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时代,编辑该怎样找回把关权?

2016-12-17郭起豪

中国记者 2016年11期
关键词:权威新闻报道稿件

郭起豪

内容提要如何做个尽职的编辑,这是新形势下媒体人应思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当下,编辑要像闸门一样牢牢地把好关。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析了编辑把关权缺失的原因,并就如何找回把关权提出建议。

关键词编辑把关权责任心培训

多年前,在媒体界,当有人说自己是报刊编辑时,周围的人都会很仰慕,不仅仅因为与记者比,编辑有发稿权,更重要的是经编辑修编过的稿件,让记者看到“权威”二字,看到把关者应有的担当,看到一道闸门对底线的牢牢坚守。

然而,看看现在一些经过编辑之手的新闻报道,有的是“标题党”,有的有错别字、硬伤,有的文字平淡无味,有的不知所云,从中看不到清晰的“骨架”、难见“灵魂”,看不出在此当中编辑的劲儿到底使在哪里,找不到那道死死坚守的“闸门”。因此,笔者想结合自己从事采编工作近十年的经历,谈谈编辑把关权缺失的问题。

一、把关权缺失的原因

(一)看不到“两把刷子”

最能直接体现一个编辑有没有“两把刷子”的是,对于重大新闻报道的把关、处理能力。但是,从以往出过问题的报道看,或是编辑对于基本的导向性东西没有拿捏住,或是对于敏感问题的处理不敏感,或是对于新闻报道标题的处理畏手畏脚,或是习惯性地忙于细枝末节而轻视了“主心骨”以至本末倒置。这样一来,不管是采写报道的记者还是受众都难以从中直观地感受到编辑应有的“两把刷子”。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基本功不扎实。身边的编辑越来越年轻化,尽管越来越有朝气、有活力,但是客观地说,少了积累、阅历和沉稳,也少了硬实力。在眼下,新闻报道节奏越来越快,对于编辑的成长,媒体已经没有更多的耐心以至“等不及”,只是给予更多的期待,期待其快速成长,早点有“两把刷子”,最好能及时发现一个个“坑”,且见“坑”就填好和埋掉。

(二)过分依赖“权威”让自身权威性缺失

在编辑过程中除了依靠自身能力把关外,编辑还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有的是可行且应该采取的,有的则是一面之词,如何准确辨识、去伪存真,这考验着编辑的能力。编辑可能经常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处理稿件时,记者一句“稿件很重要、主题重大,应该放在重要位置”“这里不应该改,我写的是对的”,听还是不听是个问题。要采纳记者的意见,这需要编辑透彻地知道稿件的背景甚至各种细节,再做出客观判断。但是编辑往往对稿件中涉及事件的重要性等了解不深入,该求证的没有求证,该核实的没有核实,从而依赖“权威”,久而久之,在基本判断上过度依赖记者,编辑应有的判断缺失,该守住的底线没有守住,又何谈把关呢?再比如,承担二审或三审责任的多是部门负责人或媒体领导,也会对一审的编辑提出意见,经常有编辑认为“二审、三审的话得听”。实际上,对不对、该不该采纳同样要打个问号。但在实际业务中,不少编辑把“该听对的”往往理解成“该听领导的”。

(三)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让编辑尝到了不少甜头。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编辑扫除了不少“雷区”。遇到拿捏不准的说法、碰上不当的搭配、看到一些新的说法,在互联网上搜一搜便迎刃而解。殊不知,将一次次重要的把关,都放手给互联网,编辑便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不知不觉中,有两个现象相继出现:一个是互联网中内容有对的也有错的,过分信赖互联网,有时根本把不住关;另外一个是原本需要靠编辑通过自身能力去把关的内容,却一味地靠互联网解决,编辑的把关能力越来越弱,作为“文字匠”的编辑真正的价值体现不出来。曾有人说,“好的编辑就是·本好的工具书”。但是,如今已经找不到多少能像“工具书”—样的编辑了。

(四)责任心和成就感缺失。客观地说,大多数编辑很负责任。但是,有时读者从一些经过编辑用心处理过的新闻报道中还是能够看出明显的错误或不严谨、不恰当之处。尽管“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是事实,但经过编辑之手、经过多个流程的稿件仍“带病”,让人总想说“这编辑是怎么当的”。除了能力问题,更多让人看到编辑在处理稿件时是“身在、心不在”。此外,由于长期在幕后工作,不少编辑成就感缺失,特别是编辑这个岗位不像记者经常能够“冲锋陷阵”,常年干“缝缝补补”的事,容易找不到价值所在。

二、找回把关权的几点建议

(一)重新认识编辑的价值和把关权的重要性

当下,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中要找到一席之地,编辑质量的高低是重要决定因素之一。面对多个舆论场、面对人人都是“传声筒”的现实,一个个“地雷”“炸弹”随时可能炸响,要把握好“风向标”,牢牢守住底线,编辑岗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编辑工作必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不管最终的新闻报道是以何种形式出现,要想成为传统媒体的“镇版之作”和新兴媒体的“流量载体”,必须高度重视编辑在其中的组织、审核、加工和整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新闻最后关口的“把关人”的作用。无论是媒体还是媒体人,都要结合当下的新闻传播形势,重新认识编辑的重要性,认识编辑的价值所在,认识编辑所肩负的责任之重,方能更加珍惜、尊重、重视编辑把关权。

