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静的田园

2016-12-16李良东

书画艺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兴旺书体书坛

李良东

钟兴旺 江西赣州人,字顺之,号善宝。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原书法网“中国书法精英团”成员,《江西日报》“品鉴”艺术版主编。

纷纷俗世,静者为难。何为静?静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通过钟兴旺的书法,我们读到的是一种难得的静。欣赏者如我,很愿意在他的作品中漫步。在他的作品里,除了看到很多的古法,更多是体会他在作品中营造的一种宁静的感受。他在书坛静静地耕耘了多年,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保持清静淡泊的精神情志。

当今书坛,繁荣与乱象并存,高雅与庸俗共举。既有很多优秀的作者和优秀的作品,但也存在相当多的乱象。有的人没有在传统中下过苦功,就否定传统;有的人笔底无方,写不了法度谨严的书体,就祭出傅山“四宁四毋”的大旗,胡乱涂抹,故意把字写得东歪西倒、丑陋不堪;有的人甚至炒作猎奇,把字写得不像字,美其名曰“抽象的符号”……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钟兴旺于书法,下了相当的苦功。他和一些浅尝者不同,对传统有着精深的把握。他最擅长的书体,应该是优雅的楷、隶。他的楷书,以虞世南作品为基调,汲取魏、晋、唐、宋历代经典楷书的精华,形成安静而典雅、中庸而无争,有法而似无法的独特风貌;他的隶书,则以三国时期隶楷过渡书体《谷朗碑》为根基,参入篆书之圆劲、汉隶之结体,吸收王福庵篆隶之营养,力求形成温文尔雅、宛若不食人间烟火之书风。他也写小行书,以文徵明为根本,将王羲之、孙虔礼、米元章等大家的一些结字、笔法拿来己用,努力打造一种有别于时风的清新雅致、风姿绰约,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行书面目。

“书为心画”。读钟兴旺的书法,如同和他面对面交谈。

静,是其书法艺术和内心的体现。他认为,人贵有主见,书法艺术尤其如此。别人认为好的碑帖,不一定适合自己;自己觉得好的,则不要受别人贬损的影响。事实证明,跟风学是没有什么前途的。而在当下,时风滚滚,更要有自己的定见。心不静则理不清,理不清则事不明,必然会陷入迷茫。只有以静对之,才能心清意平,泰然自若。他清楚地认识到,任何学术观点,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理解它,必须运用辩证法。譬如,“拙”与“巧”本是不同的书风,哪有优劣高下之分?“丑”和“媚”都应有度,过头了都不好。

对于自己守望的平静和雅逸,他也有清醒的认识。书法之雅,雅在气息。雅的书法,通篇看去,给人温文尔雅的气质,不见丝毫的火气、燥气、戾气、霸气,让人看后心平气和、舒服恬淡。

看着他的作品,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了王福庵。王福庵的作品原先并无盛名。但近年来,喜爱王福庵书法的人越来越多。王福庵作品中的静,是打动观众的最大力量。我想起画家霍春阳所言,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不是感动人、震撼人,而是平和人的意气。中国人历来崇尚内敛,艺术也一样。王福庵作品含蓄而不张扬,有静气而无燥气,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借鉴的。钟兴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书作内含中和,力不外露,颇得王福庵雅趣。钟兴旺作品的雅从何来?来自于他平和的章法、墨法,来自于他深入传统又不落前人窠臼的笔法。他就是他自己,不露锋芒,不事张扬。

钟兴旺不炫耀技法,认为技法是为书法意境和效果而存在的,并不是为了表现。一幅好的作品,往往化技法于无形。现在有些作者,把创作当作一个炫技的平台,每一下笔,则花样百出。正如黄山谷所言的“百般梳妆”,如此失去了从容,离开了书法的本质,必然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钟兴旺现在主持着《江西日报》“品鉴”艺术版,在他的经营下,栏目定位高,格调雅,风格独具,得到了行内行外的众多好评。他以此为基,更加充分地接触古代书画,紧跟当代艺术潮流,所以,他的视线越来越宽,眼界也越来越高,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艺术素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这首诗把大隐隐于市的情态表现得极其充分。钟兴旺同样定居在人声扰攘的闹市,但在他的笔底,听不到任何车马的喧嚣。为何?只因为他的心远离了世俗,坚守住了一份安静的田园。这一点,正是人们对他在书法道路上必将越走越远充满期待的原因。

猜你喜欢

兴旺书体书坛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脱贫不返贫 要靠志和勤
当代书坛二十家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论情性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
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