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训练长期计划模式的发展
——从经典训练分期理论到“板块”训练分期理论

2016-12-15陈小平

体育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马特竞技

陈小平



运动训练长期计划模式的发展
——从经典训练分期理论到“板块”训练分期理论

陈小平

由原苏联马特维也夫和维尔霍山斯基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相继创建的“分期”和“板块”训练理论,是引领运动训练长期计划模式的经典之作。马特维也夫首次从多年和全年长期系统训练的视角,赋予了训练分期实际内容,提出了不同训练时期负荷量与强度的不同比例关系和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等重要训练原则。板块分期训练理论是在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分期训练理论的新的训练思路和模式,其主要应用范围为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它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分期”的框架结构和阶段划分,但在内容上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在一段时间内的“高度集中训练负荷”、不同能力的“依次序列发展”和训练的“痕迹效应”是“板块”分期训练的3个重要原则,也是与传统分期理论的主要区别之处。“板块”分期训练理论并不是对马特维也夫分期理论的取代,更不是颠覆,而是一种补充和修正。包括经典和板块分期理论在内的训练模式目前还都不能满足当代竞技训练实践的需求,都需要从生物学基础和训练实践两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

训练模式;训练计划;分期训练;板块分期训练

1 前言

制定长期的训练计划,根据训练对象的个体情况和比赛目标以及人体各种能力发展的机制,对训练过程进行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分期设置和控制,是当代运动训练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一个鲜明标志。由原苏联马特维也夫和维尔霍山斯基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相继创建的“分期”和“板块”分期训练理论,就是引领运动训练长期计划模式的经典之作。

然而,世界上任何一个理论,包括经典理论,在其发展中不仅都要经过一个不断自我建设的过程,而且,也无法回避审视、质疑和批判,需要不断经受时代变迁和科学发展的检验。训练分期和“板块”分期理论当然也不例外,在其创建至今的发展历程中,一直都在不断进行着更新和完善,也不断受到学术界的审视和质疑,不同学术观点的表达和争论加大了人们对该理论的关注和了解,也进一步促进了它们的发展。

在我国,对训练分期理论的学术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4],进入2000年之后,分期和“板块”分期训练开始成为训练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7,17,18],在之后的10多年中出现了大量的以“分期”、“周期”和“板块”为关键词的研究论述[1,5,6,14,15],它们集结了对这两个训练理论的支持、赞同、审视和批评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这两种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为切入点,重点对其学术观点的异同以及对当前竞技运动训练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2 训练分期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在竞技运动训练发展的历程中,原苏联马特维也夫(L.P.Matveyev)创建的“训练分期”理论占据重要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开启了世界竞技运动训练由微观到宏观、由零散到系统的一个新时代。在分期训练理论问世至今长达50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活跃在竞技训练的舞台上,不仅是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大学体育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热点问题。

训练分期,是指若干以建立受训者最佳竞技状态为目标的,具有特定训练内容和负荷的训练时间序列[34]。也有人认为,训练分期是一个为达到专项能力目标而进行的,以挖掘运动员潜能为目的的逻辑的和分阶段的训练控制过程[45]。

在世界上,训练分期(Periodization of Sports Training)也被称为“训练周期(Cycles of Sports Training)”。其原因很可能是:首先,从定义上看,训练分期主要还是指以某一重大比赛为目标和以1年或短于1年的训练为时间单位的训练阶段划分,在一个训练分期结束之后,下一个训练分期就会接踵而来,如此循环往复贯穿于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其次,在训练分期中,又出现了大周期、中周期和小周期等不同的训练模块,这些“模块”更是反复交替出现在全年训练中,其英文被称为“Cycles(周期)”,这也许是造成分期与周期混淆的另一个原因。

从上述对“分期”和“周期”的解释来看,目前世界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一直在分期(Periodization)与周期(Cycles)之间摇摆。2001年马特维也夫也说[9]:“分期就是将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划分为专门的时间阶段(Period)或时间周期(Cycles)。”著名学者邦帕(T.O.Bompa)认为[20],“分期这一术语来自于单词Period,是指对一个部分或一段时间的阶段划分。分期是一种将训练时间分成较小且容易管理的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训练阶段”。德国权威运动科学词典《Sportwissenschaftliches Lexikon》在“训练分期(Trainingsperiodisierung)”一词的解释中[41],也专门提到分期与周期的问题,从局部上(一个分期)应称为“分期”,而在整体上(多年或一年)也许应该称为“周期”。

根据上述定义、解释和各种看法,本文将尊重英文“Periodization”的原意,将马特维也夫创建的这一理论称为“训练分期理论”。

2.1 训练分期理论的提出和核心

训练分期理论是原苏联的马特维也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建的。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其背景是原苏联正在准备1952年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办的第15届奥运会,由于这也是自建国以来第一次组团参加奥运会,所以将奥运会比赛视为向世界展示国家整体实力的窗口,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马特维也夫和他的团队参与了国家队游泳、举重和田径的径赛等相对较好计量项目的训练工作,同时还对其后至60年代一系列准备世界大赛的训练进行了跟踪研究。他从哲学、方法学和生物学等层面上对这些项目数以千计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经验和理论提炼,于1962年提出了训练分期理论(Periodization of Sports Training),1964年正式出版了《运动训练分期》(PeriodizationofSportsTraining)的专著,标志着分期训练理论的问世[37]。

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退”3个阶段,是分期训练理论创建的基础。早在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的科学家莱图诺夫(Letunov)和普洛考普(Prokop)就从运动生物学的角度对训练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提出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具有“训练水平上升阶段、竞技状态保持阶段和训练水平下降阶段”并循环往复的周期性特点[49]。加拿大的塞利(H.Selye)[44]在同一时期也提出了人体的一般适应问题。在这些学术思想和观点提出的背景下,马特维也夫将以某一重大比赛为目标的运动训练过程在纵向上划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3个时期,并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训练目标、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同时,马特维也夫并没有止步于上述宏观的分期设计,而是进一步筛选和分析了影响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若干因素,研究这些因素与运动能力之间以及各个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横向上对这3个不同训练阶段赋予了实际的内容,提出了“不同训练时期负荷量与强度的不同比例关系”和“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在不同训练阶段的不同安排”两个贯穿整个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总体上,训练分期理论中反映出一些塞利“应激-适应”的思想,但似乎比其走得更远,它试图构建一个庞大而又贯穿训练始终的训练系统,在这个系统的操控下使运动员的最大运动能力能够在预先设定的某一时刻(重大比赛)表现出来。

