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式案例教学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2016-12-14吴德军孙芝慧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2期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会计学重难点

吴德军 孙芝慧

情境式案例教学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吴德军 孙芝慧

《会计学原理》是高校财经专业的基础课程,恰当有效的教学模式选择对其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尝试通过引入情境式案例教学,让学生以不同的情境角色参与到课程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各章教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情境式案例教学;会计学原理;会计信息

情境式案例教学是将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会计学原理》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较多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先修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恰当的教学模式选择尤为重要。

一、情境式案例教学的应用现状

许多学校在会计类教学实践中已经开始大量引入案例教学,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提升,然而,现有传统案例教学模式在案例库质量、教学趣味性、知识点传送主动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知识点传送的主动性,一些学科开始将案例的发生情境和角色模拟融入案例教学中,情境式案例教学(或情境模拟式案例教学)应运而生。情境式案例教学法对传统的案例教学法进行了拓展和深化,它通过围绕专业问题编写案例,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各种角色,将学生置身于实际情境中去,使学生在案例的表演式参与过程中领悟原理、程序和方法,提高了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突破,情境式案例教学法已经开始被一些学者在会计类课程教学中所探索,但整体上在会计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仍较为少见,在《会计学原理》这门基础性课程中更为鲜见。因此,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如何在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会计学原理》中嵌入情景式案例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实践价值。

二、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引入情境式案例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引入情境式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教学知识点传递效率,有助于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变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1.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教学知识点传递效率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具有基础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大学生《会计学原理》的教学中至关重要,情境式案例教学通过现实情境的模拟和丰富的案例角色内容设计,可以改变传统授课式教学枯燥单一的知识点传播弱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大纲知识点的传递效率。

2.有助于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变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

传统的案例教学仍然无法避免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情境式案例教学通过营造“此情此景”,让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通过“实地”感知及角色扮演从而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学生从静听式的“观众”学习模式,转变为参与角色式的“演员表演”学习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情境式案例教学将既定案例实施于真实的演示环境中,学生在专业基本知识的准备基础上,还需要随时应对实地情境变化所产生的新的要求,因此对综合能力的要求更多,如适应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深层次课程的学习乃至后续工作中的进展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三、《会计学原理》课程实施情境式案例教学的知识点与案例情境设计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可将《会计学原理》课程实施情境式案例教学的知识点与案例情境设计如表1所示(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原理》课程为例)。

上述教学知识点的安排主要依据的是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案例情境设计侧重于教学大纲中的重

难点进行设计,期望能够通过学生参与情境式案例教学的过程强化教学重难点的理解与吸收。

表1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知识点与教学案例情境设计

在第一章“会计概述”中,会计目标和信息质量特征是教学重难点,因此主要通过两个公司老总对公司会计机构设置以及会计目标的争执,引发学生对企业会计目标的认识,加强理解。通过银行经理看报表的情境设计,使学生能够理解债权人角度的信息需求特点与股东等的不同。

在第二章“企业经济活动与会计要素”中,会计要素的内容(尤其是资产要素以及容易引起混淆的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内容)是教学重难点,因此主要通过会计人员之间谈论资产、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情境设计,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各项会计要素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资产的内涵与范畴,辨明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差异与分类列示,并适当引导学生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认识。

在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中,账户的体系结构、复式记账方法、会计分录编制是重点,因此主要从会计科长讲解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设计)和老员工教新员工编制会计分录来完成情境案例教学。

在第四章“会计确认与计量原理”中,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权责发生制以及计量属性是重难点,因此主要设计了两个教学情境:一是以授课教师出租自行车给班级学生使用一个学期、分月支付租金的情境案例,促进学生对权责发生制和会计确认的理解,另一个是通过两个员工讨论股票投资的情境案例,加深学生对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理解。

在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不同资产的特殊计价方法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设计了坏账发生、存货计价方法变更、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差异等三个情境案例来实现学生对不同资产计价方法运用及不同计价方法带来的不同信息后果的理解和掌握。

在第六章“会计记录(分录记录)”中,会计凭证的编制与企业不同类型经济交易与事项的记录是教学重点,因此设计了多项不同交易与事项(如投资、借款、购货、领料、生产、销货、借款等)的情境案例,通过学生不同的角色参与,完成各项交易与事项,达到对企业经济交易与事项会计记录熟练掌握的目的。

在第七章“会计记录(账簿记录)”中,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是教学重点,因此设计了会计科长对内部会计制度(会计账簿)讲解以及错账更正的教学情境案例,通过学生进行讲解和错账的更正操作演示,达到对本章教学目的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一章“会计报告”是对会计学原理课程全部知识的凝汇与终点,本章教学重难点主要是财务报表的编制,因此本章除了安排会计科长讲解公司会计制度(财务报表)之外,还安排了全部学生参与的公司会计年终决算工作,全员参与,既学习会计报表编制,又体验团队合作的编表终极体验。

四、结语

通过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引入不同的情境案例设计,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情境角色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各章教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于《会计学原理》这门基础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而言,引入情境式案例教学对于现有的教学模式而言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课题名称:

本文是2014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情境式案例教学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163。

[1]程晓鹤.情境教学法的实践性应用——错账更正课例设计,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年第10期.

[2]唐国平.《会计学原理(修订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

[3]唐国平,吴德军.《会计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学原理会计学重难点
国家一流专业会计学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学原理》教学导入方式探讨
《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探析
中职生会计专业案例教学需求调查
会计学原理课程实施情境式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