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方法特征探讨

2016-12-15王永洁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短跑青少年

王永洁

【摘要】速度训练是竞速项目运动员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速度训练不仅影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其发展潜力。论文采用座谈法,文献资料法对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系统合理的速度练习手段,是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青少年 女子 短跑 速度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28-01

田径是运动之母,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而短跑又是田径运动的基础,被大家称作是田径这项运动的皇冠。多年以来,中外教练们一直在追求和探讨如何通过训练来提高短跑的成绩。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话题的很多。如:朱宝江提出了技术训练是保证,绝对速度是关键,力量训练是重点,卢竟荣,郑永华,俞世军在少年短跑运动速度训练的探讨中提出不同年龄阶段速度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为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奠定了基础。本人通过多年的短跑训练经验和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使我深深的体会到青少年短跑运动员速度的训练与短跑技术紧密结合,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短跑技术概念,掌握先进的短跑技术,树立科学的短跑速度训练的系统观和整体观。

提高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方法

短跑起跑时的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快的学生能使短跑比赛成绩提高0.1~0.2秒,或许更快。对反应速度而言,反应快的学生比赛成绩提高0.05~0.1秒。要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提高视听觉能力。可采用更多的信号方法。还可以做原地高抬腿等有助于提高反应速度的练习。进行反应速度训练,注意听信号,,使反应动作做出应答。提高起动速度除上述练习外,还可以采用更多的起动练习快速起跑。如站立式起跑、半蹲式起跑、蹲踞式起跑。也可采用信号进行练习起动,同时,注意增强腿部力量的各种练习方法,并改进起跑技术。

提高起跑后的加速度,尽快发挥最大速度,最大的冲力,较早转入途中跑,这对全程跑有着重要的作用。跑的练习可采用30~50米。100米跑达到最高速度的距离,女子为30~50米。因此,加速能力的训练距离应选30~60米,或更长一些。在训练中,运动员必须掌握正确的跑进技术,增加专门性练习。

(一)行进间跑,如30米、40米、50米、60米、80米。

(二)蹲踞式起跑50~60米。

(三)下坡跑50~60米。

(四)顺风跑60~100米。

(五)改进技术可采用标志物跑30~50米。

(六)变速跑﹙100米快+100米慢)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方法特征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在训练负荷的安排上,应考虑以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总体运动负荷,应以小和适应为主。在速度训练中,无氧大负荷训练中,应加以限制,由于青少年每千克体重的吸氧量较成人少,所以从事负荷强度大的运动缺氧较快。青少年时期是发展移动速度的最佳时机,由于7~14岁动作频率很快,所以在速度训练中,提高动作速度和协调能力训练的负荷要占较大的比重。14岁以后,频率的增长不明显,只有通过加强力量训练,在频率保持不变、步长增加的前提下,才能够提高速度。6~12岁是发展反应速度的最佳时期,16岁以后通过训练是很难提高反应速度的。

运动员承受了较大的训练负荷后,必须采用各种恢复方法,促进机体的恢复,否则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运动员日后的训练和竞赛,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运动结束后“休息”是一个机体完全恢复的过程,但是其恢复过程的快慢却与所采用的恢复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

结论与建议

掌握正确的技术是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技术训练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速度素质发展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必须把速度练习同快速力量、灵敏协调等结合起来发展。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努力发展速度素质,为今后的运动训练打下基础,首先教练员要树立正确的短跑训练思想,树立科学的短跑专项技术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早期短跑训练切忌[拔苗助长],速度素质训练应与短跑技术训练紧密结合,帮助青少年从小建立正确的短跑技术概念,掌握先进的短跑技术,为后继的专项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肖健章.对短跑速度训练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12):12-15.

[2]卢竞荣,郑永华,俞世军.对少年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75-78.

猜你喜欢

短跑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浅析短跑途中跑中“送髋”技术的作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