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题材影视剧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2016-12-16陈咲羽
陈咲羽
中国儿童影视剧的发展历程
1922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的推动下,中国电影第一次将镜头焦点对准了儿童,创作了短片《顽童》—— 这标志着中国儿童电影的正式出现。历经几十年的演变,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儿童电影在新中国新的意识形态语境带来的历史机遇中走向了成熟。
八、九十年代,中国儿童题材电影市场出现了全面发展的大好形势,在国家大力关怀下,儿童故事片日益昌盛繁荣,众多的优秀佳作更是频频在国际上展映并获奖。
新世纪之后的6年间,更是出现一批风靡一时,并影响至今的儿童题材影视作品,如《家有儿女》《长江七号》《巴拉拉小魔仙》等,开启了儿童题材电影/电视剧同步发展黄金时代的大门,并在无形之中打造了诸多家喻户晓的影视童星。
现今阶段(近10年间)不难发现近几年国内的银幕上,仅有的几部经典儿童剧重播了几十年,在它类国产剧每年产量严重过剩的同时,新拍儿童剧的数量却屈指可数,质量差、关注少、收视率低下等状况,已然成为国产儿童电影/电视剧的固定标签,儿童剧行业更是持续保持着多年无为的真空状态。“百废待兴”,创作观念与创作手法的局限不仅直接影响作品的艺术活力、市场潜力,而且还是导致发行不畅、制作资金短缺、创作人才流失等一系列连锁问题的源头,如此一来整个行业在投资回报形式单一的情况下,瞬间提升了投资风险的高度,那么儿童电影/电视剧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求发展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未来10年间,将是一个网络经济洪流喷发的大数据时代,儿童题材影像作品将不再仅仅秉承传统单一的经济运营模式,而会以多元化趋势蓬勃发展,势必成为融视觉、听觉、感受、娱乐及体验为一体的新新产业链,它既可以给予此类艺术创作者更好的创作(理想)平台,又能带来多样化的经济效益。
儿童剧《任性的假期》的创新期待
2016年6月1日儿童节当天,一部名为《任性的假期》的以打造公主题材为目标的36集儿童连续剧,首次进入观众的视野,在华数TV与响巢看看两家视频网站的首页推广页面,停留两周期间就已突破100万次的点击浏览量,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以儿童影像制品为中心并由其进行延伸、扩展的商业运营模式,下面就以该片为例来梳理一下这部片子背后的产业链。
1、该剧的创作思想
在这个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年代,儿童心理及其行为发展的性质、任务、内容和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得与儿童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事物成为各级研究者关注的对象,该剧以当代(优越家庭)儿童的生活、成长、接受教育的现状作为创作视角. 真实地呈现了此类儿童(群体)在成长阶段中的各种烦恼、欢乐以及幻想,在故事中反思自我的成长过程,在爱与无知间直面当代家庭的教育缺陷,从而达到让其(儿童与父母)产生深刻的自我认知的教育目的。
2、该剧的运营模式
以选拔类赛事推广线下宣传途径——成功获取企业冠名,在提升赛事项目的成功率的同时,获得单个项目的创收。
寻找有效客户群——以线下赛事的选拔晋级,线上平台的角色众筹,以及与各艺术培训学校签订战略合作等方式,挖掘潜在客户群,随即举办各项有偿培训项目,在回笼部分拍摄资金的同时培养特定演员。
艺术展演带动宣传效益与获得经济回报——对现有演员进行各项才艺包装,以演出/代言等形式扩大宣传方式,并在获得部分商演经费的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第三方产业——以剧情的拍摄需求,带动服装、饰品及相关道具的消费链,后期授权合作厂家发行该片中出现过的历届演员形象的周边产品,如:娃娃、卡罗牌、杂志书刊类、印花绘画类等再进行销售分红。
为影片冠名企业服务——特别修订、定制剧本,以台词、场景、LOGO等体现方式服务或以其为故事线的主要元素为创作点,完整表达品牌的价值,使客户品牌理念在剧情中自然而明显地表现。
3、该剧的核心竞争力
