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湖水韵

2016-12-17邱润芬

大理文化 2016年11期
关键词:竹篙芦苇丛大娘

●邱润芬

西湖水韵

●邱润芬

在洱海之源,有个和杭州西湖同名的西湖,位于洱源县右所镇。初次遇见,是在很多年前中学交流学习时,曾在湖边就餐。那一次,我好像只顾享用美酒佳肴而未曾细赏湖边秋色。只记得临走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拽进了这美丽的景色中。催了好多遍才拉齐了流连于景的队伍,第二次到西湖,是从沙溪归来,路过洱源,应同窗好友之邀相聚西湖。

农历三月,正值大蒜收获的季节,田间到处是忙于收获的身影。空气中飘散着蒜香,让你不禁想起有蒜相佐的各种美食。譬如,永平黄焖鸡、野生菌炒火腿等。今年蒜价不菲,西湖的蒜一贯是有名的,蒜农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笑容。

沿着湖堤前行,三面环海的村庄犹如水中盛开的莲花,柔美,清新。雨后的西湖如水洗一般澄亮。湖边停靠的几艘渔船首先吸引了我们的眼球,随之拴住了我们前进的步伐。“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这些充满温度与欢乐的场景已开始上演。

好友请来了村里的张校长和他母亲大人亲自掌舵。阿姨在船头,校长在船尾,竹篙在她们手中一撑,小船便载着我们16人驶向西湖深处。

阳光照射着,湖面随着荡漾的波纹闪现着阵阵银光。湖中的芦苇清脆密实,绿影入水,加上云朵点缀,整个西湖成了一幅娟秀的画卷。阿姨带着我们,熟络地在芦苇丛中转身,前行,仿佛在讲述一段悠长、美丽的传说。孩子们兴奋地把手伸进水中,抓起一把把快乐的水花。

视线前方,划过一艘小船,船上是一对年过半百的老人。大爷撑着竹篙不时回头望望大娘,大娘身着白族服装坐在船里悠闲地剥着黄豆。妹在船里坐,哥把船来撑。或许这只是他们普通的生活。菜地在湖中,他们就是去取了一点小菜回家。这样日积月累,春去秋来,共度了多少浪漫的时光。我一时间沉浸在幸福的遐想之中,竟忘了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下这长情的一幕。

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接过了大娘手中的竹篙,像模像样地撑了起来,只是船行的轨迹也开始多了些弯路。乘客的注意力也开始转向了这个令人忐忑的“舵手”。好在左摇右摆,总算拐到了观鸟台。一条长长的木质走廊架在水面上,两边都有护栏,让人感觉特别温馨,还挺有安全感。把孩子放到长廊上可以任由他们自由活动。站在长廊上,湖面的景色一览无余。洒落的光影,漂浮的睡莲,来往的船只,朦胧的远山,丰茂的水草……就是随意选取一个角度,都可以拍到靓丽的风景,让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奇妙融合。走廊的尽头是间木质阁楼,也是观景楼。透着质朴、雅致的气息。一块较大的原木茶几置于房屋中央,四周开有窗户,是古朴镂空的木窗。每个窗前放着一条齐肩高的方凳,便于观察、拍摄。置身窗前,近距离观察紫水鸡,似在偷窥,又似贴心守候。我若在这附近居住,定当每日来此,喂喂水鸟,划划小船,攫取一身西湖的灵韵。然后,吟诗作画,对酒当歌。

阁楼周围的芦苇丛里,聚集着这里的主角——紫水鸡。紫蓝色的羽毛,灰褐色的脖子,橙红色的喙,为这片宁静的水域增添了许多灵气。它们三三两两的在芦苇丛边漫步,时而低头找寻美食,时而机警地侧耳聆听。听到孩子们的欢呼声便扑棱着翅膀,飞到芦苇丛上摇摇欲坠。相距稍远的紫水鸡估计知道保护区的关照,丝毫不因我们的到来而惊慌,惬意地梳理着漂亮的羽毛。到适宜的季节,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在来到湖边拍摄下紫水鸡,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还遇到两位抬着“长枪”的摄影爱好者正准备离去,估计已是收获满满。

当然,朋友相聚,更多的自然是欢声笑语。回忆校园生活,说说那些年不曾告诉别人的往事,想想曾经携手走过的日子。聊不尽的话语,诉不完的衷情。历来没有方向感的我,还得多亏那些年朋友带着我四处转悠呢!小彬是我的同桌,做什么事都那么认真。金枝的字写得多好!我们在毕业之后聚少离多,少男少女如今演变成了一家三口,独立勇敢代替了曾经的青涩年华。不变的,是彼此的信任,不管多久,都不会陌生。看着这片清澈自然的西湖水,见证着我们无需装饰的真情,欢快的笑声随着水波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归来的途中,我们还看到了白鹭、鸯鸡等其他水鸟。与声名远播的杭州西湖相比,我似乎更钟爱这里的清新宁静。到秋天芦苇金黄的时候,我想这里会有另一番美丽,那种美丽带着灿烂与厚重的喜悦。

洱源西湖王军/摄

猜你喜欢

竹篙芦苇丛大娘
在蟠龙湖上撑篙
鹤鸣
神 医
清平乐·青梅竹马
南方的河流(外一首)
王大娘钉缸
推销
风从芦苇丛中划过〔外一首〕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
雪天里的良心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