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名校靠摇号:看上去很美
2016-12-15邵萍
邵萍
小学、初中“多校划片”,也就是将原来一个小区对应一个小学初中的“一对一”变成“一对多”,把热点学校纳入片区,以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录取名额。这就意味着,买了学区房已经不能成为上名校的保证了,理论上貌似是可以缓解“天价学区房”的问题。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落实就近入学之外,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
此举一出,许多家长开始坐立不安,甚至认为自己好不容易购置的学区房是白买了!但是否真的如此,其实还值得商榷。
从90年代后期开始,打着“为学生减负”、“素质教育”的旗号,实施按居住地划分、就近入学的政策。然而,结果是减负没减成,反而由此催热了“学区房”,让学校周边的房子百万难求。
但是,从新政策来看,如何划片却是个很大的挑战。可以看出,目前的政策还是难以杜绝猫腻,开发商还是会有操作空间。谁能监督权力机构拿划片的事向开发商要回报?谁又能阻止开发商自己为了地产升值,通过众多的手段,中签重点学校划片?因此,划片是否能够公开透明、杜绝腐败、科学合理实在值得怀疑。
另外,所谓的“电脑派位”入学,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督机制,也有可能存在暗箱操作,最终抢名校名额则可能演变成“拼爹”。
北京市“小升初”采取就近原则先划分学区,再以电脑派位的方式决定学区内中学学位分配。然而,实际上,除了电脑派位外,小学生还可以通过“推优”、“特长生”、“条子生”等渠道提前锁定名校学位,而这些途径获得的学位占比的数据却没有公开。
学区房之所以会如此火爆,根本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小学就开始读名校,赢在起跑线上。然而,在我国,名校本就是稀有之物,是在重大财力的支撑下,强化起来的产物。
不仅家长、学生会被名校光环吸引,校长、教师、地方官员也有择校冲动,对于校长和教师来说,在名校工作待遇好,更有面;对于地方官员来说,把资金投入建设重点学校,能够立竿见影出成绩。于是乎,想进去的人越来越多,供需失衡,竞争愈加激烈,房价越来越越高。
如今,新政的意思是想通过“多校划片”来缓解日益上涨的学区房价,但是,所谓的“多校划片”也只是海市蜃楼,看上去很美,真正实施起来并没那么容易。所以,家长们还是不要盲目地懊恼了,你千辛万苦为孩子挣下的“学区房”用处还是大大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