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辞》英译文之概念功能分析
——以《离骚》为例

2016-12-16

关键词:杨译语态楚辞

张 婷

(湖北民族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楚辞》英译文之概念功能分析
——以《离骚》为例

张 婷

(湖北民族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鉴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概念功能为理论基础,对《楚辞》代表作《离骚》原文本及杨宪益与戴乃迭、霍克思和卓振英三个英译本词汇语法特征的提取、分析和阐释,重新审视各译本中相关翻译问题及其带来的启示。特别选取屈原与“女媭”之间的对话及其英译文作为分析对象,可以彰显及物性系统、环境成分和小句逻辑关系的选择在骚体诗歌抒情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功能语言学;概念功能;《楚辞》英译

一、引 言

《楚辞》是一种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的诗歌体文学作品,以六言为主(加上句末“兮”、“也”等字为七言),三、五、七、八、九、十言兼有,篇幅较长,多状貌语和虚字,运用楚地方言、取材奇花异草,感情热烈却不乱章法,呈现出铺张渲染、恢弘奇丽、激奋沉郁的修辞特点。因《楚辞》原文本丰富的文化内涵及语言本身的难度,其英译极富挑战性,现当代学者们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面对众多《楚辞》英译本,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仅有少数学者进行过理论研究,或考证《楚辞》英译中的关键词,或分析《楚辞》不同英译本的得与失(如卓振英、杨成虎等)。然而,所做研究还不够全面、彻底,研究方法、路向也不够广泛。要拓宽研究思路,尤其是面对类似《离骚》这类语言颇具特色的文本,更需要从多个路径进行考证,本文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探讨《离骚》英译本中不同词汇语法特征选择中体现的不同翻译策略。

国内以黄国文为代表的学者,立足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展开了一系列典籍英译研究。他最早借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唐诗英译进行三大元功能分析,并取得一系列成就,验证了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给作者极大启示。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理论,尤其是概念功能,通过对《楚辞》中代表性作品《离骚》原文本及杨宪益、霍克思(David Hawkes)和卓振英三个译本中词汇语法特征的提取、分析和阐释,比较汉英译本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的差异,并探讨各译本中不同翻译策略的成因。此外,《离骚》作为自传体抒情诗,又具有叙事因素,其中的对话具有内在的斗争性和交流性,充满相互融合或互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本文主要选取屈原与“女媭”之间的对话及其英译文作为分析对象,彰显其在抒情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二、三大元功能之概念功能简述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韩礼德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成三种: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元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元功能(textual function)。这三大元功能是三位一体的,不是离散性成分,可以通过整个结构体现,互相重叠。本文则主要从概念元功能的角度对屈原与“女媭”之间的对话展开分析,同时也稍有涉及其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韩礼德所指之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和逻辑功能(logical function)两个部分。经验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换言之,就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逻辑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单位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达。其中,经验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性”(transitivity)和“语态”(voice)得到体现的。“及物性”又涉及到物质(material process)、心理(mental process)、关系(relational process)、行为(behavioral process)、言语(verbal process)和存在(existential process)六种不同的过程。逻辑功能指一条消息(Message)与另外的消息之间的关联情况。在形式体现上,就是小句与小句之间的连接情况,即考察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三、原文本概念功能分析

对话和独白的使用是《离骚》中使用的特殊抒情方式。全文共有四处对话,分别是“我”与女媭、重华、灵氛、巫咸的对话。本文选取第一段对话进行深入分析,这段对话表达“女媭”让“我”放弃清高以合于世俗的关爱和劝诫。其主要内容是“女媭”一段劝说词。以下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概念功能在词汇语法层面的体现方式,以便将其与三个英译本进行对照分析。如上所述,概念功能是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之一,它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两个方面。

(一)经验功能

该节内容共有6句,每句均由2个小句构成:

