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产科临床药物治疗指导的作用分析
2016-12-17叶文威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惠州516001
叶文威(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惠州 516001)
临床药师参与产科临床药物治疗指导的作用分析
叶文威(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惠州516001)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产科临床药物治疗指导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的具体案例。结果:在产科疾病治疗进程中,临床药师充分考虑孕期妇女生理特点,对疾病作出合理判断,在协助医师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出的会诊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临床认可。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可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障孕妇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孕妇费用支出,促进孕妇对医院的信任。
关键词:临床药师产科临床药物治疗
世界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得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学科间的协作关系更为紧密,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护师合作,探讨疾病的诊疗方案,解决、预防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用药问题,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1]。产科是一个特殊科室,一方面孕妇服药率较高,另一方面母儿接触面积随着妊娠的发展越来越大,绝大部分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到达胎儿体内,从而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畸形。由于受限于临床试验,目前孕妇用药尚未统一标准,给药方案的制定只能依据动物实验和临床经验[2]。因此,药物的合理使用成为产科临床诊疗的薄弱环节。近年来,我院坚持开展产科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发挥临床药学专业的优势,参与产科查房实践以及会诊,协助医师选择治疗药物,提高用药的合理性。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产科会诊的几个案例,阐明临床药师参与产科临床药物治疗指导的作用。
1 产科临床药师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医院药师长久以来的主要工作是保障药品的供应,医学知识和临床知识相对比较匮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成长。因此,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会诊,指导产科医师选择药物治疗前,应掌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的生理特点、药学知识及产科疾病治疗指南,同时应参与产科查房实践了解产科患者,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被临床医生忽略的用药问题,提高用药合理性。另外,临床药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以便查房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和医师、护士沟通,在与医师、护士进行沟通时要态度谦虚。
2 临床药师的作用
2.1提供药物信息:由于产科疾病的特殊性,限制了药物使用,同时也应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药师不仅要为医师提供包括药物的FDA分级、药理,也要为医师提供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信息的了解,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3]。此外,临床药师在产科查房过程中不仅能及时提醒孕妇按时服药,告知其接受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提高孕妇服药的依从性,也能及时解决孕妇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孕妇应对,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
2.2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临床药师参与产科查房,可充分发挥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作用,协助医师制定合理有效的给药方案,解决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某女性患者,27岁,已婚,停经41周,感胎动4月余收入院。因“原发性宫缩乏力”在入院5d后行剖宫产术。术中宫缩差,予以按摩子宫、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缩宫素注射液20IU。子宫捆绑术后好转。因患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钠、头孢西丁钠均过敏,临床医师给予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暂停哺乳。术后3d血常规结果:白细胞14.27× 109/L、中性粒细胞82.47%、血红蛋白114g/L、C反应蛋白(CRP)>160mg/L。术后持续高热38.6℃,临床诊断产褥感染。
