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016-12-16贺小北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传统艺术

贺小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勤劳朴实的中华儿女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开创了无比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重视物质享受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传统文化受此影响逐渐被边缘化,根植文化基础之上,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华传统艺术也逐步衰落。物质文明空前发达而精神文明匮乏这一社会发展错位现象引起越来越多的反思。如何在新常态下进行传统文化的梳理与创新,使之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地位成为文化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发展中华特色文创产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从传统文化艺术的现状、传统文化艺术保护、文化创意产品发展与创新、打造中华文创全球产业链与构建中华文创产品生态圈这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从而促进文化管理理念的更新,带动文创产业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新文化管理生态体系建设,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和地位。

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现状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之根本。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中华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前人一步一步传递、创造、积累出来的各种精神文明,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实质的真实的体现,具有比较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夏、商时代,人们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冶炼、铸造技术。从商周青铜器到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从明代苏绣到清代家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工艺设计历程。再看中国的绘画、书法、戏剧、建筑艺术、民间艺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都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中国绘画中丰富的构图和笔墨技巧中讲究的韵味、意境及黑白变化、聚散、疏密、虚实、浓淡、粗细、曲直、刚柔等手法都已经被后人运用到了现代艺术设计当中,形成了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还被当代设计师结合新的设计手法频频用于设计作品中。

然而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文化大量涌入,与我们的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激烈碰撞。同时由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生产水平,促进了经济的大力发展。我们在感叹外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对于他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原有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也逐渐淡化在这个过程中。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里提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这表明一个国家及民族的兴旺发达靠的是他们所拥有的历史文化,如果想要一个国家灭亡,首先只需毁灭他们的文化。现代社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俨然成为了西方品牌的天下,港台和西方流行音乐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人们逐渐熟识拉斐尔、达芬奇与凡高,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也变成了英超意甲超级碗,孩子们热衷于欧美日韩的偶像明星和电子游戏……人们变得越来越重视物质享受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传统文化受此影响逐渐被边缘化,根植于文化基础之上,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华传统艺术也逐步衰落。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相继成功举办,中国在世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对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家充满了好奇和不解。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外越来越多,可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国人却越来越少。好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从自己的文化艺术中吸取营养和精髓,并深入反思这些社会发展错位现象。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 ,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发展;“常态”就是得到人们的认同、并形成一致的行为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如何在新常态下进行传统文化的管理与创新,使之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地位成为文化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节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就是新的增长点之一。

在新常态下,有效发挥文化艺术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创新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因而,我们在发展思路上要以“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指引,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在国家转型发展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实现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有机统一、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资源和环境有效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同时也指出其中的机遇:经济增速虽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稳定;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可见,新常态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同时也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机遇。文化产业正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

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是来源于我国当时民间流传的手工艺品,这些民间手工艺都带有时代的气息和浓厚的民族风特征,对现代艺术设计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最能使设计者的心灵得到触动。我国流传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技巧,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记载的传统造型艺术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继承价值和传承的意义,我国民间流传的传统图案的造型与色彩是当代艺术设计师汲取精华的创作源泉。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艺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中国以华夏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发展起来,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传统文化。从甲骨文到象形文字,从图腾崇拜到宗教信仰,从易学兴起到诸子百家,中国传统文化最不缺乏的就是民族的创造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中,有精神觉醒,有人文关怀、有道德修养。正是这些精神,一直推动和激励着我们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然而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中华文化流失严重,大量珍贵文化艺术失去传承。一个没有文化蕴含的民族就等于没有精神和灵魂,这个民族就很难创新并发展。因此,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使命和责任。

然而,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应循序渐进,最重要的是,要先恢复起一种文化自信,并且要培育起新一代人对中国文化的感情,建立起一种文化理想,文化的复兴才有希望。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其丰富的营养迄今仍将数十亿中国人哺之于中,若将其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先生曾说过:“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二选择。因而,我们要保证先进的中华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就必需不断地修正、完善和更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关于具体如何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教育——弘扬大众热爱的传统文化艺术

