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县旱作农业发展特点、现状及对策
2016-12-16高峰
高 峰
(凉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凉城 013750)
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难点。张蓉等提出应以种植结构优化、科技措施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地膜覆盖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以政府为引导、科技为支撑、区域治理为基础、产业化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对策[1]。康志文提出旱作农业十项技术,其核心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提高农业用水[2]。旱地农业必须走传统蓄水农业与现代节水技术相结合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旱地产量低而不稳、效益低的实际问题,采用节水技术可明显提高产量。发展集雨农业,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旱地水源的主要途径[3]。以秸秆覆盖、少免耕加表土作业组成的保护性耕作体系,适合我国北方旱作农业条件,可以取代翻耕为主的传统耕作体系,有力地推动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6]。施肥能够促进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7]。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在旱作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新进展[8]。本研究从凉城县实际情况,探索了凉城县旱作农业的发展思路和战略。
1 凉城县旱作农业特点
凉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处于中温带,属于半干旱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3023 h,年平均气温5.3℃,≥10℃有效积温2430℃,无霜期90~125 d,年平均降雨量427 mm,年蒸发量1938 mm,是降水量的4~5倍,且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份。凉城县是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大县。
1.1 旱作农业比重大
凉城县是以旱作为主的地区,全县总土地面积3458 km2,总播种面积 6.4 万 hm2,旱地 4.8 万 hm2,占75%,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2.08亿kg,其中旱地生产粮食1.5亿kg,占总产的72%,旱作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气候十年九旱,旱作区植被稀疏,地形起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土流失问题,面积达2500 km2以上,水土流失地区的人口占全区人口的60%以上,主要集中在旱作区。降水量427 mm,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特别是春旱成为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1.2 水资源短缺
全县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低。调查资料表明,虽然近年来水浇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农业用水范围增大,但大面积的水浇地还在大水漫灌,水分利用系数为0.35左右,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主要粮食降水利用效率只有3.29~9.32 kg/(hm2·mm),其中小麦3.03~8.32 kg/(hm2·mm),玉米4.34~13.72 kg/(hm2·mm),谷子2.70~5.16 kg/(hm2·mm)。因此,采取积极的节水措施,进一步增强水危机的意识十分重要。
1.3 旱作农业区基础设施差
旱作农业区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全县坡耕地面积近5万hm2,相当一部分坡耕地还在顺坡耕种,水土流失严重。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仅为46%,大中型动力机械80%老化。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肥料,使旱作区土壤养分状况严重失衡。在有机肥方面,积造肥基础设施差,建设标准低,影响农家肥的积造数量和质量提高;秸秆还田量少,通过各种方式利用的秸秆只有可利用秸秆总量的30%左右。在化肥方面,施用量地区间不平衡和N、P、K施用比例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虽然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产地区化肥施用量过大的问题仍然存在,而广大的旱作农业区和大面积的中低产田化肥用量偏少,使旱作耕地土壤肥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1.4 节水新技术普及率低
旱作农业区节水农业新技术普及率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广大的旱作农业区化肥施用量偏少问题仍然存在,甚至有30%的旱地不施用化肥,平衡施肥技术的普及率更低;二是虽然地膜覆盖技术节水、增产作用都十分显著,但推广面积较小;三是抗旱水源和抗旱设施不足,遇上旱灾90%的旱地没有有效的抗旱手段,只能望天等雨;四是抗旱的优良品种少,优良品种普及率不足70%,杂粮杂豆种子退化严重。
2 凉城县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向城市转移,传统的农业保墒增墒技术越来越不受重视,农田培肥也逐渐轻视,重视投入轻视技术,重视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土地越重越薄,土壤肥力越来越差,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逐渐变低。
2.1 传统农业保墒措施不再重视
习惯上的秋雨春用、春旱秋防、精细耙耱、三九磙地、顶凌再耙耱等传统技术已经不再有人关注。
2.2 生育关键期补灌
坐水点种是一项比较经济的补灌技术,是在播种期土壤干旱采取的抓全苗、促壮苗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如春播期间干旱严重,增产十分明显。但由于缺乏省工省时的技术和机具,目前,推广面积有限。
2.3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在旱作农业地区推广应用其保水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凉城县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由于农民认识水平低,覆膜机具不配套,费时费力费钱,所以推广难度大。
2.4 选用抗旱作物与品种
筛选适宜的抗旱作物和品种是增产的内因,选择具有抗旱耐旱的优良品种对于旱作地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凉城县能够种植的作物种类较多,但由于比较效益和种植机具等问题,目前主要以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为主,一些培肥作物和耗水少的作物种植较少。
2.5 轻视有机肥
近年来,凉城县旱作地区施优质农家肥平均不足500 kg/667m2,化肥以二铵基施为主,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低,肥料利用率下降,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严重下降,抗旱抗逆能力显著降低。
3 凉城县旱作农业发展对策
凉城县总的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旱、年年春旱,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单一,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旱作农业的重点是保墒、蓄墒、防旱抗旱,充分利用天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使有限的水资源达到最大利用,提高水分产出率。总结多年来的旱作农业成功经验,吸收引进当前先进的旱作农业技术,做到两者有机结合,为凉城县旱作农业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3.1 旱作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目前,旱作农业主要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以玉米、杂粮和马铃薯为主要作物,生产链短,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根据当地自然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旱作区域的种植业应由目前的粮薯作物为主逐渐改为粮草作物轮作种植,增加饲草料作物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改为以饲草料发展为主;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改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以农促牧,农牧结合型种养结构。
3.2 抗旱作物和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
品种是作物增产的内因,选择具有抗旱耐旱和生育期耗水少的作物及优良品种对于旱作地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凉城县要大力引进和推广适合旱作地区种植的抗旱品种,逐步代替过去种植的一般品种。
3.3 集雨补灌技术
针对凉城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降雨集中于7月—9月份的实际,在土质较好的丘陵山坡地,发展雨水集蓄微小工程,将有限降水集中使用,如坐水种,生育关键期补水等。坐水点种是一项经济实用技术,选择适宜机具,稀薄作物每穴坐水0.5~1 kg,待水下渗后,点籽盖土。根据每年春播期间降水情况,区域内旱情分布情况,坐水点种面积差异较大,春播期间墒情较好,无需坐水点种。
3.4 有机无机肥相结合
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化肥,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不仅能满足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而且能改良土壤,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能充分吸收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实现以肥调水。近年来,凉城县旱作地区增施优质农家肥,化肥施用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因地因作物施用。近几年,凉城县还引进推广了以有机质≥45%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以弥补人畜粪尿的不足,年施用量在300~500 t。
3.5 大力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保墒作用显而易见,已被农民所认可,并且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但是目前只局限于在稀播作物上采用,今后要不断试验研究,在其他密植作物上使用。与生产覆膜播种机厂家合作,研发适合在密植作物上使用的覆膜播种机,以扩展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物种类。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与半膜覆盖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增温、集水、保墒作用,在旱作地区推广双增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今后要大力推广,并且要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以逐步代替半膜覆盖。
参考文献:
[1]张蓉,张卫军,李作宏,等.通渭县旱作农业发展实践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5(3):89-92.
[2]康志文.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战略探讨[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3]王新安.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4]赵惠芳.河北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2(5):67-69.
[5]张苏林,王 谊.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是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出路[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9(1):90-93.
[6]高焕文,李洪文.可持续机械化旱作农业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1):57-62.
[7]许旭旦.旱作农业中的合理施肥及其生理学基础[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5(2):51-55.
[8]刘广才,杨祁峰,李来祥,等.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土壤水分效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6):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