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驮像不同造型含意探究
2016-12-17张建华李晓霞
□ 张建华 李晓霞
韦驮像不同造型含意探究
□ 张建华 李晓霞
韦驮是印度的战神,传入中国后,和中国韦天将军合二为一,成了为人恭敬的韦驮菩萨。本文通过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不同造型韦驮像,探究韦驮的来历、韦驮手中金刚宝杵以及韦驮像不同造型的含意。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 韦驮 造像 金刚宝杵
一、韦驮简介
韦驮,起源于印度的婆罗门神教,梵名Skanda,巴利名Khanda。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违驮天。韦驮为婆罗门教之神,又称迦絺吉夜、鸠摩罗、善梵,其是印度教中的战神,有六头十二臂,手执弓箭,骑孔雀[1]。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于南印度,五世纪后传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为伽蓝之守护神。
韦驮在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解释为:“(天名)又作违陀天。婆罗门所事之天神也。慧琳师言是私建陀,天之误,译曰阴天。案法华经陀罗尼品有韦驮罗鬼,韦驮罗,一作毗陀罗,起尸鬼也,韦驮天即是(见毗陀罗)。又世以韦驮天为韦天将军者,讹也。”[2]由此可以看出,后人常常把韦驮和韦天将军混淆。韦天将军,“(天名)姓韦,名琨,四天王之四王下各有八将军,此南天王八将军之一也。法苑珠林十六曰:‘又有天人韦琨,亦是南天王八大将军之一臣也。四天王合有三十二将,斯人为首。生知聪慧,早离欲尘,清净梵行修童真业,面受佛嘱弘护在怀,周统三洲住持为最。’”[3]由此可见,韦驮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神,而韦天将军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四大天王手下的一将军,并非为同一神。但是韦驮随佛教传入中国后,我国佛教徒渐将印度之韦驮与我国之韦天将军合而为一,于是形成国人所传的韦驮菩萨。
韦驮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韦驼神像在宋元时期基本定型,在中国韦驮已经汉化为一名地道的中国武将,穿着中国武士甲胄,手持金刚杵,英俊威武,守护在庙宇之中。他一般被供奉在天王殿,站在弥勒佛的身后,面向大雄宝殿,守护佛骨,驱除邪魔,保护佛法,威风凛凛。
二、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的三尊韦驮像
清代木漆金韦驮立像(图一),高130厘米,头戴凤翅兜鍪盔,身披黄锁子甲,虎盔虎肩,腰束革带,身披倒“U”字形帔帛(已断裂),飘逸飞扬,足穿乌云皂履,双脚自然站立。面容丰满,双眼炯炯有神,双手合十,表明一心向佛的决心和勇气,二肘之间无降魔宝杵。
明代铜韦驮立像(图二),高70厘米,头戴战盔,身披铠甲,外裹锦袍,腰系扎带,足蹬战靴。帔帛绕肩飘逸飞扬,营造出动感艺术效果。面容英俊,略带微笑。双手合十,二肘之间无降魔宝杵,双脚并立站于山形台座之上,目光显露慈祥,体现了善相守护神祇形象。
明代铜鎏金韦驮立像(图三),头戴凤翅兜鍪盔,身披黄金锁子甲,虎盔虎肩,膝甲紧扣,腰束革带,身披倒“U”字形帔帛,足蹬乌云皂履,双脚并立站于马鞍形山岩座之上。盔甲锦袍上刻有非常精致的暗刻花纹。面容丰满,笑容可掬,面若童子,表示对佛教怀有赤子之心。右臂下伸,手掌弯曲。左臂上抬,手中托一金刚宝杵。身体微右侧前倾,昂首挺胸,整个身体的重心放在右足上,让人感觉到一种强大的力度和动感。此尊铜像通体鎏金,表情、衣纹、动作刻画得细致到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馆所藏的三件韦驮像中最为精美的一件。
通过对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这三尊韦驮像相互比较,不难发现,他们最显著的共同点是那威武、略显富态的身姿、丰满而慈眉善目的童子面相和略带微笑的表情。其衣着的铠甲,制作得极其精美写实,各种纹路交织复杂有序,身上的铠甲显得极为硬朗,锦袍帔帛更增加了造像的生动飘逸。明代和清代的韦驮像相比较,我们发现清代的韦驮像的写实性有所增加,但是造像本身的艺术内涵却在下降,形似而神无。虽然也是身披铠甲,铠甲规范精致,但是整尊造像给人的力量感明显差于明代的两尊造像,整体气势显得单薄、呆板。
图一 清代木漆金韦驮立像
图二 明代铜韦驮立像
图三 明代铜鎏金韦驮立像
三、韦驮金刚宝杵的作用
图四 大同善化寺韦驮像
图五 北京大慧寺大悲阁韦驮像