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曰:“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从及物性系统来看,每个小句都有独立的过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因此全节内容共涉及12个过程。功能语篇分析中,及物性系统的分析与其过程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密不可分。一旦确定了过程类型就需要同时确定其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其及物性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分析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该段独白中的12个动作过程,包含了5个行为过程,3个心理过程,2个关系过程,以及言语过程和物质过程各1个,说明讲话者着重强调劝诫其行为和行事方式以及人生态度。各项过程的参与者也基本是以“汝”为中心,一以贯之,加上与之形成对比的“鲧”、“菉葹”、“众”和“世”。其环境成分的使用主要集中表示因果和唯“独”的状态,暗指这种孑然自傲的心理状态和行事方式必将成为其不幸遭遇的原因。

语态也是概念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式,韩礼德把语态分为中动和非中动语态两大类,其中非中动语态包括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两种类型。除第1句的关系过程,第2句的关系过程以及第2句的行为过程为中动语态外,此节内容其他句子均采用主动语态,说明不幸遭遇并非由外人强加,实则源于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事方式。

表1 原文本经验功能分析

(二)逻辑功能

逻辑功能反映两个及多个语言单位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韩礼德是从相互依存和逻辑语义关系两个角度来分析研究这种功能的。两个语言单位的相互依存关系有并列(parataxis)和主从(hypotaxis)两种类型。逻辑语义关系可大致分为扩展(expansion)和投射(projection)两类,其中扩展的方式有三种:详述,延伸和增强。

本文节选的《离骚》文本共有6个句子,“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每个句子都由2个小句根据一定的逻辑意义排列,因此本文以小句为探讨逻辑功能的语言单位,分析该段劝说词通过怎样的逻辑关系达到劝说的目的。具体逻辑功能的体现形式如表2。

表2 原文本逻辑功能分析

此节内容是《离骚》中的四段对话中的第一段对话,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女媭”即劝说诗人放弃清高的美节和臣道,以合于世俗。其劝说内容从第2句开始。第1句通过关系过程和环境成分的使用描述“女媭”此时此刻的心情和伴随状态,为下文的劝说埋下伏笔。劝说开始,第2句使用只有一个参与者的行为过程,反映出“鲧”的不幸遭遇皆因其个人行为所致,并使用增强型主从结构突出其性格刚直倔强带来的严重后果,警告受话者不要重蹈覆辙。第3句转为以“汝”为话题,并列使用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描述其清高的性格。第4句仍承接上文以“汝”为话题,将其与“菉葹”进行对比,使用延伸型的并列结构突出物质过程(薋:聚集)与行为过程(离)的强烈反差。此两句中都使用了环境成分“独”,更表明说话者不赞同和批评的态度。第5句话锋稍转,先用物质过程引出“众不可户说”的现实和困难,主从关系和反问语气的使用强调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最后一句点明劝说意图,两个小句以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心理过程,过程(2)是对过程(1)的延伸扩展,强调在如此无奈的情况之下,为什么世人都能有这样的心理,而唯独“汝”不听我的劝诫呢?此外,从语态使用看,12个过程中,除了3个过程为中动语态外,另9个皆为主动语态,表明讲话者认为选择清高还是同流合污完全取决于自身的态度。

四、译文概念功能对比

本文收集了《离骚》的三个译本(见表3),分别是杨宪益夫妇、霍克思和卓振英的译本,以下简称杨译、霍译和卓译,对比如表3。

表3 原文本与三译本平行对比

以下分别从三个译文的经验功能(及物性系统、语态、环境成分)和逻辑功能进行对比分析。

(一)及物性系统

三译文及物性系统对比使用情况见表4。

表4 三译本及物性系统对比分析

对比可见,在译文的及物性系统选择过程中,卓译出现了2次省略的情况,卓译和杨译各有1处将动作过程转译为环境成分的情况,霍译有1处添加动作过程的情况。在过程类型的选择上:杨译中的11个过程类型中仅第1句与原文过程类型不一致,说明杨译是严格依据原文逐句翻译,或者说是直译,其主要目的是传达原文的字面含义,尽量保持原文的行文和句式。霍译中的12个过程中,有6处与原文不一致。卓译的9个过程中有4处不一致的情况。可见霍译和卓译意译成分更多一些,注重原文思想的传达,而不只是逐句对应。尤其是卓译,省略情况最多,译出内容与原文句式不一致的比例也最大,究其原因或许是由于译者力图做到既完整传达原文意思又不失英文表达的流畅。

