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叙事故事化表达融媒体传播
2016-12-17廉卫东李海燕
廉卫东 李海燕
内容提要改文风,特别是在主题报道中改进文风,是党报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作为主流媒体,党报的优势在于立足点高,视野开阔。权威性强。但同时,一些报道不接地气,可读性差的问题也很突出。本文结合《大众日报》主题报道的创新实践,介绍了如何让党报在新媒体时代增强吸引力、悦读感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主题报道改文风大众日报故事创新
今年9月,《大众日报》推出“改革攻坚·新突破新亮点”大型策划,对党报主题报道的采写和传播进行了全新探索。这组报道紧扣中央对媒体改进文风的要求,摒弃以往惯用的宏观叙事和格式化行文,实现了叙事角度的个体化、表达方式的故事化、传播渠道的融媒体化,最后形成的稿件有思想、有新意,耐读耐看,传播广泛,反响不错。
一、个体化叙事:《我是谁》和“英雄网红”的启示
所谓叙事角度,就是新闻的视角或观察点,如同照相机的镜头,其朝向决定了哪些能进入读者视野,哪些是焦点所在。长时间以来,党报承载舆论引导重任的主题报道往往都是宏大叙事。这样的报道有高度、有内涵,但应该注意到,当下读者对长篇大论的耐心在减少,对缺少干货的模式化文本更没有兴趣。党报改进文风,一个关键就是要实现叙事角度的转变,从宏观视角转向微观视角,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叙事,这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转换。
近期,央视播放的两则公益短片引发热议,影响很大,值得每个媒体人思考。纪念建党95周年的公益短片《我是谁》,将中国其产党的宗旨娓娓道来,很多观众在微信朋友圈自发转发。讲述戍边老人魏德友故事的迎国庆短片一夜之间刷爆网络,魏德友被称为“英雄网红”。纪念建党、迎接国庆都是典型的大主题,这两个短片为何如此打动人心?我们认为,关键就在于它们实现了叙事角度的转化,将宏大主题转为个体叙事。就如《我是谁》中所呈现的,把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化为对教师、医生等普通人工作的白描,抽象的价值观变成了感人的细节,进而直达人心。
主题报道是《大众日报》多年来的特色,较早就开始了叙事角度转换的探索,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2015年4月,《大众日报》推出了“改革创新行进中·山东故事”,首次让普通人的故事成为大型主题报道的“主角”,甫一推出就赢得读者喝彩。2016年9月,接到省委主要领导点题的报道任务,编委会几经研讨,决定推出“改革攻坚·新突破新亮点”大型策划,进一步放大“个体化叙事”,使其成为整组报道的“主视角”。体现在具体操作上,一是打破常规,不惜版面,让个体的经历和感晤上头条、唱主角;二是将反映综合情况的大通讯细化拆分,用个体化视角重新打量;三是开放渠道,加大互动,让更多读者的故事反映到版面上。
个体化叙事,就要以具体人物的经历和体验作为切入点和主线索,以小见大,从微观折射宏观。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如何选出最具价值的人物承载主题,考验着记者、编辑的眼力,也是报道成败的关键所在。我们的经验是,抓牢“三个步骤”:一是架好“天线”,吃透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关键举措和核心诉求;二是接好“地气”,深入一线搞清楚工作的最新进展和难点;三是抓住交汇点做文章,在改革的汇集点和矛盾的集中点发掘人物。换句话说,就是“胸中有大局,脚下有泥土,眼中有人物”。
“改革攻坚·新突破新亮点”的开篇之作《一个小红本引发穷村巨变》,其主人公就是这样找出来的。茹会是淄博市黄河滩上一个贫困村的支书,稿件记录了他发动全村确权颁证的经历,折射出全省农村改革的巨大变化。为了找到这位主人公,承担报道任务的记者先到农工办和农业厅,与相关领导几次座谈,选定了报道的大方向——“确权颁证”,这是近期山东农村改革的最大亮点;又确定了人物的大坐标——淄博,其在全省最先通过确权颁证验收。而后记者赶到淄博,用3天时间实地查看了7个点,通过细致采访逐个比较,最终选取了改革举措最集中、成效也最明显的茹家窑村作样本,用对这项工作最熟悉的村支书茹会的视角,将改革进程生动再现出来。
事实证明,一个普通人的生动经历和鲜活感受,给读者留下的印象远胜十几篇讲大道理的综合文章。这篇报道刊发后,一位农业系统的干部给报社打来电话,称赞说“故事精彩,令人难忘,也真正体现了改革的核心要义。”茹家窑村一位在北京安家多年的村民,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这篇报道,也特意给茹会打电话,说自己没想到改革这么不易,没想到村里这两年变化这么大。
二、故事化表达:确立“问题意识”,注重“过程思维”
选定了个体化的叙事角度,故事化表达就是主题报道“应有的觉醒”。如果说叙事角度解决了镜头朝向问题,故事化表达则要解决具体的拍摄手法问题。很显然,一张一眼就能看出故事的照片,远比单纯的画面具吸引力。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这是对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规律眭总结。
讲好故事,我们把握的第一条原则是要有“问题意识”,敢于触碰热点、直面难点。从行文的角度看,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矛盾冲突,故事才有张有弛,精彩好看。从现实的角度看,我们处于一个“问题的时代”。从大都市恼人的雾霾到田野间空心化的村庄,从“蚁族”“蜗居”难圆梦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屡现危机……“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要求是我们面对问题时应有的态度。一组重大主题报道如果不涉及新情况,不触及矛盾,就没了新发现,失去了报道的灵魂,也就丧失了让读者信服的力量。