1977年,马特维也夫在前期专著的基础上又出版了《运动训练基础》(TheFundamentalsofSportsTraining)一书[38],该书不仅将分期理论作为重点列入其中,而且涉及诸多运动训练的基础学科和领域,全面概括和系统阐述了竞技运动训练的长期计划和实施。尽管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原东德的哈雷(D.Harre)等人[27]就出版了最早的一般训练理论专著《一般训练和竞赛学导论》,但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基础》一书显然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系统,其中最突出的是增添了运动训练长期计划的理论与方法,使之成为竞技训练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也因此而成为之后在世界上较其“运动训练分期”专著更具影响力的训练理论专著。

该书由3部分内容构成,其中第3部分是以分期训练为主题,重点介绍了年训练周期的划分以及大周期(macro cycles)、中周期(meso cycles)和小周期(micro cycles)的概念。3~6个小周期构成一个中周期,中周期是构成长期运动训练的中坚,同时还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即连接小周期和大周期的中间环节,若干中周期构成一个以某一重大比赛而定的持续一年或半年的大周期。

从周期划分来看,当时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把运动员全年参加重大比赛的数量限定在1~2次之内,其原因可能有三:其一是当时竞技体育的比赛数量还远不如现在这么频繁;其二是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比赛数量相对较少的体能类项目;其三是他划分周期的依据并不是“重大比赛”,而是人体的最佳“竞技状态”。他认为,在一年中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的出现是有限的,而且这些有限的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

2.2 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

自训练分期理论问世以来,马特维也夫曾多次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在1964年单周期的基础上增加了双周期和3周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又增加了训练个体化的内容,强调在训练分期理论的实践应用中应考虑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47]。

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创建之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1968年,原西德田径投掷教练、之后多年担任德国著名体育刊物《竞技体育》(Leistungssports)主编的施纳(P.Tschiene)将其专著《运动训练分期》(PeriodizationofSportsTraining)翻译成德文出版[35],这是对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第一次比较全面的介绍,是该理论走向世界的开端。1971年,原世界著名中跑运动员、后成为德国哥廷根大学体育史学教授的德国人克鲁格(A.Krüger)再版了施纳的译著,并对该书进行了修订和补充[36]。将训练分期理论推向世界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的是苏格兰田径队教练迪科(F.Dick),他1975年发表了“分期:年训练的方法”(Periodization:AnApproachtotheTrainingYear)的综述文章[24],较为全面和深入地介绍了马特维也夫分期训练理论的主旨和内容,并且认为该理论是导致原苏联田径项目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迪科的文章是继德国的施纳和克鲁格之后首次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了马特维也夫分期理论,其影响范围大大超越了前者,英美以及大量其他英语国家的教练员、运动员和学者这时才了解到马特维也夫的分期训练理论,并通过它了解到前苏联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状况和进展。此后,马特维也夫的训练分期理论在世界上得到快速传播,截至2001年,《运动训练基础》一书已经被译为40多种语言,对世界竞技运动训练产生了深远和巨大的影响。

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也对中国的竞技训练产生了影响。根据过家兴的研究,“我国50年代后期的训练实践中就运用了有关训练分期的理论。1961年出版的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本科讲义中,作为一条训练原则提出”[4]。从时间上推断,我国早期提出的训练分期应该并不直接来自于马特维也夫的经典理论,而是一些受到原苏联早期训练分期理论影响的初步思想。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吴焕群等[13]对我国田径、游泳、滑冰、体操、举重和乒乓球等项目的分期训练状况进行了调研,并于1982年发表了题为“周期与训练”的文章,回顾总结了该调研的成果,这也许是我国最早的有关训练分期的研究。1978年,我国学者高大安等人翻译了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问题》一书[8],首次将该经典理论引入中国。

在20世纪60年代,对训练分期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并不仅发生在原苏联。几乎在马特维也夫提出训练分期理论的同时,美国也涌现出一位里程碑式的运动训练理论学者——詹姆斯·康希尔曼(J.Counsilman)。这位曾经是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并拥有生理学博士学位的教练员,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他长达40年的游泳教练生涯。在塞利适应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他认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增长是机体对训练刺激的一个长期适应过程,该过程受到人体生物因素的影响并存在诸多训练规律,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1968年,他就提出了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分期构想,将其全年训练划分为准备前期、准备期、大运动量训练期和赛前训练期4个阶段,设计了“3+1”的周训练负荷模式(3天逐渐增加训练负荷直至最大,然后进行1天的恢复调整)[23]。他被誉为美国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的先驱,是世界上最早关注运动训练长期安排和竞技状态短期调控并将其付诸于训练实践的学者之一,也是最早运用心率、心电图和血红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对训练过程进行监控的教练员。尽管他的主要成果体现在游泳项目上,其执教的运动员共52次打破世界纪录,获得21枚奥运会金牌,1968年还出版了被誉为游泳训练“圣经”的《游泳的科学》(TheScienceofSwimming)一书,但他所提出的训练理念和所进行的训练尝试不仅对游泳而且对其他运动项目乃至整个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还必须提到的是罗马尼亚原田径和赛艇国家队教练、现加拿大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教授的邦帕(Bompa T O)博士。他1963年在罗马尼亚就提出了“力量分期训练”的理论[20],在1983年出版了《训练分期理论与方法》(Periodizationtheoryandmethodologyoftraining)[21],之后该书分别在1990、1994、1999和2009年再版并被译成多种语言,对分期训练理论在世界上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邦帕的《训练分期理论与方法》一书在主要内容——训练分期上仍然秉承了马特维也夫的经典分期理论的框架和精髓,但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塞利的应激-适应理论以及大量的当代运动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上也列举了更多的训练示例。

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的创建开启了运动训练长期计划与实施的先河,被誉为世界运动训练由盲目到科学、由无序到规律的“分水岭”。在分期理论问世之前,竞技训练基本还处于混沌和无序的状态,人们对运动训练的认识被局限在短期、微观和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方法上,还没有认识到多年和全年系统训练对竞技能力形成、保持和消退的影响作用,也无法做到使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定时定点地在大赛中表现出来。