另外,三译本与原文过程类型选择不一致的地方也各不相同,其中差别最大的当数第1句。杨译和卓译都将原文的两个过程合译为一个过程,且三译本选用了不同的过程类型。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选择及意义”的观点,这些差别表达了译者对原文的不同解读和翻译意图。第1句中原文先用了1个关系过程描述“女媭”此时此刻的心情和伴随状态,再用了言语过程“詈”引出下文的劝说词。杨译将此处的关系过程化为环境成分“with countenance demure”,表达伴随状态;霍译保留了关系过程“was”,同时添加了行为过程“cling”,既表达出女媭一直以来的担心也在此时此刻用“抓住我”的行动来劝诫我;卓译也同样将这一关系过程化为由形容词短语表示的环境成分“affectionate although discontent”,表达关切的心情,但更具主观色彩。原文选用关系过程表达女媭对我的关切和牵挂之情,强调了二者之间特殊的关系,强调这种关切并非现在出现的而是一直如此,经常如此。杨译中的环境成分,附属于下文中的过程,更多的是指此刻劝诫时的心情和状态。霍译则采用关系过程+行为过程的方式,既保留了原文本的关系过程又添加此刻的动作行为,不仅表达一直以来的关切之情,更添加劝诫此刻的动作。三译者虽然采用了相同的翻译策略,逐句对应,但译文所表达的意思却相去甚远。杨译用的介词短语作环境成分,强调的是表情严肃,是此时此刻劝诫时的表情;霍译在原文静态描述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态的行为过程cling,卓译更加强调的是心理状态和主观感受。这一差别主要与三译者对此处动作的发出者“女媭”的不同理解息息相关。杨译、霍译和卓译分别将其译为“handmaid”,“Nv Xu”和“my sister”。 原文中的“女媭”在屈原生活的年代,侍女、贱妾地位低下,不可能责备或是劝诫他,而说成是姐姐则合情合理。霍译采用直接音译的方式保留了原文中的文化因素,是一种异化现象,留有空白让译文读者根据其文化知识背景加以判断,也有利于原汁原味地传递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三译本对第1句中的主要动词“詈”的翻译也不同,原文中采用的言语过程,杨译中使用物质过程“entreat(乞求、恳求)”,霍译使用物质过程“lift”,并将劝诫的意思用环境成分“in expostulation”表示出来,卓译与原文一致使用言语过程“chime(插话)”。对比可见,杨译和霍译都是用了较正式的词汇。卓译此处的处理不仅跟原文一致,使用了言语过程“chime”也达到了身份与话语角色的统一。

另外,虽然语态的使用三译者没有很大的差别,基本都与原文一致使用了中动语态和主动语态,但其中卓译在第2句中使用一处被动语态“Yao was sent to exile in Yushan”,更加符合历史事实,在翻译诗歌的同时实现了文化背景知识的再现和传播,同时也说明这样客死异乡也并非他的本意。并且卓译此处将两个过程合译为一个过程,同时使用分裂句式强调原因成分“because of his uprightness”,引起受话者的注意和反思。

(二)环境成分对比分析

环境成分也是经验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由副词词组和介词短语体现。其意义包括时间、空间、方式、程度、比较、伴随、因果、身份等。此段独白中环境成分的使用也值得仔细分析。三译文环境成分使用情况见表5。

表5 三译本环境成分对比分析

对比三译本的环境成分的使用,杨译与原文使用最为接近,主要表示因果、状态和方式,指出受话者孤傲的状态势必成为其不幸遭遇的原因。霍译选用了3次表伴随的环境成分。卓译环境成分使用数量和类型都最多,不仅译出了原文表达的环境意义,同时还添加了译者自身的解读,增加了表示程度的环境成分,帮助目标读者更全面透彻的理解原文。

