜班的编辑、值班主任、值班负责人,认真阅读、逐字研判、核实修订;稍有疏漏就出差错。

(三)无意碰触,光标移位导致差错

使用电脑录入文字,显示输入情况的光标跟随字符移动;而光标的移动,鼠标也可操作。笔记本电脑键盘底部有一块触控区,它能代替外接鼠标操作。记者赶稿时,在车上、飞机上,或者其它嘈杂、拥挤、狭窄、颠簸的环境中,无意触碰这区域,就出现光标移位,书写位置出错。

(四)复制粘贴、删减的差错

过去写稿,抄写修改都是手动,速度慢,差错率也低。电脑写稿以键盘鼠标输入为书写工具,快速简单便捷的复制、粘贴、删减广泛使用。有的复制粘贴的文本来源不一样,造成当前文本字体、字号不一;有时张冠李戴,想要的文字,忘记点“复制”键,结果贴了别的文字;没删除干净,也形成差错。

(五)网络传输出错

数字化采编,稿件用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方便快捷;但受信号和传输介质限制,易致文字丢失、符号变形等。新闻媒体稿件传输常用网络社交工具,例如:手机短信、QQ、邮箱、微信等。有的传输工具会对稿件进行压缩,图片可能变形。网络信号不稳则会造成传输中稿件被损坏,出现掉字、掉句,或者文字乱码,图片无法显示。传输过程中还需防范黑客攻击,内容被篡改。

(六)传统纠错机制失效

传统报纸发稿周期为24小时,一家媒体将稿件发给另一家媒体后,如发现重大差错,付印前还有机会改。数字化格局下,媒体收到别的媒体新闻稿件,其新媒体就会争分夺秒发出,改稿机会锐减!

对于当今受众,手机既是阅读工具又是取证工具和传播设备。许多人一发现专业媒体技术差错,就当成新闻,通过拍照或截图,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例如,某媒体将“奥巴马”错成“奥马巴”,虽然很快发出改稿,但是第一,个别纸媒疏漏,不等改稿或者没有按改稿纠错;第二,受众已把错误文本传播开,结果依然造成不良影响。

而且,如今受众往往把媒体发布的改稿看成独立文本,不看作原文本的纠错。过去的做法,现在已不能改变差错给受众的消极影响;反而引起关注扩大影响,这意味着传统纠错机制失效。

总之,数字化采编给新闻媒体带来便捷也隐藏漏洞。这些漏洞,有的已造成差错,引起注意;有的尚不为人知,随时可能出现差错,新闻媒体必须从根本上防范。

二、数字化采编对传统校对机制的冲击

当前,新闻媒体校对方式,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设有专门的校对机构,稿件进入编排阶段,由专人分别进行“三校一读”;二是人工+校对软件,即最先或最后用电脑校对软件,把拟上版稿件检查一遍,其余按传统人工校对程序运行;三是取消专门的校对机构,把“三校”纳入“三审”过程,借助数字化采编系统和相关软件中集成的敏感词抓取功能、校对功能,加上采编人员把关,完成校对。

前两种属于一类,传统主流媒体目前使用较多。差别在于是否引进校对软件,从笔者了解的近10家省级党报情况看,多数使用电脑软件辅助校对。

这类一般按传统校对机制运行,程序严密、差错少,但校稿所花时间长、工序多、人员成本高,面对海量信息,有力不从心之感。

另一类是新媒体,由于发稿量大、节奏决、更新快,相当部分没设专职校对和校对机构。一般把“三校”融于“三审”过程,校对工作由电脑中集成的软件负责发现敏感词,再加上记者、编辑、部门值班主任、值班总负责分层监管,通过他们层层阅读、反复阅读、交叉阅读来实现校对。

两类方法都面临数字化采编挑战。

(一)没有原稿参照,新格局带来校对形势更复杂

清代段玉裁将校雠概括为:校异同,校是非。这六个字也是现代校对基本要义。校异同,即“照本改字,不讹不漏。”突出所校文本与原稿的关系,强调遵循原稿改错;校是非,就是发现并改正原稿差错,“定本子之是非。”“

现代新闻媒体传播的文本,因发稿节奏陕、压力大,各环节校对功能分工模糊,难以承担“原稿”校对依据的功能。所以,现在许多新闻媒体的编辑校对,接到数字新闻稿时,第一遍既要改文本与作者意图之间的差错,也要边摸索边请示,依据常识改原稿谬误。先“做”一份原稿,作为后面校对工序依据。这样,传统的“两校”合一,哪些改哪些不改?顾此失彼,容易出错。

(二)屏幕对屏幕如何核查,如何“唱校”?