训练分期理论对竞技运动训练的主要贡献是:1)从整体与宏观的高度和哲学与方法论的层面,开启了对复杂的长期运动训练过程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先河;2)以构建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为目标,以探求训练负荷与机体对负荷的应答的关系为关键,提出了“适时竞技状态高峰(Peaking at the right time)”这一竞技运动训练的核心问题;3)给已有的不同训练时期(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注入了实际内容,提出了两个对运动训练具有“杠杆”作用的训练原则:不同训练时期负荷量与强度的不同比例关系和不同训练时期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同时,还提出了大周期、中周期和小周期等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训练模块,并对各个周期的构成、功能和实施时间进行了具体界定。

2.3 训练分期理论的不同观点和争论

对马特维也夫分期理论最早产生质疑的仍然来自原苏联。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原苏联就已经开始了一场围绕传统训练分期理论的争论。根据我国学者郭廷栋的译文,在1977年,曾获得两届奥运会举重冠军、后成为功勋教练员和运动生理学博士、教授的原苏联学者A.H.沃罗比耶夫,在其《举重-生理和运动训练问题》专著中就明确提出了对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的质疑,认为该理论的一些观点,如作为该理论核心内容的“不同时期训练量与强度的不同安排”,缺乏生物学基础的支撑,也不符合训练实践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运动成绩的提高[12]。之后,以维尔霍山斯基(J.V.Verchoschanskij)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也相继对该理论的应用范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50]。以世界著名链球教练员邦达丘克(A.Bondarchuk)[22]为代表的一些原苏联教练员提出,他们的训练并没有或没有完全按照传统训练分期理论的模式进行,因此认为马氏理论可能并不适合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20世纪90年代末,维尔霍山斯基撰文对马特维也夫分期训练理论做了总结性评论[49],认为该理论存在缺乏基础理论和实验的支撑、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水平的继续提高和不适应当代多赛制的发展等三方面的问题。

同时,对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的质疑也受到该理论支持者的批评,具有代表性的是乌克兰国立体育大学的普拉托诺夫(V.N.Platonov)教授,他在2009年发表了题为“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的综述文章[10],对马特维也夫的训练分期理论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原苏联沃罗比耶夫、维尔霍山斯基等人对该理论的质疑与批评进行了回应。他的文章认为,在总体上,马特维也夫创建的运动训练分期是一个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具有坚实基础,并得到了俄罗斯及其他许多国家长期运动训练验证的经典理论,以前、现在和将来都将对竞技运动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他也指出,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不仅刺激了马特维也夫,也刺激了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其他专家们去批判性地发展分期理论的各个方向,夯实其基础,使其更具有依据和实践价值”[10]。

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的争议也相继引起世界竞技训练领域的关注,特别是在那些受其训练思想影响较大的国家。最早将其分期理论译成德文的施纳博士先后翻译了博伊科(V.V.Boiko)的专著[19]和介绍了邦达丘克等人的学术观点[48],德国体育权威刊物《竞技运动》(Leistungssports)刊发了维尔霍山斯基的有关文章[51],德国著名训练学学者马汀(D.Martin)等人在《训练学手册》(HandbuchTrainingslehre)一书中述评了有关经典分期训练理论的不同观点和争议[34],豪曼(A.Hohmann)等人的《训练科学导论》(EinführungindieTrainingswissenschaft)也将维尔霍山斯基等人提出的“板块”训练视为对训练长期计划和安排问题的一种新观点[28]。西班牙运动生理学家、在赛前训练研究领域取得诸多研究成果的穆基卡(I.Mujika)认为,传统的训练分期理论存在不适应当前赛制、易造成过度训练、存在多种能力不兼容的矛盾等问题,已不适合优秀运动员的训练[39]。

3 “板块”分期训练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板块”分期训练是原苏联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个具有相对独立体系的训练理论,也是自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创建之后出现的另一个以运动员长期训练计划和安排为主要目标和内容,并对世界竞技运动训练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分期训练思想。该理论是在世界竞技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迅速发展,传统分期理论已不能或不能完全解决诸如优秀运动员专项成绩继续提高、赛制大幅度增加和赛前竞技状态快速形成等一系列新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它不仅给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更重要的是向人们展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新视角和新理念。

1984年,“板块”分期训练的创始人维尔霍山斯基将其定义为:“在一个相对长的训练期间(约15~27周),根据不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及机体对不同能力的适应特点,安排不同的重点负荷‘板块’,‘板块’由4~6周的重点训练负荷构成,例如技术、力量、耐力等等。”[52]伊苏林(V.B.Issurin)认为,“板块”分期训练 “从其全面的意义来看,是指一种高度专项化集中式负荷的分期训练模式”[16]。

从上述板块分期训练的定义可以看出,板块分期训练理论并不是一个覆盖整个运动训练的面面俱到的训练理论,而是一个主要针对特定训练对象和时间阶段的补充性训练模块。

当然,与其他科学理论的形成一样,“板块”分期训练理论在其构建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引起世界竞技训练理论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集结了赞同、疑惑和否定的各种不同意见。

3.1 “板块”分期训练理论的提出与核心

与其他重大训练理论和方法的形成一样,板块分期训练理论的问世也同样源于训练的实践。在20世纪80年代,一批原苏联的田径、游泳和皮划艇等项目的高水平教练员在其训练实践中首先创造性地运用了不同类型的“板块”分期训练,其中包括曾包揽1988年奥运会男子链球金、银、铜牌的世界著名教练员邦达丘克,世界著名游泳运动员波波夫(A.Popov)的教练托瑞斯基(G.Touretski),曾培养出奥运会金牌选手并创造1 500 m自由泳世界纪录的萨鲁伊科夫(V.Saluikov)等多名优秀运动员的考施琴(I.Koshkin)和多次在奥运会和一系列世界大赛取得佳绩的原苏联皮划艇主教练卡维尔因(V.Kaverin)等人[29]。他们根据各自运动项目的特点,设计和实施了与马特维也夫分期训练模式不同的训练计划,并都取得了一系列大赛的成功。原苏联学者维尔霍山斯基和伊苏林在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理论上对这些训练进行了总结,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板块”训练分期理论[30,52]。

2008年,已移居以色列的伊苏林出版了《板块分期——运动训练的创新突破》一书[29],该书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对已经问世近30年的板块分期训练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在原理论的基础上增添了大量运动生物学和训练学新的研究成果和案例,是迄今为止最完整和权威的板块分期训练著作。

