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菌药不合理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分析

2016-12-16李健梅云南昆钢医院药学部安宁650302

北方药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环内酯头孢菌素抗菌药

李健梅(云南昆钢医院药学部 安宁 650302)

抗菌药不合理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分析

李健梅(云南昆钢医院药学部安宁650302)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根据我院电子病历系统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0月开具的处方1986张,以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76张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抗菌药使用情况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2.32%、26.45%、44.93%。其中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47.06%,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10.96%,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5.6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改进,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抗菌药 不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

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在控制感染性疾病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随着抗菌药物应用,不良反应增多,如机体各器官系统出现毒性反应、菌群失调引发二次感染、过敏反应、细菌产生耐药性等,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患者感染加重,一般药物失去作用,治疗困难[1]。抗菌药物种类繁多,我院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为大环内酯、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为探讨这三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笔者对2014年8月~2015年10月抗菌药物使用处方276张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我院电子病历系统选择2014年8月~2015 年10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76张,其中,抗菌药物的主要种类为大环内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处方34张,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处方73张,使用头孢菌素类处方124张。其他类抗菌药物处方共45张。

1.2方法:对处方中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筛选统计,分析各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

1.3评价标准: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7版和《处方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标准,对处方中开具时间、患者诊断结果、药物使用种类及方法进行评价。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为不合理用药:①处方中药物品名、规格、用法及用量等书写不够清晰、标准、合适。②开具药物种类达5种以上。③开具药物的用量超过3d的急诊需求量。④对于需要皮试的药物未加注明。⑤所选药物的治疗功能与患者诊断结果不符,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例数(n)及率(%)表示,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1986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76张,使用率为13.90%。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2.32%(34/276),26.45%(73/276),44.93%(124/273)。其他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6.30%(45/276)。其中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47.06%(16/34),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10.96%(8/73),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5.65%(7/124),组间差异显著(X2= 5.106,P<0.05)。

3 讨论

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特异性反应等[2]。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并有效改善治疗质量,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则会导致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在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统计结果显示在1986张处方中,抗菌药使用处方所占比例为13.90%,在合理使用抗菌物范围之内,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为严重,不合理使用率为47.06%,高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差异显著(P<0.05),值得引起关注。大环内酯类抗菌谱主要为革兰氏菌,使用药物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环酯红霉素等。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最多,使用比例为44.93%,主要药物包括头孢硫脒、头孢西丁、头孢甲肟、头孢匹胺、头孢唑肟、头孢唑啉等,不合理使用率相对较低为5.65%,临床运用安全可控。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杀菌力强,临床疗效显著,但易导致发生过敏反应,故选择使用较为谨慎,主要应用药物有青霉素、美洛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主要原因为指征不明用药、选药或剂量不当、给药途径或间隔不当、抗菌药的不合理联用等。根据我院目前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笔者有以下建议:①加强监督。严格按照颁布的实施方案与管理办法加强监督,杜绝滥用药物,保证疗效的同时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②强化医务人员专业素养。定期开展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应用知识的考核与评价。③加强宣传教育。向广大患者、医务人员及健康群众普及规范适度的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让他们认识到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性,以多方面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④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⑤给药前进行药敏实验以及抗药耐药观察[3~5]。

综上所述,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现象有待改进,医护人员和患者需要努力协作,提高抗菌药物利用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1]朱姝,黄作苏.我院48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贵州医药,2015,39(11):1015-1016.

[2]李祥,罗璨.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9):715-719.

[3]刘蓉.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171-173.

[4]吴燕.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规律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9):276-277.

[5]陆惠平,高培培,王斌.抗菌药物管理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6):860-862+865.

R969.3

B

1672-8351(2016)09-0154-02

猜你喜欢

大环内酯头孢菌素抗菌药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头孢菌素给药前有必要常规皮试吗?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喹诺酮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对比
用抗菌药小心腹泻
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或喹诺酮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