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

2016-12-16俞俊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重物圆盘原理

俞俊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原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拉近物理实验与学生间的距离,还能够引起学生对于生活现象的好奇,吸引学生主动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与思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谈点体会.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教师应该以生活化的教学观念为引导来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意识到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所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改变原来那种以课本为教学参考主体的教学观念,将眼光放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物理实验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贴近实际生活的物理实验.

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1.实验教学语言生活化.初中物理原理大多较为抽象化,学生在学习与记忆的过程中常常产生理解与记忆困难,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使用过多抽象化的语言,尽量将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转变成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但是要注意,不要影响其本意表达.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将光的折射现象表述为一个调皮的皮球在遇到一堵墙时,便会被弹回来,如果被弹到另一堵墙上,便又会被无情地弹回来.这就是“光的折射”的生活化原理.通过这种生活化语言的讲述,学生对于光的折射便有一种直观与形象化的感知,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2.实验引入生活化.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实验之前导入生活化场景,能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所形成的认知,再进行深入讲解,可以减小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让一个乒乓球在一个斜坡上静止下来,学生发现,在倾斜的坡上乒乓球很难静止下来,然后学生通过尝试将斜坡坡度降低、在斜坡铺上杂物等形式,让乒乓球在斜坡上静止.之后,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入“摩擦力”的概念.由于之前生活化的实验导入,让学生了解了与摩擦力相关的生活现象,再进行摩擦力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问题情境生活化.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可以将学生快速带入物理实验氛围,了解实验的侧重点,便于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达到想要的实验效果.例如,在讲“压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提重物实验.相同重量的重物被放到两个包装袋中,其中一个包装袋的提手为宽布条,而另外一个包装袋的提手为一根线,教师让学生分别将两个重物提起地面,然后让学生判断哪个包装袋中的重物较重.在提起重物的过程中,学生都明显感觉提起宽布条包装的重物较轻松,而提起线包装的重物较费力.最后教师公布答案为两个重物的重量是相同的,但是亲身提过重物的学生会产生质疑,之后教师可以为其解释受力面积大小与压力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将这种关系上升到压强的概念范围,让学生理解受力面积与压强的关系,最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压强的相关原理.

4.习题教学生活化.课堂物理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物理习题,考查学生通过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是否已经掌握实验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物理原理转变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例如,在讲“二力平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三个人去冒险时进入险境,他们需要拿到高空中的钥匙才能够逃离险境,他们接触到钥匙的唯一途径便是一个大圆盘,大圆盘只有中间有一个着力点,稍微受力便会歪向一方.请问:他们三人能否顺利站上圆盘拿到钥匙?这个题目,可以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来解决.只要有两个人先站上圆盘两端将圆盘控制平衡,第三个人渐渐站上圆盘,其他两个人不断移动自己保持圆盘平衡,然后第三个人逐渐向圆盘中间挪动,其他两个人继续调整自己的站位,确保圆盘平衡,最终一个人站到圆盘中间,两个人平移到圆盘两端,就能够成功拿到钥匙.这种生活化思考习题,能够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原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是教师应该明确生活与物理实验教学的界限所在,物理知识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是其又超越于生活,成为一门知识性课程.许多物理原理的归纳并不是依靠实际的物理实验观察而得出的,而是依据物理学家的合理归纳与演绎而推理出来的.因此,许多物理实验是无法运用生活化元素进行演绎的.为了避免生活化元素无法解释物理实验的状况发生,教师应该掌握生活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合理度,发现生活化元素对于物理实验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重物圆盘原理
圆盘锯刀头的一种改进工艺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单位圆盘上全纯映照模的精细Schwarz引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Profibus-DP的圆盘浇铸控制系统的应用
重物移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