虽然早期板块分期训练的设计在一些名词上有所不同,如田径链球教练邦达丘克将他的训练分为发展、比赛和恢复板块,游泳教练托瑞斯基将训练分为一般、专项和比赛板块,皮划艇教练卡维尔因将其分为积累、转换和实现板块,但是他们的训练计划在时间、目标、任务和衔接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特征:1)每一个“板块”均由2~3周的中周期构成;2)每一个“板块”内的训练任务均集中在1~2项;3)不同“板块”紧密衔接并具有特定的顺序;4)不同的“板块”构成一个持续6~10周的训练阶段;5)多个训练阶段构成年训练周期。

“板块”分期训练理论的核心,是在不提高甚至降低整体训练负荷的前提下,利用“刺激-疲劳-适应”的能力提高机制并充分考虑到不同能力之间内在的机理联系,建立了以提高专项能力为目标的高度集中的专门训练负荷模式。

训练课、不同类型的周期(小、中和训练阶段)和大周期(年和多年训练周期)等3个要素构成了伊苏林“板块”训练分期理论的主要框架。

在训练的长期规划和设计上,“板块”训练分期理论的设计者并没有将“小周期”作为运动训练的最小单位,而是根据高度集中的训练原则,将训练负荷集中到最小数量的靶目标——训练课上。他从3个不同层面对训练课进行了分类划分,从教育学的组织结构上将其分为集体、个体和混合训练课,从训练任务上将其分为素质、技术、战术(或技战术)、测试和混合训练课,从训练负荷上将其分为极限、大量、次最大强度、中等和小量5个负荷级别的训练课。同时,他还紧扣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提出了“核心训练课”的概念,在程度上与一般训练课相区别,在功能上超出一般训练课的作用。核心训练课是指那些“最重要的致力于解决当前主要训练问题的发展式训练课”[29],其目标直指主要训练任务和关键功能。

在每一节训练课中,量化各种不同训练内容的疲劳程度并强调各个训练内容之间的序列和兼容关系,是伊苏林板块训练分期理论中构建训练课的重要原则。他以运动生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别给出了身体素质(速度、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和爆发力等)、技术(学习新技术和技术完善等)和协调灵敏等训练课对人体疲劳程度的影响作用,建议应以此为依据设计和安排训练,如应在体力充沛和良好状态下进行速度、爆发力和学习新技术的训练。在训练课以及训练课内各项训练内容和手段的安排上,也要考虑各个训练内容对机体的不同生理影响以及不同能力之间的相互兼容问题,例如,速度和爆发力的训练应该安排在耐力和最大力量的前面,有氧耐力和最大力量不应该安排在同一节训练课中进行训练。

重视“小周期”的功能分类以及将其设计成“微型板块”参与竞技状态的调控,是板块分期训练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伊苏林将小周期按功能分为6种(表1),并且给每一个小周期都设定了不同的目的、负荷水平、特征和持续时间,这种设计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小周期的不同职能,而且在时间上也做了具有弹性的规定,便于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应用。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把握小周期内的训练负荷走势,他还将训练课的5级疲劳等级引入小周期的训练,设计了单、双和三高峰的小周期负荷模式,并将“核心训练课”注入其中作为主导小周期的支柱性课程。伊苏林认为,高质量小周期的构建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核心训练课的选择和安排,第二是恢复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核心训练课的内容和方式基本决定了整个小周期的训练方向和效果,而核心训练课在一个小周期中的数量和出现的时间则基本决定了训练的疲劳程度和恢复效果。

表1 板块分期训练不同小周期的目的、负荷水平及负荷设计一览表

注:根据Issurin,2008。

“中周期”是板块分期训练的主干。伊苏林以全年不同时期的各重大比赛为目标,在功能上将“板块”设定为3个彼此紧密衔接的类型,即积累板块、转换板块和实现板块,这种分类和命名显然继承了原苏联皮划艇总教练卡维尔因的设计,其原因可能与伊苏林曾多年参与该项目的训练和科研有关[31]。同时,他为各种类型的“板块”进行了功能定位,3个“板块”实质上就是2~6周的中周期,它们的功能和持续时间各异:积累板块主要发展基础能力,负荷特征为量大而强度低的训练;转换板块则由于已经接近比赛所以是以专项能力的训练为主,负荷特征变为降低量和提高强度的训练;实现板块是指已经进入赛前训练的阶段,主要以专项技战术的训练为主,负荷特征为减量、高强度和充分的恢复。

维尔霍山斯基也对“板块”分期训练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以快速力量项目的重大比赛为目标,设计了最大力量和专项技术两个前后依次衔接的板块训练计划[50]。他的研究显示,前期集中投入的最大力量板块导致与其密切相关的爆发力出现明显的疲劳状态,技术和一般能力也受之影响处于相对低潮水平。然而,在进入“技术”训练板块后,爆发力、技术和一般能力则随着最大力量负荷的大幅度减少而出现“反弹”,该反弹无疑支持了正在进行的技术板块训练。此时,良好的一般能力(身体状态)、高质量的技术训练和突出的爆发力水平交融汇集,共同营造出一个出色的赛前竞技状态。因此,从运动能力形成的角度也将力量训练板块称为“构建阶段”,将随后爆发力等素质出现的反弹式增长称为“完善阶段”,在完善阶段之后是一次重大比赛,即实现阶段。由此可见,围绕着一次重大比赛而设计的力量板块的训练目的,一方面,是集中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下一阶段专项技术的训练和对专项最具影响素质——爆发力的提高做潜在的准备。而在其后的“技术训练板块”,一方面,得到了力量训练痕迹效应的后续支持;另一方面,也为随后到来的比赛进行技术和能力的整合,3个板块(中周期)各行其职并彼此环环相扣,共同形成了一个训练阶段(大周期)。

由上述板块分期训练的研究成果和论述可以看出,“痕迹效应”是一个始终贯穿于板块训练分期理论的主要基础和依据,它是指“在训练停止后,由系统训练引起的身体变化在超出一段时间后的延续效应”[16]。从“板块”的最小单位训练课的构建,一直到一个训练阶段或大周期的形成,都要考虑各种能力的形成、保持和消退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不同能力发展的先后顺序和相应训练时间。因此,当训练中出现不同能力的训练痕迹效应彼此无法衔接或能力之间出现不兼容的时候,就需要对某种能力的痕迹效应进行适当延长,以便在比赛时各种能力同时达到最佳水平,此时就需要一种被称作“微型板块”的方法介入训练。微型板块是指时间较短的小周期,它是由几堂指向性强的训练课构成,可以分为有氧、无氧糖酵解或速度等类型,在训练过程中,尤其是比赛期或赛前训练期可以根据需要安排此类训练。微型板块的提出对体能类项目的比赛准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田径的径赛项目、游泳、自行车和赛艇等项目经常会遇到有氧或无氧能力不足以及它们之间比例不匹配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产生决定性影响,微型板块的设计无疑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选择方案。

