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泳专项力量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2016-12-17向丹
向丹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自由泳是游泳的项目之一,它的实用性强,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决定自由泳运动成绩的身体素质中,与自由泳项目相关的力量素质是游泳运动员重要的素质之一。力量素质特别是专项力量素质的好坏严重影响了自由泳运动员成绩的最终表现。
关键词 自由泳 专项力量 实践
一、自由泳的项目特点
自由泳中推进力来自于腿部打水技术动作产生推进力的部分占到完整配合技术带来推进力的百分比为36.5%。对于自由泳打腿技术的作用除了产生推进力外,还能够起到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研究表明,自由泳的推进力来自于手臂划水技术占完整配合技术的百分比为76.41%[1],可以说自由泳前进的主要动力是来源于手臂划水技术。因此在自由泳专项力量训练过程中应加强运动员的腿部力量的训练与手臂力量的训练。
(一)自由泳的技术特征
自由泳运动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项目的运动时间的区间大约从23秒-15分左右,涵盖了人体从无氧到有氧的三种供能方式[2]。由于自由泳是在水中进行的运动,自由泳项目的动力学特征和陆上项目有着本质的不同。人在水中游泳有水的阻力,水比空气密度约大800倍,加之物体所受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速度增加1倍,阻力就要增大2倍。又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的原理,运动员要付出2倍以上的体力和力量来克服水的阻力而获得速度。因此,自由泳的身体素质里面,力量素质的强弱对自由泳成绩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自由泳运动员的力量素质需要在平时训练时运用自由泳力量的专项力量训练来提高和巩固。
各技术动作对自由泳项目推进力量贡献的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完整配合技术的变异系数(CV=0.22)最大,划臂技术第二大(CV=0.19),打腿技术最小(CV=0.16)。从上可看出,推进力在不同运动员之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低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存在不稳定性,是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控制能力受技术动作的复杂程度影响,越复杂的技术动作个体差异就越大,动作的整体效果也差;运动员更容易控制越简单的技术动作,动作的整体效果差异也不明显。总体来说,个体的推进力量来自于完整配合技术大于划臂技术产生的推进力量,划臂产生的推进力量又大于打腿技术。所以专项力量训练过程中强调整体运动技术的模拟练习与力量的训练,这样才能够真正对专项力量的进展起到作用[3]。
(二)自由泳的力量特征
对于自由泳的专项力量特点就是强调“过程”用力,不同于陆上项目强调的是“点式”发力[4]。陆上项目在发力时有固定支撑,而在水中得不到固定支撑。如果划水时对水的压力变化不敏感,缺乏“水感”,就会导致大部分动作冲量都转移到水的流动上,使动作冲量被流体的流动性所转移、吸纳、抵耗与离散,所以在设计专项力量器材时,不但要结合专项特点,还要注意运动员在力量训练过程中的本体感觉[5]。
二、自由泳运动员专项力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方面,科学系统进行力量训练,最基础的是教练员对现代力量训练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程度,决定着运动训练科学进行与否的关键。不管任何项目的力量训练基本都能起到下述的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全面提高从事各项运动的竞技能力。从身体素质上说,个体的力量训练能够为预防伤病打下基础。因此,力量训练在自由泳中也能产生预防性效果,预防运动中常见的伤病。
游泳运动员在发展力量素质时,训练要结合游泳技术动作结构,针对技术动作完成过程机体用到的主要工作的肌群进行练习,训练方法和工作肌群的发力状态相似才能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可以说是专项力量素质[6]。专项力量更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运动成绩。专项力量训练中陆上训练和水上力量训练要结合起来,在时间分配上,陆上练习应等于水上比赛项目所需的时间,这样才有利于陆上发展的力量转化为水中的力量。因此,提高游泳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是当代游泳训练方法的一个关键问题[7]。
另一方面,目前来说对不同项目的力量训练最主要的是不同项目的专项力量训练,对自由泳的专项力量的训练可以采用负重的专项技术动作类似的训练,同时运用不同形式的“力量房”进行训练,这样才可以使力量的练习形式、力量的负荷和力度尽可能和自由泳项目相符合。现代力量素质对个体来说力量的分类不断的细化,自由泳的力量训练方法、任务、检测与要求等不断分类细化。
赵德峰,陈文鹤等对青少年自由泳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进行了测试与研究,提出青少年自由泳运动员在注重力量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技术训练,取得较好的手腿配合效果对运动成绩提高也有较大作用;50m和200m自由泳成绩与青少年自由泳运动员专项力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青少年自由泳运动员划手与运动成绩之间相关性较强[8]。
通常采用的专项动作附加阻力进行力量训练练习,能够建立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加强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减少阻力,提高推力。不管怎么样运动中难免会受伤,游泳也是这样。事实上,据估计大约有80%的游泳运动员在运动中受伤,即便游泳是一种不用负重、缓冲性较小的练习,反复地划臂动作很容易导致过度损伤,同时还会影响柔韧性和力量的平衡。因此,自由泳的专项力量训练不可只追求力量训练形式的专项化,不能把自由泳专项力量发展直接解释成“负重的专项技术练习”。
许多研究表明,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必须结合游泳技术动作结构以及完成动作的主要工作肌肉群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因此确定各种与游泳技术动作结构和用力效果相对应的力量训练方法非常重要[9]。游泳的用力特点是等动性的收缩,自由泳也不例外,其特点是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以相对稳定的速度进行最大收缩,在肌肉工作全过程的任何一点都能产生出最大的肌肉张力[10]。采用一般动力性力量训练不符合游泳时水中力量的真实情况,而等动力量练习更能接近水中力量特性,从而练习游泳的专项力量。
对游泳运动员来说,动力性练习不仅能有效地发展游泳运动员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素质,而且发展全身及局部肌肉力量效果明显[11]。因此,自由泳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练习可以采用其他运动项目经常用的,在游泳运动员肌肉力量的专项训练中,动力性练习仍占重要位置。
综上所述,自由泳专项力量训练中练习内容的选择,最合理的练习组合是专项力量训练成功的前提,不合理的专项力量训练,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不明显,更容易导致运动员的疲劳,甚至运动损伤。对于优秀运动员来说,他们的训练计划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将专项力量成绩提高到最高水平。力量训练手段与方法运用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力量训练的效果。合理的练习内容和组合搭配是制定训练计划的关键。因此,对于自由泳运动员来说,专项力量训练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 仲宇,刘迅雷,吴钟权.自由泳配合技术与划臂、打腿推进力的测试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8(1).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06-230.
[3] 李旭鸿,杨红春,毛旭江等.不同距离对自由泳运动员划臂配合技术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3).
[4] BthrleM.MaximalkraftSchnellkraftReaktivkraft[J].Sportwissenschaft.1989.19:311-325.
[5] 张国庆.游泳下肢打腿训练器对游泳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效果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1).
[6] 曹勤东.游泳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刍议[J].福建体育科技.2010.29(5).
[7] 王杨.浅析青少年游泳运动陆上力量训练方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8).
[8] 赵德峰,陈文鹤.青少年自由泳运动员专项力量测试方法的研究[J].2012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8.
[9] 陆一帆,张亚东.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新观点[J].游泳.2004.04:14-15.
[10] 孙俊.体能主导类项群代表项目竞技能力特征的比较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11] 曹勤东.游泳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刍议[J].福建体育科技.201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