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导学案的编制与应用

2016-12-16岳俊杰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电功率摩擦力导学

岳俊杰

导学案主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有准备地进行学习.作为教学载体的导学案兼顾了教学的内容、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学科特点出发,注重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以积极的心态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导学案的编制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发挥课前给予学生学习指导的作用

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对于许多生活现象没有接触过,或者尽管接触过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有意的观察和思考,因而觉得物理很难学,枯燥乏味,从而产生畏难心理,自然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获得初步认知,并在一定程度上思考其中所蕴涵的原理,为课堂学习或者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打好基础.在导学案中,教师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和对学情的准确把握,还可以安排帮助学生理解或拓展知识的课后资料,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探究欲望,或对一些难点进行释疑,或让学生通过对知识探索、发展历程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科学热情,等等.导学案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巩固和强化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并帮助学生在认知的“最近发展区”顺利接受新知识,形成知识链条,逐步丰富和完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导学案的质量对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讲“电功率”时,导学案中可以安排一些小测试,或以概念图、表格、箭线图、问题串等形式,将前面几个章节学过的有关“功”“功率”的知识展现出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对旧有知识进行回顾,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通过简单的反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这样,既遵循了心理学上的遗忘规律,也为“电功率”的“粉墨登场”作好铺垫.这样设计导学案,是基于教师对学情的认真分析和把握.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往往对“功”“功率”“电功率”“能量”“动能”“势能”等概念容易混淆,在解答具体问题时显得犹豫不决、反应迟滞,或混为一谈,张冠李戴,互相“穿越”.因而,在对旧有知识进行简要回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串、列表对比等手段,步步深入,将新知识“电功率”概念中的核心含义(如“单位时间”“电流”“做功”“能量的大小”等)让学生一一掌握.一切形如流水,丝丝紧扣,完全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加强课内导学案的设计

课内导学案的设计一般包括讲解知识、练习巩固、归纳总结等阶段.无论是哪门课程,都需注重课内教学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导学,能够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合理迁移,并能自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讲解知识、练习巩固、归纳总结等几个阶段的导学不是固定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安排灵活地调配.

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知到摩擦力的存在,并引入“相对”的观点.这是学生正确理解“摩擦力”概念的关键,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需要掌握的基本思维之一.在此铺垫下,教师再展示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物体互相发生阻碍的一种相对阻力.随后教师通过一些实例,如滑冰、汽车紧急刹车等,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相互作用的力的大小相关.课堂进行到此还远远不够,这时教师还需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角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还需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由此可见,课内导学案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遵循的依然是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课后导学,拓展教学内容

课后导学也是初中物理导学设计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拓展物理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扩宽他们的知识面,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目的.然而,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觉得吃力,如果借助课后导学设计,则可以强化和拓展有关的物理知识.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增加学生自我评价和总结的特性.

总之,初中物理导学案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应用,对于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至关重要.借助课前、课内和课后的导学案设计,并注意其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电功率摩擦力导学
基于PCC-CNN-GRU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神奇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