传统文化艺术从来不缺少群众基础,但是重点在于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应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赋予现代生活以传统的背景和意义,因而,它在一方面能够改变长期以来国外对于中国所谓的“智慧的老人”的看法,重新塑造国家文化形象;另一方面,因其将传统背景尤其是传统的基本伦理价值融入到现代生活中,能够有效传播国家的基本文化价值,促使现代民众取得基本的价值认同。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我们要重新认识和重视传统文化产业化的现代价值,这既影响到“文化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同时也涉及到“人文中国”的国民文化认同。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文化中国”的国际文化传播,同时也更有利于“人文中国”的文化认同。而“文化中国”和“人文中国”的统一,则最终体现了产业化发展的精神文化导向,从而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同时,我们要提倡将艺术设计不断深入到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之中,摒弃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粗浅、狭隘、偏颇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形式上的简单嫁接和盲目照搬,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我们提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相结合,保留中国本土设计的艺术本质和民族审美特征,设计出真正具有民族气息的高水平作品。应该以开阔的眼界和创造的精神,积极地汲取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设计师只有基于深厚的文化功底与独特的目光,从民族文化与艺术中引发创造灵感,创作出的作品才是属于民族的,才会成为惊世作品,也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挖掘保护有文化艺术人才

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是关键,但在现阶段,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尤其是传统技艺的传承,大都呈现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具有口传心授的特点。由于这种方式是隔离于高等教育体系之外的,对于年轻人来说,他能学到技艺,但是拿不到文凭,缺乏日后发展必要的资质。即使他很喜欢传统技艺,也很难做到义无反顾地投入。此外,在高校现有学科背景下,关于“非遗”保护传承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理论型人才上,对实践技艺的研究不深入,也不纯粹。这些情况都不利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而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还不能够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营销人才的引进工作,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加快对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并纳入国家人才培养计划,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创意产业院系;认真做好创意产业企业员工队伍的培训工作,大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注意借用文化产业项目吸引创意人才的柔性流动,使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所用。今后需要调整人才教育结构;积极举办各种大型创意设计展览,打造设计师们相互交流、碰撞的平台,激发创意人才创造原创文化产品的激情和动力。

与此同时,要自觉地把中国传统“和”文化应用于文化艺术人才培养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必须了解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构成一个民族自身特色的重要内容,是维系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孔子看来,“和”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孟子进一步强调“人和”即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除了儒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之外,佛道墨是诸家都极力推崇“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和”即许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只有和谐才能产生新生物,而类同则不能继续发展。世界的存在方式是“和而不同”的,世界发展的根源也在于“和而不同”。能否做到“和而不同”的人才培养教育,不盲从,敢于坚持原则,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价值标准,更是其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价值标准。

在保护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人才上,应注意培养包容思维。所谓“包容思维”,是指在各种文化交流中采用兼收并蓄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道家、佛家、墨家等诸多学派的思想以及其他外来文化而形成的。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今时代,我们必须树立“包容思维”,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才能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正是复杂多样、千变万化的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美好的世界;正是多种不同颜色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美丽的图画;正是各种不同音调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优美的音乐。这样在文化艺术领域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形成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多元审美价值标准。

支持——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内在反映,它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能促进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且对世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文化流失严重,大量珍贵文化失去传承。一个没有文化蕴含的民族就等于没有精神和灵魂,这个民族就很难创新并发展。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促进文化艺术产业的传承发展:首先,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防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流失和损坏;其次,应加强法制建设,系统保护传统文化;再次,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支持文化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落后、愚昧成分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因此,我们既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又要保护其物质载体,还要重构其价值体系。

要支持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2)要先恢复起一种文化自信,并且要培育起新一代人对中国文化的感情,建立起一种文化理想,文化的复兴才有希望。(3)扶植和鼓励优秀的文化创意企业,保护传统文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植,利用产品与文化艺术的结合,将文化艺术融于生活,并传承和发扬下去。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必须一点点来,路要慢慢走,饭要一口口吃。相信在全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传统文化将会发扬光大、生生不息。要把文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提出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文化发展纲要,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文化创意产品发展与创新

