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鸡毒支原体病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2016-12-15黄俊华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6期
关键词:病死率支原体鸡舍

黄俊华

福建省建瓯市动物检疫站353100

翁鸣福建省建瓯市东游畜牧兽医站353123

一起鸡毒支原体病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黄俊华

福建省建瓯市动物检疫站353100

翁鸣福建省建瓯市东游畜牧兽医站353123

2015年2月4日起某养鸡场竹林下半放养鸡先是零星发病,后相继发病,患鸡表现食欲下降,饮水减少,半个月内疫情蔓延至全群,发病率高达76%,死亡114羽,病死率30%。根据鸡群的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鸡毒支原体病继发大肠杆菌病,经综合诊治疫情得到控制。

鸡毒支原体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诊治体会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感染也称为鸡败血霉形体感染或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在鸡舍通风不良、空气中氨浓度增高、气温骤变等环节中极易诱发该病。根据血清学调查,鸡群的感染率可达50%~80%。虽然发病率高,但病死率很低。该病特征为上呼吸道及邻近黏膜的炎症,常蔓延至气囊、气管等部位,表现为咳嗽、流鼻液、气喘和呼吸杂音[1]166。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其特征是引起鸡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败血症等病变[1]157。

临床上,鸡毒支原体感染病死率虽不高,但因感染鸡毒支原体后,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机率增加了几十倍,反之,肉鸡感染大肠杆菌病后,支原体病的感染机率也将增加几十倍[2],此时鸡群感染率高,病死率也高。因此,两种疫病混合感染将对养鸡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现将一起鸡毒支原体病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建瓯市房道镇某养鸡场竹林下养鸡500羽,45日龄。2015年2月4日起,该场饲养的林下半放养鸡先是零星发病,后相继发病,患鸡表现食欲下降,饮水减少,半个月内疫情蔓延至全群,发病率高达76%,病死率30%。据主述,该批鸡购入进栏时并无异常,也按常规执行了免疫。只是在13 d前的晚上发现有野兽咬破鸡舍骚扰鸡群,虽然当时天气较冷,第2 d鸡群还正常,对几羽精神沉郁的鸡也就没有特别注意。但1周后出现鸡死亡,共死亡114羽,急忙求诊。

2 临床症状

患鸡群鸡只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饮水减少。个别患鸡羽毛蓬乱,头部肿大,呼吸困难,即张口或伸颈呼吸,并呆立一旁。有的患鸡咳嗽、流鼻液、气喘和呼吸杂音。患鸡腹泻,排稀薄黄白色粪便。鸡舍内充满浓重的腥臭味。

3 病理剖检

解剖4羽患鸡,见口腔内无色黏液多,喉头黏膜充血、水肿,气管黏液多、黏稠,气囊充盈如手指头,有部分黄色干酪样絮状物。胸腔有无色透明积液,胆囊膨大,但肝脏无坏死性症状。大肠内黄色水样浆液性渗出,心包积液。

4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集病死鸡心包液、心血各若干份,将病料送市动物疫控中心检测。

4.1 细菌分离培养取病料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37℃培养24 h。营养琼脂上长出圆形、稍突起、边缘整齐、灰白色湿润、中等大小的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均匀、湿润、不透明、中央凹陷、直径1~2 mm的粉红色菌落。将培养物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无芽孢小杆菌。

4.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将病料绞碎、离心,取上清液1 mL,滴入鸡毒支原体快速检测卡,静置5 min,结果呈阳性。

4.3 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市动物疫控中心通

过对照试验,检测结果为鸡毒支原体阳性。

5 诊断

根据鸡群的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鸡毒支原体病继发大肠杆菌病。

6 治疗

1)及时淘汰、隔离轻度患鸡,修补鸡舍、持续消毒。由于天气寒冷,鸡舍又受到野兽破坏,多处破漏,需要修补防贼风。同时每天鸡群出舍前用消特灵带鸡消毒,鸡群出舍后清扫鸡舍,以消特灵、聚维酮碘、

碘酸交替使用进行消毒。

2)肌注药物。头孢噻呋呐3 g+泰乐菌素15 g+0.3%生理盐水1 000 mL配液,现配现用。按每千克体重肌注1~1.5 mL,2次/d,连用3 d。同时按每千克饲料中加20%氟哌酸1 g拌料饲喂,连续使用1周,对余下还有症状的患鸡使用其他喹诺酮类药物按剂量交替使用继续治疗。

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7 体会

7.1 饲养管理和疫苗预防相结合鸡大肠杆菌和鸡毒支原体都是条件性致病菌。鸡舍通风不良、空气中氨浓度增高、气温骤变等环节中各种应激因素极易诱发该病。本病例中天气寒冷、野兽骚扰鸡群、鸡舍内夜间贼风持续侵袭等几个应激因素叠加,先诱发鸡毒支原体病;没有及时防控,致支原体病继发大肠杆菌病。在日常饲养管理中,15~30日龄雏鸡皮下注射油乳剂鸡毒支原体灭活苗,可以有效抵抗强毒株的感染,保护率达到70%~80%。

7.2 用药很关键鸡毒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极难消灭,且大肠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有条件的地方使用相应疫苗免疫为必选项。一旦发生该病疫情,早用药、交替用药,该病疫情才可能得到及时控制。

[1]王长康.优质鸡半放养技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刘智超.鸡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2014,36(3):61.

B

1003-4331(2016)06-0071-02

猜你喜欢

病死率支原体鸡舍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夏季鸡舍通风管理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夏天养鸡如何防暑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舍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