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猪肺疫的诊治
2016-12-17吴黎明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354200
吴黎明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 354200
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猪肺疫的诊治
吴黎明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354200
2015年8月建阳区某养猪场从外地引进小猪,第3 d开始发病,一些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有的皮肤发红,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猪肺疫,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猪附红细胞体病猪肺疫诊治
1 发病情况
2015年8月9日某猪场从外地购进62头小猪,未经隔离观察就与原猪场的65头小猪放在同一幢猪舍饲养,次日给刚购进的小猪进行猪瘟预防接种,接种后的第2 d有个别的猪出现体温升高,皮肤发红,经用链霉素、青霉素和安乃近注射3 d后仍无效,整个猪群食欲明显下降,病情迅速恶化,发病4 d已死亡4头患猪。
2 临床症状
病初患猪表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体温高达41~42℃,喜卧,肢体行动困难,站立不稳,离群卧地不起,叫声嘶哑,随后食欲废绝,鼻腔有较多分泌物,部分猪呼吸困难,咳嗽剧烈,呈犬坐姿势,严重的张口呼吸,极度虚弱、消瘦。尿呈茶褐色,初期粪便干硬,后期有的会出现腹泻,部分猪皮肤呈土黄色,病程长皮肤苍白,有些猪的尾部、四肢内侧、耳廓皮肤发绀,多数患猪眼结膜发炎,甚至上下眼睑黏连,眼睛不能睁开,可视黏膜苍白、黄染或发绀,有的猪死亡时口腔或鼻腔会出血,病程长的猪表现消瘦、贫血、黄疸,生长停滞,粪便干硬如栗子,引进的猪发病早,发病率高,病情更严重。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主要病变表现为全身皮肤黄染且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四肢末梢、耳尖及腹下出现大面积紫色斑块,皮下脂肪也有明显黄染,肌肉色泽度变淡,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咽喉部及周围组织有胶冻样炎性渗出,胸腔、腹腔、心包腔积液,心肌苍白、柔软,心肌及心冠状脂肪有出血点,肺瘀血水肿,个别猪肺与胸壁、心包黏连。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有液体渗出,脾脏肿胀呈蓝灰色,肝脏肿大、质脆,呈土黄色,胆囊胀大,里含浓稠胶胨样胆汁,肾肿大,土黄色,浑浊,膀胱黏膜有的有少量出血点。
4 诊 断
4.1血液压片检查无菌采取耳静脉血和生理盐水各1滴,在载玻片上混合均匀,加盖盖玻片,镜检,可见红细胞表面附着2~4个卵圆形、圆形、点状虫体,个别寄生在红细胞内,有的在血浆中翻滚、摆动,震颤,红细胞表面有虫体附着时可导致红细胞变形,呈齿轮状、星芒状、不规则状等多种形态。
4.2血涂片染色镜检无菌采取病死猪的脾脏、肝脏组织新鲜切口触片,瑞氏染色,镜检发现两极浓染的卵圆形小杆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猪肺疫。
5 防治
1)将患猪与健康猪严格隔离,淘汰病情严重无治疗价值的猪,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2)给患猪用血虫净(贝尼尔)按6 mg/kg体重进行深部肌注,每天1次,连用3~4次;每吨饲料添加800 g土霉素粉和1 000 g多种维生素,连喂7 d。
3)彻底清理猪的排泄物,用菌毒威对用具、圈舍及周围环境每天上下午各消毒1次,猪舍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减少暑热对猪的应激,消灭吸血昆虫。
通过采取以上的综合防治措施后,除6头患猪死亡和2头病重猪淘汰外,其他患猪逐渐恢复健康,连续观察2周,未发现新的病例,疫情得到了控制。
6 体 会
1)发生猪附红体病导致猪的抵抗力下降时,极易诱发猪肺疫、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传染病,所以平时要根据所在猪场常见病的发生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猪处于高度免疫状态,避免多种疾病并发感染,从而降低临床诊断疾病的难度,提高治疗效果。
2)夏季吸血昆虫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在我国南方每年的6~9月份,由于高温高湿季节吸血昆虫易滋生且活动频繁,致使该病的传播与流行,在这期间除了做好灭虫工作以外,每个月在饲料中拌服土霉素3~5 d能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3)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虽然有多种,但对病程较长和病情严重的病例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复发,所以该病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疗程,不能见症状改善就立即停药。
B
1003-4331(2016)04-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