3.2 板块分期训练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板块”分期训练理论在原苏联创建之后,很快就引起了世界竞技训练界的关注。1985年原西德的施纳翻译发表了原苏联著名教练员邦达丘克《年训练周期的改变》一书的摘要[48],次年又将该书翻译成德语,这是将“板块”的概念首次传播到原苏联以外的国家。此后,施纳又相继将板块训练理论创始人维尔霍山斯基的多篇文章和著作翻译成德文在原西德出版[50,51,52],其观点和理论受到原西德训练学者的高度重视。在德国著名运动训练学者马汀和豪曼等人出版的训练学专著中[28,34],均将“板块”分期训练作为长期运动训练计划和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和发展趋势,认为该理论是对马特维也夫分期训练理论的补充和发展。西班牙学者穆基卡(I.Mujika)在其专著《赛前减量与最佳竞技状态高峰》(TaperingandPeakingforOptimalPerformance)中大量引用了“板块”的训练思想[39]。他认为,当前世界竞技训练主要采用了两种不同于传统分期训练的模式。第一种是被称作“多周期”的训练模式,它并非把一年作为一个周期,而是根据比赛将其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周期,在每个周期里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该训练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训练的目标直指具体的赛事,训练方法和负荷的针对性更强,竞技能力可以出现多个高峰。第二种叫做“板块分期”训练,是一种负荷集中效益的训练模式,它将每个“板块”分为积累期、转化期和实现期,每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根据比赛的重要性而定。在每个阶段里,训练的内容和要求不同,比如如果在积累期里进行了有氧训练,那么到了转化期就会进行乳酸耐受力的训练[14]。

板块分期理论的出现也引起美国竞技训练界的注意,其中必须提到的是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耶塞斯博士(M.Yessis),他曾长期担任TheFitnessandSportsReviewInternational和SovietSportsReview两个刊物的主编,翻译了多部原苏联学者的专著和论文,其中包括维尔霍山斯基、邦达丘科和伊苏林的专著。近年来,美国以橄榄球、棒球、冰球和篮球为主体的职业体育训练也吸纳了诸多来自于该理论的训练思想和方法,这些以高强度对抗、高频率参赛和高伤病风险著称的项目对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从事这类项目体能训练的尼克·温克尔曼(Nick Winkelman)认为,“在传统的分期训练中,运动员只需要在一年中的一两次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竞技能力,而现代竞技比赛却贯穿于全年,在全年中出现多个竞技状态高峰。于是,我们就需要新的模式来适应这种比赛安排,让运动员全年保持较高的竞技状态”[11]。

近年来,世界竞技训练界也开始尝试对板块分期训练理论进行实验性研究。西班牙的格尔斯亚-帕尔拉瑞斯(J.Garcla-Pallares)等人[26]对10名优秀男子皮艇运动员的纵向训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传统分期训练时间长于板块分期训练的情况下,以两种训练模式进行训练的运动员在最大摄氧量和第二通气阈摄氧量指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最大摄氧量的桨频、拉桨速度和功率等指标上,板块分期训练的选手明显优于传统分期训练的选手,因此,该研究认为,板块训练分期模式对高水平皮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明显优于传统训练分期。挪威的罗内斯塔德(B.R.Rønnestad)等人[42,43]也对传统分期和板块分期训练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们将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training,HIT)作为“板块”插入训练,在相同平均训练时间、负荷、强度和不同强度分布的情况下,检验两种不同模式的训练效果。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受过良好训练的自行车运动员还是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在最大摄氧量、功率等指标上,板块分期训练的训练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分期训练。

板块分期训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的新的训练思路和方法。尽管它在形式上仍然继承了“分期”的框架结构,在一个分期内部也沿用了传统分期的阶段划分,但是在基础和内容上对传统训练分期进行了补充和变革。它没有从“一般与专项训练”和“训练量与强度”的宏观角度概括训练的过程,而是从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可塑空间”逐渐缩小,专项成绩的提高速度日趋缓慢,训练负荷与运动损伤的矛盾日益加剧等特点出发,提出了“高度集中专门负荷训练”的理念。该理念突破了传统分期训练中多种能力“面面俱到、均匀分布和同步发展”的训练方式,提出对少数量靶目标能力进行集中专门训练,既精准和高效地发展了运动能力,又尽可能避免或降低了由于增大训练负荷而造成的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的风险,为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开辟了新径。

板块分期训练理论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拥有相对扎实的运动生物学背景,在宏观上高度重视“适应”理论对竞技训练的指导作用,强调训练与恢复的平衡关系,在微观上明确提出不同能力的“训练痕迹效应”,并将其作为发展各种能力、选择训练手段和确定各个“板块”持续时间以及彼此衔接的基础和依据。

以“中周期”为基本结构的板块分期训练模式对“赛前减量”训练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赖以为基础的“痕迹效应”同样也是调控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的重要依据,它的积累、转换、实现以及“核心训练课”和“微型板块”等训练单元在操作层面上为赛前训练注入了新的内容。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板块训练模式的又一个特点。该理论为教练员规划出从微观(每一次训练课)到宏观(年训练计划)的训练框架,并在该框架的各个部分赋予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原则和训练内容,设计了如“核心负荷”、“核心训练课”和“微型板块”等多种不同规格的训练单元,教练员可以根据所从事项目的特点、所处的训练阶段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并可以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极大方便了教练员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4 马氏“分期”与“板块”分期训练理论的异同

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马特维也夫分期训练和在其之后80年代出现的“板块”分期训练,均是以竞技训练的长期计划和安排为主要领域的指导理论,在总体目标、领域和方向上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然而,由于板块分期训练模式出现在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之后,而且最早提出该训练模式的是一批高水平教练员,他们的训练尝试建立在传统的分期训练的基础之上,所以必然会涉及到“板块”分期训练与经典分期训练理论的差别甚至争议等问题。