文化创意产品(文创产品)是艺术衍生品的一种,明显有别与一般传统商品。首先文创产品除了具有传统商品的使用功能,它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让人们在使用产品的同时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生活品位和幸福感;其次文创产品除了与文化融合为一体,它还具有丰富的创意创新,它不是简单地复制,更结合了设计者对于文化的理解,将原生艺术品的文化元素与产品本身的创意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创意产品,它就能极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文创产品是利用原生艺术品的符号意义、美学特征、人文精神、文化元素,对于原生艺术品的解读和重构。因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优化结构、融合性强、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独特优势,不仅能迅速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从而优化经济结构,而且对传统产业文化内涵和品质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它不仅成为发达经济体转型升级的主导方向,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推手。在当今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性地位更加凸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裂变出来的新兴产业,是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逐步加深的结果。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人们发现文化产业其实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简单、物化的生产型产业和高端、抽象的创造型产业。前者基本上是成型文化产品的简单再生产,即过度关注创意结果的复制,而忽视文化产业本身要求的创新和变革,可称之为传统文化产业;后者以其创造性的生产理念、关注人类智慧的运用而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或参与人数多、产值大或关联效益高、成长潜力大、原创性高或创新性高、附加价值高等特点。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目前宏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迅速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如广告、建筑、服装、手工艺生产中的设计创意,电影、电视生产中的题材构思,出版和软件制作中的选题策划,艺术表演的导演形式,各种产成品的生产工艺、标准以及销售模式等等,已经不是大众消费的最终文化产品,而是文化生产,甚至包括所有其他产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

文化创意产业在美国、英国、丹麦、韩国等国创造出惊人的产值,假如能够在我国顺利推动,可以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永续发展,强化国际竞争力。以韩国为例,几年前,韩国遭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国内金融问题严重,国际信用破产,失业率攀升,产业百废待举。然而,在极短的时间内,韩国政府却能在衰败颓废间推出有效的影视政策,建构出良好的制作环境,以优质、高水准的内容吸引国人的消费,建立口碑,提高知名度,进而成功地开拓海外市场,并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在电影方面,有系统地全力推展“类型化”电影;在电视方面,通过成功包装艺人,整合行销衍生性商品,创造数以倍计的收视价值。此外,其在新闻出版印刷与版权贸易、工艺美术、动漫游戏、画廊、古玩及艺术品、文化演艺产业交易、文化旅游景区与旅游商品、体育产业等多个产业领域也都有发展规划。韩国政府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成为世界文化产业五大强国”的目标,并制定计划把韩国光州市建设成“韩国文化首都”及“亚洲文化中心城市”。

在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例如,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百花齐放,既有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等传统文化行业,也有具有科技含量的软件行业及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互联网、相关数字内容产业等新兴行业。目前,北京市政府已经把影视业、出版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动漫业、网络游戏业等6个行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对此,笔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换增长模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十几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由过去的稀少到现在的过剩,究其原因是在文化产业建设的潮流中,多数产业项目无明确规划,仓促上马,圈地抢资源,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那么如何才能使文化创意产业创建主导产业,确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培养创意人才呢?这就需要思考将传统中国文化真正的精髓再创造而非流于表面形式,通过与大专艺术院校及行业协会合作,让传统手艺人的技艺得以传承,并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大胆走出去参与海外文化传播交流,在激活现有国库文物上下功夫,打造真正让人能够引起共鸣的文化艺术衍生品,力图让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真正的闭环。

