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016-12-13孙涛鹏
孙涛鹏
【摘要】目前不少中学生对体育课没兴趣或兴趣不高。为了转变中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根据中学生个性特点,应该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本文对如何提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体育课 中学生 兴趣 原因 措施
一、中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身体素质的限制
一些中学生由于身体素质不好,导致在上体育课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锻炼任务,在学习中被他同学逐渐超过,使其自信心受到打击。这类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比较低,如身体特别胖、身体和智力有缺陷等。
(二)有过不好的运动史
很多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锻炼中受到过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伤害,自信心很低,不敢进行许多类似的体育活动,造成体育兴趣不高。
(三)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重文轻武”思想较为盛行,这种思想的存在直接或间接束缚着现代教育。很多家长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只要文化课学好就行,导致许多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同时,使学生产生不思进取的态度,导致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无法及时完成。
(四)教材的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存在问题
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缺乏新颖性,在小学学的东西在初中和高中教材中还会见到,重复性高。在新授内容上,现有教材的课时安排不能让大多数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逐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渐渐失去学好体育的信心,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五)教师因素
有的体育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新颖、教师自身的责任心不强和教学重点不在体育课教学上等,还向学生贯穿学习体育是没有用的,而且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
二、提高中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措施分析
(一)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要学生学习兴趣有密切联系,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能满足其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内容。
(二)现行中学体育教材的内容大部分与小学、初中重复,安排欠合理
不断重复的教学内容导致体育缺少应有的休闲、娱乐成分,使学生产生一种厌烦情绪。具体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教学条件进行调整,不拘泥于教材的限制。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可适当加大,内容的广度适度拓宽,内容的浓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
(三)采用多变的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多变的教学模式
在体育课中学生不愿受到太多的约束,他们更愿意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大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是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对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帮助。教无定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争取课的结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这种不断变化的上课模式及内容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其对体育课的兴趣。
(四)运用科学多变的教学手段
能否有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对体育教师来说是教学技巧的表现,也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新颖的手段是最能诱发好奇心的内驱力,能有效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
为了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师应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要尊重传统,也不被传统束缚,要选择适合中学生的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每节课做到新颖有效。例如:在100米起跑训练中,我们可采用不同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可采取转身跑、俯卧跑,或利用不同的声、光、触等信号,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
(五)注意激式语言的运用
体育教师应给自己正确定位,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基础,并注重语言运用的艺术,少用命令式、批评或讽刺性的口语,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鼓励。对后进生应先分析原因,再有针对性地启发诱导,关心帮助,有进步及时予以表扬,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其学习兴趣。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土壤。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新生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教师掌握着教学的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表现美、鉴赏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鼓励学生求异的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展独创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七)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身心为基础,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是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体育工作的质量、水平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而,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信息,提高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总之,中学生的体育教育应注意到中学生自有的身心特点,科学地、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实用性强的体育项目,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兴趣,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