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行校企会商制度 培养应用型人才

2016-12-17马继兴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会商成人应用型

马继兴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北京 100054)

成人高等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提高职业能力,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采用校企会商的方式对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进行前瞻性分析,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明确办学定位

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工作对象是在职的成人,为社会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业内共识。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其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强化自身的就业能力,获得新的职业发展机会,改变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取得职业成就,提高生活质量。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成人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目标。高职业素质的从业人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够发挥成人高等教育以成人为教育对象的优势。由于历史的原因,成人高等教育初期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教育内容与形式直接来自于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教育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1987年,原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已经走上各种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2]。成人高校应摆脱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制约,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进行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专业特色,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采用校企会商的方式保证教育质量适度超前,使受教育者能够适应未来企业发展。

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劳动力在知识和技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劳动者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因转换劳动岗位需要职业培训,因技术进步需要进行岗位新技能的再学习,这些都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领域。成人高等教育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出发,以构建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在职从业人员为服务主体,结合能力培养与学历提升,培养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人才是新的发展方向[3]。成人学生已有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实践教学的方法,增加学生对专业的直接感知,了解企业运行的过程,获得对岗位的要求的直接认识,熟悉企业的当前实际状况。还应进一步通过校企会商确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未来数年的行业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并有所准备,储备知识与技能,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服务。

(二)提高就业能力

强化职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成人高等教育受教育对象所具有的“在职”和“业余”学习特点的制约,受教育周期和学校课程开发能力的制约,使得教育内容常常滞后于企业的要求。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往往有工作,有一定职业经历和社会经验。成人高等教育院校通过对原有的教学计划的修改,增加针对满足未来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的要求的教育内容,以提高就业能力为核心,研究实践教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技能,提高就业能力,获得职业发展机会。

职业能力培养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在学的成人,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受到严格的专业和职业教育,缺乏严格的科学思维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出现不能将所从事的工作做好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校企会商确定职业能力训练内容,能够使学生成为胜任岗位要求的从业人员,同时掌握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储备,为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所准备,保持企业的可持续竞争能力。改变普通高等教育设计的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目标以及通过课程学习和实验操作训练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成人高等教育院校的特色,在成人教育中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成人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改变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主体基于特定的培养目的而形成的有关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观念的集合。但是由于不同的办学主体所秉持的办学理念存在差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办学主体会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授课手段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并最终培养出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差异的“人才产品”[4]。

(一)强化职业能力

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水平职业能力的从业人员,开发、形成有特色、吸引人的专业课程,授课内容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职业能力课程教学体系,增加职业素质训练的内容,开发编写新型教材,采用顶岗需训练等方法,使校企合作资源效益最大化,培养具有高职业素质的从业人员,解决成人学生从业、职业发展问题。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结合成人学生具有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的特点,使之结合个体社会经验学习专业知识,通过职业能力的训练提高就业能力,强化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解决受教育者的就业问题。

贯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实行科学知识教育和职业能力训练并重的原则,开展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理念,确定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编写教科书,安排专业实习和职业实践。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从业者中多数人参加学习的目的是要解决工作胜任问题,通过学习达到提高工作能力的目标。为解决就业问题迫切需要强化职业能力,提高“智商”的同时也需要提高“情商”,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开设的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受到成人学生的欢迎。通过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提高成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强化职业心理素质,增强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适应性,成为行业中的优秀人才。

(二)顾及企业未来的人才需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对人才需求的实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校企会商的形式进行人才需求的前瞻性分析,发现企业未来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成人高等教育院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培养满足企业未来需求的人才的措施。在教育过程中将业务知识、业务技能和职业能力学习与企业未来的人才需求相结合,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潜能的人才,提高企业的人才层次。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重点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要求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方式灵活,整合教学资源,以及使用不少于三分之一课时从事实践教学。