虽然在我们的博物馆中收藏着许多传世名作和大师精品,但真正能够让人引起共鸣的衍生品并不多,这也说明,通过文创打造的艺术衍生品并不是对作品的简单复制,其价值更在于对于作品本身附加值的开发。基于这一点,笔者调研了一些公司,他们生存发展的特点是,其团队先期参与众多展览项目的策划,中期跟进项目的执行,后期立足展览后续衍生品的设计开发。他们开发设计的文化艺术创意衍生品涉及首饰玉器、服饰、茶杯、雕塑、食品包装、钟表以及传统家具,且每款产品都不是简单地将画作搬上去,而是经过重新设计构思,让艺术真正溶于生活。他们认为,艺术衍生品不但要有吸引人的独到创意,还要能够使用,同时要根据材料进行“再创作”。一款艺术衍生品要想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其创意设计既要符合现代审美情趣,也要具有市场针对性。如果只是以陈设品和纪念品作为开发思路,市场会狭窄很多。

许多成功的艺术衍生品非常讲究对原创作品的二次加工设计,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是将皇帝在奏折批注的话语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提取出来印在胶带上,成为最受大家欢迎的艺术衍生品之一。东京和上海的莫奈画展,都推出了很多衍生品,但上海展的衍生品吸引力很一般,只是将莫奈的画作印在丝巾上,而东京展则选取了莫奈作品中的经典元素,比如提取一片荷叶,设计成一件完全原创的首饰,并配上珍珠,寓意荷叶上的水滴,价格则控制在大众能承受的范围内。当“艺术”与“设计”逐渐结合起来,具有了艺术品内涵的衍生产品便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消费者的生活也因此变得生动而有趣,艺术衍生品也因此成为了许多消费者面对遥不可及的天价艺术品望洋兴叹之余最好的选择。因此,我们应对文化产业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文化产业的成果或理念,提高传统产业的时代性、文化性和结构性,提升与当代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实现传统产业的飞跃发展与转型。所以我们要大力扶持中小微型文化企业,使其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利用产业集聚效应引导传统文化产业与其他高科技产业、新兴媒体及创意设计产业有机结合。

新常态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

在人类交流日益便利和频繁的背景下,越是与不同文化接触,“我是谁”的问题就越突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根植于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才能真正在全球多元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任何一个民族,乃至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真正依靠纯粹外部文化来建立“自我”,只能深入自己的传统文化来实现“自我”的确立。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日益加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都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变化发展,没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难以在世界立足。如何将现代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结合促进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发展,成为当代设计艺术家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如何强化新常态下文化创意管理创新,让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认同中国文化。笔者认为,就是要鼓励文化创新并积极走出去交流发展,打造中国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构建起中华文创产品生态圈。

打造中华文创全球产业链

当前,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文化产业具有反经济周期的特性,经济繁荣带动了文化消费和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危机也蕴含着文化产业的重大机遇。二是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文化+科技”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三是品牌和集群化是核心竞争力,以品牌为核心的产业价值链构建,是文化产业规模化和快速发展的规律。四是文化贸易和保护成为国家新的战略资源和竞争力,国际化的生产方式加剧了对文化资源配置的争夺。

就我国而言,文化产业正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而在新常态下,要有效发挥文化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发展思路上要以十八大提出的“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指引,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在国家转型发展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实现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有机统一。从文化管理创新的角度来说,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鼓励有实力、有市场运作经验的企业进入传统文化开发领域,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逐步改变传统文化资源拥有者无力开发资源潜能的现状;鼓励有实力、有经验的文化经纪人和文化经营公司进入传统文化市场,打造一批传统文化品牌,引领消费潮流,逐步使传统文化消费成为新的消费时尚;逐步造就一批有研发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传统文化企业。同时,应当加强市场的管理,加强宏观调控,改变过去那种同一文化产品全国遍地开花的无序状态,保证原产地文化产品的独特性和它的稀有价值。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经济新支柱。打好传统文化产业牌更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产业化的双重价值尤其是其本土文化意义。应该发掘、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新意义,产业化能够为传统文化再次腾飞提供良好的平台。许多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点。