(三)三译本逻辑功能对比分析

由表2可知,原文中并列和主从关系交替使用,逻辑严密,多种类型交替使用达到劝说的目的。由于受英汉语言逻辑表达的影响,三译文各具特色。首先,汉语原文的逻辑关系由字里行间表达且清晰可辨,杨译由于对应原文逐句翻译,没有添加表达相应逻辑关系的连接词,其小句间的逻辑关系稍显模糊,符合汉语重意合而轻形合的表达习惯,留有余地让读者深入思考其深层次原因,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判断。相比之下,霍译更加注重连接词的使用,除第3句霍译将两个小句译为一个小句之外,其他各句都有相应的连接词,且霍译广泛使用“and”和“but”表示并列关系,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上下文逻辑关系清楚。三译本中,卓译的句式变化更为灵活多样,第1句只有一个小句构成,第2句使用了分裂句式,第3句和第6句还是用了表示主从关系的增强型连词“which”和“when”。可见三译文中卓译不拘泥于原文的一字一句,不仅做到逻辑清晰可见而且文化意义传达全面深入。

此外,本文虽主要基于概念功能角度来分析,但如前所言,三大功能不可能完全分散、割裂,研究过程显示其他两种功能也会时有体现。尤其是人际功能,它表示语言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表达,涉及到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地位和亲疏关系、交际者的口气、态度、对事物出现的可能性和出现频率的判断和估价等。这对于屈原与“女媭”的这段对话具有应用分析的可行性,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另文专门探讨。

五、结论

屈原与“女媭”之间的对话中行为过程、因果环境成分和主动语态的集中使用,着重强调劝诫其行为和行事方式,暗示了其不幸遭遇的原因。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选择即意义”,以各文本词汇语法特征为基础,三译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呈现以下特点:1.杨译在及物性系统选择过程中尽量与原文本一致,基本传达原文的字面含义;逻辑功能方面,杨译没有逻辑关系连接词,小句间的逻辑关系稍显模糊。2.霍译注重译者对文本的理解。及物性系统选择有一半与原文不同,其中一处将静态描述换成了动态动作。连接词的使用进一步彰显了译者对原文的解读。3.卓译意译成分更多一些,及物性系统选择省略情况最多,注重原文思想的传达和心理状态的描述。其句式变化,灵活多样,第1句只有一个小句构成,第2句使用了分裂句式,第3句和第6句还是用了表示主从关系的增强型连词。综合分析还显示出,三译文中卓译不拘泥于原文的一字一句,不仅文化意义传达全面深入而且逻辑清晰可见。

通过对《离骚》选段及其译文的概念功能分析可见:以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翻译研究在典籍英译研究中有较强的可行性,尤其对较为生僻的词句进行语言学分析能更清晰展现原文本的内容和写作意图。

[1] Halliday.M.A.K.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unction[M]//In Lyons, J.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Harmondsworth: Penguin,1970:140-165.

[2] Halliday.M.A.K.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M].London:Arnold,1973.

[3]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85.

[4]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5] Halliday.M.A.K.,C.M.I.M.Mat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Arnold,2004.

[6] Hawkes.David (tr.).The Songs of the South:An Ancient Chinese Anthology of Poems by Qu Yuan and Other Poets[M].Har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Ltd,1985.

[7]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8] 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 黄国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1-6.

[10] 黄国文.杜牧《清明》英译文的逻辑功能分析[J].外语与翻译,2002(1):1-6.

[11] 黄国文.《清明》英译文的人际功能探讨[J].外语教学,2002(3):34-38.

[12] 杨成虎.典籍的翻译与研究——《楚辞》几种英译本得失谈[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4):55-61.

[13] 杨宪益,戴乃迭.楚辞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14] 卓振英,杨秋菊.典籍英译中的疑难考辨 ——以《楚辞》为例[J].中国翻译,2005(4):66-70.

[15] 卓振英.大中华文库:楚辞(汉英对照)[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王飞霞

2016-09-23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3q91)。

张婷(1978- ),土家族,湖北恩施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H315.9

A

1004-941(2016)06-0166-05

猜你喜欢

杨译语态楚辞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浅析杨译《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屈原和楚辞
节奏观下《楚辞》的英译研究
秋夜读《楚辞》
Analysis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Gulliver’s Tra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题这样得高分
文化语境视阈下的《红楼梦》诗词曲赋翻译策略的选择
意识形态与翻译副文本的变迁:杨译鲁迅小说副文本研究
“媒介技术论”语态下的宗教形态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