具体到编辑自身,首先自己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从事的编辑岗位,重视把关权,这是找回把关权的基础。特别是媒体要重视优秀编辑、老编辑在编辑业务中的传帮带作用,把多年积淀的丰富经验传承下去,把敢担当和强烈的责任感贯穿始终,并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编辑稳住心神、耐住寂寞,不忘初心。不管是对舆论导向的把握,还是逐字逐句的推敲,抑或是对一个小小标点的斟酌,只要是用审慎态度致力于有理有据消灭“隐患”,都是编辑价值的体现,是对编辑把关权的尊重。

实际上,新闻出版广电行业对于编辑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且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提升编辑把关技能。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最近通知,2016年底将举行首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和首届全国新闻出版行业平面设计大赛,前者主要面向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的报纸、期刊单位及所属子报子刊、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编校人员,后者主要是激发全国新闻出版行业平面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及在校学生学知识、练技能的积极性,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平面设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推动行业平面设计技能上水平、上层次。

(二)练就平日能“打仗”和关键时刻能“打胜仗”的本领

编辑能不能把得住关,取决于平日能不能“打仗”、关键时刻能不能“打胜仗”。这就要求编辑要在平日里注重学习和积累,在重大新闻报道的编辑中经受考验后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修正和规范自己。现在,在快阅读时代,新闻采编流程执行进度不断加快,编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在一次次编辑中“留给编辑的时间不多了”。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编辑精准、精彩,对编辑素养和能力提出极高的要求,倒逼编辑必须注重“厚积薄发”,强化日常一点一滴学习,把日常一个个小小的战役役打精彩、打出质量,从而通过一场场硬仗去锤炼、提高。

要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关键是要把握好“时度效”。要把握好时机,就需要编辑审时度势,在确保落点准、及时发声的同时,精心选择恰当、适宜的报道时机。要把握好力度,就需要编辑拿捏好分寸,该有的重点要突出,该有的特色要鲜明,该蜻蜒点水的要轻描淡写,该有的科学性、权威性不折不扣,不该说的话不讲,确保“刚刚好”。要把握好效果,就需要编辑要认真考虑呈现形式、受众诉求、接受习惯、可能产生的舆情等。

而在此当中,必须有的一个过程是编辑和记者之间的反复沟通,通过沟通把该补充的内容补充完整,把带病的表达变得健康起来,把需要核实的细节核实清楚。只要是求真求实,哪怕最终形成的其识是编辑和记者通过“红红脸”“拌拌嘴”而来的,都是尽职尽责的表现。就怕有些编辑和记者不沟通、自以为是,或者是怕给记者添麻烦,结果可能犯下大锴。

(三)敢于向权威“叫板”、不轻信权威

积极主动听取权威意见,是准确编辑的重要条件。但是听取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完全采纳,而是应该辩证地接受。“权威专家说的话得听”,但是不能全听,有时权威专家说的也有不权威的时候;“领导说的话不能动”,但是领导有时说的话也未必完全正确,或逻辑不通,或词不达意,或不准确、不客观;“记者认为不该改的还是少动为好”,但若是记者认为有些不能修改的地方恰恰有问题,编辑应该有理有据地沟通,该大动的还得大动。

比如,在时政报道中,编辑和记者都很注意领导人的头衔是否有误。通过各地的官方网站都能查得到,通过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也能查得到,通过联系当地的宣传部门也能核实,按说这些渠道给出的信息都很有权威。但是领导干部的头衔有时变化很快,也可能官方网站对于领导的基本信息更新不及时,或从最新的报道中查到的不是最新的头衔,又或当地宣传部门掌握的信息也很有限,这些所谓的“权威”到底哪个是准确的,需要多渠道核实。

(四)编辑要适当地从“幕后”向“台前”走走

所谓“术业有专攻”,这是好事。越来越多专职编辑,在把关中的确起到关键作用。但是,专职编辑若是长期把心思放在编辑上而忽略了采写,毫无疑问,会影响到驾驭文字的能力。写得越来越少,编辑的感觉也会差一些,如果积累跟不上,编辑的能力也会下降。为此。要大胆鼓励编辑从“幕后”适当转向“台前”,把编辑和采写结合起来,编辑的根基和底蕴才会更深厚,编辑的大局意识和敏感性等才会跟得上形势要求。对于一些采编业务合一的编辑来说,既是编辑也是记者,要在编辑和采写过程中注意转换角色,在担当编辑任务时决不能以记者的眼光来编辑,要体现编辑意识、履行编辑职责,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要在不同戏份中扮演好不同角色。

(五)加大编辑培训力度

依靠学习和积累,是编辑成长不可或缺的。但是,仅仅靠自身学习是不够的。比如,有些媒体会对每个月或一个时间段编校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定期以讲义的形式分发给编辑学习,但是实实在在深入学习的编辑并不多。再看看面向编辑、记者的培训,有媒体内部组织的,也有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仔细看看这些培训会发现,媒体内部组织的培训,有的是形同虚设,采编人员都“在路上”忙于业务无暇顾及;有的是缺少针对性,编辑不喜欢参加;有的是不系统,年年都是初级班,不见高级班;有的是跟不上形势,培训的内容太过陈旧。然而,不管这些培训质量如何,加大编辑的培训力度是必须的,而且迫在眉睫。只有充分地“充电”,才能更好地“放电”。加大编辑记者的业务培训问题,是编辑的诉求,需要各方面认真思考,并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解决。

猜你喜欢

权威新闻报道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权威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