纸质稿的审核、校对,一目了然。采编数字化环境下,校对在网上进行,没有勾画、涂抹的痕迹。虽然采编系统有修改痕迹记录,但没有硬性规定必须用此功能核验校对制度运行状况。这就难以直观判断稿件校对质量,校对无从核验,“三校”面临被架空危险!

传统校对中的“唱校”工序,要求一位校对拿着纸样(即原稿)逐字阅读,另一位拿着校样边听边核对修改,一遍以后对换角色。面对数字化采编系统固定的工位和屏幕,如何唱校?负责任的校对,仍旧打纸样“唱校”,但有多少新闻媒体这么坚持?

(三)校对重心的偏移

传统校对机制,一般先“校异同”、然后“校是非”;现在要二者并重,没有先后轻重之分。对校对软件的要求,也从“揪错别字”为主,向发现并提防“发表”写成“发飙”这样的“语义差错”转变,强调校对软件既要“校异同”,更要“校是非”,堵塞新漏洞。

(四)校对进入“过渡状态”

一位媒体校对室主任承认,许多新闻媒体的校对,目前处于“过渡状态”:传统机制在用,有些规定又没严格执行;某些电脑校对软件在用,也没纳入校对机制、没有相应规范;校对人员,因为传统媒体不景气,人手和培训也难到位;数字化采编系统使用10多年,校对和采编一直没融为一体;各新闻媒体,也没有建立一套适应当今传播格局,充分发挥人、电脑和网络特长,高效堵漏的新校对机制。

而各类新媒体,仅靠记者、编辑、部门负责人和老总“看”,没有严格校对程序,更易出错!因为“看”和“校”,方法、技术不—样,对人员要求完全不一样。

三、构建适应数字化采编的新闻媒体校对新机制

数字化采编,应该依靠现代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AI),保证信息生产传播准确、安全。应该写、传、编、校一体,实现人与电脑、网络各展所长,取长补短,架构一个人机结合、软硬结合、内外结合,根植于现代计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之上,具有前瞻性的新型校对软件。

人机结合,是指人的分析判断能力与电脑的高速运算能力在校对上结合,二者各做其最擅长的工作;形成合力,筑起天罗地网,使差错无所遁形。

软硬结合,是指高效的电脑校对软件与制定严格、规范的校对制度结合;电脑运行,既查找各种差错,也履行对校对制度的监督职能。

为真正把校对责任落实到相应环节和人身上,系统必须加入制度检查功能。相关人员使用校对软件进行校对,软件自动记录校对行为,这样,打开系统就能清晰掌握校对情况,发现差错责任自然落到人头。

内外结合,电脑既在采编系统内部搜索、查询、比对,也在整个互联网上搜索、查询、比对,充分利用网上信息,为校对判断信息正误提供依据。这样一个开放的系统,还可经常自动搜索固定词组或者排序,利用最新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系统功能。

(一)电脑高速计算技术+“人工智能(A1)”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打造新校对软件。

新软件既能校对文字又能校正图片图示图表,能“校异同”,也能“校是非”。特别是针对电脑录入容易出现的语义差错、逻辑差错,文字图片识别等提升功能,而不是主要“揪错别字”。

当今新闻媒体,既不能为抢时效而降低校对要求,又不能因为防堵差错而降低时效。要兼顾两者,必须充分利用电脑强大的计算功能和网络丰富的知识储备。

2016年6月,中国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达每秒9 3亿亿次;现代高速计算技术为新型校对软件提供了技术支撑,加上我国人工智能(AI)产业正蓬勃发展,二者结合于校对软件领域,将带来校对质量飞跃。

传统校对工作,一是以严密的形式组织人的感官——眼、耳等,加上大脑,以对照原文、对照相关符号等形式,反复比对,找出文本中存在的、不符合作者意图或者不符合基本常识的细微差异。例如“晴天”与“晴天”、“已经发生”和“己经发生”、“拨款”与“拔款”等。

