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师生教学互动关系的影响及有效互动方式研究

2016-12-17

办公自动化 2016年16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环境

黄 培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徐州221116)

新媒体对师生教学互动关系的影响及有效互动方式研究

黄培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徐州221116)

师生互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探讨师生互动本质、特征与结构,无疑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高校师生运用新媒体进行互动交流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并成为一种流行趋势。通过研究系统地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师生互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生更加良好的互动与交流。

新媒体 师生互动 互动方式

一、引言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及应用涉及到大学生获取信息、交往、学习、个性展现等各个方面。学生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环境下的各项应用,这些应用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道德观、生活方式、心理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也使传统教育面临巨大的变革和冲击[1]。新媒体为教育者与学习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而以新媒体的信息资源学习,既促进了学习者认识的发展与情感的体验,又为丰富教育者教学环境的创设提供了条件。若将这些信息资源全面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势必促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的有机整合,且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观念、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发生根本的变革[2]。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同样也发生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变化。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双向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未来教育的发展。因此,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互动关系则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新媒体的特征与优势

新媒体具有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可变性等自身固有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新媒体具备传统媒体所不能实现的优势和功能。

1、共享与互动优势

共享与互动是新媒体具有的一大优势,新媒体摆脱了以往传统媒体那种“你播我看,你说我听”的局限,通过大内存的硬盘和网络载体,实行“按需分配”,为广大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通过新媒体(博客、聊天软件)等,实现了对话与互动。

2、信息覆盖广

借助于新媒体,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信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得覆盖,实现了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覆盖面。同时,及时提供大量有深度、有广度的信息。目前,发生一件新闻事件以后,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有选择地获取事件的背景信息、后续报道等内容。

广播的缺陷在于只能听不能看,报纸的缺陷在于只能看不能听,电视的缺陷在于只能被动接受,没有选择的功能,也不可能回放或快进[3]。而新媒体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新媒体,既能看、又能听,还可以选择内容,并具备回放和快进功能,满足了各种个性化的需求。

三、新媒体对师生教学互动关系的影响

1、新媒体教学对师生互动关系所起的良性作用

(1)新媒体的特性使教与学都可以具有良好的针对性

新媒体教学的知识容量大、信息多,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业背景及学习能力、学生的智力状况及思维特点、各班的认知结构水平、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软件,将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科学知识进行设计组合,制作教学资料[3]。使学生的认知得以实现层次化地由浅及深,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提高他们的学习钻研的积极性。

此外,多媒体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性,打破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只要有电脑在手,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开展学习。

(2)新媒体的应用还可促进师生课外的交流与合作

利用新媒体,教师们可以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挖掘优秀教育资源,加强课件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使教学资源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并可以通过有效组织授课,布置作业和课后辅导,使教学各环节严谨周密[4]。学生之间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互助交流,或向教师进行咨询,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指导网上的学生,解答问题与疑惑。因此,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与网络的快速交流性使师生的互动得到很大程度的促进。

赣南灯彩歌舞文化的产业化的发展需要监管保证。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与文化产业中心结合,相互之间进行协调,做到任务下发合理,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管,减少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浪费和方向不明。通过职能部门对于赣南灯彩歌舞文化的正确理解,解决发展中的矛盾,提高其社会影响力。此外,在对赣南文化深入挖掘过程中,离不开产业管理部门职能的发挥。

2、新媒体教学对师生互动关系的不利影响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个过程,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新媒体教学虽可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但由于其所控制的教学过程如果过于严密和紧凑,往往会限制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气氛变得拘谨。有一些教师把整堂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课堂时间全部被多媒体控制,讲课思路狭窄,教学内容把握得不灵活。其结果是课堂教学成了流水线的机器操作模式,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课件的画面和声效上。造成的后果是整个课堂中多媒体课件成了课堂表演的主角,教师成为放映员,学生成为观看者,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情感培养与思维探索都受到限制,课堂气氛缺乏生气与活力,死板沉闷,很容易使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产生抵触情绪,于是出现了一系列诸如:睡觉、看小说、说话,甚至逃课等行为。这种典型的以多媒体为中心,反客为主的教学方式,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辅助性原则,也违背了现代高等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还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欠缺,双向交流被阻断,本应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成为了单纯的放映室,教学过程沦为了观看影像。

四、新媒体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建议

审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生互动产生的新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是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师生互动新模式、促进师生间和谐的新型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

1、加强大学生新媒体主体意识

传统的师生互动中往往会出现“教师中心论”的现象。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有问题也是私下自行解决,老师谈话询问时也是吞吞吐吐,很少表达“自我”的存在[4]。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互动主体地位,从其自身的情况出发,提高他们对新媒体的认识,加强对新媒体的使用,了解新媒体的特性,以新媒体的优势来逐渐转变他们逃避互动的观念,从虚拟环境中的互动慢慢走向现实中的互动,两者相辅相成,创造适合其自我学习的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

