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口试命题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
2016-12-16陈锦松
陈锦松
摘要: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语文检测以笔试为主,有一小部分学校尝试开展语文学科的口试,但口试题目未能贴近学生实际,缺乏系统性,口试内容单调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口试形式单一,主要以个人展示为主,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口试评价方式重结果性评价,虽然有自评互评,但基本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多元评价激励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小语口试命题 内容 形式 评价 命题
学习语文,顾名思义就是学“语”习“文”,“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主要工具。自2008年建校以来,我校特别重视口试的研究,将笔试和口试当做检测学生学业的两个轮子,同时驱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我们先后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五个学科的口试,借以训练学生迅速组织语言,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在公众面前口语表达的信心和勇气。现以语文学科为例,谈谈在口试命题中的几点做法:
一、贴近实际,激发兴趣
目前,很多学校口试命题呈现很大的随意性,今天想到什么题目就出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命题者未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命制适合各年级学生系统科学的题目,甚至出现一个题目考遍全校各年级学生的现象。口试应当根据儿童的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特点、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言语知识技能训练的特点构建口试题目序列。教师命题时,应考虑题目的价值、现实意义及难易程度等因索,这直接关系到话题能否激起学生的思考。另外,题目应是多元的、开放性的,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制定了各年级学生口试评价的标准,各年级依据标准命制较系统科学的测试题目:一年级:选择自己本学期最满意的一幅美术作品,描述画面的内容,并简要介绍自己创作的过程:或者让学生听完一段话后设计一些问题:你听懂了什么?这段话主要讲什么?用自己话复述这段话的内容。二年级:有感情地背诵几首经典诗词,然后用自己的话流利地说说古诗词的意思;或者讲一个成语故事,并说说成语的引申义,也可以朗诵几段你最喜欢的文章片段。三年级:介绍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例如风筝、笔筒架、变形金剐等,向老师和同学们讲述自己的制作思路和创作过程,或者选择本学期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或者课外所阅读的经典文章,编排一个课本剧,进行课本剧的表演,也可以根据所提供的一组事物,如:铅笔、橡皮、转笔刀……根据他们的联系,编一个故事。四年级:进行情景模拟表演,比如当当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美丽风光、名胜古迹和与众不同的风俗民情,或者模拟购物讲价,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店主”,体验购物讲价的过程。五年级:测试类型主要是辩论陈述,教师设置有关议题,学生充分准备后进行答辩。例如:学生在欣赏广告词时,突然发现有的广告词套用了成语。于是大家便动手收集起这类广告词——默默无蚊(闻)、衣衣(依依)不舍等,对于这类广告词,学生褒贬不一,你支持正方还是反方呢?请把你的理由充分地说出来。六年级:学生的测试要求就比较高,他们的测试题基本上是即兴发言。比如根据所给的主题——学会感恩、毕业感言等,做两分钟的个人演说,或者给你一个热点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座谈,类似“焦点访谈”。
口试题目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渐进步,不断增强内驱力。在以往的各项语文口试活动中,学生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体验成功和喜悦,增强自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语文情感。
二、多样形式。各显其能
以往口试往往都是以个人展示为主,形式单一,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无法挖掘潜能。口试的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集体竞赛,分组合作,自由组合,个人展示,是一个主动、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丰富多彩的口试内容,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些内容的设置较好地贯彻了“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观念,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小组合作形式的口试题,更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各显其能。在分组合作过程中,有的学生会说:“老师我可不可以自己一组?”有的学生会说:“老师没有小组要接收我。”诚然提出问题的学生不是性格害羞的不善于交往的,就是个人能力优秀的,因此,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口试评价的实施中尤为重要。在准备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每个学生在组内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而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不苛求学生通过合作一定要取得什么突出的成绩,只是希望通过学生的亲历亲为,形成这样的意识:“几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要远远超过一个人!”下面是上学期我对一组同学口试《新武松打虎》的记录:“最佳导演奖——雄:他居然自己改编了课文《武松打虎》,运用了诙谐幽默的语言,设计了新颖的故事情节,整场表演同学们掌声雷动,笑声不断。真没想到这么精妙的设计出自于这个平时表现并不出色,甚至有点调皮的孩子之手,并且在表演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才能和出色的口才。再一次体会到那句老话——永远别小看我们的孩子。最佳男配角奖——祥:他平时不善言语,说话也是含糊不清,即便走到他身边也是听不清他说什么。此刻,让他出演店小二,说实话,我还担心几个同学辛辛苦苦努力的成果会砸在他的手里。结果,令我们所有人感到惊奇的是——他不仅声音响亮,而且将店小二演得惟妙惟肖。”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各不相同,场景表演、课本剧表演、自由辩论等丰富多彩的口试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智能优势的舞台,也为学生创造了多方面发展的时机。
三、多元评价。激励促进
口试命题往往忽视评价主体,以往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未能利用和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处处、事事、时时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在口试过程中,学生口试评价的主体应不局限于老师,而应让出位子,让学生充当评价主体,甚至让家长参与评价。
自评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在肯定自己的同时反思不足,在自我欣赏的同时正确对待自我。以下是一位学生的《口试反思》:“老师一布置口试的题目,我们便立刻‘动身,开始分工。组长抄起笔杆编写稿子,悦做精美的幻灯片,琦准备逼真的道具。等我们一切准备就绪,离口试的时间也就剩短短一周了。同学们利用课余和周末的时间,不约而同地到我家里一遍又一遍地排练。终于到考试了,我们几个组员围坐在一起,在心里默默地背诵着稿子,不知怎的,紧张的心情油然而生。已经背诵得滚瓜烂熟的内容,但在上台表演的时候,却忘了,出现卡壳现象。这次口试,不仅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考验了我的勇气,我相信,在下一次的口试中,我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他评主要表现在教师评议和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及存在的不足,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同伴间的相互竞争,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当今社会,怎样看待他人、怎样从同伴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口试应让教师用全面地、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再只凭笔试分数衡量学生,而是多角度、多元地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在我们学校,期末口语考试是开放的,有很多热心家长亲临考场,帮忙拍照摄像,见证孩子们的进步。一位家长在《孩子,我要为你竖起大拇指!》里这样写道:“当了解咱们学校的考试方式时,我特别替孩子担心,这样的考试方式是孩子从未涉及的,我暗暗替他捏了把汗,可当我观察到他和同学兴致勃勃地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总是以他惯有的幽默语气说道:‘这次,我们全组同学可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欣慰地笑了——孩子不仅有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了和同伴沟通合作的能力。他并不让我看他们所共同编写的内容,但我相信他们会做得不错,因为他和同伴们很用心在做。以前我老是教育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我想现如今不会合作是不行的,况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学会与人合作显得更为重要。”家长的评价激励着每个孩子勇往直前,让每个孩子在合作中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真正的体现。
《厦门日报》上有这样一则新闻:“期末考试转眼就到了,五缘实验学校的小学生们正忙着‘练嘴皮子——这所学校的期末考试,不仅有笔试,还有口试!”不断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口试命题,将是我们下一步做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