再次,要不断优化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升级产业结构。引导资源向产业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创意研发的比重和水平,实现从主要依靠生产到依靠创意创新的投入;强化创意设计,加大新技术应用和工艺改造力度,推动传统文化企业的优化升级;加大对营销环节的投入力度,实现文化产业的全链条发展。

最后,要优化服务平台。完善文化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建设,加大国家级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力度,为原创产品研发、创新技术应用提供便捷、有效、低成本的服务;建立司法保护、行政执法、行业自律三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最后,重视文创人才的力量,推动创意阶层崛起。建立文化创意人才资质认证体系,形成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人才流动、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高端创意、文化金融、市场运营管理等创新型、外向型、复合型文化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结构和发展环境,形成人才聚集高地,推动创意阶层崛起,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构建中华文创产品生态圈

我国艺术正进入一个日益成熟和昌盛的发展机遇时期,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西方艺术的摩擦与碰撞,擦出了艺术的创作火花,每一个艺术家都有空前绝后的创作热情,以达到对西方文化艺术的兼收并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自古有之的包容力所致。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文化艺术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遍地开花的西方艺术与崭露头角的东方艺术都引出了空前昌盛的艺术前景。艺术家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全世界各地流动、创作、展览,从而走向国际化。

新常态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在欧美国家,美国向来采取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投资体制,英国则充分利用社会集资的方式进行文化投资,法国则是企业和专业协会共同发挥作用;相较亚洲国家和地区而言,日本实行中央、地方、民间共同投入的机制,而韩国政府近年更是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投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进军文化产业。回看国内,随着近年来经济转型与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产业都纷纷谋求跨界融合与转型,积极进行文化产业战略布局,纷纷加码投资相关文化产业。

要振兴中华艺术文化,就要“引进来,走出去”,与国外文化艺术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利用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吸收能力,逐步升级和发展中华文华,形成有文化底蕴,有技艺水平,有市场认可的良性中华文创生态圈。为了实现这一构想,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管理必不可少,这里,笔者提供几点思考:

第一、要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将是极其重要的发展路向。同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产能输出,创意产业的发达与配套必不可少。文化产业能进一步刺激社会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化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于刺激社会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新型城镇化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全新发展平台。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不仅是经济发展体,更是文化共同体。文化产业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第二、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使得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发展的更加完善。当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目前相对较弱,加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来自国外的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本土文化创意产业构成了威胁。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我国要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本土化发展,避免出现由跨国公司引领、控制甚至垄断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局面。

第三、要坚持传统文化的精髓,保护传统文化的根基。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全球共同的标准之上的。在这个基础上,同时体现出我们文化的时代特征,以及独特的艺术语言,这才算是真正的、好的艺术作品。在今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中,艺术的形式与功能都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的特性和意义,而正是文化的多元性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

文化是发展创意产业的灵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文化、科技、教育、企业等重要载体。文化创意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拓展和挖掘。我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依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把创意产业做大做强。科技是发展创意产业的支撑,创意产业是技术文明的产物,现代科技催生了这一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企业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主要靠企业。同时,建立跨部门的创意产业推动机构,建立协调机制,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包括:建立创意产业的投资基金、担保基金,鼓励创新的奖励计划和文化创意产品走出去的财政支持政策等;制定支持中小创意企业的发展政策,包括促进投融资与风险分担的机制、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作、加强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等;出台“中国创意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指导性意见,以便各级政府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规范并有效地落实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各项鼓励政策。在产业外延不断拓展和全产业链延伸的基础上,以科技进步和技术研发创新提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附加值,加强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运营模式、服务平台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从单一创新模式向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延展。

最后,要构建中华文创产品产业链离不开对外开放合作,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并依托文化展览交流,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开展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创新试点,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好的国际文化贸易服务和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展示及交易机会;不断增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提高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如今,新常态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化产业领域将成为其中的热土。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随着更多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各类知识性专业人士加入到文化产业的创意、创业和创新中来,文化产业发展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传统艺术
纸的艺术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少年力斗传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爆笑街头艺术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