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2016-12-13诸秀炯

教育界·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词汇教学中职学校思维导图

诸秀炯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词汇一直被认为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面对缺乏学习动力与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词汇的教学更是举步维艰。笔者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与观察,发现将思维导图引入中职英语词汇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锻炼他们的创新设计能力。同时,导图制作的过程也能带给学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思维导图 中职学校 词汇教学 应用

一、导入

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大脑先生”的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通过对人的大脑思维方式的研究,创立了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式工具,帮助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进行视觉化表征。它按照人的自然思维习惯,将放射性思考图形化,是对人的思维过程的记录(东尼·博赞,2005)。

(一)思维导图的魅力

思维导图分手绘导图与软件绘图两种。自从2012年初次接触思维导图,我便对它一见钟情。后来,我渐渐地将软件绘图引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又将手绘导图搬到了黑板上。

思维导图工具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一直是教师在用,学生在看,总觉得意犹未尽。2015年初,美国帕萨迪纳城市学院(Pasadena city college)的教授们在给我校教师进行培训时,再次推荐了该工具。我得以从学生的角度重新感受手绘思维导图的魅力:第一,上手容易;第二,对自己的作品会产生一种成就感;第三,导图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内容的联想与思考;第四,内容的呈现一目了然。

(二)教学中的困惑

著名语言学家博林格曾指出:“任何一个掌握了一门外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主要时间都花在掌握这门语言的单词上面了。”这意味着单词是英语学习绕不过的坎儿,中职学校也不例外。中职学校的教师们在工作中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控班难度大于教学难度。换言之,尽管单词教学的枯燥是很多语言类教师共同遭遇的难题,中职英语教师则会多一份困扰,即唱独角戏的尴尬。从教十余年,我也曾努力尝试多种方法以求破解这个难题。就总体而言,经过不断地学习与尝试,我个人逐渐坚定一个教学理念,那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至于词汇教学,我也希望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或者说放手让学生自学,而我则扮演着督导的角色。我试着通过做课后练习来考察自学情况,实践证明,瞎猜和抄袭的比例很大。就这样,虽然有了教学方法的大方向,却苦于无法改变学生缺乏自觉性和动力的现状,无力破解自学等于不学的尴尬现实。

二、思维导图应用实例

(一)研究对象与过程

布置思维导图的作业是一次突发的灵感,参与者即为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全班54名同学,过程时间是2015年3月至6月。

在开学初不久的一堂英语精读课上,学生的无精打采再次触动了我,几乎是带着一丝怒气与侥幸的心理,我把单词学习的任务“甩”给了同学们,当时大家的眼里写满了茫然。但是,我在黑板上大致举了个例子,他们的茫然很快消失了,因为这样的图已经多次在课堂上画过。学生们真正感到陌生的是第一次接触画导图的作业!

第二天,当课代表把一打整齐的A4纸放到办公桌上时,本来不敢有所期待的我情不自禁地一声惊叹:有模有样的作业!大致查阅后,发现除了两位同学仍用传统笔记方式外,其他同学都借用了工具(尺子、彩笔)完成作品。仔细检查知识点后,我第一时间怀着激动的心情冲进教室,向同学们反馈此次作业:用心、得法、高质量、有思想的好作品!很多同行可能也和我有过类似的感受:我们很容易被学生偶尔显现出来的认真所打动。

(二)评估与反馈

第一次作业除了集体性的肯定之外,我还对几幅佳作提出特别表扬,详细地分析了它们的优点:(1)导图清晰,便于复习;(2)图的构思独具匠心,赏心悦目;(3)知识点精炼而非简单罗列。为了趁热打铁,并且呵护好同学们的这份激情,我将最好的几幅展示在教室的公告栏,供大家借鉴。

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展出的作品中有几幅出自成绩平平的同学之手,这就鼓舞了很多成绩中下的同学,在今后的导图作业中,大家争相投入与用心!因此,思维导图作业产生了附加值,那就是传递了一个观念:凡事用心而为,成果便可能非同凡响。

(三)学生感悟

此后的导图作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同学们的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当他们的作品被晒到微信朋友圈的时候,获得好评无数;当这些信息再反馈给学生们的时候,自信与激情也被推向高潮。老师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获得了一种力量:由于被认可而得到鼓励,从而产生自信的力量。

有了导图之后,单词学习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自学后制作导图一教师上课抽查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复习导图→课堂练习→练习反馈。老师终于从枯燥低效的讲解中解脱出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以及由此产生的成就感。这一点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有一位同学的作品多次被展出,他在周记里这样记录制作思维导图的感受:“我从一开始的毫无头绪地做,到现在是做得一次比一次认真。做思维导图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我的设计思维和创新力,所以每次当我做思维导图时,都要花上两到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且每次做完之后再看看,也觉得花了这么久的时间,做得还挺不错的,特别有成就感,每当做完一次导图,我都在想下一次又该怎么做呢?”另一个同学在学期快结束时这样总结思维导图作业:“这学期新加的导图作业,从一开始只是把书上的内容搬上去,到现在不仅美观,内容可以筛选,标记出自己不会的,和最开始做的导图一对比反差特别大。一次次的导图作业我都有所进步,更加有创新,对单词的记忆也提供了帮助。和传统记忆方式相比,变得更有意思,自己也愿意投入去做,每一份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点子,让枯燥乏味变得有趣,也欣赏到了大家各种脑洞大开、创意十足的点子,看到了很多平时非常安静的同学的另一面。思维导图能整理杂乱的内容,理清思路,把知识都浓缩在一张纸上,一目了然,受益颇多,希望下学期我的导图能越做越好。”

三、结论与反思

通过一个学期的不断尝试与改进,思维导图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生活中。这些成果也与多项其他类似的实验研究结果相似或一致,如:张玲(2013)得出的关于思维导图和英语单词记忆的结论:思维导图有效促进高中生单词记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提高;沈华梅(2012)用实验的数据证明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法能提高职高英语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理论成立;周凤敏(2012)证实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教学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张天舒(2011)研究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指出其在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方面有很明显的作用;等等。有所不同的是,本文的实验对象为中职生,希望该文的内容能成为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研究领域中的有益补充。

此次导图应用多少有点无心插柳的味道,但有一个问题却不容回避: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中职老师们想真正投入教学经常会力不从心,可是有句话叫作“勿让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该实验让我领悟到我们要把力使用在刀刃上,要找到学生的能力与任务的挑战性的完美结合点。如果我们不能改变教学任务,不妨在教学方法上多做些改变与尝试,以实现我们教师的最大作用,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本文的样本比较小,实验结论主要来自学生的导图作业和日记本里自发的一些感想的分析,因此适用性还比较有限。后期考虑补充问卷和学生访谈等,希望能进一步充实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有效性的有力证据。

猜你喜欢

词汇教学中职学校思维导图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德育工作浅谈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