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
2016-12-14李丽
李 丽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陕西安康 725000)
Li Li
(Anka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nkang.Shaanxi 725000,China)
·问题研究·
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
李 丽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陕西安康 725000)
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下,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出现趋缓,收入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如何确保农民增收取得新的突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文献分析与统计的方法,对陕西农民收入增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2001~2007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08年后开始回落。而在对农民收入结构特征分析中表明,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陕西省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但2012年以后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最重要动力因素,农民转移性净收入呈逐年上涨趋势,财产性收入增长幅度波动较大。同时分析目前新常态下影响陕西省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并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立农业品牌优势; 促进农民就业,推动工资性收入增长; 加快城乡统筹建设,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 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推动财产性收入有序增长; 提高农村经济质量,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措施。
经济新常态 农民 收入增长 一体化 结构性调整
0 引言
当年,我国经济逐渐放缓,受全球金融化、一体化的影响,农民收入面临较大机遇与挑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1]。因此如何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农民收入增长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问题,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研究的重点。陕西作为传统农业大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重点支持下,陕西省农村农业工作取得较高突破,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受政府财力不足、农民科技水平低下、农民经营性收入难度增加等因素制约,陕西省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也面临较大挑战。基于此,文章在调查陕西农民收入情况基础上,分析农民收入相关特性,并对发展瓶颈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适应新常态背景下,提高农民增收提供政策依据。
图1 陕西省农村家庭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率
图2 农民收入组成结构
1 陕西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1.1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有所波动
进入21世纪以来,受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
陕西省农村家庭居民收入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1 520元增长到2014年的7 932元, 14年增长5.21倍,年均增长率为12.5%。特别是在2007年以后,农民收入增长较快。而从农村居民年收入增长率上看,增长的幅度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2001~2007年是平稳增长期, 2008年出现大幅度下降,为9.6%, 2009、2010年又出现跳跃增长趋势。2010年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下降, 2014年则快速回落至8.1%(图1)。
1.2 农民收入结构特征分析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大量农民纷纷进城,农民打破了传统只依靠种地获得收入的格局,收入结构呈多元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及工资性收入等4个方面。
(1)由图2可以看出, 2009年~2012年陕西省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2年以后,随着新常态经济增速的放缓,农产品市场也持续走低,此时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也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降低已经凸显。
(2)根据图2 显示, 2009年~2012年,陕西省农民工资性收入逐年上涨,年平均增长10.7%, 2013年开始取代家庭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获得收入最高方式。
(3)近年来,随着中央及陕西省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种粮、养殖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序推进,补助标准不断提高,使农民转移性净收入呈逐年上涨趋势,特别是在2012年以后的新常态经济下,转移性收入又有了新的突破, 2014年达到1 844.5元,比2009年增加4.75倍,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三大支柱来源,对农民收入影响力明显增强。
(4)财产性收入增长是4种方式中最为缓慢的一种。2009年为92.6元, 2012年达到最高,为200元, 2014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银行降息等原因,加上农民缺少必要的理财知识,理财渠道匮乏,农民财产性收入降至120元。
2 陕西省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2.1 家庭经营性收入持续放缓,增长难度加大
首先, 2012年以后,受国内生产成本提高与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陕西省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持续降低,增长难度较大。近年来,伴随着用工难问题,陕西省劳动力成本也有所提升,生产农资产品的企业也逐渐提高产品价格,这直接导致农民生产成本的增加。其次,受全球一体化影响,国外的农产品成本价格较国内较为低廉,在农产品市场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这就造成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存在一定积压,收入也有所减少。例如: 2014年,养殖生猪的农户普遍出现亏损,而牛肉、羊肉价格也总体走弱,全年农产品价格都在地位运行。受到国内国外市场双重挤压,农户种粮效益也有所降低[2]。此外,由于经济持续走低,中小民营企业经营不容乐观,部分企业还发生倒闭,使就业岗位减少。另外,陕西省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一村一品”战略带动性不强,导致品牌效应与市场争力降低,这都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2.2 工资性收入增幅趋缓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伴随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农民工就业与工资待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3-4]。根据陕西省统计局公布数据, 2014年陕西省城镇化率水平为52.57%,进城务工人数为506万人,月平均收入2 647元。这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重要来源。但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新常态下农民工资增长水平逐渐放缓,就业数量逐步减少, 2010年与2011年农民工资实际收入增长了21.4%, 16.1%, 2013与2014年仅增长5.8%与11.2%。这一方面是农民工没有专业技术,只能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进行工作,受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效益降低,导致工资水平也持续走低,用工量逐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素质文化程度较低,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群体,就流动性强,也会造成工资收入不稳定。此外,随着农民工大量转移城市,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劳务输出的稳定性。
2.3 转移性收入增长面临较大挑战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带动了陕西省农村医疗、养老、低保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2009~2014年,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从388元提高到1 844元, 5年增长4.75倍,在带动农民人均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清楚看到,在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收入也有一定的下滑,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增加农民补贴来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是将面临巨大压力。此外,很多补贴政策在世界贸易组织中都属于黄箱范围,小麦、玉米的补贴力度已经达到最高,没有上升空间。
2.4 财产性收入波动较大
一方面,随着土地流转资金增加与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提高,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5]。但近两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与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农民对流转出去土地是否能具有长期增值具有担心,所以导致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降低。而陕西省大多数农户还是依靠种地来获得经营收入,据报道, 2014年陕西省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5%左右,对农民收入贡献率较低。另一方面,虽然陕西开展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但是现有的宅基地盘活利用程度较低,农民宅基地权益保障制度不足。此外,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对金融与理财缺乏必要认识,投资的渠道也比较狭窄,适合农民的金融工具不多,这都因素制约着财产性收入的增加[6]。