从具体操作看,“改革攻坚·新突破新亮点”的5组报道,分别聚焦山东的农业、教育、医疗、科技、改厕等改革领域,都是围绕一个焦点问题展开的。写教育改革的《王校长下乡》,开篇第一句就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这个难题抛了出来——“城区学校就像磁铁,吸住了大部分优秀教师,农村学校却‘派不进也‘留不住。”聚焦农村改厕的《前毕村改厕记》,开篇也是一波三折——前毕村人想革大茅坑的命多年了,但当改革真正到来时,村民竟因怕“犯太岁”动摇了,全村180户人家一户也不动。这样的故事,一是波澜起伏,生动好看;二是真实可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把握的第二个原则,是要有“过程思维”,把问题和成绩都讲清楚,绝不搞简单化。从党报承担的责任看,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氛围是主题报道的使命。从当下现实看,我们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问题的存在有客观性,其解决也有复杂性,我们固然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但却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组报道有了更高的站位,体现出“记录时代进程”的价值。以往的主题报道,往往容易将成绩表述得简单、圆满,而在《王校长下乡》一文中,对成绩的表述则更客观——“去年下营中学转走了40名学生,今年只有小学部转走了8人”。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慢功夫,相关改革实行一年,尽管变化很大,却不可能马上“峰回路转”。记者没有回避仍有学生转学这个现实情况,而是用数字说话,站在历史的进程中展现变化。这种更克制的表达、更科学的态度、更具辩证法意义的视角,是这组报道让人信服,且能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
文风问题,说到底还是个作风问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深入一线的扎实采访,就抓不到“带着露珠的故事”,写不出打动人心的精品。2014年新一轮改版以来,《大众日报》就将“走基层”专栏作为一版的重点栏目,几乎每周都有重磅稿件推出,目的就是持之以恒提升编辑记者的“脚力”。在这组报道中,编委会更是提出了具体的量化要求:每篇故事必须采访12个以上人物,展现3个以上能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动”的生动细节。
扎实的脚步体现到稿件中,就是一种清风拂面的文风。记录照顾失能老人之苦,《一碗熬了4年的孝心粥》这样描述——“每天三次喂药,六次喂水,五次喂饭,主食大米粥。一天下来,杨敏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展现乡镇教师流失严重,《王校长下乡》用了一组数据——“下营学校48名在职教师中,SO岁以上的有7位,30岁以下的20多位,30岁到40岁的骨干基本没有,教师队伍差了一辈人。”这些具体入微的细节,加上鲜活的群众语言,彻底破除了一些报道讲“官话、空话和套话”的陋习。塑造出“有波涛、有激情、有冷暖”的人物形象,润物无声地展示了改革攻坚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融媒体传播:建联合指挥部,多形态生产多终端分发
孔子云:“其言不文,其行不远。”对一组重大主题报道来说,完威美味的新闻大餐,只能算完成了任务的一半。如何实现好的传播效果,是一个更加艰巨的课题。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多屏融合”的时代,新闻传播已从传统的报纸和电视逐渐向电脑和手机屏幕扩散,这对传统传播方式形成了挑战。适应新时期读者要求,创新呈现手段和传播方式,也是改进文风的应有之义。
“改革攻坚·新突破新亮点”报道,从策划之初就确定了动员全集团力量、实现“融媒体传播”的大格局。《大众日报》大事重做,发挥好旗舰引领作用。与《大众日报》“根植同一片沃土”的新锐大众客户端,开设“改革攻坚”专题,综合运用问答、H5页面等形式,并开展一系列调查,让读者更方便地参与报道互动。大众网在PC端开设改革专题,借助“大众论坛”等人气板块,形成热烈讨论。山东手机报则面向其巨大的订阅人群开设专栏,对每期稿件精编发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0日15时,这组融媒体报道总阅读及互动量突破5000万人次。《一碗“熬”了四年的孝心粥》《改革开路,唤醒农村沉睡的财富》等稿件被《人民日报》、光明网、央广网等近百家报纸和网站转载,在山东迅速营造起了关注改革的热烈氛围。
能在短时间内打通媒体界限,实现多种传播形式的分工合作,是因为大众报业集团已经建立起“集体策划,分工采集,多形态生产,多终端分发”的融媒体传播机制。“集体策划”是指各媒体都建立了“融媒体报道小组”,作为承担相关报道的常备力量。每遇大事,由《大众日报》牵头召开策划会,各媒体一起商定总体思路和具体分工。“分工采集”和“多形态生产”,是考虑到不同媒体的专长和传播需要,通过各展所能打造个性化内容。“多终端分发”则改变了过去以报纸版面为主导的发布方式,24小时发布融媒体产品。前方记者把采集到的信息发回后,网站、客户端可立刻将合适内容编发,报纸编辑则可晚上再根据需要选用。这样一整套机制,让读者可以看到内容、形式完全不同的融媒体作品,最大限度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融媒体传播理念的确立,对于《大众日报》主题报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报纸版式上看,“改革攻坚·新突破新亮点”报道中,《大众日报》一版视觉中心位置的大图示非常引人注目。它利用新媒体流行的“一图解读”的形象语言,将山东各领域的改革举措做了提纲挈领的归纳,一目了然,在网上得到广泛传播。从与读者的互动看,这组报道推出前。报纸编辑就通过客户端、网站等新媒体,相继发起5期调查,设置了40多个问题,了解全省读者对改革的关注点和新期望。相关数据经整理后,迅速反馈给前方记者,让记者在采访中能“有的放矢”。每期报道刊发后,新锐大众客户端都会开设“问吧”栏目,将相关专家和本报记者请进客户端,在线解答读者对报道及改革举措的疑惑。这些精心设计的栏目,将党报与读者的互动提升到一个新层次,也让这组报道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