每一个女性心里会都有一个公主情结,而5—15周岁的儿童、青少年是此类情结最为丰富的一个阶段,而在国内儿童剧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乏适合男性儿童英雄主义情结的影视剧作品,但以女性儿童心理需求之有关情结为核心的影视剧作品少之又少,甚至达到屈指可数的尴尬局面。通过网络上的数据研究可知,无论哪个时代,对于影像作品的追捧或者为之陷入狂热的受众群体,在数量上基本上都以女性观众为多。那么结合以上种种原因,女性已然成为影像制品产业链中最大的消费群体。
4、剧本为演员量身定制
西方传统的贵族礼仪不再只是出现在西方贵族阶级中,穿着洛可可时期的服装跳着波尔卡华尔兹,若你想体验公主的生活,没问题,就在现实中,就在你的身边,或你就可以,然后再将你所学的一技之长在影视剧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对影视剧演员的培养过程中也不再是适者优胜,而是量身定制,开拍前编剧就会与儿童演员们一起,接触并了解各个演员的人物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以他们各自的人物特征喜好编写人物小传以及剧本,授课老师拿到剧本之后,将作为教材在课程中就开始安排情景演练,到了拍摄现场导演再根据现实情况稍作调整,而演员们所演绎的恰是原原本本的自己,这将大幅度降低拍摄成本,提升作品质量,另一面从儿童素质教育方面反映出儿童演员们经此类体验之后,呈现于生活之中的则是良好的素养表现,以及间接提高的情商开发。
5、影视作品将融汇新技术
从以上内容介绍不难看出这部剧目前已算得上是国内儿童题材影视剧行业内创新派系中拥有主流意识方向的,但是仅有这些就够了吗?当然不是,对于未来10年间儿童题材影像制品行业发展趋势的预判,将远远超出现今存在的所有模式,其中从感受与体验在形式上的提升,就已向传统的现状打出颠覆性的一球。
众所周知,淘宝推出了全新购物方式Buy+。Buy+使用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虚拟与现实间转换,其次3D全息投影技术更是超越了传统的声、光、电,形成高比较度和清晰度的3D图像,借助这项技术,虚拟人物就可以走出二次元的世界,来到人们身边,人们甚至都无需佩戴眼镜,只需借助空气就可以看到光影建筑及人物形象,听到以人类器官构造所无法完成的声音,例如,从2015年《冰雪奇缘2》舞台剧与“初音未来”演唱会现场中,不难看出当代3D(实为2.5D)全息影像技术手法在运用上获得的成功,再者,无论是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还是360度全息显示,以及用激光束来投射实体的3D影像,都已初步成形并投入市场运作,而未来10年间这种全息影像模拟系统会跟随市场的潮流需求,逐渐走向普及走向成熟,一个久违的全面触控时代必将来临。
那么,有谁又能够完全肯定未来10年间的电影电视剧制造业,会将感受与体验或扩张到如何的地步?在这场革命性的变革之中,产业格局带来结构性重组的影响力,可能远远不仅如此,也不再是特定的人才可以去做特定的事那么单一,让我们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教育培训示范,可以通过远程触控的方式使用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完成,如果服装、化妆、道具,及声音、台词、形象、表情,甚至连每个场景都能够通过3d全息影像技术合成呈现,到那个时候演员们随时可以穿上“虚拟”的水晶鞋,坐上“科技”的马车,与随心制造出的王子,在任意编辑出的时间场合中,上演由自己设定好的故事情节,我想这些都并不难做到。
虚拟现实技术将为影视观众带来崭新体验
近年来,VR(VirtualReality的缩写)技术一直非常火热,而在这一领域中,VR视频则能够被用户普遍接受,虚拟现实技术也在电影中早有应用。如《速度与激情7》《复仇者联盟2》等知名作品都尝试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在VR领域,最缺乏的就是内容,而对于视频行业来说,内容总是会不断产生的。
如果能将视频内容和VR技术很好地结合,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将为其增添可看性;对于VR设备来说,丰富的视频会为其增添内容,使其赢得大众的认可;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对VR视频有极高的期待,VR技术与视频的结合将给他们带来好的体验。