二是组织人的感官加大脑依据现有事实、知识、逻辑和信息,判断稿件是否有误。例如:“某女”出席某会议,她可能在会上讲话,但不会在会上“辞职”,她要辞职也不会这样发稿!因此判断:作者把“致辞”,误写为“辞职”。

在对比、比对、核对上,高速运算的电脑绝对比人做得好,电脑负责这些事,采编、校对就可做人更擅长的“校是非”。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锴为“美国总统奥马巴”,该电脑堵住;而“致辞”写成“辞职”则主要由人判断、校正,因为两种情况皆有可能。电脑要主动利用网络,为编辑、校对下判断提供依据。

(二)新软件关口前移、分类分层校对、交叉检查。

新软件融入数字化采编系统,将校对环节前移,分层校对。记者、编辑、部门主任、值班老总,分别运用软件对稿件分类分层校对,稿件的每个经手人都校对,增加关口,落实校对措施。

这样,记者写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都必须安装校对软件。软件词汇覆盖面广,不断纳入新的报道用语;写稿完毕,电脑自动校对;稿件出错,自动提示。

(三)重要稿件实行特殊的校对方法。

重要稿件除了走常规流程,还要采取图文互校、数字辅助校对等方法。新机制要规定,重要稿件写完后,作者应在文尾单独标明稿件字数、段数。让编辑、校对人员心中有数,杜绝漏字、漏段。特殊稿件还要求作者用手机拍照,短信、微信发送,以便编辑校对利用手机图片与社交媒体传输稿件对比,防范差错或人为破坏。

(四)把传统校对方法及创新,固化到数字化采编校系统,纳入新机制。

例如,有报纸规定:编辑和校对末次校稿时,出声朗读稿件,并用红笔在所读文本每个符号下加点。这样,耳朵听符号声音、眼睛看符号外形、大脑想符号意义,音形义互校、感官互校;加上手指握笔逐字划点,大大降低阅读速度,几方配合,校对效果甚好。这实际是“唱校”的创新,新软件应将其固化。

在新软件中添加语音阅读功能,是人工智能(AI)的一种运用。记者写完稿或者校对校稿时,打开语音功能(戴着耳机),边看边听字句检查正误,有利于防堵语义差错。

(五)自动校对,稿件凡动必校。

新机制要利用电脑强大的计算功能,每天、每次开机,都自动对相应稿件进行校对。做到稿件出入系统必校,出入某些环节必校;稿件进入系统,先行自动校对;稿件修改传入下一环节,必须校对;层层把关,确保安全。

(六)新机制的软件和制度设计都要适应各类新闻媒体需要。

目前,即使新闻媒体使用较多的校对软件也存在问题。比如:宽严失度,功能设计和词汇更新跟不上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思路上偏重“揪错别字”,忽略电脑录入技术性差错新特点,可扩展性差,当然也难以赶上记者写稿使用新词汇的步伐。

有报纸购买了正版校对软件,校对却愿意使用盗版。问原因,因为正版的密钥设计使用和管理不便!

所以,在新机制里,不管是软件设计、制度设计还是人机工程,都必须认真听取常年使用它们的新闻采编校人员的意见。由内行挂帅,把他们的诉求尽量落实;用户导向,而不是“我怎么设计,你就怎么使用”。

(七)合力打造高品质新闻媒体专用校对软件,结合新校对制度,建立从根本上防堵技术性差错的新机制。

新传播格局下,一些新闻媒体为抢新闻,稿件校对关口虚设,导致特殊技术性差错频发,令公众质疑新闻媒体权威性和管理水平。

生产技术进步后,质量保障技术和机制跟不上,必然出事故!信息生产概莫能外!

当前,防堵技术性差错,我们既不可能要求所有新闻媒体都像传统媒体一样,设立专人专业校对机构;也不可能像许多新媒体一样,融“三审”“三校”于一体,靠敏感词抓取和采编人员层层看、交叉看、反复看来履行校对职能。

前者的弊端是:新闻媒体数量大,中国已跨越“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渐趋短缺、成本高、层次多,难以应对海量信息等;后者存在软件水平参差不齐,采编人员没受过专业校对训练,

“三校”不落实,靠“看”校对效率低下等问题。

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只能是:立足于现代高速计算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大胆创新,开发与数字化采编匹配的新校对软件,辅之以新的校对制度。构建起适应当前传播格局的新校对机制,在新闻媒体推广,从源头降低技术性差错发生率。

猜你喜欢

差错新闻媒体电脑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