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语言的表达
2016-12-14福建省尤溪县城关小学池文生
福建省尤溪县城关小学 池文生
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语言的表达
福建省尤溪县城关小学池文生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天生就具有,而是需要后天的锻炼。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深刻性。
关注表达增强信心激发兴趣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对这句话我体会非常深刻。记得我在上《圆柱的认识》这一课时,我问:让这条线段运动起来会形成什么图形?第一个学生说:一条射线;第二个学生说:一条曲线。在这两个学生的引导下,学生围绕着“线”展开丰富的想象一发不可收拾。而我的本意是“线动成面”。由于我语言表达的失误,得到的答案相差十万八千里。由此可见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天生就具有,而是需要后天的锻炼。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怎样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哪些方法会行之有效呢?
一、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消除胆怯,让学生敢表达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众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平时要与学生多接触交往、多聊天,其实小学生是很容易对人产生好感的,只要你是真心实意地对他好,他们那白纸一样的纯真就会全身心地回馈给你。因此,只要我们是怀着为人父母的真心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有什么说什么。再加上我们教师的鼓励、激发,就会消除学生的胆怯。同时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对他们的错误以及表述的不畅,不讥笑、不讽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自然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说。教学时教师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也能调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量率对应”时,指着线段图说:这是上嘴唇,与它对应的是它的下嘴唇,要用上嘴唇的量除以下嘴唇的率,否则你的嘴吧就歪了。这样在学生的笑声中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让学生对“量率对应”印象深刻。
二、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表达
新课程理念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激情及学习需求,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创设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竞赛情境、故事情境,让学生想说。
三、在学生敢表达、想表达的情况下,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1.平时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1)算式让学生用文字表达。
(2)在解决问题时,条件与问题让学生说;解题步骤让学生说;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说;解题依据让学生说,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可以据算式编题,也可依据数量编题。
(4)在猜测、操作、验证中让学生说。
(5)概念、小结总结、收获等让学生说。
2.引导学生表达的准确性。
(1)教师的示范语言要精练、严谨。小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比如引导操作的语言:“以这个长方形为圆柱的侧面围一围,看看该配制多大的底面?”“把这条线段横着向一个方向运动会形成什么形?”“以这个长方形的长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什么体?”等等,如果我们在语言的表述中不严密,就会让学生的操作无所适从,得到的结果也会五花八门。
(2)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懂得倾听才能够更好地表达!表达是从倾听开始的。当同学发言时,我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把同学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作比较,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或需要补充的地方,做好标记,等别人发言完毕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补充发言,比如:“谁能像他这样说一说?”“谁能用更少的文字表达这个意思?”或者“谁能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谁能更简明扼要地说一说?”“谁能表达得更完整一些?”只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更准确、流畅地表达。
(3)对学生的不同表达让学生比较。有比较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感悟和收获,从而才能更好、更完整地表达。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不同的表达时,我会让学生把两种不同的表达进行对比,看看谁的表达更合理、更准确。比如: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在哪?一个学生说:在中间的连线上。一个学生说:在对边的中点连线上。这时我让学生作比较:谁的表达更准确?把眼睛闭起来按照两个同学的说法想象一下?这样一对比,就会发现准确表达的重要性。
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把握时机多创设让学生说的机会,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在表达中创新、在表达中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