综上所述,与视频结合会是VR技术的下一个入口。但是,"万事开头难",刚刚兴起的VR视频从拍摄到上市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虽然层出不穷的视频能够给缺乏内容的VR设备提供大量的素材,但拍摄VR视频远比拍摄普通视频的难度要大得多。
从拍摄方式来说,VR视频需要全程为观众展现360度的全景镜头。这就要求除了演员之外,包括导演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不能进入摄影棚,也就意味着导演只能在场外把控整体的剧情及拍摄进程。而一般的视频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应该是全程在场内掌握剧情进程的,可以说导演是剧组的灵魂。
《活到最后》投拍方兰亭数字的联合创始人庄继顺说:"我们接触了几个国内知名导演,不少导演对于VR电影很感兴趣,但在初期接触后全部都犹豫了。其中一位导演问了他一个问题:等开拍的时候,我站在哪指挥?"这让他无言以对。
另外,由于VR视频的特殊性,观众会感觉身在其中,所以如果频繁切换镜头会使观众感觉脱离了场景,极大地伤害用户体验。因此,这就要求VR视频在拍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连贯性,尽量减少镜头的切换。要做到这点,演员就必须不NG地演下去。这对于影视演员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他们既不习惯这样的拍摄方式,也很难达到类似话剧般连贯的演绎要求。“绕了一圈,我们不得不选择话剧演员,毕竟话剧演员本来在舞台上就是一镜到底”,庄继顺说。
从镜头视角来说,VR视频对其有诸多要求。在传统的视频拍摄中,可以根据视频内容随意切换各种拍摄镜头,毫无压力。但在VR视频中,由于观众所处位置的特殊性,镜头叙述的方法就会受到诸多限制。在传统视频的拍摄过程中,最基本的视角有三种,而当它们被运用到VR视频的拍摄中时,其产生的效果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由此可见,要制作出一部VR视频,其过程要比普通视频艰难得多。而且资金也是一大问题。VR视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此前好莱坞出品的几部VR影片,长度都在十分钟以内。美国电影学会曾在电影节上对VR影片进行了讨论。
绝大多数参会者都认为,目前,利用VR技术只适合拍摄短片,VR技术与影视的结合依然处于实验阶段。但就是这些小短片,其制作成本却高达上千万。而《活到最后》的成本也高达百万,并且已经在各个环节严格控制了经费。如此高的投入让许多VR视频初创公司不敢走下去,这也会限制VR视频行业的发展。
另外,VR视频上市后如何变现,也是行业内的难题。据业内人士分析,依照传统模式,视频变现通常有两条道路。第一,上院线。但是对于VR视频来说,现实中并没有"VR电影院"这一类的场所;第二,通过付费方式观看视频。但对于VR视频来说,在初期就采取这种形式,会起到反作用。本来用户群就小,广大观众又不了解,加之硬件设备没有普及,采取付费模式反而会限制VR视频的推广。
随着VR硬件的火热,VR视频会成为未来趋势,但许多业内人士依然保持着冷静。
对于电影与VR技术的结合,迪士尼首席动画师格兰·基恩说:"我们正在做一些根本不知道怎么做的事,而目的是为了学会怎么做"。对于观众观看VR视频的注意力方面,格兰·基恩说:“没人告诉你该看什么,但是车可是沿着路在行驶。你既能感受到移动的自由,又能体会到优秀的叙事者提供的服务”。
好莱坞著名经济公司William Morris Endeavour的内部人士认为:“很多拥有影视版权的大公司,已经错失了进入VR的最好窗口期”。由此看来。VR视频要进入消费级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VR技术的火热为VR视频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万事开头难”,VR技术的大热也不能掩盖内容的贫乏,而VR内容在制作初期也面临诸多坎坷。或许对于VR视频行业来说,只有渡过“黎明前的黑暗”,才能迎来曙光。
下一个时代将是用新技术把所有体验、感受都实施在大众生活圈的一个时代,包括儿童影视剧的拍摄也不例外。在新技术不断注入影视行业的新时空,人类的观影体验也将迈上新的台阶和新的境界。而当我们对新技术与影视制作过程进行深入解读后,影像制造业那层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面纱也将逐渐撩开……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