经典分期与板块分期训练理论的主要区别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表2)。

表2 经典分期训练与板块分期理论的主要区别一览表

注:根据Issurin,2007改编。

第一,在应用范围上,板块分期训练显然并不是一个贯穿整个训练过程和涵盖所有训练内容的一般理论,它的应用对象主要是那些已经经过多年系统训练的高水平运动员。从多年系统训练的角度来看,竞技训练可以被分为选材、初级、中级和高水平训练等不同的训练阶段,各个阶段的训练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应该根据这些特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各种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当前,随着职业体育的兴起,也随着以奥运项目为代表的竞技体育赛事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各种赛事的大幅度增多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作为竞技比赛主体的高水平运动员的连续参赛能力与运动损伤和过度训练风险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传统的以少量参赛为前提的训练以及那些不考虑运动员的健康和以缩短运动寿命为代价的急功近利的训练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竞技体育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以板块分期为代表的训练模式(包括其他改良的全年多周期训练模式等)被应用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以应对和解决在这一特定训练阶段出现的问题。

第二,在科学基础上,尽管经典训练分期也运用一些运动生物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从中可以看到“超量恢复”和“适应理论”等理论的影响,但从整体上看,其科学基础并不突出和显著,这也许与其创建的时代有关。与之相比,板块分期训练明确将“痕迹效应”作为该理论的生物学基础,在当代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氧耐力、无氧糖酵解耐力、最大速度(无氧无乳酸)、力量耐力和最大力量等重要能力的训练痕迹效应时间以及相应的生理学背景,形成了对板块中分期训练的支撑。

第三,运动能力发展的模式是经典分期与板块分期训练理论的一个主要区别点,经典理论采用的是多种能力同步发展的模式,而板块分期则强调选择尽可能少的关键能力进行依次训练的模式。二者的区别并不简单地在于数量(多与少)和时间(同步与依次),而在于训练理念和方法的不同。对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多年的训练已经将其训练负荷推到很高的水平,此时如果想再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就必须面对增加负荷与运动损伤和过度训练风险之间的矛盾。因此,板块分期训练的创建者们将传统的多种能力齐头并进的训练改为少数能力的依次训练,以这样的方式在不提高甚至是降低总体训练负荷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增加少数关键能力训练的局部负荷。同时,少数能力的依次训练不仅可以避免多种能力同时训练所产生的能力不兼容问题,而且,还能够充分利用前一种能力的痕迹效应对后一种能力训练的促进作用产生叠加式训练的效果。

第四,“负荷”是竞技训练的核心,也是两种分期训练模式的主要区别之一。经典分期理论赋予了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具体的训练内容,建立了“不同训练时期负荷量与强度的不同比例关系”和“不同训练时期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两个贯穿整个训练过程的“杠杆”性负荷原则,推动了长期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发展。板块分期理论却认为,这种训练模式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已经失去了作用,高水平运动员的负荷适应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那些一般的、均匀的和分散的训练负荷很难引起他们机体的反应。因此,他们将训练效应作为评价训练质量的唯一标准,提出了一种以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为主要目标的高度集中的训练负荷模式,以期在这种“冲击式”负荷的刺激下突破高水平运动员已经形成的竞技稳态,在更高的水平上建立新的平衡。

5 运动训练长期计划模式发展的展望

长期计划和实施是竞技运动训练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复杂系统。因此,人们一直不断在探寻一个能够有效指导运动员长期训练的模式,马特维也夫的分期训练理论和维尔霍山斯基等人的“板块”分期训练理论,就是围绕该问题进行的有益尝试。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在我们对人类自身的了解还有许多空白和未知的今天,我们仍然走在探索和求解的路上,现有的理论还不能或不能完全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中的高峰(Peaking)次数以及形成与消退规律,是包括经典分期和板块分期训练在内的各种长期训练计划和安排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该领域不同学术观点和意见的主要分歧点。经典分期理论的创始人马特维也夫认为,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需要形成、保持和消退这样一个过程,在其运动生涯中只会出现为数不多的所谓“巅峰”状态,在一年中出现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从奥运会的宗旨来看,竞技比赛是对人类运动极限发起的挑战,更快、更高和更强是竞技体育的目标,而不是商业化的比赛[10]。但是,在当代职业体育和竞技体育商业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已经无法抗拒或漠视多赛事的现实,原苏联的邦达丘克、维尔霍山斯基和伊苏林等人提出的“板块”分期训练就是想从缩短竞技状态形成时间的角度应对和解决多赛制的问题,他们试图通过“高度集中的专项化负荷”的方法加快竞技状态的形成速度,同时还要尽可能规避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和过度训练的风险,使其在多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争论的焦点是竞技状态的高峰和形成,其实质是一个运动生理学的问题,即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究竟在一年中可以出现多少次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经典理论的支持者从宏观的角度认为,前苏联和受其影响的东欧国家,在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重大比赛中,达到个人全年最好水平的概率以50%~60%的比例大幅度高于其后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的20%~25%,这表明,重视基础能力的长期准备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在少数重大比赛中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15]。然而,根据另一些研究者的数据,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美国的琼斯、俄罗斯的布勃卡和克斯塔蒂诺娃在20世纪90年代的年度竞技状态高峰次数分别达到了7~11次[46],世界著名三级跳男子运动员爱德华兹2001全年比赛量达23次,其中夏季为17次,冬季为6次,所有比赛的成绩都在17 m以上[13],这些数据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高水平运动员有可能在一年中出现多次竞技状态的高峰。上述来自经典训练分期和板块分期理论支持者的数据,都试图证明各自理论在竞技状态问题上的合理性,遗憾的是,争论的双方实际上都没有给出确切的回答,即高水平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年出现率”问题,至今还没有发现这方面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不同的运动项目也许也是影响良好竞技状态出现频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耐力项目(田径中长距离跑)、爆发力项目(田径短跑和跳跃)、球类项目和技巧类项目在比赛和训练中对运动员体力的输出和恢复显然存在较大的差别,其竞技状态,尤其是最佳的竞技状态形成的时间和频率当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21世纪80年代,塞利的适应理论开始进入运动训练领域并被广泛接受,一些运动生理学者开始从运动适应的层面上研究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的形成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为爱沙尼亚的维禄(A.Viru)、德国的马德尔(A.Mader)和诺依曼(G.Neumann)。维禄是体育界最早全面和系统地将适应理论运用到竞技训练领域的学者,他提出了运动训练中的急性适应(Acute adaptation)和长期适应(Long-term adaptation)的概念[53]。马德尔以适应理论为基础,从细胞的新陈代谢的角度研究了人体机能能力在训练负荷刺激下的变化和适应问题[33]。德国学者诺依曼从时间层面上研究了人体机能的变化-适应,提出了“变化-适应的时间动态过程”的理论。他认为[40],机体各器官系统受到足够大的外来刺激时就会产生“变化”,在反复施加负荷的情况下机体则出现“适应”,其具体表现为机能能力的提高。他从时间上将机体对训练的适应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1) 肌肉运动支配程序的改变7~10天;2) 能量储备和肌肉蛋白质的增加10~20天;3) 神经-肌肉系统的适应——机能调节的最优化20~30天;4) 各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出现改善30~40天。