《佛学大词典》中,金刚杵:梵语vajra。音译缚日啰、伐折啰、跋折罗、伐阇罗。原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于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故冠以金刚之名。密教中,金刚杵象征摧灭烦恼之菩提心,为诸尊之持物或修法之道具。金刚杵的形状有独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人形杵羯磨金刚、塔杵、宝杵等,而以独股、三股、五股最为常见,分别象征独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独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宝杵、塔杵合称“五种杵”。其中,独股杵为最古之形式,其锋颇长,为密迹金刚力士所持[4]。我们看到韦驮手中的金刚杵就是为独股杵,两头皆不开叉而为单峰之杵状。但是此类金刚杵两端皆成尖状,和我们发现的韦驮手中的金刚杵不同,韦驮金刚杵只有一端为尖状,另一端为把柄。我们知道中国的韦驮菩萨是印度婆罗门教的战神与中国的韦天将军的合体,韦天将军的武器就是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韦驮手中的金刚杵像剑的形状了,因为他们的法器也合二为一,渐渐中国化了。有的韦驮像手持的法器就直接变成了武士手中剑的形象,比如北京法源寺明代青铜韦驮像[5]。
根据寺院制度,每座寺院都建有天王殿,天王殿里必供有韦驮,因此几乎较大的寺庙里都能看到韦驮护法的身影。我们发现韦驮塑像通常有三种造型。一种是将金刚宝杵扛在肩上或手执宝杵,杵尖向上,端正站立,如大同善化寺韦驮像(图四)。另一种是双手合十,金刚杵横放于两腕上,笔直站立,如北京大慧寺大悲阁韦驮像(图五)。还有一种是将金刚杵拄地,单手或双手扶之,左脚略向前立。我们发现韦驮的造型和其金刚宝杵有密切关系。据说看韦驮金刚宝杵的放置方向能判断寺庙的规模和是否接待云游僧人的食宿。如果金刚宝杵杵尖向上,或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这适用于金刚宝杵被扛在肩上或手执宝杵的造型;如果韦驮宝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驮宝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根据佛门教规的规定,“合掌捧杵者”对来客表示欢迎,这便是接待寺。而“握杵拄地者”,即表示不是接待寺,游方和尚一望便知,只好另寻接待寺,以便安身。
图六 北京法源寺明代青铜韦驮像
图七 平遥双林寺明代韦驮泥塑雕像
四、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藏韦驮像手中金刚杵的考证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藏的韦驮像中,有两尊的造型是双手合十,端正站立,分别是明代铜鎏金韦驮立像和清代木漆金韦驮立像,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这两尊韦驮像的二肘之间并无金刚宝杵。结合其他的韦驮像双手合十的造型,我们认为这两尊韦驮像原来是有金刚杵的,应是后来遗失了。例如首都博物馆藏的明代《韦驮像》绢本[6],画中韦驮为一年轻武将,披挂胄甲,双手合十,金刚杵置于肘间,体格魁梧,威武勇猛。北京法源寺明代青铜韦驮像[7](图六),双手合十,金刚杵端于肘上,正坐于韦驮殿之中。北京大慧寺大悲阁明代泥塑彩绘韦驮像,身披铠甲,帔帛飘动,双手合十,二肘之间端放金刚宝杵。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这两尊韦驮像都是原先供奉在其他寺庙中的,后来收藏于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观其造型可以看出,原来供奉此二尊韦驮像的寺庙应是中等规模的寺庙。剩下的一尊韦驮像为最为精美的明代铜鎏金韦驮立像,此尊韦驮像的造型为左手执金刚宝杵,杵尖向上,右手下垂,端正站立,证明了原来供奉此尊韦驮像的寺庙为规模较大的寺庙。但是从图三中可以看出,此尊韦驮像中的金刚宝杵不同于别的韦驮像中的金刚宝杵,通常所见的韦驮金刚杵都是剑的形状,而此尊造像的韦驮金刚杵形制类似于“山”字形宝塔,比较少见,应属于金刚杵“五种杵”中的塔杵。说到我馆的这尊明代铜鎏金韦驮立像,不禁使我们想起了山西平遥双林寺明代韦驮泥塑雕像(图七),其被国内外雕塑专家誉为现存古代韦驮塑像中最精彩的作品。从图中我们看到,韦驮身着明代武将盔甲,体态魁梧,收腹挺胸,势如满弓,右臂握拳下垂,拳头攥紧,像有捏碎一切的力量,左臂抬起,左手已残,应握有金刚杵。头和上身夸张扭曲,下身双脚稳稳站立,受力的右腿稳如泰山,体现出一股蓄势待发的气势[8]。我馆的明代铜鎏金韦驮立像和双林寺的韦驮像相比较,不难发现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的姿势颇为相像,根据双林寺韦驮像的姿势,我们推测其左手中已失的金刚杵应为塔形杵。
[1][2][3][4]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年。
[5][7]邢鹏《北京地区佛教造像五题》,《首都博物馆丛刊》2010年第24辑。
[6]刘丞《首都博物馆藏明代宫廷韦驮像》,《紫禁城》2011年第6期。
[8]张贵明《从韦驮造像看双林寺彩塑的审美特征》,《装饰》2011年第6期。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