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会计模式比较
2016-12-15文/杜静
文/杜 静
中德会计模式比较
文/杜静
本文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以分析中德会计模式的成因出发,比较了中德会计模式的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核算、会计披露等方面的差异,并总结了德国会计模式的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中国会计模式;德国会计模式;比较研究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会计体系的趋同已成趋势。我国经济体制建设与德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通过研究德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成因、特点、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异等方面,总结有助于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启示,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国际化趋同转变。
一、中德会计模式成因比较
(一)法律环境角度
德国会计模式依赖的法律体系属于成文法系,法律结构比较完整,内容严谨。德国经济秩序主要依靠法律规范,企业的会计处理严格遵从法律规定,强调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统一,管理层对会计政策的主选择权有限。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基于的法律体系属普通法系,即法律条文只提供一个法定框架,具体以大量的判例作为补充;管理层可以相对灵活的选择会计实务处理程序及方法,会计惯例具有很强的参考性。相较于德国的会计法规,我国的《会计法》简明概括,操作层面的指导性不强。
(二)资本市场发达程度
采用欧洲大陆会计模式的国家的证券市场的发展程度往往不够发达,银行借款是企业的主要筹资渠道。德国公司的股权相对集中,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和内部融资),资本市场作为直接融资渠道来源,交易规模并不大;小股东的股票一般委托银行代管,因此,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有限。
美英会计模式基于发达且完善的资本市场建设,资本市场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注重保护股东的利益。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由英美会计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公司治理中,中国企业的经营决策多数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价值目标。
(三)文化环境角度
德国文化受严谨、审慎的罗马文化影响较大,强调法治与秩序,其会计模式遵从立法管理,会计核算偏稳健,信息披露较保守,严格遵守历史成本原则,频繁提取准备金。
中国以儒家文化影响,属于群体导向型文化。会计模式强调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公众利益需要,政府主导意味明显。
二、中德会计模式差异
(一)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的差异主要产生于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不同。德国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债权人和小股东,重视企业的偿债能力,限制向股东分派股利,属于“债权人保护模式”;我国企业的价值导向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属于鲜明的 “投资人保护模式”,股东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其次才是满足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中国会计目标主要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要,德国会计模式的目标主要在于满足政府计算所得税的要求,以及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计划。
(二)会计原则比较
中国会计原则包括八个要求,具体是指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会计信息质量尤其重视真实性和相关性。
德国的会计原则共十四条,包括会计披露和会计核算两方面。会计披露主要是报表的编制,体现合规性、真实性、明晰性、及时性性;会计核算原则主要是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包括同一性、全面性、一致性、历史成本和谨慎原则等。会计信息质量强调真实、公允、合规。
(三)会计规范比较
会计规范体系方面,两国的差异不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德国会计强调法制化,由法律规范;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由法律、制度、准则等组成。②德国会计规范强调目标达成性,会计记录方式选择灵活性较强;我国会计规范强调会计记录过程的规范性。③德国会计体系主要适用于商业性质企业,我国会计体系适用面更全面,适用于营利与非营利单位。
(四)会计核算比较
在会计要素上,中德会计要素基本相近,核算方面存在差异。
1.资产的会计处理
在资产计价方面,德国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计价方法包括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以其价值中的最低者计价;我国的固定资产计价方法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具体方法的确定视计量环节而定。
在折旧计提方面,我国只允许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正常计提折旧,德国会计处理中,资产折旧计提情况包括正常计提和补充计提,具体是:除正常计提折旧外,一方面,对没有规定使用期限的固定资产,当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账面价值确定发生长期性减少时可以计提折旧;另一方面,对具有使用期限的固定资产,当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价值比其账面价值更低时,可补充计提折旧。
在准备金计提方面,出于债权人利益保护,法律允许计提各种类型的准备金,允许计提的准备金项目比我国多。在我国,准备金的计提有严格的计提条件规定。
2.负债的会计处理
德国会计模式下,负债的会计处理与我国会计模式下的会计处理方式大致相同,除了准备金计提方面。出于债权人利益保护,德国会计法律要求,针对负债采用全面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政策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表上利润,以实现减少股东分红、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目的。
3.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处理
在损益确认方面,德国会计模式下,损益的确认也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要
下接(第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