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6-12-15范祥录
范祥录
福建省宁化县中沙畜牧兽医水产站365403
吴小华福建省宁化县城郊畜牧兽医水产站365499
一例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范祥录
福建省宁化县中沙畜牧兽医水产站365403
吴小华福建省宁化县城郊畜牧兽医水产站365499
2016年7月宁化县中沙乡某猪场猪只发生以皮炎、皮肤苍白、渐进性消瘦,呼吸道综合征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检查和剖检观察,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经对症治疗,收效良好。
猪圆环病毒诊断防治
从2015年全国猪价上涨开始,我县陆续出现了许多中小型养猪场。一个猪场无论大小,饲养管理的好坏、免疫接种是否按规定的程序、有无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等,都关系到该猪场的效益高低。猪圆环病毒病是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它会影响猪只其他疫病的免疫应答,使免疫效果降低或失效,给猪场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对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的探讨很有必要。现将一例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5年5月中旬,宁化县中沙乡雷某和伍某共建一猪场。至2016年7月底,猪存栏352头,其中母猪26头、育成猪238头、架子猪25头、哺乳仔猪63头。仔猪在15日龄时就陆续注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圆克清)、猪伪狂犬病疫苗等,并根据规模场强制免疫程序注射猪瘟活疫苗(脾淋源)、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至2016年7月29日,发现一栏12头30 kg左右的架子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可视黏膜黄疸,呼吸困难,嗜睡,个别腹泻,而且有很严重的皮炎症状。畜主采用抗生素和氨基比林肌肉注射,病情得到缓解,食欲增加,停药后很快复发,3 d后,发病数量增加,8月1日,有3头患猪突然死亡,病死猪死前有呼吸衰竭症状。整个病程初期发病38头,停药后,发病数增至46头,发病率13.06%,死亡3头,病死率6.5%。
2 临床症状
患猪为2月龄断乳25 d后的仔猪,体温升高至41℃,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个别废食,衰弱,体重下降,有的咳喘,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明显,黄疸,淋巴结肿大3~10倍(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可以用手触摸到),部分猪腹泻,粪便呈灰色带黄糊状,有些猪有比较特殊的结膜炎(眼睑水肿、分泌物增多),患猪出现皮炎症状,即在背部、耳根部、臀部、大腿内侧、腹部出现大量似蚊虫叮咬的红色斑点,斑点向外突起、质地较硬。
3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猪,主要病变为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切面硬度增大,可见均匀的白色,且有大小不等的褐色病灶。肺脏发暗、萎缩,脾脏肿大、呈肉样变化,肾脏水肿、呈灰白色,回肠和结肠段肠壁变薄,盲肠和结肠黏膜充血。
4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集2份病死猪病料(包括淋巴结、肝脏、肺、肾等)送县动物疫控中心兽医实验室进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见表1。
5 诊断
根据以上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可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6 治疗
6.1 对症用药治疗因患猪抵抗力低,肠道等多系统较弱,用猪白细胞干扰素每瓶(3万u)加黄芪多糖
注射液10 mL混合后肌注,3~10日龄猪每头注射1 mL,断乳仔猪每头2 mL,育肥猪每头4 mL,每天1次,连用3 d,以提高抵抗力。有发烧、腹泻、咳嗽更严重的,用头孢唑林钠、林可霉素、维生素B12按说明书配成混合溶液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 d。同时结合中药治疗:黄芪150 g、板蓝根、茵陈各20 g、党参、金银花、连翘各50 g、甘草25 g,每次煎水1 000 mL,煎1 h,共煎3次,每千克体重口服1 mL,每天1次,连用3~5 d。
6.2 预防性用药对健康畜群进行预防性用药,断乳前1周至断乳后1个月的猪群每吨饲料添加强力霉素200 g、阿莫西林500 g,连用7 d;母猪在产前1周和产后1周每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 g、强力霉素300 g,连用1周;其他猪群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预混料0.5 g、20%黄芪多糖粉0.5 g、猪白细胞干扰素0.5 g,每千克饮水中添加多维葡萄糖粉10 g,连用7 d。
通过治疗,7 d后症状基本消除。预防性用药再用7 d,除已死亡的3头外,其余全部治愈。
7 体会与探讨
1)防治猪圆环病毒病要早发现早治疗,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只是采食量下降,故应加强日常管理,特别注意观察采食、活动等情况。
2)该场虽然接种了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圆克清),但由于市场上猪圆环病毒病的疫苗免疫效果不佳或操作失误等,一旦发生此病,无特效药,又影响和干扰其他病的免疫效果,因此必须对患畜进行隔离治疗或淘汰。严格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并加强主要传染病的抗体检测,严防继发或并发感染。
3)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做好消毒灭源工作。搞好栏舍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对栏舍进行一次消毒,采用复合亚氯酸钠或者二氯异氰脲酸钠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灭蚊蝇及鼠害等生物安全工作,尽量减少疫病相互传播;认真做好猪群的护理,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保持猪舍温度在23~25℃,减少因天气造成不必要的应激;做到“全进全出”,防止出现不同来源、不同年龄的猪只混养,饲养密度要适宜;杜绝发霉变质的饲料;加强母猪的保健工作,提高断乳仔猪的免疫力,做好仔猪断乳关。
4)从外地引种前,最好自行采样,做好各病种的抗体检测,以免带入疾病。
B
1003-4331(2016)06-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