临床药师针对该病例进行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术期的预防用药应严格控制使用,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优先选用β-内酰胺类药物,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可用氨曲南,必要时可联合使用[4]。该患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钠、头孢西丁钠均过敏,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4d后效果不佳,考虑:①患者体温、血象及C反应蛋白均高;②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涉及厌氧菌污染;③皮试结果显示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④患者要求减少滴注次数和时间;⑤患者无肾脏病史,入院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均正常。临床医师给予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案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临床药师建议停用左氧氟沙星换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0.15g,bid并续用甲硝唑。硫酸依替米星为氨基糖苷类药物,由于口服吸收差,故临床采用注射给药,但注射后硫酸依替米星会以低浓度分泌到乳汁被哺乳儿被动吸收,但目前尚未有哺乳儿不良反应的报道。大部分氨基糖苷类药物适合用于母乳喂养得到了美国儿科学会的认可,但并没有报道明确指出硫酸依替米星这一药物也适用于母乳喂养,该药物的说明书以及部分文献建议妊娠期妇女使用该药物前应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需暂停哺乳。为保证母婴的用药安全,临床药师建议患者在用药期间暂停母乳喂养。
某女性患者,34岁,剖宫产术后,乙肝大三阳,医师无法确定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咨询临床药师意见。乙肝大三阳孕妇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2h内接种HBIg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研究表明HBIg剂量应为≥100IU,单用、联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分别为87.8%和95%[5]。目前一些学者认为HBIg的剂量为200IU保护率较高,但缺乏足够证据支持,考虑成本效益,目前我国广泛推荐HBIg使用剂量为100IU,基本与HBIg说明书上规定的新生儿母婴阻断剂量一致,故临床药师建议HBIg使用剂量为100IU。
某女性患者,28岁,孕40周,入院待产。入院d2行剖宫产术。患者产后出血800mL,血蛋白84g/L(L),临床医师实施蔗糖铁200mg qod静脉点滴,并口服多糖铁复合物的治疗方案。临床药师告知临床医生及患者,不能同时静脉滴注和口服铁剂,停止静脉滴注5d后才能口服铁剂。术后d2血红蛋白为88g/L(L),患者可在术后d5口服多糖铁复合物继续抗贫血治疗,出院。
2.3指导患者用药,提高治疗依从性:临床药师对需要给予药物治疗的妊娠期合并症状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提高治疗依从性。
某女性患者,24岁,孕39周,临产入院。入院当天产妇自娩,产后出血800mL,产程较长,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预防感染。患者产后d3出现周身痉痒伴皮疹,查体,T36.8℃,双下肢及下腹部出现红色斑片皮疹。停止静脉点滴头孢美唑钠,采用炉甘石洗剂外敷对症治疗以及氯雷他定进行抗过敏治疗。临床药师查房,发现患者痉痒、皮疹等症状未见好转,患者诉因害怕服用氯雷他定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故未服用氯雷他定。临床药师告知,氯雷他定为妊娠期分级B级,短期使用不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5]。2d后,患者痒感减轻,皮疹减少,出院。
某女性患者,产后奶水较少,咨询临床药师是否通过喝醪糟的方法发奶。考虑到患者产后预防感染的药物为头孢西丁,该药物可与醪糟中的乙醇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患者出现视觉模糊、面部潮红、头晕、口干、出汗、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心肌梗塞、惊厥甚至死亡等。临床药师建议可在停用头孢西丁后2~3d食用醪糟。2.4审核医嘱,纠正药物用法用量错误:某女性患者,24岁,孕38周,入院诊断:轻度贫血,隐匿性肾炎。入院后生化检查。其贫血系列指标异常:维生素叶酸4nmol/L(L),B1291pmol/L(L),医生开医嘱予以叶酸0.4mg po qd,维生素B120.2mg im qd治疗。临床药师认为叶酸用量仅能预防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形及作为妊娠、哺乳期的预防用药,但相对贫血的治疗剂量明显不足,临床上贫血治疗剂量应为5~10mg qd,医院药房维生素B12注射剂只有剂量为0.5mg的,故维生素B12可予以0.5mg im qod治疗,临床药师告知医生,建议采纳修改医嘱。患者入院后d5行剖宫产,术后3d,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出院。
3 小 结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应结合药学专业知识,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一方面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指导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药学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保障了孕妇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孕妇费用支出,促进孕妇对医院的信任。面对临床药学广阔的空间,临床药师应该不断学习,深入临床实践,拓展药学服务,并持之以恒。临床药师只有深入到临床,开展药学服务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才能使临床药学像发达国家那样与医疗、护理成为医院中缺一不可的“三驾马车”之一[6],推动广大患者健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惠华.临床药师在医院临床中的作用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5(7):173-174.
[2]郭永谊,石少权.妊娠期开展药学服务现状分析与建议[J].今日药学,2011,21(8):532-533.
[3]黄小萍.妊娠期妇女用药安全性探讨[C].首届全国妇产科药学大会暨生殖内分泌药物与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73-75.
[4]王永彬.妇产科手术围手术期生殖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11):2222.
[5]孟微,姚瑶瑶,王毅.国内外患病孕妇用药依从性研究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6):4356-4358.
[6]刘新月,王强,梅丹,等.美国住院药师培养模式及现状介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9):1663-1666.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1-01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