诺依曼的研究启示我们:机体对训练刺激的适应具有先局部后整体的特性,不同的运动系统对刺激的应答时间不同,如果从训练分期的角度来看,一个“准备、比赛”周期(传统分期)或一个“积累、转换和实现”周期(板块分期)的构成也许至少应6周的时间。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但这些研究表明,“竞技状态”高峰和高峰的形成是一个人体生理学问题,不能或不能完全运用哲学和方法论的方法得到解释。德国的依卡尔特博士(Ekkart)认为[25],分期是什么?分期的实质就是以某一系列比赛或某一个比赛而客观存在训练过程的时间结构,该结构(分期)受到比赛时间、人体生理节律、身体的动态适应和项目特征4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训练分期的研究应该主要从这4个方面展开。目前,我们已经知道竞技状态具有获得、保持和消退的特性,但是,我们还不清楚这个过程的所有内在机制,不清楚所谓最佳竞技状态出现的次数和频率,也就无法绝对确定经典分期理论和板块分期理论哪一个更加适合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这还需要留给未来的基础研究和运动训练的实践来回答。早期将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译成外文的德国学者克鲁格在2015年也撰文总结了训练分期理论对世界竞技运动训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指出了包括经典分期和板块分期在内的训练理论存在的问题,认为科学研究和论证是使这些宏观的训练哲学进一步贴近训练实践的必经之路[32]。

总之,竞技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冲击人类的运动极限,创造优异的成绩。在这一目标下,训练的实质实际上就是通过施加各种训练负荷使运动员的机体在结构和机能两个方面出现符合专项需求的适应性改变。这种改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到人体多种能力横向的相互匹配,而且涉及到各种能力从选材到成为优秀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纵向的系统发展。因此,无论是训练的目标还是训练的过程都与人体的生物基础密切相关,必须深入认识和把握人体在不同负荷刺激下结构和机能的变化-适应规律,从人体对外来刺激(负荷)的应答(适应)的层面上,探寻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

6 小结

准确认识马特维也夫经典分期训练和板块分期训练理论各自的学术价值和应用领域,是客观和科学地学习和运用该理论的重要前提。马特维也夫分期训练是一个体系相对完整和全面的理论,不仅涉及运动员的分期训练,而且给出了训练的原则、方法和要求。“板块”分期训练在规模和范围上都小于马氏分期理论,它在理论上主要围绕训练分期这一主题,在应用上主要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另外,还需要强调的是,“板块”分期训练理论并不是对马特维也夫经典理论的取代,更不是颠覆,而是一种补充和修正,这一点在伊苏林的《板块分期——运动训练的创新突破》一书中被很明确地提出。他认为,“当时提出的许多因素迄今仍对训练具有指导作用,包括层级分类法和训练周期术语、一般与专项训练准备的界定、训练量与强度以及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的基本训练方法等”[29]。同时,他还认为,“我们期望40年前提出的理论迄今仍然适用我们的训练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一些原有的训练原则已不适用于现在的板块分期训练方法”。因此,“传统的分期训练目前仍然适用于一般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但不适合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由此可见,经典分期与板块分期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或对立的理论,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马特维也夫及其团队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就不会有维尔霍山斯基等人的板块分期训练思想,板块训练理论的形成无疑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是在一个局部,即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领域,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思想。

我们注意到,多年来对“板块”分期训练理论的褒贬往往掺杂着对马特维也夫经典分期理论的态度,两种理论的部分支持者都试图证明各自理论的唯一正确性,这显然都是不客观和欠科学的想法。因此,应该将这两种理论的争论重归“学术”的范围和语境,更多地从主旨、内涵、要素和观点的角度和层面,比较它们的异同和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

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尽管两种理论极大推动和促进了竞技运动训练的发展,但它们仍不能满足训练实践的需要,仍不能完全解决运动员长期竞技能力发展和短期竞技状态调控的所有问题,仍需要继续研究和不断完善。

[1]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6-7.

[2]陈小平.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61-62.

[3]陈小平,梁世雷,李亮.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热点问题及对我国训练实践的启示—2011杭州国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评述[J].体育科学,2012,32(2):3-13.

[4]过家兴.对全年训练周期划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J].体育科学,1988,8(1):36-42.

[5]胡海旭,佟岗,刘文武,等.板块周期“叫板”马氏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基于科学史的释疑与讨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50-55.

[6]李庆,李景丽,顾扬,等.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思考和讨论[J].体育与科学,2004,(6):52-55.

[7]吕季东,杨再淮,邵斌,等.周期训练理论的基本原理及研究中的若干新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46-50.

[8]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问题[M].高大安,等,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译文3),1978.

[9]马特维也夫.北京“三高把脉119”运动训练国际论坛[Z].北京,2001.

[10]普拉托诺夫.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J].姚颂平,译.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3):67-78.

[11]温科尔曼.杭州国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主题报告)[Z].2011.

[12]沃罗比耶夫.现代训练的某些构想[J].郭廷栋,译.江苏体育科技,1981,(2):9-21.

[13]吴焕群,王汝英,陈明达.周期与训练[J].体育科学,1982,2(1):39-43.

[14]姚颂平.继承与弘扬马特维也夫教授的运动训练学术思想[J].体育科学,2006,26(11):3-6.

[15]姚颂平.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2012,32(5):3-11.

[16]伊苏林.板块周期——运动训练的创新突破[M].王乔君,等,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1.

[17]郑晓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回顾[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4):32-36.

[18]郑晓鸿.高水平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特征[J].体育与科学,2003,(2):62-66.

