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12-16宋晓星
宋晓星
(北京市东城区职工大学,北京..100061)
一、背景与现状
(一)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成人高等教育也不例外。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是“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战略上“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在教育中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传统的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遵循教师为主的原则,授课类型只有面授课,教学资源贫乏,教学形式单一。成人高校学生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学习效果普遍不理想。学校现行的网络教学没有独立成熟的网上学习平台,也没有足够的合适的网上学习资源,更没有系统完整的网上学习指导,导致网络教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没有使学生通过网络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以及教学软件的开发,基于计算机和网络展开教学成为可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主要有三种学习模式:一是计算机辅助学习模式,二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三是计算机、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第一种模式由于计算机只是辅助学习的演示工具,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因而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第二种模式的推行由于受软、硬件条件的制约,以及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和策略的欠缺,在实际实施中存在诸多困难;第三种是计算机、网络、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即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模式[1]。
二、概念界定
(一)混合式学习模式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绩效支持、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混合,是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也是学习风格的混合[2]。混合式学习是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平台资源共享的混合,是真实课堂与虚拟网络平台学习的混合,是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混合式学习对于现有的教学资源及途径进行有效整合并使之有效并存,成为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求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学习模式。成人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自控力强,认知能力、知识的建构能力强,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率高。混合式学习模式非常符合成人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如果有老师、辅导员的积极引导,混合式学习模式会充分发挥其优势。
(二)微课
伴随着“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和可汗学院(Khan.Academy)在全球迅速走红,微课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并很快被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很多国内的专家学者都对微课进行了定义,如黎加厚、焦建利、胡铁生、张一春、郑小军等。胡铁生在微课发展的不同时期曾经提出过对微课内涵的不同理解,而他最新的观点则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郑小军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可见,微课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紧密相连。
微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于传统课堂的大容量,微课主题更加突出,且学习者可以对课程重点一目了然,教学指向更加明确。难以掌握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并可与师生进行线上交流。(2)交互性强,使用方便。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学习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听到名师讲堂,学到新技能。(3)资源多样,情景真实。微课把知识点以网页、视频的方式呈现,学生学习的资源丰富多样。(4)短小精悍,用途广泛。微课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呈现一个知识点,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微课容量小,适合在线播放,主题多样,用途广泛。
目前,微课视频的制作方式有四种:(1)视频拍摄式,采用专业摄像机、DV或者手机等工具;(2)屏幕内录式,常用的软件有Camtasia.studio、Screencast、屏幕录像专家等;(3)软件合成类微课,如由PPT、Flash等软件录制或编辑合成;(4)运用以上两种或多种方式混合制作成的微课视频。微课的制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九个环节:(1)确定微课的教学主题;(2)细化微课知识点;(3)微课的教学设计;(4)制作微课的教学课件;(5)撰写微课视频的拍摄或制作脚本;(6)微课视频的拍摄或者录制;(7)微课视频后期编辑与优化;(8)设计制作微课配套资源;(9)教师的微课教学活动实施。
(三)微课与混合式学习
微课与混合式学习不谋而合。微课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与混合式学习倡导的理念高度一致,而混合式学习有效应用的关键就在能否受到网络时代各种新兴产物的推动。微课自身的特点也与混合式学习高度契合:首先,微课具有学习内容集中聚焦、终端载体多样化和便捷性的特点。这有利于混合式学习下学习者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特定内容的微课进行自学,在有限的时间内也易于集中注意力并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微课较之传统教学无与伦比的移动性更方便那些对于学习有很强主导性的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符合混合式学习中学习者的自定步调进行学习。再者,当前主流的三种微课类型中,无论是摄像为主、录屏软件为主还是以Flash、PPT等资源转成的微视频,相对于传统的课堂,甚至相对于传统的大型网络课程,都更具有优势——它的微型化、碎片化更能符合个体的学习风格,满足学习需求。
微课既可供学生在计算机和网络上自主学习,又可供教师当做课堂教学的辅助,还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的媒介。微课的设计非常符合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把微课引进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是教学发展的又一趋势。
三、研究内容
传统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整合并有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学途径,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求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学习模式。以微课为学习媒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制作《大学英语》微课
1.发现问题,研讨问题,最终确定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主题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设计、开发、利用“微课”解决问题,同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观察和反思。教师在自我观察和反思的同时,要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对话,分享经验,互相支持,从而达到教师群体发展的目的。教研主题是利用“微课”解决的问题,一定是在课堂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须使用“微课”,它应遵循效率原则和最小代价原则。
2.制定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要考虑到成人学生的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内容的类型、结构、深度、广度等。教师可以以及两种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教学方案:将“微课”作为“教学活动”课后学习方式,类似“翻转课堂”;将“微课”当作“教学资源”,直接在课堂内使用。
3.制作微课
教师可以采用专业摄像机、DV、手机拍摄视频;利用Camtasia.studio、Screencast、屏幕录像专家等软件进行屏幕内录式;利用PPT、Flash等软件录制或编辑成合成类微课,或运用以上二种或多种方式混合制作成微课视频。
(二)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合成人高校学生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教师本着“课堂教学与课下自主学习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自主式”的原则,建立“以微课为学习资源的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以微课为教学辅助的课堂面授+以微课为媒介的教学实践”的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3]。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视听说与读写译。视听说分三个步骤:以微课为学习资源的计算机、网上自主学习——以微课为教学辅助的课堂实战训练——以微课为媒介的真实情景模拟;读写译分三个步骤:以微课为学习资源的计算机、网上读写译自主学习——以微课为教学辅助的课堂重点讲解——以微课为媒介的课外知识拓展。
教师可以把课外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和课堂实战训练的检验,在举办英语角、英语竞赛、英语演讲赛、英语辩论赛的基础上,开辟英语文化节(包括文化讲座、英文戏剧、英文电影配音、英文歌曲、英文朗诵等),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把这些内容以微课为媒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体验从微课上的模仿到实践中的创造的过程[4]。
(三)建立混合式学习反馈机制,改革课程学习评估体系
建立基于微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学习反馈机制与发展性评价制度,是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纪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教师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元、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成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纪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成长历程;结合上述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评估和终结性评估。
四、总结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实际运用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增加,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增强,实践效果良好。
混合式学习模式融合多元学习方式,把传统课堂授课和计算机+网络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合理结合,教学资源和教学途径进行有效整合,把关键点或需预习、练习的任务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各种信息技术设备进行自主学习,再利用课堂时间,以微课为辅助,集中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有助于促进成人学生发展终身学习能力。
混合式学习模式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体现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新理念。它兼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的互动协作学习,又兼顾了个性化学习和引导式学习[5]。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由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转向新课程的创作者、塑造者。学生由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向积极的学习主体和学习中心,摆脱了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学习资源,根据学习效果自主调整学习进度。学习评价由形成性考核、面授学习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共同构成。
实践教学是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一个创新点。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成人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发展国际交流的需要。
[1]马国庆.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5(11):66-70.
[2]高瑞利.基于Moodle的高职混合式学习模式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8):31.
[3]刘晶慧.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110.
[4]梁俊花.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J].学园,2015(10):19.
[5]王珊珊.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