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
2016-12-15潘秀美
潘秀美
【摘要】怎样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多媒体以生动的视频、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呈现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系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 网络 多媒体 整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44-01
信息化是当今发展的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人类拓展能力的新型工具。随着“校校通”工程的顺利实施,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怎样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多媒体以生动的视频、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呈现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系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领导的认识不足、教师的理念落后、制作水平不高等原因,使得语文多媒体教学还不尽如人意。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校本研修能力匮乏
1.忽视了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许多教师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大部分教师虽然接受了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与考核,但对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尚欠不足,不具备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和表达能力。许多老师对语文整合课有畏难情绪,不喜欢上多媒体课, 我们对课件制作工具操作不够熟练。教育主管部门应抓好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培训我们操作计算机,学做课件, 学会使用自己制作的课件上课。
2.忽视了语文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一个好的课件应内容完整,针对性强,具有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些与教师的业务钻研能力密切相关。很多学校制作课件只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事,制作出的课件只注重课件的美观程度而忽视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发挥不了课件的应有作用。语文教师要制作好的课件,离不开教研活动的支撑。教研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合作交流的平台,它发挥了集体的力量,集中了众人的智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专家、教研部门、学校和教师在其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二、语文课件制作上的误区
虽然一些语文课件能够将图像、声音、文字等素材揉合有一起,但这些课件在语文教学中还不能发挥其应有优势,究其原因,在制作上存在很多误区。从笔者所遇到的课件看,在课件制作上的误区主要有:
1.注重“教”,忽视“学”
教师在制作语文课件时,提供素材要注重它的多样性,即要提供多方面的素材料,如历史背景、我国文化、对课文的评价以及其他相关作品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但是部分语文课件资料单一,只服务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沦为实现了“人灌”到“机灌”的工具。在制作课件时,一方面要置于学生的感知角度,体会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情感,去感知教材和训练语言交际能力,以此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和重点;另一方面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并掌握教材,进而运用,达到用语文表达的境界。
2.注重形式,忽视内容。使用语文课件不仅是媒体设备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必须结合多媒体课件中要呈现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去理解所要表现的思想,而不是用多媒体把教学内容简单地罗列。
三、语文课件使用上的误区
语文课件服务于语文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却为课件而用课件,有哗众取宠之嫌。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毋须置疑,信息技术有具有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可以将多种教学资源方便地呈现给学生,然而,现代信息工具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不好也只会适得其反,出现“重多媒体而轻学生”的抢位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多媒体的展示抢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现代教育理念倡导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在一些多媒体课中,常常是教师滔滔不绝,屏幕演示不断,学生却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语文多媒体课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 要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时间,把老师所讲的重难点部分消化掉。这样,就把“因材施教”的原则真正落实到了现代化的语文教学当中。
2、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计算机以其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直观生动、能够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等优越性而倍受广大师生钟爱,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以使语文课上得更形象生动有趣。但是,一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一方面,一些教师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从网上下载课件不加修改而直接使用,忽视了学情,不能起到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3、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的目的是更好地获得学科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创新能力、信息素养等为目标的教育,应是该用时就用, 不该用时不乱用, 要用得恰到好处。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平静地对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研究课程整合的实质、课程整合的精髓。部分教师看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为了整合而整合,认为只有用了多媒体技术, 才算得上是一节好课。
四、语文课件制作与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语文课件作为辅助语文教学的有力工具,笔者认为,在语文课件制作与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以其丰富的动画、视频、声音、图像素材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中,选用歌曲、动画、电影等素材使学生倍有新鲜感,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语言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中涉及文章典故、文化背景、语言知识,信息面广量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短短的40分钟难以呈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培养创新能力。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空间。动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发现,激发创新意识,在不断探索中形成创新能力。
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愈来愈普遍。我们要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研修能力。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做到物尽所用,为实现语文现代化教学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