[19]BOIKO V V.Die gezielte Entwicklung der Bewegungsfähigkeit des Sportlers.In Übersetzung P[M].Tschiene,BAL Frankfurt,1988.

[20]BOMPA T O,HAFF G G.Period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M].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2009.

[21]BOMPA T O.Period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M].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1983.

[22]BONDARCHUK A P.Constructing a training system[J].Track Techniq,1988,102:3254-265.

[23]COUNSILMAN J E.Science of Swimming[M].Englewood,NJ:Prentice Hall,1968.

[24]DICK F.Periodization:An approach to the training year[J].Track Techniq,1975,62:1968-1969.

[25]EKKART.Training Periodization-What is it? International Throws Conference[Z].Windsor,Ontario,Canada,2007.

[27]HARRE D.(Hrsg) Einführung in der Allgemeine Training- und Wettkampflehre[M].Sportverlag Berlin,DDR,1957.

[28]HOHMANN A,LAMES M,LETZELTER M.Einführung in die Trainingswissenschaft[M].Limpert Verlag Wiebelsheim,2003.

[29]ISSURIN V.Block Periodization,Breakthrough in Sport Training[M].Ultimate Athlete Concepts,2008.

[30]ISSURIN V,KAVERIN V.Planning and design of annual preparation cycle in canoe-kayak paddling[M].Grebnoj sport (rowing,canoeing,kayaking).Moscow:FiS Publisher,1985:25-29.

[31]ISSURIN W,SHKLIAR W.Zur konzeption der blockstruktur im training von hochklassifizierten sportlern[J].Leistungsport,2002,32:42-45.

[33]MADER A.Aktive Belastungsadaptation und regulation der proteinsynthese auf zellulärer ebene[J].Deut Z Sport Med,1990,41(2):40-58.

[34]MARTIN D,CARL K,LEHNERTZ K.Handbuch Trainingslehre[M].Schorndorf:Verlag Karl Hofmann,1993:247.

[35]MATVEEV L P,TSCHIENE P.Periodisierung des Sportlichen Trainings[M].Bartels & Wernitz,1968.

[36]MATVEEV L P,KRGER A.Periodisierung des Sportlichen Trainings[M].Bartels & Wernitz,1972.

[37]MATVEEV L P.Das Problem der Periodisierung des sportlichen Trainings[M].Moskau,1964.

[38]MATVEEV L P.Fundamentals of Sports Training[M].Moscow:Fizkultuai Sport,1977.

[39]MUJIKA I.Tapering and Peaking for Optimal Performance[M].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9.

[40]NEUMANN G,Schuler K P.Sportmedizinische Funktionsdiagnostik[M].Leipzig:Barth,1989:1317.

[42]RØNNESTAD B R,ELLEFSEN S,NYGAARD H,etal.Effects of 12 weeks of block periodization on performance and performance indices in well-trained cyclists[J].Scand J Med Sci Sports,2014,24:327-335.

[43]RØNNESTAD B R,HANSEN J,THYLI V,etal.5-week block periodization increases aerobic power in elite cross-country skiers[J].Scand J Med Sci Sports,2015,[Epub 3.Febr.].

[44]SELYE H.The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of exposure to stress[J].Med.Publ.,Montreal,1950.

[45]STONE M H,STONE M,SANDS W A.The concept of periodization[M]//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Resistance Training.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7:259-86.

[46]SUSLOV F P.Annual training programs and the sport specific fitness levels of world class athletes[R].Annual training plans and the sport specific fitness levels of world class athletes,2001.

[47]TSCHIENE P.Die Priorität des biologischen aspekts in der theorie des trainings[J].Leistungssport,1991,21(6):5-9.

[48]TSCHIENE P.Veränderungen in der struktur des jahrestrainingszyklus[J].Leistungssport,1985,15(5):5-15.

[49]VERCHOSCHANSKIJ J V.Das ende der “Periodisierung” des sportlichen training im spizensport?[J].Leistungssport,1998,28(5):14-19.

[50]VERCHOSCHANAKIJ J V.Effektiv Trainieren[M].Berlin,1988.

[51]VERCHOSCHANSKIJ J V,VIRU A.Einige gesetzmässigk-eiten der iangfristigen adaptation des organismus von sportlern an körperliche Belastungen[J].Leistungssport,1990,20(3):10-13.

[52]VERCHOSCHANSKIJ J V.Der langfristig verzögerte trainingseffekt durch konzentriertes krafttraining[J].Leistungssport,1984,14(3):41-42.

[53]VIRU A.Hormonal mechanisms of adaptation and training[J].Nauka,Leninggrad,1981.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raining in Long-term Plan —From Classical Periodization of Sports Training to “Block” Periodization Training Theory

CHEN Xiao-ping

The “Periodization” of sports training and “Block” periodization training system which set up by Matveyev and Verchoschanskij,the sports scientists of former Soviet Union,in 1960s and 1980s respectively are the classic theory for long term sports training planning.It was Matveyev who endows the “Periodization” of Sports Training with the actual content tha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ong term training for continuous years or whole year for the first time.Matveyev also presented several important rules of sports training,such as different ratio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volume and training intensity in different training period,and the different arrangement between general sports training and specific training.Based on inheritance and criticism,“Block” training system presented a new sports training system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Periodization” theory of sports training.And the main application range of “Block” training system was the sports training of high level players.The “Block” training system inherited the structure and stage division of the traditional “Periodization” of sports training,but obtained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 the content.The highly centralized training load during a period of time,different conditions development in turn,and the “Trace Effect” of sports training were three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Block” training system,and also were the major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eriodization” theory.“Block” periodization training system was neither a replacement nor subversion for Matveyev’s “Periodization” training system,but a supplement and amendment for “Periodization” training system.The periodization training’s system,including the classic and the“block” models,yet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temporary practice of athletic training.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from the biolog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raining will be needed.

sportstrainingtheory;sportstrainingprogram;Periodizationofsportstraining;“Block”periodizationtraining

1000-677X(2016)02-0003-11

10.16469/j.css.201602001

2015-10-16;

2016-01-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BTY049);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SCG099)。

陈小平(1956-),男,山东武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Tel:(0574)87600227,E-mail:chenxiaoping@nbu.edu.cn 。

宁波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G808.1

A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马特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罗福兴:“杀马特教父”的回归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英男子一个月内心跳停止817次
花与竞技少女
马特·波莫:不光有颜值
体育竞技状态的特征及其形成规律
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伦敦奥运周期的参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