形成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校企会商研究未来数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全面、系统、程序化的专业理论学习和职业能力训练,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具有高职业素质的人员,适应产业更新和工作模式,满足企业一线工作对员工的需求。通过校企会商确定具有前瞻性的培养方案,提供员工学习提高的机会,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使企业获得数量较多、质量优良的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蓄水池,保证企业不断创新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在竞争中保持人才优势。

三、改变教育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包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职业能力三部分内容。改变单一重理论知识学习的教育模式,侧重职业能力训练与开发,形成成人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并重

贯彻业务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对教学体系进行设计,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采用校企结合顶岗操作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同时具有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能够达到上岗操作的标准,直接实现职业发展规划。成人高等教育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获得业务能力,通过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遵守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规律,通过校企会商确定的教育目标更具有针对性、计划性和前瞻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成人高等教育院校的办学特点要求在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促使学生选择社会急需的专业,增加专业学习兴趣,能够“学得会、做得到”,拓展职业能力,形成就业能力,完成社会角色认知和二次定位,形成良好的角色意识,遵守角色规范,提升个体职业专门化的水平。通过个体职业专门化过程,认识职业的社会意义,拓展专业知识和加强职业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具备职业发展能力。

(二)为就业服务

提高在职人员的职业能力。成人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全面的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职业能力课程为受教育者的就业服务。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通过严格的训练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高职业素质的从业人员,缩短就业的适应期,成为满足工作岗位要求的人才。

校企会商方式成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纽带,形成合作培养人才的平台,在促进成人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协调,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企业是成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结果的鉴定者,在校企会商制度中企业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监督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评者。校企会商过程中校企双方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为企业解决人才培养困难,使学生在校企会商培养人才的平台上获得资源,缩短成才时间。

四、实行校企会商制度

实行校企会商制度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途径。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整合,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和企业的管理者共同研讨,探索未来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贯彻前瞻性原则,开发教育内容,培养满足未来需求的人才。

(一)建立校企会商小组

通过校企双方协商成立校企会商小组,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未来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确定具体标准;再由双方专家共同研发教学内容,编写教材,确定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训练提高其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准备。校企会商小组综合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需求,从提高职业能力出发,构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全面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

校企会商小组成员由教育专家和企业管理专家及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组成,教育专家提供课程设置、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企业管理专家及企业技术专家提供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分析成果,确定企业人才需求的规格与类型,提出对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经过校企会商小组成员共同研讨,最终形成教育教学文件,用于指导具体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职业能力训练过程。校企会商小组成员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行监控,及时修改不符合需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增加新的知识与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合作实现培养目标。

(二)形成前瞻性教育体系

目前对人才需求的实时分析做了大量工作,由于缺乏对人才需求的前瞻性分析,受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周期的限制,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毕业时往往滞后于当时的社会需求。在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只有形成前瞻性教育体系才能解决知识老化、技能落后的问题,建立在校企会商基础上的前瞻性教育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人教育院校作为教育活动的承担者,应按照前瞻性研究的成果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现代教育要求人才培养具有前瞻性,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前瞻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成人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特点,在教育内容中及时反映科学研究新成果,经济建设新成就和社会发展新情况。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训练处在动态的和开放的状态中。企业作为人才的使用者,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以产业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依据提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企业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有利于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实行校企会商制度,做好企业对未来人才需求的前瞻性研究,细化人才培养标准,强化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做好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储备,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人力资源蓄水池,成人高等教育将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5-12-28〕.http://www.npc.gov.cn/npc/cwhhy/12jcwh/2015-12/28/content_1957555.htm.

[2]国务院. 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的通知.国发〔1987〕59号〔2004-4-13〕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left/zcywlm_crjypx/moe_726/201001/t20100129_8930.html.

[3]李琴.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成人教育中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17-18.

[4]黎精明.论实务导向型人才培养理念[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7(1):70-73.

猜你喜欢

会商成人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四川省气象云视频会商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成人不自在
民航空管气象视频会商系统应用研究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Un rite de passage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省级气象视频会商网络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