其次,拓宽新媒体使用的目的性。很多学生常用新媒体,但却极少用新媒体与老师沟通,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倾向于把新媒体定位为朋友间或年轻人的消遣工具,并没有认识到新媒体还具有其它的功能,如,它可以给个人的学习生活提供很多有效的信息[5]。针对大学生进行新媒体相关知识的培养是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的一个基础。学生只有对新媒体的认识更加立体、更加全面,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个工具服务自我、提升自我。

2、提升教师责任意识和新媒体运用能力

师生间利用新媒体进行互动,就要构建丰富的网络交流环境,掌握如QQ、飞信、微信、微博等现代化的网络沟通工具。在进行互动前,首先教师应明确责任意识,能够认清身份,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和朋友,保持平和的心态来进行交流。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情况,进行沟通互动,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与异性同学保持正常的距离,避免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与学生过分交往。

其次,高校教师应具备相关的网络技术,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沟通工具,还要了解学生普遍运用的网络交流平台,以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据调查所知,高校学生普遍使用的是微博、QQ和微信这三种交流方式,通过这些交流平台,他们一方面可以即时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互动,另一方面也能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QQ在教师当中普及率非常高,而常使用微信和微博的老师则较少。高校教师应加强自身网络交流技术的运用,掌握多元化的网络交流途径,营造丰富多彩的交流环境,这样才会提高师生间的互动频率。

高校教师在运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同时,也要均衡网络和现实两种交流方式,协调好网络交流和现实互动的关系。运用新媒体交流可以促使师生互动的模式更加多元化,使得师生课后交流内容更加丰富。传统互动中,教师可以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能以正确的价值观运用新媒体。教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交流模式之长,补传统交流方式之短;扬新媒体交流模式之优,避新媒体交流方式之缺,实现高校师生课后交流的优化和立体化。高校教师在了解新媒体的同时,还应明辨其中的良莠,积极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发展,形成新媒体环境下师生良好和谐互动的新模式。

3、创建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环境

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文化环境在校园环境中尤为重要,关系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文化环境能够给师生间创造广阔的交流平台,使学生与教师互动密切,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从而促进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学校应创建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文化环境,在民主、文明、和谐的环境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完善的新媒体基础设施是高校师生网络互动的基本前提和物质保障。只有构建出良好的新媒体交流平台,高校师生互动才能够合理有序开展,形成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文化环境。加强学校社交网络的建设,扩大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的板块,增强师生的互动性,提高师生新媒体互动的热情和兴趣。

其次,开设新媒体运用的相关知识讲座。通过讲座探讨师生新媒体互动的方式方法、规范要求等,进一步促进师生在新媒体环境中沟通互动的可能性和时效性。讲座的方式,既可以传授良好的知识,也可以创建一种自由、平等的氛围,对于新媒体环境中师生互动模式的构建有着一定的良性促进作用。

教育活动的良好开展离不开教育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的和谐互动会对教育活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新媒体就是一把双刃剑,只有认识到其问题所在,针对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之道,才能真正让新媒体成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6]。

五、结论

总之,在教育者、学习者、信息化资源这三大教学要素中,信息化资源以其跨时空、跨地域、开放性、交互式、个性化等特性为每一位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教学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权利。教育者和学习者而对信息化资源环境,角色得以重新构建,那种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平等对话、共同收益的师生关系,不仅需要教育者具有自己的人格力量,更要学会驾驭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努力实现对学习者的学习引导、行为引导、情感影响。让学习者用自己的主体意识去探讨、去研究、去探索、去感悟、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真谛。所以今天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关系,而应是一种以信息化资源的学习为基础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互动师生关系。

[1]高红宦,吕玉莲,李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引导工作研究[J].新闻战线,2015(16):66-68.

[2]王梅.新媒体环境下视听节目编导类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1):6.

[3]徐建星.高校师生课后网络交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3).

[4]任瑞仙,张敬环.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交流[J].中国远程教育,2004(09).

[5]胡芬,唐德海.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负面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02)

[6]马越.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层阶式信息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01)61-62.

黄培(1981~),性别男,江苏徐州人,2005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大学机械电子专业,获硕士学位,讲师,现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与控制系统的教学与研究。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Effective Interaction

Huang Pei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Xuzhou221116)

Th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especially the discussion of interactive nature,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is undoubtedly a very important basic research work.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use of new media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is increasing gradually,and become a popular trend.Through the research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exist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more favorable.

New media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studentsInteractive way

G434

B

160513-7278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环境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漫观环境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