2.5 长效增收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陕西省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增长,但是农民生产方式还有所滞后,增收的渠道较为狭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农民收入压力面临巨大压力。一是目前陕西省粮食生产产量已经达到上限水平,如果没有更好的科技来支撑,继续增收的难度巨大。二是农产品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市场波动较大,不稳定,也是制约农业增收的关键因素。
3 促进陕西省农民收入增加的对策措施
3.1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立农业品牌优势
(1)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使农产品通过互联网推广到全国[7]。(2)结合地区优势资源与优势产业,着力打造铜川苹果、延安红枣、榆林定边马铃薯、周至猕猴桃等一批农产品品牌并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加工与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以充分发挥辐射作用,进一步推广“农户+基地+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将产销加环节有序衔接。此外,可以发展互联网农业与订单农业等,扩宽销售渠道。引导与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利润返还、保护价收购、建立风险基金等形式与农民建立结对机制,进一步引导农业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条件与减少贷款利率,增加农业创业的积极性。(3)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建设一批集旅游、休闲、文化、生态于一体化的休闲生态农业,如: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榆林市瑞丰生态庄园、西安市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等,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可以带动周边旅游、交通及商贸餐饮行业的发展,通过新型的产业形式来带动农民增收。
3.2 促进农民就业,推动工资性收入增长
(1)稳定农民工就业形式,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陕西省应加快工业园区、城市农业及城镇化建设来带动农民进行就业。(2)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与受再教育计划,扩宽农民就业渠道,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增加农民工多样化技能,只有多技能的农民工才能适应新型产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增加农民工工资性收入[8]。(3)政府通过减免税收等帮扶政策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微企业、服务行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4)加强农业生态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社区、等行业建设,促进农民工顺利就业。
3.3 加快城乡统筹建设,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
(1)贯彻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补贴有序、合理、公平、透明的发放。加强涉农收费专项监督与治理工作,完善涉农法律法规,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9~10]。(2)加大对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帮扶力度。优先帮助发展贫困地区,按照精准扶贫的原则,根据地区特色与资源,来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达到贫困人口的脱贫。(3)加快推进城乡低保、医疗、养老等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与低保水平,加大对贫困人群的将救助,促进陕西省保障水平整体迈向新的高度。
3.4 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推动财产性收入有序增长
(1)继续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做好房屋产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确权工作,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将自身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到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手中,赋予宅基地流转权能。另外要积极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担保、抵押等试点建设,赋予农民处置与出售财产的权利。(2)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让农民享有对集体股份占有、出让、退出、收益等权利,同时要建立产权交易信息平台,使集体资产有效分配到个户中,让农民从股份中获得效益。(3)加强农民金融、理财知识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更多的理财知识,同时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中心,通过投资理财,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3.5 提高农村经济质量,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1)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农村发展规划,提高农村经济数量与质量,使传统生产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2)通过科学技术来指导农业生产,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如陕西应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果蔬产业。提高现代化畜禽养殖标准,落实好国家良种生猪补贴政策。(3)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进行转变,加快中小城镇建设,扶持农民创业就业,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确保陕西省农民收入能够获得稳定、持续、快速增长。
[1]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
[2] 胡江. 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34): 46~49
[3] 张红宇. 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农业经济问题, 2015,(5): 5~10
[4] 钟硕红. 当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实践与思考.农业科技通讯, 2009,(6): 79~82
[5] 张婉莹. 现阶段我国征地补偿价格标准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6): 69~76
[6] 王姣, 周颖,王珊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辽宁省农民收入增长研究.农业经济, 2015,(11): 116~117
[7] 刘兆征. 正视农民收入现状,探索农民增收途径.经济问题探索, 2008,(10): 13~16
[8] 谢霓泓. 农民增收问题的制度分析.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4): 46~49
[9] 郑小华. 农民增收问题的深层思考.经济问题探索, 2004,(1): 79~81
[10]齐建国, 王红,彭绪庶,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经济纵横, 2015,(3): 49~81
THE PROBLEM OF FARMERS′ INCOME IN SHAANXI PROVINCE UNDER THE NEW ECONOMIC NORMAL*
At present, the income growth of farmers in Shaanxi province slowed down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downtown pressure on the economy, and the income structure changed greatly. How to increase the farmers′ incom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were adopted to study the farmers′ income growth in Shaanxi under the new economic norm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rmers′ income continuously increase from 2001 ~ 2007, and began to fall after 2008. The income from the household business was the main source of farmer family income in Shaanxi province, but the wage income was the main income of the farmers and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dynamic factors after 2012, the transfer of farmers net incom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property income growth rate fluctuated remarkably.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promoting the income of the peasants, such a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brand advantage,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of farmers and wage income, accelerating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farmers income, deepening the rural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s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property incom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ural economy and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farmers′ income growth.
new economic normal; farmer; revenue growth; integrated; structural adjustment
Li Li
(Anka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nkang.Shaanxi 725000,China)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918
2015-07-22
李丽(1968—),女,陕西安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与农村经济。Email:lilylili2004@163.com
*资助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秦巴山区保护与发展生态型经济区政策研究”(2009KRM033-2)
F323.8; F327
A
1005-9121[2016]09-0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